第 542 节
作者:
摄氏0度 更新:2021-02-17 05:39 字数:4756
他恭恭敬敬道:“暂时没有恶性案件发生!”
李世民脸色一变,反手一鞭抽向安陆郡都尉姚顺,斥骂道:“我是怎么吩咐你的,京山县非同寻常,要严肃军纪,校尉治军不严,给我重打一百棍,立刻给我换人。”
都尉姚顺吓得满头大汗,连忙跑去调兵换人,县令范钟离心中感激,连忙道:“多谢殿下体恤地方!”
李世民淡淡一笑,又问他,“楚王母陵在何处?我想去看看。”
旁边李京脸色霎时变得惨白,秦王来京山县果然是为了杨元庆母亲的陵墓,县令范钟离也有些不安,他害怕秦王毁陵,将来他无法向隋朝交代。
但他又不敢不答应,只得带着李世民一行人来到了数里外的楚王母陵,老远便看见了一座气势恢宏的陵园,占地足有百亩,四周围有高墙,陵内树林茂密,一条白玉大道两边立着文武各十二人巨像,以及战马、骆驼等石像,正上方是一座半球型的白玉穹陵。
整个陵墓都是以皇太后的规格来建造,此时陵墓已经关闭,萧铣原本派在这里驻扎的士兵也逃走了,整个陵墓内冷冷清清,只有一个看陵的老人。
李世民凝视陵墓半晌,当即下令道:“开启大门!”
这时,李京再也忍不住,上前躬身求道:“殿下,臣闻守德者不扰人先祖,隋唐虽为敌国,但与先人无关,请放过陵寝吧!”
李世民奇怪地看着他,半晌,摇摇头道:“原来李少卿以为我是来毁陵破墓,你把我李世民看成什么人了?”
他重重哼了一声,不理会李京,大步向陵园内走去,李京一下子愣住了,难道自己误会了吗?
李世民走上陵台,来到穹墓面前,正面是一块高五尺的墓碑,上写几个大字:‘亡母李氏之墓。’
下面有一行小字,‘儿杨元庆立,仁寿四年十月初九’。
李世民注视半晌,回头对亲兵令道:“摆上祭品!”
十几名亲兵摆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李世民接过三支香,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三礼,李孝恭也行了三礼,李世民这才对李京道:“虽然杨元庆是我的敌人,但从前不是,我是为故旧之情来祭拜他的亡母,但这并不说明什么,他日在战场上一样是你死我活。”
李世民又吩咐范县令,“以后京山县每年税赋的一半,用于维护陵寝,京山县要好生看护陵寝。”
“卑职谨记殿下之言!”
李世民又扫了一眼随从,“姚将军可在?”
都尉姚顺连忙从后面走出来,“末将在!”
李世民对他令道:“可另外派一队士兵驻守陵墓,没有范县令同意,任何人不得擅入。”
“末将遵命!”
李世民一一安排好,他看天色已经不早,便对李孝恭笑了笑,“就这样吧!二哥留下镇守荆襄,防御萧铣和林士弘,我就回长安了。”
李孝恭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路保重!”
李世民翻身上马,一催战马,率领数千人向西北方向疾奔而去。
……
豫章郡,这里原本是林士弘的地盘,一个多月前的一场激战,萧铣军大胜,歼敌数万人,林士弘率残军东撤鄱阳郡。
但萧铣心中的喜悦还没有消褪,二十万唐军便兵分两路,闪电般袭击荆襄,一日百里,数日后便包围了江陵城,萧铣率军仓惶应战,却被唐军以逸待劳,在江陵城下,一战将他的二十万大军击溃。
萧铣率三千残军一路东逃至豫章城,方才惊魂稍定。
离江陵之败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萧铣也已从极度沮丧中渐渐恢复过来,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
虽然这才惨败几乎拔掉了他的根基,但他还有一点残存的实力,来护儿率领的五万水军没有参战,从而幸存下来,此时,千余艘大船就停在赣江之上,除此之外,他还收拢了近两万南华会士兵,这样,他还有七万军队,赣江两岸和鄱阳湖畔的肥沃土地足以养活这些军队。
更让萧铣感到庆幸的是,唐军没有追杀到豫章郡,使他得到了喘息之机。
“陛下,微臣听说是因为河北战事结束,唐军担心关中有失,李世民才不得不撤军。”
