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5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4      字数:4702
  鹣竦氖焙颍榉沉耍飧霭欢ㄒ阉鸹担碌氖鞘裁矗拷茨憔捅涑烧庑┬〕妫阶≡诜鹣裆希闵岵坏美肟?br />
  所以书、经本好不好?好。能不能爱它?是要好好的保护它,但是你要迷执在里头,那好了,来生我知道你到哪一道去投胎了,你会变成书里面的蛀虫,为什么?你喜欢它,你离不开它。你才晓得爱著处之可怕,喜欢什么将来就变什么。佛教你永脱轮回,你对於六道里面没有一样贪爱,没有一样爱著,六道的缘就断了,你下一次来,不到六道。所以你要懂这个道理,你才晓得佛教导我们这个意思多么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00卷)  2003/4/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00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名号品」第二段引例请问前面十句,「标彼说意,明其有悲」。这个十句前面跟诸位概略的介绍过了。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写得很多,而且都非常重要,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接著再看他的《疏钞》,看《疏》。
  「又成菩萨行,具悲智也」。这一句话是总纲,非常重要。菩萨之人跟凡夫有什么差别?差别的地方就在此地,菩萨有大智慧,有大慈悲;换句话说,凡夫之人如果具足大智慧、大慈悲,这个人在佛门里就称他作菩萨。接著看,说「具此悲智,何所为耶」,具足或者是具有这样的慈悲智慧,做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是大师用问答的方式来教导我们,答的是「令佛种不断」。佛种,诸位一定要知道,佛这个字的意思是觉。换句话说,令佛种不断,第一个意思是自己,第二个意思才是别人。自度而后才能度他,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他,这佛在经上讲得很多「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由此可知,佛种不断是自己的佛种,不是别人的佛种。自己的佛种就是觉而不迷。
  三皈依的时候跟我们讲过,「佛者觉也,觉而不迷;法者正也,正而不邪;僧者净也,净而不染」。由此可知,什么是佛种?就是自性的觉正净,不迷、不邪、不染,这是自性。自性实在讲哪里会有断?绝对不会断的,它有迷。它在迷,我们就把它说之为断,为什么?觉正净它不起作用,迷了之后,它起的作用就是迷邪染,迷邪染是三途六道,这一种不善的境界现前。如果恢复了性德,恢复了佛种,它现的境界是华藏、是极乐、是诸佛如来的净土,不一样。理跟事我们都要懂得。
  自己的佛种不断,你一定会去护持诸佛菩萨的佛种,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护持正法。所以护持正法,让正法久住,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这个事情从自己做起,先要令自己的佛种不断。诸位一定要知道,要想令自己的佛种不断,一定要具足慈悲,要具足理智,我们这样说法大家容易懂一点。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我们为什么把佛种失掉?迷失了,它不起作用了,在六道里面搞生死轮回,什么原因?感情用事,情执太深,坏在这个地方。下面说。
  「佛种不断,有何相耶」,佛种不断是个什么样子?这么一来,我们对於这个印象就更深刻了,看是什么样子?大师在此地说「谓成三德」,这是说它成就三种德行。哪三种德行?第一个是「救护众生,成就恩德」。众生很苦,菩萨有悲心救护众生,这个事情我们要知道。众生没有智慧,不知道修福,他会享福,他不知道修福。福从哪里来的?当然过去生中你修的有因,在现前接受大众供养那是缘,因缘际会,你才能有享受。可是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佛祖教给我们,我们要常常反省,细心观察,要存感恩的心。斋堂里面,我们举这个例子来说,你接受这一餐饮食的供养,祖师教我们必须要有五种观想,「食存五观」。
