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5 节
作者:
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4 字数:4706
谑兰浞ㄒ埠芎糜茫颐遣灰粗裁创蟪诵〕恕⑹兰涑鍪兰洌飧龇ê茫飧龇ㄈ啡肥凳蛋镏颐嵌弦磺卸瘢抟磺猩啤R磺卸裎癖囟暇。磺猩莆癖卦猜饩投粤恕?br />
「四如意足」,我说它这个四条是放下。足是知足,什么时候才知足?放下就知足了,你要不放下,永远不知足,知足常乐。这里面有四条,欲、念、进、慧,每一条里头义理、境界都要清楚。天台大师讲得好,他把这个道理浅深广狭境界不同,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不一样;藏教是小乘,通别是大乘,圆教是一乘,修学纲目完全相同(就是科目的名称完全相同),内容不一样,内容有浅深广狭不一样。
初发心这三十七道品跟果地上佛的境界也没有差别。「故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这两句经文我们也很熟悉,为什么?祖师大德文章里头常常引用,我们看到的遍数多了。但是对这两句话的意思,实在讲许多人模模糊糊,不清楚。「发心」是初发心,「毕竟」是证得究竟果地,这初发心跟究竟圆满佛「二不别」,「二」是发心跟毕竟这个二,「不别」,没有差别,不好懂。这个话我们也听得多,常听到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初发心跟正觉这是二,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别,没有差别。在我们的想法、看法差别太大了,怎么会没差别?现在读了《华严》这么一大段经文,稍稍有一点体会;体会,说老实话,不深,有这么少分了。
这个不别是心性不别。你初发心那个心是真心,如来果地上也是用的真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差别在哪里?差别在如来果觉上他真心永远不变,永远他都不动;初发心的这个人,这是一刹那,真心放光了。就好像果地觉上心性的光明像太阳一样,初发心的人,这个人的心性放光像闪电一样,他不能够常常保持。他如果常常保持,他不就成佛了吗?只是那个光闪了一下,到第二念烦恼又起现行了,又迷了。所以说「如是二心先心难」,先心是发心,发心难。一个人突然之间有这么一个念头:我要发心成佛。这个念头难,太难太难了。
你要不相信,你去打听,无论是出家在家的,你去打听打听,他学佛他出家最初发心是什么心?没有发成佛的这个心。世间人绝大多数,在家学佛的,他学佛发什么心?求佛菩萨保佑,保佑他升官发财,保佑他多儿多女,保佑他健康长寿,他发的是这个心。这个心不是此地的发心,此地的发心是菩提心。换句话说,他没有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的相、样子,没发。
至於出家人,各人出家的因缘又不相同。你要去打听打听,去问问:为什么出家?我常说:糊里糊涂出了家。如果不好好的学,将来就是这一辈子糊里糊涂,我们凡夫是个糊涂佛。佛眼睛当中看我们是佛,什么佛?糊涂佛。什么时候觉悟过来了,跟他就一样;没有觉悟之前,理体上是一样的,形相上不一样,苦乐迷悟不一样。所以发菩提心是真难。
净土法门是大乘教,大乘教发心第一。所以有许多人他不了解这个道理,他对於净宗只知道一半,另外一半他不晓得,他只知道「一向专念」,认为一向专念就能往生了。一向专念的人很多,到临终不能往生的人很多,什么原因?那一半他不懂。那一半是什么?「发菩提心」。你们看看《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这一品里头,无论是中辈、上辈、下辈,或者是修学其他大乘,回向求生净土,这个经从前慈舟法师做科判,把这一段经文判做「一心三辈」,统统都有这一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怎么只著重一向专念,发菩提心给忘掉了?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
我们要问,许多念佛往生的老太婆,往生的时候瑞相希有,没有病苦,预知时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没有听说她发菩提心;说老实话,什么叫菩提心她不知道。谛闲老和尚那个锅漏匠的徒弟,他绝对不知道什么叫菩提心,谛老法师没教给他,只教他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跟他讲:将来准定有好处。什么好处,谛老没跟他说,他也不问,他就能一直念到底,一心求往生。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果然把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一心希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说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说法自古以来没有人说过,印光大师对他这一句说法是非常赞叹,我们想想有没有道理?那个一心求生净土这个心,我们想想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不相应?想想它真的相应了,相应就是菩提心。他菩提心发了的时候,他自己不知道。这个念佛人,处事待人接物决定没有虚伪,他一切放下了,绝对没有染污,一心求生净土。对待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念念正念分明,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这是正觉,无上正觉。
我们知道这一句佛号是性德的名称,念这句佛号就是念圆满的性德,自性。心地慈悲,决没有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所以他具足大菩提心。我们今天念佛,要好好的反省,想想自己心行与这个相应不相应?这是大事,不是小事,关系我们这一生能不能往生。如果我们心里面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还是愚痴,还是自私自利,这一向专念不能往生。这只是这一生种善根而已。
哪一生、哪一世往生?就看你的修学与经上所说的条件具不具足,果然具足往生的缘成熟了,不具足没有法子。因此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先心难。一定要发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一定要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无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太多了,不好记也不好修,四弘誓愿是四十八愿的纲领,抓住这个四条,四十八愿统统在里面,不能不知道。接著看。