说话的是萧铣的中书侍郎岑文本,他今年只有二十四岁,年轻有为,执掌西梁朝机密,深受萧铣的信任,正是他的再三鼓励,萧铣才慢慢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萧铣今年只有三十六岁,容颜依旧坚毅成熟,但头发已经斑白,颇有一点鹤发童颜之感,萧铣站在窗前,凝望着远方的赣江,以及赣江上的千桅林立,心中思绪万千。
他叹了口气,“我本还怨恨隋朝未能支援我,可现在看来,唐军就是抓住了隋军进攻河北的机会,只怨我实力太弱,竟然被李世民一战击溃,如果再能坚持半个月,或许时局就不一样了。”
“陛下……”
岑文本刚开口,萧铣便摆手打断了他,“从现在开始,我已决定臣服于隋朝,去除帝号,以梁国公自居,你不要再称我为陛下。”
“是!卑职的意思是,主公可以向东发展,灭掉林士弘,收拢他的军队,以图东山再起,为了保证军粮供应,可以先取宜春郡和庐陵郡,大军从赣江南下,势如破竹。”
萧铣背着手走了几步,对岑文本道:“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获得隋朝政治上的支持,就烦请先生去一趟太原,和杨元庆再好好谈一谈。”
卷十七 田陌耕忙战未销 第一章 佛寺遇险
河北战事结束,太原城内欢欣鼓舞,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庆胜利,在欢庆胜利的同时,朝廷举行法会,超度阵亡将士之魂。
这天上午,楚王府前停了十几辆马车,数百骑兵护卫左右,不多时,楚王妃裴敏秋和侧妃张出尘带着几个孩子从府内出来,他们上了一辆宽大而简朴的马车,大群丫鬟婆子也上了其他几辆马车。
马车缓缓起步,向西城外而去,四个孩子是杨元庆长子杨宁、次子杨静,以及长女杨冰和次女杨思华,另外侧妃江佩华因有了身孕而没有同来。
马车内布置也很简单,只铺了一条地毯,其余没有任何装饰,裴敏秋和出尘坐在前排聊天,而几个孩子则坐在后排,女孩们坐左窗,两个男孩则坐右窗。
杨元庆的次子杨静只有五岁,对一切充满了好奇,“阿兄,为什么要去拜佛,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杨静极喜欢读书,而且聪明异常,虽然只有五岁,但已经识得几千个字,能背诵不少经书,深受师傅李纲的喜爱,这个年纪,正是喜欢多问的时候。
长子杨宁坐在他对面,虽然只比他大两岁,却显得老气横秋,表情严肃,小身板坐得笔直,用一种教导的口气道:“今天不是什么节日,我们是去做法事,超度亡魂。”
杨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是过了一会儿,又小声地胆怯问道:“是因为我们杀了人吗?”
坐在前面的裴敏秋和出尘都笑了起来,旁边长姊杨冰笑道:“我们没有杀人,是因为战争结束了,战场上死了很多人,爹爹是主将,所以我们要替爹爹超度阵亡者之魂,二弟,师傅没告诉过你吗?”
杨静挠挠头,细声细气说:“师傅好像说过,但我忘记了。”
停一下,他又问:“阿姊,那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我不知道,你问大娘。”
裴敏秋转头笑道:“静儿,爹爹过两天就回来了,等候拜佛时,你可别随意乱跑,要守寺院规矩,更不能随意说‘杀人’二字。”
“静儿不会调皮!”
裴敏秋笑着伸手摸了摸他的小头,这孩子文静得像女孩似的,和他爹爹的强悍完全不一样。
……
半个时辰后,车队在城西的安晋寺前停了下来,这座寺院并不是太原城最大的寺院,只能算一般寺院,有僧人三百人,因为裴敏秋年少时跟父母来过几次这里,给她留下极深的印象。
现在她成为楚王妃后,便将安晋寺和城内的白云庵作为楚王府供奉的寺院,逢年过节,她都会带家人来这两座寺院烧香敬奉。
早在两天前,寺院便得到消息,楚王妃今天要来上香,一大早,寺院便闭门清扫,谢绝其他香客进入正殿,只能从侧门入偏殿烧香,这也是裴敏秋的要求,不能因为她的到来而关闭寺院,这是对佛祖的不敬。
尽管裴敏秋想低调,但有些事却由不得她,除了有三百侍卫左右保护外,太原的西城军也沿路戒备,西城都尉薛轨亲自率领一千士兵驻防安晋寺,事关世子和王妃安全,军队不敢有半点大意。
安晋寺前,主持智云法师率领十几名老僧在寺门前已等候多时了,当马车缓缓停下,智云法师带领僧人们一起上前施礼,“阿弥陀佛,欢迎王妃驾临小寺!”