  第一个你看到饭菜摆在面前,你要想到这是多少人心血的成就。从农夫的种植,到我们碗里面这一碗饭,多少人辛苦流汗来供养你,你的福报不小!我们对这一碗饭知不知道感恩?现在一般人讲,有没有感谢的意念?同样道理,我们穿这件衣,衣怎么来的?由此可知,我们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能脱离人群,不能脱离大众,一切人对我都有恩德,少一个也不行。这些人为我,「人人为我」,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为人人」,这是报答。我为人人,我怎么报答?社会是团体,共存共荣。人是社会动物,分工合作,我现在分到的工作是什么?我把我自己分内这一份工作尽心尽力做得圆圆满满,回馈给社会,这是报恩,知恩报恩。
  今天我们出家人这份工作,这份工作就是世尊在经上常常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要把觉正净,要把三学、六度、四摄表演出来,这是我们的本分,我的工作。表演,利根的人一看明白了,他觉悟,得受用,我们对他的回报。中下根性的人,表演,他还看不出来,看不出来,言说讲解,所以有演有说。用现代人的话来讲,我们这个行业是教育,社会教育。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做好,我们吃这一碗饭,这一碗饭吃得才心安。
  如果我们的表演、说明做得不好,这一碗饭吃得有愧,真的生惭愧心。有没有?这是什么?这是修行,吃饭都是修行。有这个心,有这个念头,这是觉悟;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念头,那是迷惑颠倒。迷的果报在三途六道,悟的果报在四圣、在一真。第一个要我们这样观想。第二个,所以我们在吃饭之前这个合掌一般念供养咒,我们是念阿弥陀佛,念十句阿弥陀佛,时间虽然不长,方方面面都观想到。
  第二、想想自己有多大的德行?应不应该接受供养?佛门供养是四众弟子的奉献,我们应不应该接受?所以古时候祖师大德常常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道场不论大小,也分工,也是合作,大小都一样。我在这个道场担任一份什么工作,我有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好?怎么个做法?记住「为人演说」,你演什么?说什么?和上面有一句,「受持读诵」,你把你受持读诵的,你要表演出来,你要说明出来;为人演的是受持读诵,说的是受持读诵。「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是我们的正业,常常要想到。
  第三个「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这个一定要想到远离贪瞋痴,绝不贪图色相美味,不贪图这个。什么都好,在这个里头学习不分别、不执著。弘一大师在没有出家之前,他是富家子弟,对於这些生活是非常考究的,一点都不马虎。出家之后变成两个人,什么都好。他在新加坡住过,新加坡有些老居士告诉我,弘一法师在新加坡住薝葡院,广洽法师的道场,他跟广洽法师非常要好。这个地方我去过,不大,小小的精舍。照顾他的人说,弘一大师很好伺候,给他什么他都好吃,菜咸了一点,人家觉得很咸了,他说咸有咸的味道,他不嫌弃,他生欢喜心;淡了的时候,淡有淡的味道,什么都好。真正做到自在随缘,法喜充满,贪瞋痴慢没有了,愈是大德对人愈谦虚愈恭敬。
  救护众生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用什么救护?用心去救护,用行去救护,慈悲心、慈悲之行。接受供养是为正事,正事是什么?正事是修道。人家供养你为的是什么?帮助你成就你的道业,希望你好好修行,希望你这一生能证殊胜的果报。你证果了,他的苦难你才能救他,供养的人心在此地,在三宝当中种福田。我们今天在这个身分接受供养,我们能不能达到他的希求,达到他的目的?所以救护众生先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学业,成就自己的道行。
  第二「永断烦恼,成於断德」。这个断就是断烦恼,烦恼不能不断。实际上这个断在大乘法里头是转,把烦恼转变成菩提,把怨恨转变成慈悲,把恶业转变成善行,一念觉就转过来了,把瞋恚转变成忍让。这不但是成就自己的德行,实际上就是救护众生,做样子给他看,我能转,你也能转,他也能转,为什么不转?行业转过来了,念头转过来了,就转生死为涅盘,转六道为一真法界。转凡成圣是从我们心行里面做起,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从这里做起。
  烦恼,贪瞋痴,这是烦恼的根,我们如何转悭贪为供养?转悭贪为布施是菩萨,转悭贪为供养是普贤菩萨,不是一般大乘菩萨,这个在这里转。转瞋恚为忍让,转愚痴为智慧,愚痴感情用事,智慧理智用事,对人、对事、对物不用情执用理智。转傲慢为谦敬,谦虚恭敬,转怀疑为仰信,这是「永断烦恼,成於断德」。
