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1 节
作者:摄氏0度      更新:2021-02-17 05:37      字数:4766
  这个消息足足让杨玄感愣了一盏茶的时间,张须陀是齐郡太守,他怎么能来济北郡剿匪?
  半晌,杨玄感才忽然转身,在桌上一堆文书中手忙脚乱地翻找,前段时间,他好像收到过一份朝廷牒文……
  翻找半天,他找到了,是十几天前朝廷送来的一份牒文,牒文上还贴着一张标签,表示他还没有看完。
  记得当时是他的次子杨嵘得了一个儿子,这个消息使他欢喜异常,便没有来得及把这份朝廷牒文看完,后来牒文和其他文书混在一起,他便忘记了,他依稀记得上面好像有‘跨境剿匪’四个字。
  杨玄感翻看着牒文,坐了下来,这种牒文实际上是很多朝廷圣旨的汇总文书,定时发往各地郡县,就像一本文件汇编,里面什么都有,有需要的信息,更多是不相干的东西。
  杨玄感翻到第七页,他看到了,跨境剿匪的旨意,允许各郡跨境剿匪,杨玄感的心俨如坠进了冰窟,一旦允许跨境剿匪,那他在梁山的私军就失去了他的保护。
  “明公!”
  李密如一阵风似的冲进房间,急得满头大汗,“明公,快派人去阻止玄敬,不准他下山。”
  “法主莫急,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密急得一跺脚,“不是我急,再不阻止就来不及了。”
  李密克制住内心的焦急道:“刚才我接到王伯当的消息,说玄敬率领大军下山,向巨野泽方向去了。”
  杨玄感也吃了一惊,“我并没有下这样的命令,他为何要率军离开梁山?”
  李密不知该怎么说,他最后叹口气道:“估计是张须陀的大军到来,给他的压力太大,他只得弃山而逃。”
  杨玄感默然无语,尽管他不想承认,但事实如此,他的从弟玄敬能力较差,连两万人都统帅不了,之所以让杨玄敬负责梁山的军队,也是因为玄敬是二叔的嫡长子,而二叔掌控着杨家财权。
  “明公,现在当务之急是让玄敬立刻率军返回梁山,他下了梁山便会给张须陀可趁之机。”
  杨玄感点点头,随即叫来一名心腹,给他一件信物,嘱咐他道:“你立刻赶去梁山,在半路上截住杨玄感的军队,告诉他,就说是我的命令,让他立刻率军回山,不得下山。”
  心腹接过信物便匆匆去了,杨玄感又叹了口气,“法主,我估计这条路也走不下去了,你看着这个!”
  杨玄感将牒文递给李密,李密看了看内容,他又看看日期,竟然是半个月前的牒文,怎么现在才注意到。
  李密沉默片刻道:“其实也未必,关键是要沉默,不能让外面人知道梁山有多少军队,像王伯当,手下有五千军队,可外面根本不知,知道的也以为他只有两三百军队,只要秘密保守得好,跨境剿匪也不用担心。”
  李密刚说完,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奔跑声,杨积善疾速奔来,“大哥,不好了!”
  “出什么事了?”杨玄感心中有点不安地问道。
  “我刚刚得到消息……”
  杨积善上气不接下气道:“玄敬的军队被张须陀骑兵追上,玄敬大败,被杀者、投降者不计其数,一万五千人全军覆没。”
  杨玄感听得血脉贲张,眼睛蓦地变得血红,半晌,他‘啊!’地一声大叫,一脚将他的桌案踢翻,文书乱飞。
  李密还算冷静,他将杨积善拉到外面,连忙问他,“那玄敬呢?”
  李密唯一担心的就是杨玄敬,如果杨玄敬被抓,那么杨玄感的秘密就泄露了。
  杨积善摇摇头,苦笑一声,“听说是他先逃了,张须陀的骑兵还没有杀到,他便丢下军队先逃走,军队无主,才这么容易被击溃。”
  这时,又奔进一名军士,躬身道:“禀报都尉将军,巨野泽内传来消失,梁山盗匪在巨野泽长生岛的仓库被齐郡军队占领,据说有粮草无数。”
  李密脸上的表情僵住了,他看了一眼杨玄感的房间,他不知道杨玄感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有什么反应?
  李密不由叹了口气,近一年的心血,就这么付之东流。
  卷十一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三十四章 京城来信
  夜晚,李密被杨玄感请到了官宅,走到书房前,小童躬身道:“先生请稍等,我去禀报主人。”
  李密却一把拉住小童,指了指书房,低声问:“他情绪如何?”
