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1 节
作者:
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4 字数:4695
柑煅鄱词樱於固谋橹埂Aɡ锿菲渌凰盗耍徒舱馊郑颐俏蘼墼谑裁吹胤剑痪僖欢鞣郊质澜绲娜丝吹煤芮宄∪缤壳啊N颐撬祷八们宄颐瞧鹦亩钏贾溃兴耐āD隳苈鞴磕闳绻钦嫘南氤隼肷缆只兀砩暇驼娴陌锬忝Γ∧阄裁从霾坏椒鹌腥恳蛭忝挥姓娴某隼胄模隳歉龀隼胧亲炖锿烦39以谧炖铮皇钦嫘摹?br />
如果你要是真心,诸佛菩萨威神加持你的力量不可思议。你为什么没有真心?因为你还有自私自利,你还有名闻利养,你还有贪瞋痴慢。这个东西夹杂在一起,把真心变成妄心。佛菩萨看得很清楚,你不是真心想成就,他不来。凡是真心祈求的,经论当中常讲「千处祈求千处应」,「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话都是真话。佛菩萨跟我们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我们这些经常读、也常听,但是怎么样?没有记在心上,左耳听进去,右耳就出去了。记都不能够记住,你怎么能够落实到生活上?你怎么能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对於一切事实真相,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茫然无知。那个无知是你自己,不是事实。事实,你的灵知心并没有失掉,遍虚空法界,遍刹土众生。不知道利用。要会用的话,成就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成无上道。《华严经》就是教我们这个法门。
下面说「故先古诸德,亦将上三品举果分收」。先古诸德是清凉大师说在他以前的这些古大德们。我们知道《华严经》第一次在中国翻译的是晋朝时候,我们称《晋经》六十卷。像贤首国师他们这些人,他们没有见过《八十华严》,他们所见到的是《六十华严》。把上面这个三品经,「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跟前面初会的六品经合在一起,「举果分收」。为什么?这三品经里讲的是毗卢遮那佛正报之果。
「毗卢遮那品」多半是讲依报之因,从「世主妙严品」一直到「华藏世界品」,是讲依报之果,讲依果。这都是举果,前面第一分是举依报的因果,这个第二分开头是举正报之果,清凉把它分在第二分,古大德有这么一个分法。怎么个分法,段落从哪里起止,古来大德各人并不完全相同,见仁见智,都有道理。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我们看第三品宗者,「三品宗者,显佛名号周遍为宗,随机调化利益为趣」。佛教化众生,我们晓得名号是教化最重要的纲领,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的宗旨是什么?就在名号里头。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向同学们报告,佛示现总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华严经》上说的。《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心应量,不是随自己,随众生心。所以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法门得度,就说什么法门。佛没有一定的形相,没有一定的说法,佛无有定法可说。
就跟大夫治病一样,大夫治病他有没有处方?跟诸位说没有!处方怎么来的?应病与药;看你得的是什么病,给你开处方。他一天看一、二十个病人,那一、二十个处方都不一样。为什么?病人得的病不相同,但是每个人拿到处方,照这个处方吃药,病都好了,药到病除。绝对不是先把处方处好了再看病,哪有这种道理!所以,我们懂得佛出现说法教化众生的义趣,我们就服!完全是以众生利益为主,与自己丝毫不相干,没有自己只有众生。不但这是佛的意业,佛的身语意三业无不如是。
我们凡夫不一样,凡夫执著这个身是我,到这个世间来一切为我,样样都为我。为我就麻烦大了,大在哪里?出不了六道轮回。什么时候你真的觉悟,把「我」放下了,那就恭喜你,你就出了六道轮回。阿罗汉把我执放下了,我们常讲破了我执;我执虽然断掉了,法执犹存。法执是什么?法执是分别。法执没放下,我执放下了,所以他虽脱离六道,他出不了十法界,因为有法执。到什么时候他觉悟,法执也放下了,那就恭喜他,他出了十法界。出十法界就证一真法界,就入佛法界,诸佛如来所亲证的,他也参与了。当然也是从少分、多分到满分。
这里头有渐修、有顿超,实在上说渐修、顿超都是我们心性里本来具足的,为什么我们顿超不了?我们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我们看不破。果然看破放下,那个时候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这样我们就懂得,所有的麻烦就是放不下。放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但是要晓得,不能放下是真正的障碍,不但障碍你契入如来境界,障碍悟门。看经看不懂,听经听不懂,这就是障碍。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肯放下!我们一般讲成见,不能够放下成见,成见太深,自以为是。
所以我们在讲席里时时劝导同修,一定要懂得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随顺经论的教导,经论的教导是佛菩萨的想法、看法、做法;佛菩萨想法、看法、说法、做法是随顺自性。我们现在烦恼习气没断,自性没有现前,能随顺经教就是随顺自己的自性。你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那我请问你,佛要不要学?要学。不是跟著外面什么佛菩萨学,是随顺自性。随顺自己的真如本性,随顺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般若德能相好,这真得大自在。圆满的福慧,逐渐逐渐都恢复了,因为这是本有的。由此可知,我们真的无量劫来被烦恼习气害惨了,被自己主观观念害了。
所以末后这个品宗,「显佛名号周遍为宗,随机调化」,随顺一切众生不同的机宜。佛在经教里面一般讲众生有利根、有钝根,也有说上根、中根、下根,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因此佛在这个世间才说了许许多多法门,为什么说这么多法门?应不同的根机!令一切众生都得真实利益,以这个为趣。
