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节
作者:理性的思索      更新:2021-02-21 17:29      字数:4753
  员因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有功而有点不听话的举动有所感觉了。于是,时任刑部侍郎的他本可以“维持原判”,但他一反常态,大刀阔斧,孤注一掷,持平判决——他对“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断案结果把一大批南方官员牵扯了进去,他们在这桩“小斜的民案中因为层层受贿层层包庇而身陷其中——刚毅借一桩百姓民案为慈禧灭除了心腹之患,仅此一事,慈禧不记住他的名字才怪。很快,他先升郎中,再由京官外放,一放就是又美又肥的广东惠潮嘉道,又迁江西按察使,又迁广东布政使,又迁山西巡抚,步步高升,仅仅六年,就从一个刑部员外郎升至二品巡抚,升官的速度一时无两。有史料说他用新银元给慈禧行贿,说他从南方做官到回京任职时,搜刮的民财装了上千箱子,“此中皆累累黄白物也。”但是,还有的史料说他为官“清廉”,因为他死后在他的家里竟然没有发现什么财产,家人甚至要挨饿了。同时,他还是帝国官员中少有的不吸鸦片烟的人,这一点说“难能可贵”绝不为过。他肯定有某种特殊的“才能”或者“特点”,才会得到慈禧的信任和喜欢,不然无法解释他为什么如此官运亨通。刚毅从广东巡抚的位置上调回北京任礼部侍郎,入军机,成为朝廷重臣。然后又当上尚书、协办大学士,只差一点就赶上荣禄了。
  不少史家都认为,慈禧作为“一介女流”,载漪作为纨绔子弟,他们在对待义和团和洋人的问题上做出愚蠢的举动“情有可原”,但是,刚毅作为军机大臣,为何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不为国家利益着想?其实,这是高估了刚毅的“政治水准”。极端迷信义和团神权思想的人在帝国的大员中何止刚毅一个,不是连帝国最有“学问”的大学士徐桐、“贤吏”毓贤在这个问题上也持一样的观点么?刚毅是官员,官员自有为官之道。刚毅为了和荣禄争功较劲,公开呼吁把光绪皇帝废除,直接让载漪的儿子当皇帝。为了网罗党羽和削弱荣禄在慈禧面前的势力,他极力主张让载漪当帝国的总理各国事务总管。他和载漪一拍即合,成为1900年间大清帝国官场上结党营私的典范。
  1900年,即将面临巨大政治危机的中华帝国,就是在这样一个最高权力机构的掌管决策下一步步地走向灾难的。
  军机处首领礼亲王根本不“上班”,军机处的平房实际上成了刚毅和荣禄这两个权势最盛的满族军机勾心斗角的场所。荣禄依慈禧的威力而自傲,刚毅挟载漪的前景而自骄,二人势均力敌,各不相让,使得军机处在对国家政局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其他各位军机总是要在这两个人勾心斗角、话中有话的气氛中来回揣摩。
  当时,刚毅正在闹“职称”问题,因为他仅仅是协办大学士,是个“副宰相”,属于“有相权而无相位”的军机。帝国的大学士名额是固定的,满汉各二,当时的两个满族大学士为荣禄和昆冈,两个汉族大学士为徐桐和李鸿章。而荣禄是正宗的“文渊阁大学士”,即“有相权又有相位”的正宗军机,而且是帝国军机大臣中惟一的正宗。论当军机大臣的资历,刚毅比荣禄要早四年多,因此他心里总是不服气。大学士的替补,要到一个大学士死了以后才有机会,刚毅看到荣禄和昆冈都还很结实,根本没有突然死亡的可能,因此心里总是十分不畅。他和荣禄之间不存在关于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他们的冲突纯粹属于“私仇”——最可怕的是,帝国官员之间的“私仇”往往是处理国家事务时的思考参照。刚毅和荣禄只要有机会给对方一击,就绝不会错过;即使没有机会,他们也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有一天,刚毅和荣禄同在军机处,刚毅摔摔打打骂骂咧咧地发泄不满,荣禄故意问他有什么不痛快的事,刚毅满不在乎地说:“公与昆晓峰各占一正揆缺,我何时得补正揆?想及此,是以怏怏。”荣禄皮笑肉不笑地回答:“何不用毒药将我与晓峰毒毙?”刚毅勃然大怒,他告诉荣大人:不是没有这一天!
