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5 节
作者:
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4 字数:4689
为三十二大类。大威光菩萨所证得。
偈颂最后一句赞叹他,『无边愿者所当得』,这一句我们要特别留意,我们要像威光菩萨一样,真正发无量无边的大愿。这个「无边愿」是什么愿?跟诸位说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这个四条,每一愿都没有边际,「众生无边誓愿度」,没有边际,「烦恼无尽誓愿断」,也没有边际。所以断烦恼不是短时间的,很长很长的时间慢慢去断,你要真有心去断才行,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用什么方法?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方法、门道,无量法门,方法门道也是无量无边。这无量无边方法里面,实实在在世尊跟我们讲,最方便的、最简单的、最容易的、最稳当的、最快速的、成就最高的,无过於念阿弥陀佛。这些话真实不虚。
念从心起,心里一个念头冒出来了,你不要管它这个念头是善是恶,是好是坏,是邪是正,统统不要去理会,立刻你就把它换成阿弥陀佛。最怕的,念头起来之后,它继续生长,这个麻烦了。古大德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要是不觉,这个念就念念相续。诸位要晓得,第一个念头起来是无明,还没有造业,第二、第三个念头接著起来就造业了。这个就是第一个念头起了相续相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就跟著起来了,这造业了。
觉悟的人,头一个念头起来,立刻觉察了,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就把这一念转变成阿弥陀佛,要转得快!这个方法真的八万四千法门里头确实是很殊胜。殊胜在哪里?它容易、简单、稳当、快速,这个就是它的方便。大势至菩萨讲得好,「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见佛」就跟前面所说的,「悉见无量无边佛,汝以妙解皆能见」。见佛,就入佛境界了,就成佛了。
一般人,就是念佛的人,也不知道这个法门殊胜,只是听人家讲讲,实际上,殊胜在什么地方,自己说不出来。因此愿心、信心不坚固,听别人几句闲话,他就动摇了,他就疑惑了,这是了解得不够深透;了解得深,了解得透就不会了,你的信心、愿心才会坚固。所以「无边愿者所当得」。
我们那个四弘誓愿要真实不是假的。断烦恼你怎么个断法?你今天有没有断?天天要断。怎么个断法?天天要发现自己烦恼,要发现自己的毛病习气,把它改掉就是断。凡夫初学,你看看明朝末年,明末清初,连祖师大德都挺认真在做断烦恼的工作,他们怎么做?用功过格。你们现在读《了凡四训》知道,了凡先生用功过格这个方法来断烦恼,来改过。莲池大师也用功过格,我们净土中的祖师。
蕅益大师学莲池,那时候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了,他仰慕莲池大师,是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就像儒家孟子对孔子一样,孟子学孔子。但是孔子已经不在世了,他读孔子的著作,有疑问则问孔子的学生,向他们请教,他的成就超过孔子所有的学生。蕅益大师学莲池学得很像,确确实实蕅益大师的成就也超过了老师,世间跟出世间两个最好的榜样。
所以我们如果在这一世当中遇不到真善知识,学古人,以古大德做老师。你要依他做老师,你就认真跟他学,他的著作天天念,老老实实念。念了之后学,念懂一句学一句,念懂两句学两句,天天认真努力学习,至少要学十年。这跟老师至少要跟十年,你自己的根才扎稳;你没有十年,你没有根,你不会有成就。特别是在我们现在这么一个时代,浊恶到极处这个时代,十年是最少最少的,你把根扎下去,五根五力,它慢慢才会开花结果。所以要断烦恼,要学法门。再看下面第十首:
【今此道场众会海。闻汝愿已生欣乐。皆入普贤广大乘。发心回向趣菩提。】
末后两首是赞叹大威光菩萨,现前就能够自行化他,「赞其现能利他,住普贤行」。所以自己要不能成就,怎么能够帮助别人。必须要知道,自行就是化他,自己不肯真正依教修行,化他谈不上。你说你讲一点东西给别人听听,那是化他吗?自己都没搞懂,你怎么能讲得出来?讲了大半天,别人没听懂,不但没听懂,常常把你的意思曲解了。这个事情太多太多了,不但是我们今天末世,古时候有,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也有。「愿解如来真实义」,谈何容易?
