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作者:
冬儿 更新:2021-02-17 04:16 字数:4787
林纳达方位坐标地图。古尔丁的手里,只有一张简单的旅游图,他只能以此辨别方位。到了市郊,由于行动隐秘,又不便找人询问。
“广播塔往前再走大约1800米,朝南的一幢大楼。对,就是这座了!”队员们面前出现的是一幢乳白色的大楼,楼顶横七竖八地竖着一些天线。“攻击!”队长命令道。
眼见一伙身着迷彩服、脸上涂着花花绿绿油彩的大兵们像青蛙一样交替跃进,向大楼扑来,街上的守军和市民如同见了天乓天将,纷纷四处逃窜。 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第一路突击队便占领了大楼。可是胜利带给他们的只是沮丧——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是电台,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办公大楼。队员们不得不垂头丧气地立即撤出。
然而出门时,队员们遭到守军的混乱扫射,两名队员身负重伤。正在这时,美军又在圣乔治周围实施了再一次空降,这大大分散了守军对“海豹”小分队的扫射。趁着混乱之际,突击队员终于攻占了电台大楼。
营救总督
第二天,休息了一夜的“海豹”队员又要踏上作战的征程。这次古尔丁负有特殊的使命:直扑圣乔治的总督府,救出被软禁的斯库恩总督,将他安全转移到“关岛”攻击舰上。
清晨,太阳从山峦的空隙中露出半边脸,霎时金光一片,照亮了大地,映红了大海。格林纳达岛屿虽小,但景色秀美,有着典型的热带逸通风光。
绿色迷彩服上的一层露水开始蒸发,潮湿清新的空气使队员加快了脚步。今天小分队的50多个士兵,是他从“海豹”队中精选出来的。这50多个小伙子,个个体魄强健,才智过人,并各有专长——有负责通信的,有负责爆破的,甚至还有精通战地急救的人员。此刻,这支年轻队伍正悄悄沿着海边向圣乔治城进发。
提到营救作战,美军方面往往是失败。从越南山西战俘营,到伊朗大使馆,美国人得到的不是日思梦想的人质,而是无尽的懊恼与悔恨。正是这个原因,在美军自己的特种作战史上,营救战例很少提及。无论是39届总统卡特签署的“霹雳行动”,还是41届总统里根批准的“冥王星计划”,都因时运不济而栽了跟头。
“我就不信美国人没有这份运气!”古尔丁一边疾步前行,一边忿忿地想着,“这儿不是伊朗,也不是越南!”
本来,他曾设想用直升机来个突然袭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总督救出来。然而几桩直升机营救失败的战例,使他打消了这一主意——这样很容易暴露行动企图,弄不好危及总督的生命安全,使以往的悲剧重演。
就现在岛上的兵力而言,美军已达到6000人,是格军总兵力的3倍多。但古尔丁心里十分清楚,此刻绝对不能轻视敌人。
自己的小分队只有50来人,而总督府的守军却有100人之多、而且这些士兵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分子。
“一定要慎重,切不可掉以轻心!”古尔丁眉头紧锁地叮嘱手下队员。
昨天的错误没有重犯,这一次他们顺利地找到了位于圣乔治北部的总督府,总督府主楼是一幢有着欧洲典雅风格的古式建筑,旁边栽种着各式各样青翠欲滴的高大植物。
在悄无声息地仔细观察了地形后,古尔丁认为最理想的突袭位置是总督府后院。那儿院墙较高,防守上较松,离软禁斯库恩的地方也较近。另外,院内还有一块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大草坪,可作为直升机的起降场,以把总督弄出去。
营救的初步计划是分两步走:第一小队与守军交战,吸引兵力;第二小队趁机爆破围墙,打开缺口直扑总督软禁处。
当第一小队各就各位时,古尔丁压低嗓音,下达命令:“开火!”
