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6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2      字数:4698
  一切造作,真的是「称理法喜,故德无边」。弥勒菩萨大智、大德、大能,释迦牟尼佛的法运灭了之后,将来他到这个世间来示现作佛,贤劫第五尊佛。现在他在兜率内院,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知足,诸位要晓得知足常乐,样样都要知足。
  总的来说,眼它见色,色养眼、声养耳,都要有节制,不可以过分,过分就出毛病了。过分什么?伤害,世间人讲你不懂得养生之道。眼是要看,看东西,喜欢看的、不喜欢看的都不可以过分,这叫做养眼,不害眼。看东西过分了,眼力就受到伤害;听东西过分了,听力就受到伤害。六根哪一根都不例外。饮食不能过分,饮食过分肠胃受伤害。我们身体的内脏,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功能,你懂不懂?你有没有照顾它?暴饮暴食那是残害肠胃,肠胃受到伤害了,它的功能就削弱,消化力衰退,你每天还那么大量给它,它受不了,受不了怎么?就生病了。所以古人常讲「病从口入」,有道理,你自己不知道爱惜你的肠胃,你只知道供养你这个三寸之舌,它贪味!你把肠胃忘掉了,你错了。所以对於饮食要懂得节制。六根接触的对象统统都要晓得节制,节制,称理;不懂得节制,则不称理。这一段意思很长我们没讲完,现在时间到了,明天我们还是从这一句讲起。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三七卷)  2003/1/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37
  诸位同学,请看威光得益,十种法里面第六种看起,就是第六句:
  【证得生无边功德最胜心大喜。】
  这一句前面也讲得不少,但是还有意思未尽,我们在这个地方做一点补充。『生无边功德』,这是见到佛的光明,佛光明触动自己宿世的善根。宿世善根非常深厚,这是因,佛光照触这是缘,因缘会合这个现行就发生了,我们讲果报,果报就现前。这个果报就是『无边功德最胜心大喜』。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这不是普通的善根福德,真正是大善根、大福德才有这样殊胜的果报。
  功德的意义前面介绍过了,功是功夫,德是你的收获;谚语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收获就是德,耕耘是功,这个功无量无边。由此可知,这个功是长时间,佛法里面常讲无量劫中累积的,修学累积的,所以才有这样大的德,这个德显示在「最胜心大喜」。清凉的注解里面说得好,功,我们一定要记住,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性德相应,这是功。
  不违背性德,完全落实在生活里头、在工作里面,以儒家学习的纲目来讲,这非常具体,而且真的是简单扼要明白。落实在五伦十义,是性德;五伦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说尽了。知道关系要知道义务,做父亲的义务是慈,慈是什么?慈是爱,父亲要爱护子女。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这个爱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理性随顺性德,感情是随顺烦恼,不一样。爱子女,你一定会给子女做好榜样,你会好好的教导他,子女无知犯了过失,这个过失要把它纠正,有的时候要呵斥、要责备,那都是爱的表现。
  严厉的责罚不是坏事,原因是什么?让他一生都记住。中国古时候,我念小学的时候民国二十几年,虽然已经改成现代化的学校了,老师还有从前旧观念,对学生还实施体罚,学生有过失罚跪,在教室里罚跪。比我们长一辈的,我的老师李炳南居士,他小时候受教育是在清朝末年,差不多早我三十年,那个时候学生罚跪比我们就更要惨了,他看到我们这是轻描淡写,这不算什么。他们那个时候跪砖头,不让你舒服。所以老师所教导的一生都不会忘记。在学习过程当中,哪一个科目,哪一个节目受过处分的、挨过打的,打手心是常事,这叫什么?打记性。这个地方挨过打就特别记住了,真的一生都不会忘记。
