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17 04:43      字数:4912
  鳎鸾コ晌徽旁谌腿幸欢ㄓ跋斓淖酆闲员ㄖ健!?br />
  《解放军报》从1956年创刊到现在,大至经历了三个时期。
  从1956年正式创刊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是《解放军报》的工作由全面打基础到蓬勃发展并取得广泛影响的时期。这期间,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以及深入基层,创造先进连队和全军大练兵的总部署,《解放军报》把工作重点放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连队解决问题,发现和推广先进经验上,报道了全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传播了加强基层建设,加强正规化训练的经验。
  宣传先进典型,是《解放军报》的传统。此间,该报宣传报道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的事迹和经验,这对于当时形成艰苦奋斗、助人为乐、奋发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起了促进作用。50年代比较著名的先进典型有:节约标兵郭云风;在东南沿海作战中英勇殉国的战斗英雄安业民;红军团长当农民的方和明;回乡参加农业建设的将军甘祖昌等。60年代比较著名的先进典型和先进集体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舍身救战友和人民群众的王杰、欧阳海、刘英俊、张春玉;保卫边境英勇牺牲的罗光曼、司马义·买买提;爱民模范谢臣、普布扎西;在海战中身负重伤坚持战斗的麦贤得;在军事训练中创造群众路线练兵方法的优秀连长郭兴福;深入苗家侗家山区的人民武装干部吴兴春等。另外还以大量篇幅宣传报道了身居闹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传统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刻苦训练、作风紧张、纪律严明的“硬骨头六连”,英勇善战的海军“海上猛虎艇”和空军“霹雳大队”等。50年代到60年代《解放军报》宣传报道的这一批英雄人物和模范集体,特别是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不仅当时风靡全国,而且一直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一时期,《解放军报》办得有声有色,受到从普通列兵到元帅以及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称赞,也受到了全国新闻界的高度重视。1964年7月,毛泽东主席亲自为《解放军报》题写了报名,并提议在同年“八一”建军节正式启用。
  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到1976年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是《解放军报》曲折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妄图使《解放军报》成为他们篡党篡军阴谋的工具,在他们的指令下,《解放军报》同《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一起,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在全国造成了恶劣影响。但是,在此期间《解放军报》的多数编辑、记者对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还是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和斗争的,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正确原则和部队完成各项任务的业绩。特别是邓小平重新复出,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期间,大力宣传和报道了邓小平关于“军队要整顿”的思想和贯彻《内务条令》、《纪律条令》的情况。这对于拨乱反正,稳定部队,起了积极的作用。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解放军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期间,随着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及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解放军报》的宣传指导思想和宣传重点相应地作了转变。宣传中积极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促进军队和平时期的建设。这一时期,《解放军报》还以大量篇幅宣传了一批在新的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其中有模范军医吕士才,舍身救人的军校大学生张华,义务兵的好母亲赵珍妮,军人的模范妻子段兰英,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战斗英雄史光柱、英雄指导员钱富生,率领部队在大兴安岭奋勇灭火的师长吴长富等。
  《解放军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贯彻中央军委以及各总部的命令、指示,特别是在宣传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及英雄模范人物、先进集体等方面,在全军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解放军报》由创刊初期年发行量的13万份,发展到现年发行量达100万份左右,使报纸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成为上级领导机关联系部队干部战士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了解解放军的一个窗口。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5)
  建立健全军队院校在干部中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成立
  人民解放军组织体制改变
  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回国
  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
  驻藏部队同西藏人民共同平息地方上层反动集团武装叛乱
  全军开展五好战士和四好连队运动
  《毛泽东军事文选》出版
  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取得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胜利
  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
  人民解放军参加天津地区抗洪救灾
  国防部授予某部“硬骨头六连”光荣称号
  全军开展“比武”活动
  总政治部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
  击落入侵中国领空的美国军用飞机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全军改换帽徽、领章和着装
  人民解放军援助越南人民进行杭美救国战争
  南海舰队“八六海战”取得重大胜利
  毛泽东发出五七指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5)
  建立健全军队院校在干部中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
