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1-02-17 04:56      字数:4815
  渚蓝映す铩け茨谔亍9铩け茨谔卦诘谝淮问澜绱笳胶笃诓湃氤沃埃星孔车奶迤牵舻耐纺裕欢嗍保头⑾至松喜愕拿髡刀贰S谑侨Π徒崴髀咨⒆プ∶恳桓鲈诟L孛媲氨硐值幕帷8L刂沼诩亲×怂堑斓耐贩ⅲJ俏绮鸵煌昃屠∷辛摹1茨谔赜幸欢亲雍谏缁岬墓适拢牙细L孛缘锰焯煜胩1茨谔乩酶L囟运男湃危话讶魏稳朔旁谘劾铮员0驳闹匾晕桑笏晾┱抛约旱氖屏Ψ段А9竞统Х康拿恳桓鼋锹涠加兴亩浚淖ρ揽梢砸愿髦置颗勾蚬と耍茨谔乇救司4砀L乜と恕V钡?935 年,美国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贝内特才有所收敛。但在另一方面,他更多地干涉着工人的自由,借口均是为公司的治安工作。在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亨利·福特支持贝内特将工厂管理成一个集中营。工人的一切举动均受到贝内特监视,入厂前,要详细搜查外衣及饭盒,以确保没有传单流入厂内。工作时,不准坐着,不准蹲着,更不能交头接耳。甚至在卫生间里也安排了耳目,窃听工人们有没有抱怨。埃兹尔提出以谈判的形式解决工会提出的问题,遭到父亲的反对,因为他完全相信贝内特有能力镇压工人。果真,底特律各大工厂均发生了工人罢工,唯独在福特工厂里工会没有形成气候,贝内特将一切都扼杀在襁褓之中。
  贝内特在福特眼中取代了一切人的位置,甚至超越了亲子埃兹尔。与贝内特同龄的埃兹尔深感自己多年怀才不遇,他无法理解父亲对他的不信任,越发郁郁寡欢。疲惫、郁闷伴着埃兹尔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49 岁就被胃癌夺去了生命。
  老眼昏花的福特更视贝内特如子,欲将总裁大权交予他,遭到持有大量股票的儿媳的不满,老人方才作罢,自己又出任总裁,将贝内特安插进董事会,还买了别墅赠他。
  贝内特如日中天,不可一世,连老将索伦森也被他踩在脚下。然而,他打错了如意算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年轻人被他忘记了,那就是埃兹尔的长子,福特家的长门孙——亨利。埃兹尔临逝前,曾密约挚友坎茨勒,嘱咐好友,一旦他撒手而去,就将亨利召回,掌握公司权力。他相信,远在异地服兵役的爱子亨利有这份魄力和才能。
  时年26 岁的亨利精力充沛,他早已关注公司的命运。父亲丧事完毕后,他即搬入父亲的办公室。祖父对他的到来不以为然,贝内特则虚情假意地帮助亨利。亨利在外面联络了3 名优秀助手,调入公司任职。接着,他们将贝内特的爪牙逐个开除。然后,亨利直逼祖父:“签署文件,给我公司总裁的位置,我要拥有完全的自主权,能够进行我所希望的任何变革,给我这样的位置!”