  现在社会讲求人权,父母不能够体罚儿女,体罚儿女是什么?说你虐待儿童;老师更不可以体罚学生。变成怎么样?变成父母不能管儿女了,老师也不能管教学生了,所以这个年轻人的水平是一落千丈。表面上看到,你对於这个小孩很爱护,实际上你害了他,那是爱,那不是慈,慈是有理性的,这是什么?这感情的。到这个人长大了,才知道从小没有受过严格的管教,放逸惯了,从小就放逸惯了,少成若天性,这个毛病习气很不容易改过来。中国古人常讲三岁看八十。从三岁小孩的管教就能看到你一生,你有没有成就。
  我这种年龄对圣贤教育沾一点点边缘而已,只有一、两年,只沾一点边缘,以后就是现在这个学校教育了。不过那个时候学校教育跟现在学校教育不一样,那个时候学校教育的老师还很认真的管教学生,确实有威严;现在学校老师跟同学,朋友!师生关系没有了,决定不能够管教学生。所以人文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义务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懂得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没有了。君仁臣忠(君是领导地位的人,臣是被领导的人),朋友有信,现在这个全都没有了,这是性德。
  所以古时候从小教,你懂得,你一生都会奉持,都会遵守,有没有人要求你?没有,自自然然的,自然遵守。为什么会自然?做人本来应该这样,你不遵守,错了!自自然然的大道,这个教学教导学生对这桩事情完全肯定,认为老师教的、父母说的我应当遵守,这是做人的道理,如果不遵守那就不顺人道了。这个教育产生了效果,这教育成功。他能够这样奉行,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故德无边」。真的,他的德行随著他的年龄在增长,这就是积功累德。到中年、到晚年这个影响力愈来愈大,问题是你真做,用真诚心去做。
  我们在佛法里头提出这个菩提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用这个心去做,那个德就无边。怎么知道?释迦牟尼是这么做的,孔夫子也是这么做,你看看他们的影响。我们不说大的,单单讲有形的,我们一般凡夫能够体会得到的。释迦牟尼佛的教学,孔夫子的教学,空间的影响,全世界;时间的影响,你看看都超过两千五百年,现在这两千五百年之后,依然有巨大的影响力,故德无边!
  我们很幸运遇到了,遇到了夫子与世尊的教诲,遇到他们的典籍,又有幸遇到善知识,善知识为我们介绍、为我们讲解、为我们做示范,我们这才真正明白过来,认真努力的学习。学习有了成绩了,我们所谓的心得,有了心得了,自然欢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是法喜,不是从外头来的,内心里面生出来的,常生欢喜心。世出世间一切法放得下,下面一句就讲放下,放不下你没有办法常生欢喜心,这个道理很深。常生欢喜心,你真正得受用,身心健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你入圣贤人的境界了,不是凡夫了。
  你没有放下什么原因?你没有看破,看破的人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没有放下就是没有看破,真正放下当然看破了,真正看破了当然放下了,这一定的道理。我们看世间人心里有牵挂,有牵挂就是没放下。只要有一桩事情牵挂放不下,你是六道凡夫,你出不了三界六道。所以修行到这个境界功德成就了,「大喜」,常生欢喜心,「胜心」是与性德相应的心。清凉大师说「自他俱庆」,自己感到非常庆幸,真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因缘。他是谁?他是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师长,看到我们成就,他也为我们庆幸。这个「他」里面包括诸佛菩萨,诸佛护念,龙天善神赞叹拥护,不容易!