  小童会意,笑道:“下午颇为暴躁,还把逃回来的玄敬叔揍了一顿,但黄昏时一连收到两封京城来信,便安静下来,先生放心,主人现在很冷静。”
  原来杨玄敬已经逃回来了,李密一颗心放下,又好奇问:“是京城谁写来的信?”
  “这个我不知道,先生可直接问主人。”
  李密点点头,“你去吧!”
  小童进去禀报,片刻出来道:“先生,主人请你进去。”
  李密整整衣冠,走进了杨玄感的书房。
  书房里很温暖,一盆火炭烧得正旺,杨玄感坐在火盆旁沉默不语,非常冷静,和中午时的暴怒判若两人。
  “李密参见使君。”
  “法主请坐!”
  杨玄感语气很平和,就像一个在深思熟虑之人,李密坐了下来,书童给他们上了茶。
  杨玄感看了他一眼,淡淡问道:“其实法主心里明白,是吧!”
  李密一怔,“明公何所指?”
  “张须陀跨境剿匪之事。”
  李密半晌无语,渐渐地,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明公也想通了?”
  杨玄感摇摇头,“我不是想通,而是有人告诉了我。”
  他取出两封信,笑道:“这是我傍晚时收到的两封信,一封是李子雄送来,一封是斛斯政送来,李子雄是我父亲的老部下,任右武侯大将军,因高丽之战而被除名,斛斯政是我的挚友,也是当今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就是他告诉我,跨境剿匪的建议是元庆所提。”
  说到这,杨玄感惨笑起来,“我生的好儿子,竟然手段如此高明,把他的父亲给算计了,法主,你佩服他吗?”
  李密沉默了,他是听说巨野泽上的长生岛被张须陀派兵袭破,他才意识这里面有问题,长生岛仓库极为隐秘,张须陀怎么会知道?这必然是内部有人泄露,而张须陀是杨元庆的师父,谜底便昭然而揭。
  “这件事毕竟没有证据,或许和元庆没有关系。”
  “没有证据?”
  杨玄感冷笑一声,“我刚才已审问过积善,积善承认,两个月前巍儿来过,他把一些情报泄露给了巍儿。”
  李密无话可说,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是杨玄感的家事,他不好涉入太深。
  杨玄感起身背着手走了几步,轻轻叹了口气,“其实我很佩服元庆,如果元庆能助我,何愁天下不济?可惜我从前糊涂,听信妇人之言,把这么好的儿子丢掉了,我悔之晚矣!”
  李密沉默半晌道:“明公若想用元庆,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一件事明公必须要交代清楚。”
  “什么事?”杨玄感回头问。
  李密缓缓道:“如果明公得天下,那何人为太子?杨峻还是元庆?”
  杨玄感摇摇头,没有丝毫犹豫,“不可能是元庆,嫡长为储,这一点不容商量,我最多封元庆为实权王。”
  李密心中暗叹,在最关键的事情上无法妥协,看来元庆是不可能与他父亲合兵了,以杨元庆的地位和雄才大略,他怎么可能甘于杨峻之下,他不就是因为这个而叛离杨家吗?
  李密沉吟一下道:“其实元庆对明公并无恶意,他的用意很明确,就是想拖住明公起事,或许他还没有准备好,一旦明公起事,会对他影响极大。”
  杨玄感半晌才慨然长叹,“我是他的亲生父亲,难道他就不能写封信来吗?非要用这种权谋手段,我们父子之间竟然彼此不信任到这个程度,这让我情何以堪!”
