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1 节
作者:
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2 字数:4704
瘛姑挥辛耍挥邢氲皆诜鹈爬锟醇耍宸梦逄逋兜亍U馐枪婢兀〗幸桓龃笕蹇吹剿嗳黄鹁础D母龅胤剿翟有南谢埃憧吹浇煌方佣诹奶欤偶页ぁ⒗罴叶蹋馐鞘欠堑莱。獠皇欠鸬莱 K浴缚诤臀挹骸贡仁裁炊贾匾偎祷埃蜕僬邸?br />
「意和同悦」,每个人都法喜充满。
最后一条也非常重要,「利和同均」。道场里面的日常生活决定是平等的,没有特殊的。特殊情形,除非是有病,生病要特别照顾,这是戒律上叫开戒,开缘的。年岁太大了,身体不健康,这是要特别照顾一下。普通,一律平等,「利和同均」。
和合僧团,这就是有感,只要是和合僧团一定得佛菩萨护念,得众神保佑,这肯定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三一卷) 2003/1/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31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正显佛兴,别显的第四句:
【无边妙色具足清净。】
这是别显第四句,是讲的「色相」。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的「湛然常住,称为妙色。色色无边(则称为具足),故云具足。并无质累,是谓清净」。我们先看这几句注解,都是不思议的境界。第一个常住,永恒不变,这才称之为妙色。凡是有变化的,色彩再美不能叫妙。为什么?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不能叫妙。色色无边则称为具足。换句话说,这个色相是遍虚空法界的,而且没有质累,所以叫清净。
什么是质累?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累赘麻烦。它没有,它是清净的,确确实实这里面没有毫分不净夹杂,纯净纯善,这是法身如来的色相。法身是体,报身是他现的相,应化身是他的作用,这三身是一,这才真的叫妙。法身遍一切处,没有形相,它能现相,现的报身,报身何以能周遍?报身的智周遍,报身的能周遍。这个能是能力,眼见这个见的能力周遍,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看得清楚,他一点障碍都没有;微尘里面所现的世界他也看得清楚;毛孔里面所现的世界,重重无尽的世界,他都看得清楚,他一丝毫障碍都没有。你看,见的能力周遍法界虚空界,听的能力也是周遍法界虚空界,乃至鼻嗅的能力、舌尝的能力、身触的能力、意知的能力,这六根的能力没有障碍,遍法界虚空界,报身!
作用是应化身,应化身也没有障碍,随处现身,随缘说法,能在一刹那现无量无边身等众生数,跟法界虚空这一切众生的数量相等。这个话如果对於佛法没有相当程度的契入,不但是听不懂,听了以后是什么?这是神话,这不是真的,哪有这种事情?没有这个道理。确实是没这个道理,实际上来给你讲道理太深了,你没有悟道,你没有见道;不是没有道理,它真有道理。
这个《钞》里面(钞是小注,注解的注解),色相,福德身;所以论福德到如来果地上才圆满,福德圆满了。当然这个福德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自性虽然本具,如果没有累劫的修行,把自性里面的障碍化解,自性里头这样大的福德不能现前。我们自性这个能力失掉了,楼上楼下讲话还要装对讲机,隔壁房间讲话得用电话。你看看本来的能力不需要这些东西,可以跟远方的人交谈。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跟我们这边的距离,世尊在经上讲得很清楚,距离是十万亿个佛国土。假设用佛国土,大小不一样,并不是相等的,最小的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黄念祖居士常说的十万亿个银河系,十万亿个银河系是最小的。我们就以这个最小的来算,十万亿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像这样单位十万亿个,那一边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那边教学。我们跟他距离这么远需不需要电话?不需要。这个耳朵很灵光,阿弥陀佛在那边讲经说法,我在这里听得清清楚楚;我的眼睛也很灵光,阿弥陀佛在那边教学,我在这个地方看得清清楚楚。本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德能,统统都有,要什么工具?