  五欲六尘的烦恼几个人能看破?几个人肯放下?你居然能看破、能放下了,不简单,不容易,连魔王波旬都赞叹。波旬的性格就是这样的,想尽方法来障碍你,真正障碍不了,赞叹你,你行;我设许许多多障碍诱惑,你居然都能够不动心。就像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里面降魔一样,魔王所有一切手段威胁利诱统都用尽了,释迦牟尼佛如如不动,魔王投降了,发心皈依,护持佛法。佛做样子给我们看,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怎样化敌为友、化怨为亲、化恶为善。世尊八相,降魔这一相给我们做出榜样;自己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决定不能够被动摇,不能够被破坏。
  深入经藏,具足戒行。你要不深入经藏,没有真实的功夫,这个戒行里面的浅深行法,就是讲的开遮持犯,它的精神、它的利益你得不到,你完全无知。我们今天学佛是起步,初步!我们讲初步的戒行,境界慢慢提高,对於戒行里面开遮持犯愈用愈广泛、愈用愈深。戒律的目标是帮助你得定开慧,遇到开缘开戒,不是破戒,为什么?它增长你的定功、增长你的智慧,与定慧相应。
  戒律的目的就是教你得定开慧,所以它是随著你修学的位次,不断向上提升,戒律的修学方法也随著你的层次不一样。诸佛菩萨教化众生,在这前面我们都看到,教化没入门的众生,教他五戒十善。已经入门的众生,已经入门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这是讲入门的;教他三皈、众戒、威仪,这入门的。
  所以诸位要晓得没有入门给你授三皈,这个三皈是什么三皈?结缘三皈。给你结个缘做个形式,是不是真的三皈?不是的。就如同你看幼稚园的小朋友,幼稚园毕业,我看过,他穿的是什么服装?博士装。幼稚园小孩穿博士装,戴了个博士的帽子,那是什么?结缘,那不算数的,出去人家不承认他是博士,还是说他幼稚园的学生,没入门的行。所以说跟凡夫传授三皈五戒,就是幼稚园小朋友毕业戴方帽子,是这么个意思。你一定要知道那不是真的,为什么?他还是迷邪染,他哪有觉正净!但是这个缘好,希望他永远记住争取真的博士学位;希望将来再努力,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完成,真的就得到了,这个意思相同。
  结缘三皈是在阿赖耶识里面给他种三宝的种子,这个种子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他能带得去的,不定什么时候,很难讲。每个人的缘不相同,有人在这一生晚年、有人在来生、有人在后世,甚至於像佛经里面讲的有人还延到无量劫。他的业障消掉了,这一个种子起现行了,居然能得度,当然是好事情。所以,即使阿赖耶识种这个种子,诸佛菩萨看见了,也为你庆幸种子种下去了,什么时候开花结果不知道,但是种子种下去了。这个意思深,很深,自己没法子知道,自己必须到有受用。这个种子种下去看它茁壮、看它开花了,好喜欢,结果了,有了收获了;心为最胜,最胜心!
  佛经里头大乘经常讲「一切唯有心真实」,《华严经》上讲得好,心是能现、是能变,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所现、是所变;所现所变的是无常。所以《般若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是所现所变的;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都是所变所现的,能变能现的永恒不变;永恒不变是真的。
  能现能变的这个心没有形象,它不是六根,它也不是六尘,它也不是六识,它没有形象。没有形象就不坏,就没有生灭,这个才叫真的。没有生灭。多大?它比虚空法界还要大,因为它所变所现的总不能超越自己,这肯定的道理。像我们画一幅画,这个画画在纸上,画画得再大没有办法超越这张纸。心就好比这张纸一样,能现能变的在上面作画。所以你要说能现能变的心有多大,我们平常讲尽虚空遍法界。但是佛法里有两句话说得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包当然比它大,不比它大,你怎么能包?
  心比虚空法界大。佛在《楞严经》上也是这个说法,《楞严经》上的比喻比得好,佛把虚空比喻作心,能现能变的心;把现在的这个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比喻这个虚空里面的一片云彩。让我们从这个比喻里头去想,到底是心大还是虚空法界大?虚空法界在心里不过是像虚空当中一片云彩而已,这个比喻比喻得好!一切唯有心真实,心为最胜!只要与心相应就叫做称性、称理,世间谚语常说的凭良心、不违背良心,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凭最胜,决定不背弃最胜。这什么人?佛、菩萨(法身菩萨)、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他们就是这样的,很不可思议!这个地方讲的十种法门一个比一个殊胜。我们再看下面这一句,第七句:
  【证得如实觉悟一切法大舍。】
  这一句的意思很深很广,『如实觉悟』,是真觉悟了,我们现在一般人常讲觉悟,不如实,实是什么?实是真相,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