  1900年夏天,那些倒在北京城大街小巷里的帝国的臣民们,有谁会知道掌握着帝国命运的军机处其实就犹如帝国乡村中张长李短的土炕头——生民就是这样如同草芥了。
  没有适当的理由来解释,中国北方的一个人口仅仅百万,1599年才有自己的文字,1601年因为开始实行八旗兵制才把部落间尚不十分紧凑的同盟相对地组织起来的游牧民族,怎么会在1644年仿佛是一夜之间便赢得了主宰广袤的中华国土的权力,开始治理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数亿的人口和无边的田地的庞大的帝国。一个不知是野史影响了正史,还是正史影响了野史的解释是:1644年春天,一个叫做吴三桂的明代将军,因为一个爱妾的丢失而改变了自己的政治立唱—“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将军打开了踞守中原的山海关的大门,结果影响了数亿中国人今后几个世纪的命运。
  1900年,满族人已经有效地统治和治理这片辽阔的国土达二百多年了,至光绪已是第10代皇帝。
  满族人在统一中华全境之后,为了巩固政权,皇帝勤奋努力,官员齐心合力。大清中叶以前的某段时期,尤其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的百年间,满族人治理的这个帝国曾经达到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高峰,中华帝国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最强大的国家,其疆土辽阔,国防稳固,经济繁荣,政治靖和,人称“康乾盛世”。
  但是,在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个种族的国家,只要是帝王专制的政权,几乎没有异样地会演奏出创业、发达、衰败三部曲,如同某种自然规律一样不可抗拒。
  大清帝国政权的衰败是从乾隆中叶,即帝国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开始显露的。太平盛世,丰衣足食,享乐之风渐起,直至奢华日盛。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皇家船队奢侈到了倾尽人间想像所能及的富丽堂皇,皇帝所到之处眼前无不是地方官员进献来的人间宝物,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前途”开始了“行政”搜刮,泱泱帝国终于裂开了它走向腐烂的第一道缝隙。到了光绪年间,效率低下、贪污成风、奢侈腐化等官场上的一切丑陋行为已经成为帝国官场的风俗,所有的帝国官员都公开而自然地向世人袒露着最丑陋最肮脏的官场游戏规则:官可价得,政可贿成。——这是一部中国历史中最黑暗最肮脏的部分。历史的明鉴是:每当一个政权的官职演化成一种彻头彻尾的商品的时候,这个政权就不可避免地开始危险了。大清帝国的官职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商品,是因为无论官职大小,帝国的官员们“无官不贪”。光绪年间的帝国官职根据大小都有明码实价,“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如果是“一任贪知府”呢?闽浙总督颜伯焘被革职后回广东原籍时,其随带的财物之多成为当时整个帝国最轰动的新闻。有人站在码头上数他的行李,七百多名搬运工日夜搬运,搬了整整10天。慈禧太后应该是帝国最大的“官”了,《清稗类钞》中曾有记载说,慈禧早在甲午战争以前,就有“私蓄”折英国币制1500万英镑。这些“私蓄”在联军占领北京她仓皇逃亡的时候,被埋藏在了紫禁城里的地下。1901年她回京之后,发现所藏的金钱已被盗走了一部分,剩下的大约还合900多万英镑。但是,没过两年,她的“私蓄”猛然增至合2500万英镑。按照当时的货币兑换汇率换算,约为中国白银8000万两以上。如此巨大的款项从何而来?来自官职的买卖。任何一个官职的空缺都是交易的机会。而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人就可以是官职的最大囤积商和出售商——“慈禧卖各种肥缺,以为常事。”况且,帝国的海关监督、税官监督、织造、盐政等公认的“肥缺”都属于她的私人财产而一直“悬价而卖”。慈禧卖的全是巡抚、督军以上的大官,她的大管家李莲英是这些买卖的“中间商”。各省巡抚的职位是最值钱的,即使经过李莲英的中间折扣,到慈禧手里的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