刹那间,火箭筒、轻机枪以及M16A—2式冲锋枪的各式弹药如雨点般倾 泻出去。Ml6A—2式冲锋枪是美国科学特轻公司研制改进了25年的最新成果,其威力之强远非一般冲锋枪可比。
一阵暴风骤雨般的火舌过去后,目标点一片寂静,可怕的寂静。队员们面面相觑。
古尔丁一个箭步冲上前去,顿时气不打一出来:原来耗费了不少弹药摧毁的,竟是一座空阵地!就在他刚想骂两句的时候,庭院两旁的房间里顿时响起激烈的枪声,他身边的队员一下子倒了好几个。
古尔丁心疼极了。好阴险的家伙!居然躲在暗处放冷枪!古尔丁咬着牙关,一边调整力量与守敌对垒,造成一种死攻的阵势,一边亲自率领第二小队绕到围墙边实施爆破。
“轰!”高效炸药猛然爆炸,四处横飞的砖石落了下来。古尔丁透过浓烟望去,围墙被炸了个大洞,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根据情报所提供的线索,古尔丁很快确认了软禁总督的房间。房间门口只有一名看守,古尔丁干脆利落地将其击毙,守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屋内没有动静。古尔了“啪”地一脚踢开门,举着冲锋枪,大声喊道:“举起手来!”
一位年过花申的老人慢慢地举起手来。另外几个像是佣人样子的女子则吓得尖声大叫。
“你是斯库恩总督吗?”
“是的——不,不是!”总督像意识到什么一样,连忙否认。
“别害怕,我们是美国人,来救你的。”古尔丁放下枪,轻声说道。士兵们拥了进来。
总督用不着进一步鉴别。光是从久违了的英语中,便知道来人的确是美国人。他激动极了,老泪纵横,与突击队员们拥抱个不停。总督的家人立即从酒柜里拿出香摈,想请突击队员们干杯庆贺胜利。
“来不及了,赶快上飞机吧!”古尔丁催促道。
古尔丁和突击队员们连拖带抱地将总督及家人护送出庭院。临行,他命令爆破手将剩余的炸药安放在建筑物上,让倒塌的砖石挡住缺口,以挡住追击的格兵。
一切按计划进行着。当古尔丁的“海豹”突击队员们保护着总督等人赶到草坪时,UH—1型直升机的螺旋桨已飞快转动,随时准备升空了。
总督等人及负了伤的队员乘上直升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他们离开了总督府,离开了这片曾给他们带来痛苦的土地,向远处海面上的“关岛”号飞去。
古尔了凝视着“UH—1”在湛蓝的天空中越飞越远,最后成了一个银色的小点。他的心情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营救总督的任务终于圆满完成了。
救出总督后,新的任务又到了。“海豹”领受的下一个任务是搜捕前副总理科尔德和前“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奥斯汀及其他10多名成员。这对“海豹”来说便成了小菜一碟——因为海上早已封锁,机场也被美军控制。这些人纵有插翅的本领也难以逃离格岛。
在古尔丁的带领下,突击队员分为众多小组,先从俘虏中查起。不出半天,“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奥斯汀及委员会的部分成员便一一落网。在另一个据点中,美军搜索残敌的部队抓获了科尔德——正是他支持和操纵了这次政变。
美军控制格林纳达的局势后,由英国女皇任命的格林纳达总督斯库恩重新组成临时政府。
袭击格林纳达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据古尔丁掌握的情况,在这场短暂的战争中,美军死亡18人,伤91人,损失直升飞机10架,共耗资1。3亿美元。而古巴人被击毙69人,伤56人,被俘642人;格林纳达士兵死40人,被俘15人。
古尔丁也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知道,回国后少不了又是授勋、接见、发表演说那一套。然而此时此刻,他却高兴不起来。
他站在海边的岩石上,望着滚滚而来的海浪,听着它一遍又一遍洗刷砂石的阵阵涛声。别的国家会怎么评价美国呢?会怎么评价他呢?他在这场战争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他知道,胜利者的笑,有时也包容着无比的尴尬与难堪。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军事强国,却用武力侵略一个弱小的国家,这遭到了世界爱好和平国家的广泛谴责。即使是一些亲美的西方盟国也认为,美国大操之过急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各种方式谴责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是赤裸裸的以强凌弱、干涉别国内政的强盗行径。
里根总统在军事上胜利了,但在政治和道义上,却因为入侵行动而一败涂地。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美国记者站起来大声诘问:“今天美国认为洛林纳达不顺眼,可以派军队大举入侵。那么明天呢?美国是否准备派军队再去入侵尼加拉爪、巴拿马、厄瓜多尔或萨尔瓦多呢!”