「或上二皆宗,生信为趣」。这个也好,就是显佛名号周遍是宗,随机调化利益也是宗。什么是趣?「生信为趣」。在这里头真正建立了清净的信心,坚固的信心,永远不会改、不会变的信心。这个信心生起来叫真信。以这个信心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但是你要记住,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没有不成就的。所有一切修学不能成就的人,真正原因在哪里?不信!这是真正的第一个因素。他那个信心叫露水道心,或有或无,这不能成就。在这一会里头最重要的是要教我们生信!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清凉大师「五门分别」的第四门,第四问答。
「问,五周因果,差别平等不同,何以分名,合之为一」。在这一分里面说两种因果,五周因果这一分里头包括两种,一个是差别因果周,一个是平等因果周。从这一品「名号品」一直到「随好光明品」,一共有二十九品是说差别因果;末后「普贤行品」、「如来出现品」这两品是说平等因果。提出问题的人说这两种不同因果,为什么「分名」?这个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就是这一分,在这一分里头把它合成一个,都在这一分里头,这是问的意思。
清凉大师的答法,就是「通生差别平等解故,离於修生,说何修显故」,这是清凉大师答覆。这个答覆文里面,说明两种因果都是让我们学习的人明了、清楚,不是只知道差别,或者只知道是平等。差别是平等里面的差别,平等是差别里面的平等,所以说「离於修生」。修生跟修显也是有关联的,修生是讲差别,修显是讲平等。如果说是差别跟平等对立,那就变成二法了。
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我们要拿《坛经》上这两句话来说,就很容易体会,这个大乘经里头所说的不二法门。但是不二里面有分别、又有差别,但是差别不离无差别;差别就是无差别,无差别就是差别,无差别是平等。这个道理很深,这个道理才叫事实真相。
换句话说,在佛法里永远没有对立的,这才真正能解决问题。一有对立,现在人讲里面就产生矛盾。这个矛盾就会变成冲突,冲突的果报是灾难,是恶报不是善报!所以佛法里头永远没有矛盾,永远没有冲突,永远没有对立,千经万论都是密切相连的,这是原理原则,我们要懂得。你要是离开修生,离开了差别,哪来的平等,你平等怎么讲法?同样道理,离开平等,差别怎么讲法?所以它是密切相连的。
第二个问题「前会举果,本为生信」。前面是第一会,六品经,举的是依报之果,目的是让我们在这里对於佛的果报生起仰慕的心、生起求愿的心,我们也想学习。他说为什么现在这个地方又「重举名号等三」。因为「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这个三品都是讲毗卢遮那正报之果,为什么要又举这个三品?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解答,「答,凡约境生信,有其二义」。「约」用现在的话来讲是「就」。我们就境界上生起信心,这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标举境法,明有所在」。这是从事上讲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拿出事实证明」。你的信,「明有所在」的意思就是你的信是有依据的,不是盲从的、不是想像的,有事实根据!我相信。说明这不是迷信。
第二个意思,「摄以就心,令成信行」。这是从理上说的,也可以说前面的意思是从果上讲的,后面的意思是从因上讲的。我见到果了,我今天要修因,希望我也能够得到这个果报。「摄以就心」是让你真正发心,信了,信了不发心学,这个信等於没有信。我相信经上所讲的毗卢遮那依正庄严,我很仰慕、我很尊敬,我还没有发心学!我还不想这个依正庄严的果报,心没发!所以这第二个意思就是讲你要真正发心,真正发心,「行」是落实在行为上、行动上。
换句话说,你的信落实了,你的信真正在做了。所以,他后头有「前会约初义,此会约后义」。前会是讲果,果说得多,你看看六品经,果说了五品,因说一品。但是在这一会里面,果说得不多,因说得多。这一会一共三十一品,果只讲三品,后面全都是讲因,因说得多!为什么?你要发心学。怎么样修学,你才能够成就如来果地上依正庄严。所以这个就要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要给你讲怎么修才能成就。这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问,何不入定」。我们知道,大小乘佛法,世尊是做样子给我们看,菩萨也是做样子给我们看的,教我们先入定然后再讲经。早年佛门里面讲经的规矩,法师升座,升座有很多仪式,一定要唱香赞、钟声偈,还要诵经。大概要是依照这个规矩,这个仪式做下来,差不多要四十分钟。法师在讲台上闭目在入定,听经的人亦复如是。经过这个仪式之后心也定了,我们一般人讲收心,把妄想、杂念放下了。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也等那些后到的人。来听经毕竟不同上课,确实有少数人迟到,让迟到的人能够听到经。仪式或者做了一半了,或者快做完了,他来了,然后才开讲。我们一般人不懂得:这么长的时间,法师在讲台上闭目养神。这都是仪规,经讲完了之后,通常是念佛回向。所以大座讲经有规矩、有仪规,前面都要入定。
在这一会里面,「如来名号品」里头没有看到入定,所以提出:为什么不入定?大师在此地答覆,「以未入位,性不定故」。这个位是十住,十住才有位。换句话说,圆教初住菩萨的性定了,初住以前性不定。为什么?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华严经》上称为法身大士、法身菩萨,为什么说他性定了?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
法相宗里面所讲的转八识成四智。没有入位的人,权教菩萨,圆教里面十信位的菩萨也是的,没有入位,他还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能够转识成智,所以说他性不定。大师这个答,答得很好,但是人家接著问得也很好。「若尔,十定岂散善耶」,十定,本经「十定品」是第七会上接著讲的,第七会是等觉、妙觉。为什么?他们不入定。不入定那是散善吗?这问问得好!我们看大师的开示,给我们的解答。「然说法之仪,通有四句」,这就是讲诸佛菩萨说法的仪式,有四种不同。
第一种「定后说」,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先入定后说法。「如诸会」,许许多多的讲经的法会都是这样子的,先入定后说法。这是第一类的,很普遍。第二类「说后定」,先说,说完之后才入定。大师举了一个例子,「如无量义经等」,这是说后再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