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17 04:43      字数:4915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由延安飞抵重庆。到机场迎接的有蒋介石的代表周至柔、国民参政会秘书长邵力子、副秘书长雷震、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著名人士沈钧儒和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的代表,以及中外记者数十人。毛泽东的到达,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民主的真诚愿望,堵塞了国民党反动派把发动内战的责任加到共产党身上的借口,受到各界著名人士的热烈欢迎;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关注。
  对于蒋介石来说,和谈本来是欺骗人民和世界舆论,以掩盖其内战阴谋的招牌。因此,毛泽东的到来,他毫无准备,不能不举止失措,被动应付。
  在第二天举行谈判时,国民党方面的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等12名代表提不出任何具体方案。他们妄图以“中国没有内战”之说,否定和谈的必要性,受到中共代表的批驳。中共方面则提出了具体的谈判方案。并拟出了谈判要点11项,交国民党代表转蒋介石,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派合法平等地位并长期合作;承认解放区政权和抗日部队;严惩汉奸,解散伪军;重划受降地区;停止一切武装冲突;实行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国民党方面拒不接受中共提出的这11项“要点”。争执的焦点是军队问题和解放区政权问题。国民党企图在“统一军令”和“统一政令”的借口下,取消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广大解放区。中共代表严正指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解放区政权是人民的政权,都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民党必须承认这一事实,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的性质不能改变。
  由于国民党顽固坚持其立场,致使谈判一度陷入停顿。毛泽东等借此时机广泛会见了国统区各界知名人士,多次举行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座谈会,公开阐明党的政治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各界中的影响。
  为了力争和平,打破谈判僵局,中共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又提出一系列新建议,作了重大让步。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10月10日,双方终于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会谈纪要》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有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调会议;保证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承认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释放政治犯;“积极执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等。
  关于解放区政权和军队,以及国民大会等问题,虽然中共一再让步,均未达成协议,确定留待以后政治协商会议和国共双方组成的3人小组进一步磋商。
  重庆谈判和《会谈纪要》的发表,表明国民党“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10月11日,毛泽东返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在重庆继续进行谈判。
  17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提出了今后斗争的任务。他说:“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
  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同时他又提醒全党:“已经达成的协议,还只是纸上的东西”,“要把它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人民的武装,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由于中共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争取实现和平民主的同时,发动解放区军民作好自卫战争的准备,因而在国民党和平欺骗和军事进攻面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全国解放战争(1945。9—1949。9)
  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进行上党战役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一方面声称“共商国是”,致电中共,玩弄和谈阴谋;一方面打着“受降”的旗号,从大后方西南和西北调集重兵,抢占大城市和交通线,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战过程中已经从日寇手中夺取的华北、华中、华南解放区发动进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蒋介石的密令下,于1945年8月中下旬抢占太原和同蒲路沿线城镇的同时,实施了攻占上党地区的计划。派遣其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领4个师、1个挺进纵队又2个团共1。7万人,由浮山县东张一带出发,至8月23日,占领了我襄垣、潞城、长治、长子、壶关、屯留等城。这样,阎锡山部队就分割了我太行、太岳根据地,呼应了国民党主力的北上,对我晋冀鲁豫解放区构成了心腹之患。
  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配合重庆的国共和谈,中共中央军委对上党战役的必要性和作战原则、部署作了指示。8月31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刘、邓:“阎部一万六千兵占我长治周围六城,乃心腹之患,必须坚决彻底全部消灭之。惟诸城堡坚垒密,须有充分准备,切不可草率。进攻时,宜选择一两个城,各个击破,不宜六城同时攻击。如攻而不克,可围城打援。”9月4日又指示:“在进行上党战役中,阎如从太原、临汾、平遥等地来援于我有利,待其进至适当地域给以歼灭,你们应有此独立的机动的灵活作战准备。”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9月初,在刘伯承、邓小平主持下召开了军事会议,对上党战役作了具体部署。组织部队认真进行了战前准备:
  (1)为适应作战,加速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兵团的转变,参战部队组成太行纵队、太岳纵队、冀南纵队。
  (2)在军队和人民群众中广泛进行政治动员。号召解放区军民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还亲自到虒亭、下良一带看望准备参战的太行部队,并对两个团连以上干部作了战斗动员,发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毛主席赴重庆谈判的号召。部队知道毛主席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都为毛主席的安全担心。邓小平说:我们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毛主席就越安全,毛主席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