  这个修行人,经论上常说小乘的须陀洹跟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断德相同,都是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相同;但是恩德、智德不同,大乘比小乘高得太多了,小乘比不上,断德平等,其他的比不上。由此可知,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烦恼转不过来,就没有办法入佛门,入佛门基本条件就在此地。前面跟诸位说过,三界八十八品错误的看法,叫见惑,错误的看法总共有八十八品,归纳起来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个东西统统转过来了,这个烦恼永断了,不会再退到凡夫位了,所以这叫位不退。你不会再退到凡夫位了,你已经入圣人之流了,这个流是一类,你已经入了圣人那一类。往后修行当然还是有进进退退,但是这是个底限,你决定不会再退堕做凡夫。换句话说,如果你自己以为觉得你证得这个果位了,还会退转做凡夫,那你心里就有数,你并没有真正证得,真正证得决定不退。
  用什么方法断烦恼,成於断德?佛教导我们是戒学,持戒。不杀生,把杀害众生的心行转变为救护苦难众生,变了。不但不偷盗,还欢喜布施供养,慈善救济,转过来。要会转,要转得快,把十恶业转成十善业,把众生六种大病转变成六波罗蜜。众生这六大病,第一个是悭贪,第二个是恶业。你看布施对悭贪,怎样把悭贪转变成布施,把恶业转变成持戒,把瞋恚转变成忍辱,把懈怠转变成精进、散乱转变成禅定、愚痴转变成般若。这是佛教导我们永断烦恼的方法,成就断德。断德是自性清净心。
  第三是「了知诸行,成於智德」,了是明了,智就是觉。诸行,从起心动念到言语造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与性德相应这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我们的真心,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它没有形相,六根缘不到。这个「缘不到」用现在的话来说,接触不到,或者我们说感触不到。它确实存在,无时无处而不在,它是真心,它是灵知,灵明觉知,显现在事相当中。你看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智德,智德要是离开事相,真的是痕迹都找不到,它要在事相上就起作用。在布施供养里面,它能够转悭贪,转悭贪是般若智慧。
  我们今天诸位细心观察,学菩萨的人修布施,但是他还有贪心,还是很吝啬,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学菩萨六波罗蜜学得不像,般若波罗蜜他没有学到,所以布施里头没有般若。因为没有般若,所以悭贪转不过来;如果布施里头有般若智慧,这个悭贪的念头就没有了。所以我们细心去观察,你去看,你看看弘一法师,他有般若波罗蜜,所以他万缘放得下,不但放得下,他能放得那么彻底,放得那么究竟,过那么一个简单的生活。我到杭州虎跑去看过,他住的房子很小,那个床铺非常简陋,两个长板凳架几块板子,垫一个很薄的垫子,那是他的床铺。在那个时候还用蚊帐。他的房间依照他生前那个样子,完全没有改变,供大家去参观。你看他用的东西,他穿的衣服,穿的鞋子,过最简单的生活,他非常快乐,非常自在。
  他是个大书法家,他对於所有一切用具一点都不讲究,写字用的笔,什么好的笔、坏的笔,在他看起来都一样,他没有选择。但是我曾经听说,他写字的时候非常专心,非常恭敬,一点都不苟且,而且他写字的时候不让人看,通常只有一个人照顾他。为什么不让人看?怕干扰,他写字的心是在定中。写一副字他写得不快,通常写我们中国这宣纸一张纸,大概要用两个小时,全神贯注,所以他留下来的东西真的件件都是精品。这是什么?般若波罗蜜,成於智慧。佛教导我们「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你看他老人家,他做到,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有我们一般粗心大意,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恭敬心,草率。
  弘一大师一生不责备人。学生做得不如法,他不怪学生,他怪自己没有教好、没有做好,生大惭愧心。学生犯了过失,他不骂他、不责备他,他自己不吃饭,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