「为明入此信解者难故」。这一句是总结,说明「如是二心先心难」,真难,要克服这个困难,三十七道品可以帮助。下面说「若心外信有他佛得道,我是凡夫者,即世间人情量是」。这些思想、见解、说法,只有圆教一乘你才能看到,才听到。三乘里面真的:古佛修行成佛了,我是凡夫!六道凡夫的情见,这个地方讲情量,是你自己迷情来度量。度量就是你来看一切诸法,是以迷情来看的,这个看法有问题。我们接著看下面文。
「此乃不论信进修行,直是生死长流,常随见网,何大苦哉」。所以这说明三乘修学进度非常缓慢,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无量劫,原因就在此地。总而言之,不了解事实真相,产生了错误的见解,坚固执著这个见解是正确的。如来要是给你说真话「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你会吓一跳,会把你吓跑掉:释迦牟尼佛胡说八道,不能听。
佛说法应机,知道你不是这个根性,给你讲从前修行的他们已经成佛,现在修行的将来会成佛,这个我们听到跟我们思想逻辑相应,我们听了很合理,能接受。根性不相同,随众生根应所知量,佛对小根性的人(情执很重)说小法,对中等根性的人说中法,对大乘根性的人说大法,跟一乘根性的人说究竟法,不一样!一乘圆顿根性,告诉你宇宙是一,没有三世,没有十方。你想想看,不是一乘圆顿根性的人谁能接受?所以这些话佛不常说,常说都把听众吓跑了。
我们常在一起共同学习的同学,至少都有十几年的基础,现在听到《华严经》这个说法,纵然不能接受,他不怀疑,佛说的还勉强能听得下去,这就很大进步了,这是我们这一生薰习培养成的。在这个世界锲而不舍的学习,大幅度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所以圆顿根性也是从渐修慢慢培养成的。虽然它是性德,可是我们凡夫迷失自性的时间太久了,迷得太重,突然之间听到是决定不能接受的。
我在初学对老师非常敬仰尊重,这是我这一生学习得力的根源,有这么一点成就,尊师重道!我这个尊师重道是六、七岁的时候父母教的。老师常常提到这部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方东美先生常常提到。讲这个经的大意,就是概略的介绍,介绍没有这个地方讲得这么详细,所以对这个经就向往羡慕。
我得到这个经的注解很早,是我初出家的时候,我得到《疏钞》,得到《合论》。现在这个原书《疏钞》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我请他们翻印,照相影印,印出来了,印的我很欢喜,因为他将原本放大了,看起来更舒服。但是很遗憾的他统统做成平装本,没有做成精装,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这个经是佛门里面第一法宝,我们对法宝要珍重,我想可能是当时印经的时候,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平装虽然也做了盒子,也很好看,但是一定要做精装本才对,《合论》跟《疏钞》都应当做精装本。《疏论纂要》是做了精装本,做得很好,总共有十册,但是《疏论纂要》的原本是十六开的,字很大,这个也印出来了,我也看到了。像这个本子,这十本太重了,每一本书拿在手上就像一个砖头一样。应该怎么样?应该把它印成二十册,这样就好。像《华严经疏钞》,也应当印成二十册。
早年我在台北,中华大藏经会,我请他印《疏论纂要》,那是大藏经会的本子,他们原来想印精装三册,三册就很厚,所以我跟他建议,六册,他照我的意思去做,六册我们看起来很舒服。好书,印刷、纸张、装订都要讲究,使人看到之后就生欢喜心,这比什么都重要!拿在手上阅读,喜欢。不能顾虑到成本太高,你要晓得,你做得不好,对於学习的人,那个欢喜心大幅度的下降,这个损失很大。弘法利生,对这个不能不讲求。好,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九二卷) 2003/4/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92
诸位同学,请看李长者的《论》文:
前面我们念到「若心外信有他佛得道,我是凡夫者,即世间人情量是」。我们读到这个地方,确确实实这是凡夫的情见。佛法里面讲情量跟情见是一个意思,见就是看法,世间人迷情的看法;说量,就是世间人迷情的度量、衡量,与事实真相相去很远。这不但是讲很远,很远是个方便话,实际上与事实真相完全相背。但是这种说法,似乎太过分了一点,所以说得含蓄一点,相去甚远。
人,不但是人,一切有情众生都有求知的欲望,世间人叫求知欲。但是求知是应该的,求知要变成欲望,他的知就有限度、有限量了,达不到他希求的目标。为什么?欲是障碍,欲是烦恼,这个东西要不得,佛要我们断欲,道理在此地。知要不要求?要求,决定不是欲望。知是我们的本能,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怎么能不知?
诸佛如来他们全知全能,他达到圆满了,但是他在心里头绝对没有一个欲望,绝对没有个希求。我们这个求知,求就是欲望。确实求,他是永恒不断的在学习,但是那不是他的欲望。这一点也不好懂,但是不能不说。求知就像我们吃饭穿衣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分。孔老夫子讲:我一天不吃饭,一夜不睡觉,想想,干什么都不如求学。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佛门里面讲法喜充满,快乐无比,精神生活肯定超过物质生活,所以无求。无求又不间断,就好像吃饭穿衣一样,无求,天天吃饭,天天穿衣,天天学习。向谁学习?向圣人学习,然后向一切众生学习,这就圆满。圣人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里面学习,成就圆满的智慧。
夫子求学三十而立,那就是说十五岁到三十岁这一段期间向圣人学习,三十以后那个境界,那是向一切众生学习,把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善财童子的示现不就是这样的吗?开头跟文殊菩萨学习,文殊,圣人!把这些学习里面原理原则都搞清楚了,然后跟一切众生学习,五十三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天天接触,接触在里头学习,这一生成就圆满菩提。这些道理很重要!我们如果学会了,我们这一生会有不思议的成就;如果不会,还是自己妄想分别执著做主宰,那真是三乘经里面所说的了,纵然学习无量劫还是凡夫,转不过来。所以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此地所说的不是我们的境界,至少善财童子的境界。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那里学习毕业了,是这个境界。三乘学人果然回心向一佛乘,也是这个境界。转不过来,那就是长者在此地很感叹的说了,「此乃不论信进修行,直是生死长流」。为什么?出不了生死轮回。这个地方信进修行,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