  (3)开展了战前练兵。
  (4)组织地方政府以专、县级领导为首的后方指挥部和动员5万多民兵、自卫队参战和支前。9月10日晋冀鲁豫军区采取以夺取长治外围各城,吸引长治守军出援,再攻打长治,诱阎锡山部出击,相机歼敌于运动中的方针。决定集中太行、太岳、冀南军区主力及地方部队3。1万人,在5万民兵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于上党地区展开自卫反击。
  首先夺取屯留。驻守屯留城之敌有6000余人,凭借火力强,工事坚固,负隅顽抗。9月10日,太行纵队对敌发起攻击,经过3天2夜激战,攻破了屯留,守城之敌全部被歼。
  接着攻克长子。阎锡山部加修改造了原日军构筑的长子工事,凭借2丈5尺高的城墙和护城河,以及众多的明堡暗堡顽强固守。担任攻城任务的太岳纵队在陈赓司令员的指挥下,采取多路突击,主攻佯攻配合,白天黑夜交替攻击的战术,终于攻入城内。经过激烈巷战,俘敌1500多人。阎锡山的挺进第二纵队司令白映瞻被活捉。
  屯留、长子克复后,冀南、太岳纵队和太行军区部队又先后攻占壶关、潞城、襄垣。晋冀鲁豫军区主力从东、西、南3面合围长治城,守敌是阎锡山第19军军长史泽波的3个师1万多人。史急电阎要求增援。阎派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指挥8个师和2个炮兵团,共2万多人,于9月18日从太原、榆次南下。
  晋冀鲁豫军区首长决定用围城打援的战术,以少数兵力继续围攻长治城,进行佯攻,主力则分两路,北上迎歼敌援军。10月2日,将援敌合围于襄垣、屯留两县交界的老爷山一带。而后从左右两翼发起猛烈攻击,北面则虚留退路,诱其突围。
  5日夜,敌果然向北突围。晋冀鲁豫军区迂回部队于10月6日攻克老爷山,抢占制高点,截断敌人退路。主力沿虒亭、屯留间公路两侧追击。太岳、太行、冀南3路大军,分别从左、中、右3面将敌包围,除少数敌军逃回沁县外,其余2万多人被歼,彭毓斌也被击毙。
  长治守敌待援无望,8日向西突围,企图逃回浮山、翼城。刘伯承司令员命令太岳部队,用最快的速度前进,要在3天内追上并歼灭逃敌。守敌史泽波部从长治逃出后,一路被我民兵游击队袭扰,行动迟缓,走了4天才过横水、东西峪。10月12日,太岳部队在沁河以东将军岭、桃川地区歼敌5000余人,生俘史泽波。
  晋东南以长治为中心的地区古代是上党郡,故这场包括收复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长治等县的战役,叫做上党战役。整个战役歼敌13个师,3。5万人,占当时阎锡山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俘敌军长、师长等高级军官27名。
  上党战役是重庆谈判期间晋冀鲁豫军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这次战役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气焰,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对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上党战役的胜利,大量补充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装备与兵员,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上党战役是日本投降后人民军队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这次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打破了蒋介石、阎锡山企图迅速占领全华北的计划,也打乱了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进程。
  全国解放战争(1945。9—1949。9)
  各战略区编组野战军
  1945年10月,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为了应付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实施军事战略转变,对八路军、新四军进行了调整。中央军委所辖各大单位改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山东军区、华中军区、晋察冀军区、东北人民自治军、中原军区和华南各游击纵队。在此基础上,各战略区的部队陆续进行了调整,在保留军区、军分区继续指挥地方武装与民兵的同时,组建了能在较大范围内实施机动作战的正规兵团(即野战部队),并相应的建立了野战指挥机构。
  两种部队和两种指挥机构并行分设,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逐步健全了以正规兵团,地方部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系。
  对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和晋绥军区进行整编,组建晋绥野战军。194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以李井泉代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并兼晋绥军区政治委员,续范亭、周士第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陈漫远任参谋长,张平化任政治部主任。
  原晋绥军区所属主力部队编成晋绥野战军,由贺龙兼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因病未到职),李井泉任副政治委员,张经武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后孙志远接任)。下辖第358旅、独1旅、独2旅、独3旅共4个旅。
  晋绥军区整编后,所属军区序列是:
  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下辖6个军分区和1个独立旅。
  雁门军区:政治委员高克林(后朱明接任),副司令员许光达、孙超群。下辖3个军分区。
  绥蒙军区:司令员姚喆,政治委员张达志(后高克林接任)。下辖1个骑兵旅和2个军分区,晋绥军区直属第1军分区。
  晋绥野战军和晋绥军区总兵力约6万余人。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王世泰(代),副司令员徐向前,副政治委员谭政,参谋长阎揆要,政治部副主任张仲良。下辖6个旅和1个警备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总兵力3万余人。
  晋冀鲁豫军区的成立和野战纵队的组建。
  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撤销北方局,成立了晋冀鲁豫局和晋冀鲁豫军区。邓小平任书记,薄一波任副书记。刘伯承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滕代远任第一副司令员,王宏坤任第二副司令员,薄一波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任第二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王新亭任政治部副主任。
  晋冀鲁豫军区整编后所辖部队的序列是:
  第1纵队,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苏振华。
  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治委员宋任穷。下辖3个旅。
  第3纵队,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彭涛。下辖3个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