  老福特对此要求坚决抵制。气愤已极的克莱拉强忍泪水:“你不答应孙子的要求,就意味着公司的倒闭,家庭的瓦解,你明白吗?!”儿媳埃莉诺也不得不以威胁的口吻对公公道:“如果您不准亨利担当此任,我将把从埃兹尔手里继承的股票全部卖掉!”在家人的威逼利诱下,老福特长嘘一口气,才签了字,答应了孙子的要求。
  濒临破产的福特汽车公司在亨利手上一点点起死回生,年轻的福特继承人由此又谱写了一部新的传奇。
  正是:终生业终遭厄运,力挽狂澜待后生。
  20 年代末,福特公司与千千万万美国企业一样,被卷入经济大萧条。欲知危机详情,请看官少安毋躁,且待续叙下回。
  第十六回 罗斯福人残志坚 连环计起死回生阴云密布夜沉沉,众生失魂望天门。
  总统漫布天罗网,锦囊妙计巧脱身。
  一个农民手扶锄头仁立田野,带着迷惘又充满希望的表情,抬头仰望着天空,天上罗斯福驾驶着飞机,面带笑容,机翼上两个大字“新政”闪闪发光。
  这是画家罗林·科尔比于1932 年为罗斯福竞选总统所绘制的一幅漫画。
  它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人民当时的心态:期盼着一个救世主的降临。1929 年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濒临崩溃,工业生产总值下降近一半,8。6万家企业停产,大部分银行倒闭。到1932 年,农业总收入从119 亿美元减为53 亿美元,国民收入从878 亿美元降为1933 年的402 亿美元,人们的薪金下降40%,1/3 的工人失业,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国家危在旦夕。在任总统胡佛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每况愈下,老百姓怀着换一个人试试的想法,把选票投向罗斯福。也有的人佩服他身残志坚,相信他定会有救国之灵丹妙药。投票结果,罗斯福以57。4%的选票获胜,成为美国第32 任总统。
  罗斯福真能有什么妙方吗?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选票揭晓后,他兴奋不已,立即从民主党总部赶回家中。老母亲在门口迎候,热烈亲吻拥抱儿子。儿子对母亲说:“这是我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夜!”他叫人取来好酒,不顾医生的禁令,与家人开怀畅饮。
  进入卧室后,儿子扶他上床。罗斯福因患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而双腿瘫痪,治愈后仍有残疾,严重时只能坐轮椅行走。当儿子弯腰道晚安时,罗斯福仍很激动:“你是知道的,我一生中只害怕一种东西,那就是火。可是,不知怎么,今天我觉得心里害怕的是另一样东西。”
  “你怕什么呢?父亲,是不舒服吗?”
  “不,我害怕的是,也许我没有精力做好这份工作。”说完他请儿子为他向上帝祈祷。
  次日清晨,秘书送来成堆的电报和电话记录,都是向他表示祝贺的热情言语。罗斯福振作精神,心中又充满信心。一年的忙碌仍历历在目:拖着病腿行程约1。3 万英里,发表大小演讲83 次。还时时遭到竞选对手胡佛的谩骂:“让罗斯福当选总统,城镇的大街上会长满杂草,万顷良田会蔓莠丛生,变得一片荒芜!”当时,罗斯福无暇回击,似乎充耳不闻。今日,他稳操胜券,罗斯福暗发誓言:“我一定要实行新政,要让每个人都有工作,每个人都有饭吃。”
  1932 年6 至7 月,正当两军对垒,总统竞选白热化之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组成“索取补偿金远征军”,从四面八方汇合成两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开进华盛顿。他们选出代表要求总统接见,但遭胡佛拒绝。愤怒的老兵决定在首都安营扎寨,他们用木板、硬纸箱和破布搭起帐篷。胡佛下令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调集军队前去镇压。面对坦克、机枪、催泪瓦斯和骑兵,手无寸铁的示威者步步后退,直到被驱散,赶出首都。冲突中,老兵伤亡惨重,棚户区也被付之一炬。
  惨无人道的镇压无疑使胡佛更加丧失人心,而对目睹这一切的罗斯福,则是一声响亮的警钟。1933 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老兵们重整旗鼓,返回首都,再次要求发放抚恤金。罗斯福将枪弹换成了微笑,首先派亲信把示威者安置在一个旧兵营住下,由政府提供伙食。然后召开会议,听取内阁意见。最后,派夫人埃莉诺亲自出马,深入老兵军营。总统夫人亲临食堂与老兵交谈,问寒问暖,同喝咖啡,共唱老兵喜爱的歌曲《漫长的历程》。两小时的会面,一直沉浸在欢歌笑语之中。受宠若惊的退伍军人感激涕零:“胡佛派来了军队,罗斯福派来了夫人!”