现在我们坐飞机,从太平洋这一边飞到那一边,飞十一个钟点。佛菩萨看到,笑!笑什么?两、三岁小朋友玩的玩具,非常笨拙。你看十万亿佛国土这样的距离要多久的时间才到?这一弹指就到了,比光的速度快。光的速度,一弹指,是一秒钟我们一秒钟可以弹四次,三乘四一百二十万公里。实际上,现在我们测定光的速度是一秒钟三十万公里,我们弹指是一秒四分之一,光的速度这一弹指大概七、八万公里的样子。但是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弹指已经到了,哪里能够相比?
这个就说明心的能量跟物质的能量,两个不能对比,物质的能量很有限,心性的能量没有极限。佛教导我们明心见性,恢复性德的能量,没有极限的能量,遍法界虚空界,一弹指它就圆满了;不是到一个地方,面面都到了,重重无尽的世界全都到了。这是性德,法尔如是,你看看这个福报多大!所以是福慧二足尊。我们平常会念二足尊,二足尊里头的境界,说老实话没有几个人能知道。我们可以说这六道里头的凡夫,如果不能够深入《华严》,这二足尊的境界是模模糊糊的,哪里会懂?
凡夫既然迷失自性太久了,那真是无量劫又无量劫,自性有这么大的智慧、这么大的能力,忘得一干二净。怎么恢复?佛教给我们修行。我们的问题出在行上,行是行动。心的行动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里面产生错误;口的行为是言语,产生错误;身体的行为是动作,也产生错误。就是说,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性德相违背,不顺性德。佛对我们的教导是让我们慢慢的学,学著随顺性德,这就对了。
所以,前面这个经上有这么一首偈,说「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以清净,是故妙色为福之果」。这个妙色是修福的果报,这个果报是性德现前,是这个,这不是普通的果报。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修,修一切福,福德的深广像大海一样。这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清净。这个福怎么修?记住佛家常讲的修行,行是行为,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经里面跟我们讲了一个原则,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经上讲了个清净,「悉以清净」,与清净相应这个行为是正的,是与性德相应;行为要不清净就是错误的。
《无量寿经》上这个经题讲得好,「清净平等觉」。虽然把原则说了三个,实际上是一而三,三而一,心地清净一定平等,心地平等一定觉悟。这就像什么?像水一样。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把心比作水,用水来表法,来表这个心。水要清净,没有一丝毫染污,这水清净;水要平等,没有一点点波浪,这个时候的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的境界照在里面照得清清楚楚,那个照就是觉。所以清净平等觉,,我们可以从水这个现象看出来。
所以我们供佛、供菩萨最重要的供具就是一杯水。其他什么都可以不供,那一杯水非常重要。水是什么?提醒自己,我的心,用心要像水一样,像水一样清净、一样平等、一样的觉照。供这一杯水不是给佛菩萨喝的,是给我自己看的,时时刻刻提醒我;我无论做什么事情,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清净、平等、觉照相应,这叫修福德!这个福德里头还有智慧,福慧双修,因为清净平等是福,觉是慧。这你就该懂得,我们所想的、所见的、所看的、所说的、所做的,没有一样不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种人日常生活都叫称性起修,性就是清净平等觉,他所修的果报就是这个经上讲的『妙色』。
三世说得好,过去是这样修法,现在是这样修法,将来还是这个修法,成了佛之后还是这个修法。成佛之后为什么还要这样修?做给别人看的,这大慈大悲,帮助众生觉悟。佛菩萨跟一切众生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他们身语意三业与觉正净相应,凡夫身语意三业与觉正净相悖,这相悖就叫造业,果报是什么?果报是三途六道,现这个果报。
这个上面经上还有一首偈,清凉大师在此地又给我们提醒,我们要学。这一首偈是说「不可思议大劫海,供养一切诸如来,普以功德施群生,是故端严最无比」。佛的色相端正庄严,一切众生没有办法跟他想比,这福报现前的。末后这一句是讲的果报,前面三句是讲他的修因。如果我们要想得这个果报(果报哪一个不想),那你就应当向佛陀学习。你看人家是怎么个修法的,第一句是讲时间长,长时间不是短时间,不可思议的大劫海。
