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
铲除不公 更新:2021-02-21 17:18 字数:1119
大概是在1928年到1929年,张恨水曾经认识了一个有文才的女子,她写小说,会写小说,会作诗,是留过洋的学生,家境富裕,思想解放,也仰慕张恨水的才气,她希望张恨水与两个妻子离婚,然后跟她结婚。但是张恨水经过慎重考虑,拒绝了她,因为他自己要对这两个太太负责,他不忍心撒手不管。但是张恨水自己仍然在追求爱情。大概在1930年到1931年的时候,在北京一次游园会上,张恨水认识了一个能歌善舞的女子,她是春明女中的高中生,叫周淑云。
周淑云出身是一个破落官僚的家庭,父亲早死,家里负担比较重,她爱读张恨水的小说,爱唱京戏,聪明伶俐,张恨水也非常喜欢京戏。张恨水刚到北京的时候,第一次拿了工资还了债,付了房饭费之后,只剩下一块钱,就这一块钱,还有一个月,但是张恨水看到一个戏园子贴着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三个人联袂演出,票价最低是一块,马上就把这一块钱买了戏票,到戏园里去看戏了。可见他对京戏的热爱。那么正好,就是说他跟周淑云,虽然他比她十几岁,但是他们两个人谈京戏,谈小说,很有共同语言,那么周淑云也爱上了他。那么这样,周淑云愿意做张恨水的外室。张恨水就另外找好房子,就跟周淑云结婚了。结婚之后,张恨水从《诗经·国风》当中,《国风》当中的《周南》、《召南》取出“周”、“南”二字,给周淑云改了名字,就叫她周南。张恨水找到了他的爱情。周南会唱歌,尤其会唱京剧,张恨水会拉京胡,那么张恨水拉着京胡为她伴奏。周南善于交际,可以陪丈夫去拜访朋友,接待宾客,他深得婆婆的喜爱。尽管小姑子的年龄都比她大,但是也都很尊重她。她有文化,后来还学会写旧体诗,所以张恨水原来的理想“红袖添香夜读书”这个时候终于实现了。
抗战的时候,抗战初期,周南不避艰险,带着两个儿子来到重庆,与张恨水是相濡以沫,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抗战时光。1959年周南患癌症去世,张恨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实际上,张恨水的恋爱,对于张恨水的言情小说是有影响的。我发现,在张恨水早期的言情小说中,女主人公往往是带有理想化的色彩。实际上,张恨水的小说当中还有一个,就是张恨水这个小说当中的老太太往往都是慈祥的、温暖的,但是目光短浅的。这个很可能跟他的母亲有关。而张恨水的爱情,在他跟周南结合之前,那时主人公常常有理想化的色彩。但是到了跟周南结婚之后,在他的言情小说当中,好像主人公就更加现实了,往往理想化的色彩就退却,思想感情更接近于现实生活。这是不是作家的爱情得到补偿之后,已经无心再给作品中的人物披上一层浪漫的轻纱呢?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也许心理学家能从中得到许多材料。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