你不入佛的境界,你怎么懂得佛的真实义?几个人入佛境界?法身菩萨入佛境界。这常说的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了一品了,至少破一品,你才真正能体会到少分如来真实义,少分。十住菩萨少分,要到十行、十回向才算是多分,十地那是名副其实的多分。我们今天晓得,我们为什么一分都不能契入?见思烦恼没断。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还有这个念头,这是你的念头没断;还有这种行为,你的业没断。你看看惑没有断,业没有断,你就知道你的果报就不断。果报现前,这就可怕了,那个时候后悔莫及,不能不知道。
佛在此地赞叹『今此道场众会海』。这个道场,如来道场。除了大威光带他的眷属臣民来拜佛之外,佛道场周边菩萨声闻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众会海」。这个众是团体,一个团体、一个团体、一个团体,就像我们在这个经前面所看到的许许多多团体。
『闻汝愿已生欣乐』,听到威光菩萨发的大愿,赞叹!替他庆幸,有这样一个大心的,发这么大心的菩萨,他将来的成就不可思议。他是『皆入普贤广大乘』,威光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都跟普贤行愿相应。换句话说,就是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就是威光菩萨。普贤行愿的特色,广大、甚深没有边际,礼敬如是,称赞供养,忏悔业障,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没有一样不如是。这是一个普贤大行,百分之百圆满的成就。
大威光现在这个地位是什么菩萨?普贤菩萨。跟诸位说,当位的普贤菩萨,你们看看对不对?偈颂最后一句,第十一首最后一句,「普贤菩萨一切行」,当位的普贤菩萨。所以大经里面讲「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你要想圆满证得无上菩提,修什么法门?普贤法门。《华严经》上讲的普贤法门,极乐世界;你看看《无量寿经》头一句话,「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学大乘,希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不能不知道,要真干,要认真努力。再看下面一首:
【无边国土一一中。悉入修行经劫海。以诸愿力能圆满。普贤菩萨一切行。】
这个句子是连起来的,第一句讲的是空间,第二句讲的是时间。空间,无量无边刹土一一处,那个『中』就是处,一一处。时间,『经劫海』。我们晓得,当位普贤,前面我们读过,他有能力入微尘里面的法界虚空界。一一微尘里面有法界虚空界,有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微尘里头又有微尘,那个微尘里头也有无量无边诸佛刹土。
前面我们在经上读过,这个世界重重无尽,谁能入?普贤菩萨能入。大威光今天是当位的普贤,所以他这个才叫做圆修圆证。这个一般菩萨没有办法入微尘里面的世界,遍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你都去了,你都有能力在那边供佛、听经闻法,也能为人演说;微尘里头的刹土你不知道。你只能在一个表层,你没有办法透过重重无尽的法界。这个道理太深太深了。
我们的学习知道这些事情,知道这些事实真相,怎么样学?得按部就班的学。首先要断烦恼,要拓开心量,你要记住:小心量没成就。中国古人常说「量大福大」,你看威光菩萨的量多大?普贤菩萨的量多大?他那个大量从哪里来的?跟诸位说,心量本来就是这样。我们的心量为什么这么小?我们的心量跟威光菩萨跟普贤菩萨没有两样,本来就是没有边际,现在为什么心量这么小?心量变小的原因,就是因为你迷失了本性,起了无明烦恼,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把你的心量变小了。无量无边的心量,现在变成小得可怜,连一个人都不能容纳,甚至於小到连自己也不能容纳,你说你可怜不可怜。
事实真相要了解,我们的亏,无量劫来吃了分别执著的亏,一直到今天还不肯放下分别执著。这个就是迷而不觉!佛常常讲,常常提醒我们,我们读了、听了怎么样?依旧不觉。世间人常讲麻木不仁,我们真的是麻木不仁。尤其是现前的社会,修行决定要靠自己,没人帮忙。从前有老师会帮助你,同参道友会帮助你,现在没有了。现在为什么没有?现在不敢。