  李密对他们父子之间的冷漠确实已无话可说了,过了片刻,他将话题转开,“那明公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杨玄感道:“正所谓有所失必有所得,我虽然失去了一万五千军队和十几万石粮食,却得到了斛斯政的帮助,李子雄也透露出愿意助我之意,这两人将是我的一大助力,至于下一步该怎么走,我想应该是观望,斛斯政也暗示了我,明年关陇贵族必有异动,那时应该就是我的机会。”
  ……
  在离杨玄感官宅不远处,是一座占地三亩的中宅,这里便是杨玄敬的宅子,杨玄敬是杨慎的嫡长子,也是杨氏家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曾经被授予仪同之职,但在大业三年和其他杨家子弟一起被罢免。
  杨玄敬从小在富贵中长大,先是学武,学武不成又改学文,学文也没有进益,却和一帮纨绔子弟混在一起,喝花酒、逛青楼,渐渐在京城的纨绔圈中混出了名气。
  随着年龄渐长,杨玄敬也慢慢收心,但他那种骄横的脾气却改不了,尤其他父亲杨慎掌握了杨府财权,他更加目中无人,硬逼着杨玄感委予他重任,杨玄感无奈,只得把梁山募兵之权给了他。
  但杨玄敬不仅能力有限,掌管不了一万五千人,而且贪生怕死,在听到张须陀大军杀来之时,脱军而逃,导致一万五千军队陷入混乱,被张须陀的三千骑兵一击而溃。
  杨玄敬趴在床上,杀猪般惨叫,杨玄感恨他无能,下令将他杖打五十,打得杨玄敬皮开肉绽,痛苦万分。
  这时,他儿子杨岭端着一碗药走了进来。
  “父亲,该喝药了!”
  杨岭扶住父亲,小心将药喂他喝下,杨玄敬一下子被呛住,连声咳嗽,咳一下,伤口便扯一下,疼得他痛不欲生。
  半晌,他终于平息下来,儿子给他擦去脸上的汗,杨玄敬咬牙切齿道:“我不辞劳苦在山沟里给他募兵管兵,最后却得了这么个下场,若不是看在父亲的面上,我非要向朝廷告他造反不可!”
  他儿子杨岭吓得连忙摆手,“父亲,可不能乱说,要灭九族的。”
  杨玄敬趴了下来,半晌,他恨声道:“我知道,所以我才忍了,我不会再替他做任何事,总之,他不向我道歉,我和他没完,让他一颗粮食也买不到!”
  ……
  时间已到了十二月下旬的五九时节,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洛阳各处的凝冰却没有融化的迹象,气候依旧寒冷,离春天的到来尚待时日。
  皇宫内,宇文述在两名宦官的引领下匆匆走过宣政殿广场,向台阶上走去。
  “宇文大将军,这里有点滑,要当心了。”
  走上台阶时,一名宦官小心地提醒他,宇文述踏着稻草小心翼翼上了台阶,台阶上李忠良已经等候他多时。
  “宇文大将军,圣上等候多时了,请随我来。”
  两人一前一后向御书房走去,走进偏殿,李忠良放慢了脚步,宇文述走到他身边低声问道:“那件事怎么样?”
  李忠良眯起眼睛笑道:“宇文大将军怎么对自己没信心呢?”
  宇文述说得是李渊封太原留守之事,为了这件事他已经前后运作了近一个月,他非常谨慎,并不着急提出,而是先把可能和李渊竞争的人想法一一排除,三天前,他才让虞世基正式提出了任命案。
  宇文述听李忠良的意思是希望,他心中大喜,连忙问:“究竟进展如何?”
  李忠良微微笑道:“圣上先后和虞相国、独孤相国以及裴尚书商量此事,虞相国是极力赞成,而独孤相国却相反,他是坚决反对,裴尚书态度暧昧,只是说李太守官声很好,今天圣上召见大将军,估计就是要最后决定了。”
  宇文述一愣,独孤震坚决反对,这是为什么,李渊不是他外甥吗?难道他又怕李渊树大招风不成?
  宇文述心中不解,但此时他想得更多的并不是独孤震的态度,而是四大箱黄金,那么一个时辰后,那一万多两黄金就属于自己了吗?
  宇文述走到御书房前等候,李忠良进去替他禀报,片刻出来道:“宇文大将军,圣上宣你进去。”
  宇文述整理一下衣帽,快步走进御书房,杨广正在御案前批阅奏折,宇文述上前躬身道:“臣宇文述参见陛下!”
  杨广放下笔笑呵呵道:“朕等爱卿多时了。”
  “臣来迟了,有罪!”
  “是朕太心急了。”
  杨广对旁边宦官道:“你们退下!”
  宦官们都纷纷退下,杨广拾起一本奏折道:“朕找爱卿来,是有一件事想征求你的意见,虞侍郎极力推荐李渊为太原留守,而独孤相国又极力反对,朕有点犹豫,想看看你的态度。”
  杨广在关陇贵族的问题上最信任两个人,一个是杨元庆,另一个是宇文述,两人也有分工,杨元庆是负责武的一面,也就是怎么对付关陇贵族,怎么样削弱他们的力量,替他杨广操刀,而宇文述则是负责文的一名,怎么样挑拨关陇贵族之间的关系,了解关陇贵族之间的矛盾恩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