  军队院校教育,是培训各级各类军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途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历来重视军队院校教育。人民军队在创建初期,就建立了军校。随着军队的发展壮大,军队院校也不断发展完善。新中国成立以后,军队院校逐步形成了适应军队建设需要的完整的培训体系,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解放军把院校建设摆在了重要地位,军队院校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1950年7月,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研究军队院校建设问题。会议确定,在战争年代创办的学校的基础上,改建、新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各类正规院校,各军兵种要新建自己的各级专业学校,全军要创办1所综合性陆军大学。会后,周恩来亲自主持制定了增建军队院校的方案。同年11月,总参谋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军军事学校和部队训练会议,会议确定了军事学校和部队训练的基本方针。中央军委批发了军训部《关于军事学校与部队训练问题的报告》。1953年1月,中央军委在第三次全军院校会议上对建设正规化学校的方针作了具体规定。在这个时期,总参谋部也先后颁发了《陆军军事学校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校教学工作条例》。这两个条例,进一步统一了全军的办校思想,加强了军队院校的正规化建设。与此同时,军队院校管理机构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加强。1950年9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成立了隶属于总参谋部军事训练部的军事学校管理局。各军区、军兵种也设置了相应的院校管理部门。随着军队院校的发展,1952年12月29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总参谋部军事学校管理部(1955年4月训练总监部成立后,该部并入训练总监部,改称军事学院和学校部。1958年12月,训练总监部撤销后,该部划归总参谋部建制领导,称学校管理部),这对于加强军队院校的统一领导,起到了重要作用。
  50年代,是人民解放军院校建设的繁荣时期。1950年7月以后,根据中央军委拟定的增建军队院校方案,人民解放军首先将各战略区的军政大学、军政干校和各部队的随营学校改建为5所高级步兵学校、24所初级步兵学校和一批专业技术学校,并创办了一批新的各级各类院校。1950年11月30日,中央军委任命刘伯承为军事学院院长(1951年2月4日又任命他兼任军事学院政治委员)。1951年1月15日,军事学院举行隆重的授旗阅兵式和开学典礼,宣布正式成。到1956年,该院发展为12个系,成为培养造就合成军队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的综合性军事学府。1952年至1953年,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和总高级步兵学校也相继成立。李聚奎为后勤学院院长,宋时轮为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1955年3月,刘伯承根据合成化军队建设的需要,向中央军委建议,以军事学院的战役系、高级速成系和海军系、空军系、炮兵系、装甲兵系为基础,分别建立高等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空军学院、炮兵学院、装甲兵学院;中央军委批准了刘伯承的报告。各新组建的院校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展开。经过两至三年的准备,一批培养人民解放军高、中级干部的学院先后成立。1956年3月,又成立了以军事学院政治系为基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央军委任命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兼该院院长。这是一所培养军队高、中级政治工作军官和理论研究骨干的政治工作学府。在创办各级各类指挥院校的同时,1953年9月1日,在哈尔滨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央军委任命陈质为该院院长。这是一所培养精通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各军兵种军事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府。学院成立之初,设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兵(后改称工程兵)等5个工程系。在开学前夕,毛泽东授予训词:“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这一时期,一大批专业技术学校也相继成立。到1959年,全军院校总数已达到129所,总人数约为25。3万人。同时,根据军队建设的需要,确定了各级各类院校的学制。指挥院校为3年;政治院校为2年;专业技术和医学院校的本科为4—5年,中专为2年左右;飞行学校为2年,预校为1年以内。至此,军队院校教育初步形成了一个初、中、高相衔接、专业门类齐全的比较完整的培训体系。
  1960年4月以后,根据中央军委办公会议做出的决定,军事工程学院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学兵4个系分出,分别成立炮兵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和防化学兵工程学院;从军种系中分出一部分成立了海、空军高级专科学校,并新建了海军工程学院和空军工程学院。
  另外,中央军委还批准成立了后勤工程学院、雷达工程学院。经过初步调整,全军工程技术院校达到31所。1962年底,根据中央军委的通知精神,对部分军队院校进行调整,全军院校总数调整为119所,其中工程技术院校74所,占院校总数的62%。在这次调整中,本着减少重叠机构和行政人员,重点保留教员队伍的原则,制定了全军统一的工教人员与学员、教员与学员的基准比例,使院校的编制有了相应的依据。与此同时,对院校体制和学制也作了相应调整,明确规定指挥院校按三级培训,完成训练与速成训练相结合。
  这一新体制的确立,对于促进院校的稳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中央军委在重视院校教育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在职干部的学习。1959年1月14日,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在干部中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指示》,要求从1959年起,以10年为期,在全军干部中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具体实施分两步:第一步,普及中等教育,使所有尚未达到初中毕业程度的干部,在3年到4年内,达到中学毕业,然后实行分科学习,根据每人不同业务的需要决定课程内容,以7年左右的时间,在所学科目上,专业知识达到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水平。《指示》指出,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加强军队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干部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各级干部以在职学习为主,应持之以恒。普及高等教育的重点对象是中青年干部。
  《指示》发出后,全军掀起了向文化进军的热潮,使干部的文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1960年后,由于林彪的干扰,这个文化教育十年规划未能得到实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成立
  为了系统地研究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