现在的社会,民主、自由、开放,讲人权。父母不能管儿女,儿女们有人权;老师不敢管学生。昨天我还跟格里菲斯大学校长,我们在一起吃饭,他们讲到人权。我跟他们讲,我说:中国古时候有「亲权」,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我们在座一桌人都不知道。亲是父母,亲权。在清朝末年,过去,因为我不是学法律,我能够记得,小时候我知道,法律上有讲「亲权处分」。就是你做父母的,父母没有不爱儿女的,天下父母心,儿女怎么坏,在父母心目当中都好。哪一天父母说这个儿子不好,说这个儿子不孝、很坏,父母要告到地方官那个地方去,「我这个儿女不好、不孝,你把他处死刑」,立刻就执行,没有辩论的。这叫亲权处分。
实在讲,这个法律是有好处,古时候很少有不孝父母的。纵然不孝,表面上还是要装著孝,为什么?这条法律太厉害了,不可以找律师的,亲权处分。这一条法律大概是在民国二十年初废除的,那个时候我还不到十岁,大概是六、七岁的时候,我知道这桩事情。所以在台中李老师谈到亲权我知道,他跟我们同学们讲,我说我有这个印象。所以父母能管教儿女,能处罚儿女,现在不行。从前老师能处罚学生,能管教学生,学生不敢不听,受约束了,现在没有了。所以今天要成就,没人教你了,你得要靠自己,完全要靠自己自觉自发,不能自觉自发的都不可能有成就。
这个说起来,我们现在生活的年头不对,时节因缘不好。所以我是非常羡慕古时候那种社会,父母教儿女,老师教学生。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所以这个小孩将来长大了,他如果要做不善的事情,昧著良心的事情,他就想到什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常常想到父母、老师,不善的事情不敢做。重大恶行,他会想到,我这样做对不起孔老夫子,对不起我的祖宗,这点善念维系中国两千多年来社会安定,国家统一。靠什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靠这个。
我们看这首偈,这个境界还得了吗?这是不可思议,无边国土是包括微尘里面的世界,重重无尽的世界,普贤能入。在这个里面「修行经劫海」,无量劫又无量劫,没有法子计算的。他修的是什么?『以诸愿力能圆满,普贤菩萨一切行』。「普贤菩萨一切行」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特别「离世间品」,大家都知道,清凉大师把这一部经分成四大段,现在人讲四个单元,信、解、行、证。第三个单元「行」,「离世间品」那就是普贤菩萨一切行。
普贤菩萨一切行说不尽,《华严经》上略举两千种行门。这一品经也长,一共有五卷,第三个单元。「一切行」的纲领,就是本经最后普贤菩萨所说的十大愿,十大愿是普贤行的总纲领,展开是无量无边,一切行。我们初学从哪里下手?从纲领上下手。学「礼敬诸佛」,对人、对事、对物要真诚恭敬,这是在我们现在境界里头可以学习的。对人、对事、对物不可以不真诚,不可以不恭敬。
「称赞」,古大德教给我们「隐恶扬善」,这个话什么?别人不善的绝口不提,别人有善的地方,应当我们加以称扬。你们想想,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能够称扬别人的善,不说别人的不善,这个社会你们好好想想,多和善;和睦善良,世风淳厚。今天社会恰恰相反,你有好的事情绝口不提,你做的恶事,给你加倍的渲染。你有一分不善,他能够把你说成十分,整个社会彼此都是如此,称扬自己的善,称扬别人的不善。所以社会混乱,动荡不安。天灾人祸从哪里来?从这里来的,我们要晓得。
「广修供养」,广修供养用今天的话来说,为社会大众服务,没有条件,尽心尽力。我们有没有这个念头?在佛门道场里面,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不少义工,常常来帮忙,是好事情。他有没有真正修一点功德,功德很难,修一点福德。福德里面还夹杂著不善,为什么?到道场来,看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看不顺眼,都不合自己的意思,心里面难过,口里面怨言,但是他还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