  卖官的风气传到各大臣和满族贵族时,暗中的交易就更加难以描述。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庆亲王奕等都是帝国最著名的受贿者,这些掌握着国家重要权力的亲王们生活糜烂的程度令世人不可想像——“花银像流水一样”,而银子的来源谁都明白。庆亲王奕知道他之所以能够“有官可卖”依靠的是谁,于是对慈禧的贿赂手段无以复加。胡恩敬《国闻备乘》中记载道:麻雀之风,起自宁波沿海一带,后渐染于各剩孝钦(慈禧)晚年,亦好此戏。奕谴两女入侍,日挟数千金与博,辄佯负,往往空手而归。内监宫婢,各有赏犒,每月非数万金不足供挥霍。又自西巡以后,贡献之风日盛,奕所献尤多。孝钦亦颇谅之,尝语人曰:奕死要钱,实负我。我不难去奕,但奕即去,宗室中又谁可用者??盖奕贪婪之名,上下皆直言不讳,言路以次参之,宜孝钦付之一笑也。然孝钦即知其弊,不急罢贡献,犹纵两格格入宫,以博弈戏为事,则未免累于嗜好矣。(胡思敬:《国闻备乘》。)明明知道有不少揭发于国于民都责任重大的总理衙门大臣庆亲王贪污受贿的奏折,而且慈禧也知道他“实负我”——注意,慈禧的“负我”,实际上是误国,这是帝国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混淆“国事”和“家事”的习惯用语。但是慈禧就是不处理。她的借口是,在宗室中找不出可以替代他的人。然后她把贪污、受贿以及“负我”的事“付之一笑”。然而,在史料的深处,藏着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如果还留着他,慈禧每天可以得到不少钱。奕的手段即使今天看来也并不新鲜,那就是派人陪着慈禧打麻将,现金筹码,但玩得很大,并且故意输钱——“每日输千金”。陪同的人输给慈禧的钱越多,奕付给负责陪玩的人的工钱越多——慈禧干吗要自断财路呢?
  大清帝国中下层官员的正常俸禄可能是当时全世界各国官员中最低的。光绪年间,官员的俸禄为: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九品33两。而且就是这点儿官饷也常常因为帝国“财政紧张”而八折发放。也就是说,官职低下但是直接管理百姓的“县太爷”,月俸仅剩了三四十两银子。饷银不够用,不靠“外快”靠什么?于是帝国官场就有了明确的“陋规钱”的制度:凡是想当官的,可以拿钱买,叫做“捐官”。办理“捐官”手续时,要根据官职的大小交一笔钱,这笔钱最后按月结算分给有关的官员。咸丰之后,这种收入竟然成为帝国官员的主要收入。即使是最下层的京官,这种收入每月也在几十两之数,一年就有数百两。
  同时,只要是当官的,每年还有不算受贿的额外收入,即下级官员送上的礼。由于这是帝国的一种“制度”,于是就有“冰敬”、“炭敬”、“别敬”等文雅含蓄的名目。所谓“冰敬”,是夏天送的钱,好像是“降温费”,在巡抚、督军和军机们之间通行。“炭敬”,是冬天送的钱,好像是“取暖费”。帝国最流行的是“别敬”,即一个官员得到升迁时送给有关官员的“感谢费”。这种“感谢费”的价码根据官职大小和“感情”薄厚而定,少则十两八两,多则上千数万。一位曾经从帝国都城普通衙门升迁到四川省当官的官员在自己的笔记中记载了他临行时送的“别敬”数目是白银1。5万两。而另一位到陕西任粮道的官员的“别敬”达到了1。7万两。自己的巨款迫不得已给了别人,那么他们只有在其任上迅速地将“本”“赚”回来,当然赚的肯定还有“本”以外的“利”,因为比他们更小的官员在升迁的时候也会给他们送“别敬”。
  帝国的官员没有一个是“穷官”,但是,整个帝国内,没有一个官员不叫唤自己“穷”的。就连王公们也时时要表露出自己就快“山穷水颈了。这是帝国在19世纪末的又一种黑暗:声明自己“穷”,无不是索贿的一种暗示——帝国末期官员们有多少钱也觉得不够花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糜烂。
  清末,中国有了一句几乎无人不知的话,而且流传甚久:天下越乱,国人越吃。
  官员们狂吃不止的时候,也就是这个政权即将崩溃的时候。
  帝国的官员们向来是“连吃带玩”的。那时的国人都爱“听戏”:“晚近士大夫习于声色,群以酒食征逐为乐,而京师尤甚,有好事者赋诗以记之曰:‘六街如砥电灯红,彻夜轮蹄西复东;天乐听完听庆乐,惠丰吃罢吃同丰。街头尽是郎员主,谈助无非白发中。除却早衙迟画到,闲来只是逛胡同。’”(徐珂:《清稗类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