裴敏秋回礼笑道:“今天打扰大师修行了。”
“哪里,王妃是安晋寺最重要的香客,王妃到来,是我们的荣耀,只是准备不周,恐怕会怠慢王妃!”
这时,智云法师又看见了世子杨宁,他笑着施礼赞道:“才几个不见,世子愈发地丰神俊朗、英姿勃发,不愧是楚王娇子。”
裴敏秋摆摆手,“大师可别这样夸他,孩子不能夸,现在可以进去了吗?”
“呵呵!王妃请,良娣请!”
众人向寺院里走去,出尘并不喜欢这个老和尚,太势利了,一心只想巴结王妃和世子,对自己和静儿都视而不见,但她没有说什么,拉着静儿的手走进了寺院。
寺院内戒备森严,侍卫和西城军将偏殿和正殿隔开,不少在偏殿烧香的香客都探头探脑向这边张望,听说楚王妃和世子来了,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大雄宝殿内已经聚集了两百余名僧人,诵经声已响成一片,伴随着木鱼敲击的声音,在一片诵经声中,裴敏秋带领家人孩子在佛前叩拜,心中暗暗为丈夫祈祷。
法事一般需要做三天三夜,当然,这是寺院的事情,裴敏秋只须露上一面,在佛祖面前许愿,再给足香火钱,剩下的事情她就不用过问了。
“王妃,需要去贵客房休息片刻吗?”从大雄宝殿出来,主持智云法师在一旁小心翼翼问道。
裴敏秋看了看出尘,出尘淡淡一笑,“我无所谓,都可以!”
裴敏秋主要考虑刚来寺院便离开,似乎不太好,同时她也想让儿女们感受一下佛寺的气氛,这样对他们有好处,而且贵客房的景色优美,有一口非常不错的名泉。
她点点头,“那好吧!就小憩片刻。”
他们上了一条长长的走廊,向尽头走去,尽头一间种满竹林的小院便是贵客歇息之处。
一家人跟着智云法师在长廊上慢慢走着,孩子们则好奇地东张西望,一名贴身女护卫一手一个,牵着杨冰和思华。
长廊大约长百步,在长廊两旁,数十名侍卫警惕地四下观望,就在这时,长廊顶上慢慢出现了几双锐利的眼睛,他们蒙着面,浑身穿着黑衣,手执利刃。
出尘牵着杨静走在后面,身后还跟着几名侍卫,她其实不想去贵客房休息,不想听那老和尚恶心的阿谀奉承,只是她知道裴敏秋想去喝一杯寺中名泉煎的茶,便没有扫她的兴。
这时,她忽然听见头顶上传来细微的声音,她从小练武,有高人一筹的听力,而且她曾经在江南一带为女侠,有极为丰富的伏击经验,尽管这些年已不碰刀戟,但她依旧听得出,头顶细微的声音是一种金属刮动瓦片的声音。
她心中一惊,立刻警惕起来,眼一斜,见身旁有一只花架,上面放一盆芍药,就在这时,头顶上‘当啷’一声,紧接着一个黑衣人从头顶上鱼跃翻下,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剑迅疾刺向世子杨宁。
就在这兔起鹘落的一刹那,出尘一把推开杨静,抓起芍药花盆猛地砸去,‘当!’的一声,花盆砸在剑刃上,荡开了刺向杨宁咽喉的一剑,裴敏秋和两个女儿这才发应过来,一齐惊叫起来。
贴身女护卫一声轻斥,拔剑冲上,挑开刺向杨宁的第二剑,挡在杨宁身前。
这时,又有一名黑衣人几乎是同时跳下,一剑刺向裴敏秋的后心,出尘和四名侍卫同时看到,侍卫们位置稍远,扑上去已经来不及。
出尘离敏秋只有两步,情急之下,她一跃而起,整个人撞在敏秋身上,把她撞出两三步远,剑从出尘耳畔刺过,激起的剑风刺痛了她的耳朵。
这一切都是在一瞬间完成,如果出尘事先没有警惕,她也救援不及,更不用说四名侍卫。
“有刺客!”
后面的几名侍卫也在一瞬间冲上去,他们武艺高强,配合默契,两人护住四个孩子,另外两人扑上,截住了第二名刺客。
侍卫们喊叫着从四面八方冲上来,这时,出尘向前一纵身,用身体压住了裴敏秋,随手抓过另一只花架,目光警惕地盯住长廊顶上,她直觉还有刺客。
杨元庆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