山中降暴:拦截劫持“阿基利。劳罗号”暴徒
阳光下的劫案
1985年10月3日,阳光明媚,柔风习习,湛蓝的天空上若有若无地飘着几片柳絮般的云朵。宽阔的海面上,随着一声悠长而宏亮的汽笛声,意大利引以骄傲的豪华游轮“阿基里。劳罗号”在轻松的音乐声和人们的欢笑声中,缓缓地驶离了美丽的热那亚港。
这艘名为“阿基里。劳罗号”的巨型游船、全长196米,宽20米,重2万多吨,船身通体青白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乍一看去极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银色巨鸟。游船共盲乘务员331名,载有755名乘客,船长是费拉多。德罗萨。
游船的航行路线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安排的。它从热那亚出发,经过意大利的那波里和锡拉库扎、埃及的亚历山大和塞德、以色列的阿什林德、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希腊的罗德和比雷埃夫斯、意大利的卡普里岛,最后回到出发港,预计全程需要11天。
游船上的生活是舒心惬意的。万里无云的碧空之下,让略带咸味的海风轻轻拂过双颊,每个人都会陶醉于大海的神秘与安详。白天,来自于不同国度的乘客们有的玩乒乓球,有的玩甲板高尔夫,有的在游泳池中畅游,有的则坐在甲板上聊天。晚上,船长总要组织一些宴会、舞会、或观赏节目、各种肤色的人们尽情地参与玩乐,其乐融融、浑然不觉深夜已至。
在游客当中,有一群引人注目的老年人。他们是来自纽约及北部新泽西州的一群好友及邻居,年龄均在60至70岁之间。这些老人辛辛苦苦地工作了数十年,今天终于能够有机会坐着豪华游轮周游地中海,因而显得十分兴奋,玩得也非常尽兴。
倡导和组织这次老年人旅游的、是一名叫玛里琳的女士。这位来自曼哈顿的女士,尽管头发已近灰白,但脸色依旧红润,精神非常高昂。她的丈夫利昂。克里霍弗曾两度患脑溢血,这次也坐着轮椅来参加这次难得的游玩。
10月6日,星期天,恰巧是玛里琳女士的生日。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位老人的尊敬和祝贺,跳舞一直跳到深夜。玛里琳满脸喜悦,激动地对大家说:“谢谢大家,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第二天,即10月7日清晨,“阿基利。劳罗号”静静驶进埃及亚历山大港。游客们早已对文明古国埃及向往不已,纷纷要求离船上岸参观。于是,共有666人离开游船,前往开罗城,并一睹著名的金字塔。
游船载着剩下的180名游客离开亚历山大港,向苏伊士运河北口的塞德港驶去。前往参观金字塔的那部分游客,预定在参观完后由陆地到塞德港,晚上在那儿登船会合。
其实,玛里琳非常渴望瞻仰一下金字塔的风采。但为了陪坐轮倚的丈夫,玛里琳毅然留在了船上。
而她怎能想到,就在她生日的第二天,一场可怕的灾难即将降临到她的头上!
早在几天前,在热那亚港口登船时,有4名行迹可疑的人悄悄地登上“阿基利。劳罗号”。一位女服务员发现了他们,礼貌地问他们:“请问几位先生是哪国人?”
“挪威人。”他们熟练地回答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船舱。
然而有谁知道,他们是巴勒斯坦人!
这一天,风平浪静。大海像一幅铅灰色的大桌布:凝然不动地铺展在周围。它并不显得辽阔。海面上浓雾弥漫,遮没了桅杆的顶端。雾霭使人目光昏眩。在这雾气里,太阳像个暗红的晕圈似地高高悬着。长长的波浪,犹如厚重的丝织品的绉褶,一个接一个地离开船头。被螺旋桨单调的旋转溅起的泡沫,团团翻滚着,然后消失在雾霭里。
在游船离开亚历山大港4小时后,这几个巴勒斯坦人开始行动了。两个手持重型机关枪,紧握手榴弹的人登上了船桥,用扩音器大声地喊道:“我们已经劫持了这艘游船!所有的乘客都到餐厅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