第二句是说他的修行,无量劫当中他修的是什么?他说「供养一切诸如来」。没有别的,就是修布施供养,布施供养谁?过去一切诸如来,现在一切诸如来,未来一切诸如来。哪些是诸如来?除了自己之外,统统是诸如来。佛在经上常常说,这一部《华严经》不知道重复多少遍,「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诸如来里面最重要的是未来佛。哪些是未来佛?现前九法界一切众生就是未来佛。我们有没有真正发心,尽心尽力供养他们?这供养当中,大乘经里面常常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
怎样修法供养?那就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做出一个最好的样子。这个最好的样子是什么?是个觉悟的样子,这是法供养。所以法供养,你看普贤菩萨《行愿品》讲到法供养,清凉大师在《疏钞》里头注解里面告诉我们,法供养里面第一条「如法修行供养」。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教我们不杀生,我们要连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都没有,这是法供养,这是供养三世一切诸如来。不偷盗,我们确确实实没有一丝毫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个念头都断掉了,这是修不偷盗的法,供养三世一切诸如来。
佛在经典教导我们的字字句句,我们都明了、都清楚。所有一切教导我们随顺,佛陀教我们要做的,我们认真努力落实,要去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不但不做,连那个念头都不生。这个样子累劫修行,他不是讲一年、两年,不是讲一世、两世,无量劫中随顺不违背,这才成就真实的功德。这个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普以功德施群生。
功德里头有福德,这个福德我自己要不要享受?不要。释迦牟尼佛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智慧圆满,我们看到了。他在一生当中讲这么多的经典流传后世,智慧真的第一,在全世界任何一个人留下来的教诲,没有一个人能跟释迦牟尼佛相比,真实智慧的流露我们相信。
那福德?释迦牟尼佛一生,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好像很没有福报的样子。没有看过好像他有什么好的享受,连穿的衣服都粪扫衣。别人丢的破旧衣服,丢了不要的,他捡起来洗洗干净,把还可以用的这些布块剪下来,凑起来缝在一起,这袈裟!那我们现在这个袈裟,实在讲不是人家丢掉的布,买来一块好布,把它剪碎了再缝起来,意思就不对了。他们那是到处捡人家丢的破布,因为颜色不一样,料子也不一样,所以缝起来之后染色,染成这种咖啡色。所以我们今天做出这个形象是个纪念,看到这个衣服就想到过去诸佛菩萨,特别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你看他们的物质生活,这叫什么?节俭。叫什么?知足,知足为富。不知足的人,纵然他有亿万财产,他还贫穷。为什么?他还要求,还觉得不够;知足的人,够了,不求了。你说哪个富?
还有念头求财,财没有足;释迦牟尼佛足了,不求了。名也不求了,利也不求了,富也不求了,贵也不求了,这叫真富贵。死了以后到今天将近三千年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三千年了;三千年后,你看看这个世界上多少人纪念他,多少人想他,多少人建筑大的宫殿里面塑造像来供养他,这个福报多大!谁能比得上?古今中外的帝王,在今天哪一个人给他建个大殿,塑个像去供养他?没有,跟佛跟孔子一比差远了!你们想想看。所以物质的生活不缺就是富就是足,每天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矣!绝不贪图享受,没有这个念头。
我们今天在此地建这个小道场,教室完工之后,我们的硬体设备就到此为止了,够了。我们不需要盖这些宫殿式的这些房子,用不著,那个叫劳民伤财。我们只要有个小地方,能够遮蔽风雨,足矣!生活愈简单愈好,蔬菜,我们现在已经有三个菜园了,吃不完,我们没有用化肥,没有用农药,菜园的菜摘下来就可以吃,用不著洗。这个在今天这个世间,你看看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