  1933 年3 月初,51 岁的罗斯福正式走马上任。在就职演说中,他向人民如实通报面临的严重困难。他还以满腔热情鼓励民众:“我们真正的使命不是要别人侍奉,而是为自己和同胞们服务。幸福并不在于单纯地占有金钱;幸福还在于取得成就后的喜悦,在于创造性努力时的激情。务必不能再忘记劳动带来喜悦和激励,而去疯狂地追逐那转瞬即逝的利润。”
  然后,罗斯福严肃提出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安排人们工作”。他说:“如果明智地、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这就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
  他告诫全国,“不要畏首畏尾,要大胆正视今天的情况。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东西就是我们自身——一种莫明其妙的、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会把以退为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最后,罗斯福充满信心,向人民保证:“这个伟大的国家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它一定会复兴和繁荣起来。”
  会后,有人议论,如果罗斯福能当个称职的总统,他将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载入史册。否则,他将会作为最糟糕的总统遗臭万年。罗斯福得知后,严肃地说:“如果我失败了,我将成为美国最后一个总统。”他已破斧沉舟,准备背水一战。
  罗斯福任职伊始便开始了“新政”的各项措施。从1933 年3 月9 日至6月16 日共出台15 项重要立法,史称“百日新政”。这是他采用国家干予经济的手段医治大萧条的初步尝试。他把经济举措比喻为打橄榄球,首先确定对付对方的总方针,但具体的每一步如何进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给自己立下信条:以试为先,行不通,再改弦更张,直至成功。
  “新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5 年为第1 次“新政”,是把美国经济从自由放任状态过渡到由国家调整的计划之中。1935~1939 年为第2次“新政”,美国实现了进步运动的目标。
  “百日新政”对症下药,来势凶猛,从金融开刀。3 月6 日,罗斯福执政的第3 天,即下令全国银行“休假”。9 日,由国会颁布紧急银行法,规定对银行逐个审查,颁发许可证。为解除人民的紧张心理,顺利贯彻“休假”措施,罗斯福在12 日通过广播向全国发表讲话,他温和地说道:“归根结底,在调整我们的金融体制中,比货币和黄金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信心,要团结起来消灭恐惧。”自13 日到15 日,经审查合格的银行陆续恢复营业。初战告捷,人民情绪有所稳定。但仍有不少人心有余悸,不断提款。因此,6 月,国会又通过新的银行法。为继续调整和稳定金融秩序,一系列法令陆续出台:停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储备黄金;放弃金本位制;1934 年初发行30 亿美元纸币;美元贬值40。94%,以刺激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金融改革带动了对工农业的整顿。1933 年5 至6 月,美国先后颁布《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前者试图通过对农业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使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价格保持平衡。后者则要求企业进行公平竞争,控制生产规模,稳定物价,保证劳工的合理工时和工资,并承认工人的组织权利。新政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以工代赈,缓解灾难。对于覆盖面如此广的一场灾害,如果只靠财物救济,美国政府当时也力不从心。罗斯福的办法是组织人民兴办公共工程,一来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二来为国家创造财富。罗斯福公开宣布,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要求他们自食其力。从1933 年陆续开始的大型长期工程有:民间护林保土工作队计划,投入的人力少则几十万,多到几百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田纳西河流域工程计划,集防洪、发电、航运、绿化为一体,共建造32 座水坝,消灭了自然灾害;航运方面,让20 个州的水系相通;田纳西河流域农村电气化程度由1933 年的10%增加到40 年代的90%。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新政”的重要内容。1935 年的《社会保险法》,首先对失业者、老年人和儿童提供一定保障。此后,又陆续颁布《工资工时法》、《劳工关系法》等等社会改良法规,为美国奠定了走向福利国家的基础。
  如果说罗斯福实施“新政”事先胸有成竹,那是言过其实。说他是凭空杜撰,那也不切实际。罗斯福毕竟在任总统之前当过两任纽约州长,而且那4 年正值经济大危机时期。在困难面前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主动出击,成为名扬全国的最勇敢的州长。
  纽约州为美国人口第2 大州。1931 年,失业人数已达100 多万,之后与日俱增。政府或私人救济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当年冬天仅纽约一市所需的救济款就达2000 多万美元。在大萧条的年代,如何筹得全州所需的巨额款项?!
  罗斯福提出,必须试验一些新办法。他成立了一个新机构“临时紧急救济署”,然后用增加州所得税的办法筹集到2000 万美元作为基金,为失业者寻找工作,为暂无工作者提供起码的生活费。罗斯福的口号是:不能让任何人“无衣、无食、无住”。实际上,这一点钱几乎无济于事。但这种思想的形成为日后实行“新政”打下了基础。
  这种思想就是罗斯福于1932 年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