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5 节
作者:
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2 字数:4715
5纳钍欠鹌腥?br />
我们是病人,只有知道自己有病,这怎么样?才肯去就医,我要去找大夫,我要吃药。如果不知道自己有病,你怎么会动个念头去找大夫?我们今天知道,知道自己有病,我们去找大夫。大夫是谁?找老师,找善知识,我要求他治我的病,治我的贪瞋痴慢,治我的自私自利。佛跟我们说的这些都是方法,就好像处方一样。你很小气,你很吝啬,佛给你开个处方:布施,针对你这个毛病开的。你果然能接受,依教奉行,那就是服药,日久天长你的毛病就没有了。你造恶业,佛给你开个处方:持戒,持戒是度恶业的。你没有耐心,非常浮躁,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成就,佛给你的处方:忍辱,忍耐!菩萨行门里头的纲领,实在讲他做到了,统统做到,圆满的做到。我们所做的,跟他恰恰相反,跟他恰恰对立。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放弃我们自己的错误,学佛菩萨。学佛菩萨的布施,学佛菩萨的持戒,学佛菩萨的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就叫积功累德。看看佛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福德崇峻,不可仰也」,福圆满,慧圆满(那个德是慧),我们称之为二足尊。
这个名号里面有个「须弥」,须弥是山的名字,须弥山,这是单位世界里面最大的一座主山。佛在讲经说法,常常用它来比喻「定慧高妙」;定功到究竟圆满,智慧也到究竟圆满,用须弥来做比喻,像须弥山一样。福德、智慧像须弥山一样,没有能够动摇它的。为什么?福智都称性,福智是圆满的性德显现出来的,我们今天讲的果报。他这个果报不是修得的,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修得的福报有增有减、有得有失;性德没有得失、没有增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显示出圆满的性德,勉励众生,教导菩萨,你们大家要学,佛就是你们学习的好榜样,佛在此地示现「因圆果满」,是修学的人最好的榜样,我们要懂这个意思。
德号最后两个字,『胜云』,「胜」是殊胜,「云」是云彩。清凉注解注得好,「慈覆智润,广无边也」。云里头带著雨水,「云」表慈悲,慈云,加被一切众生。这个一切,当然我们在此地看到的是胜音世界,这是就近而说;推广,则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我们为什么知道他的慈悲遍法界虚空界?因为与毗卢遮那相应。如果他的慈悲不能够遍法界虚空界,他跟毗卢遮就不相应,这个意思就讲不通了。我们在前面说过,真诚心,遍法界虚空界;清净心,遍法界虚空界;平等心,遍法界虚空界;正觉智慧,也是遍法界虚空界;大慈大悲,遍法界虚空界。这叫「胜云」!这是名号里面的含义。从佛的德号,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胜音世界依正庄严殊胜无比。再看下面第二段「先瑞熟机」,先就是现,首先现瑞。请看经文:
【诸佛子,应知彼佛将出现时。】
这个佛还没有出现在世间,将出的时候。
【一百年前。】
这是先把佛出现的时间说出来,这是讲未出现『一百年前』,先现瑞相。佛还没有出现之前,前一百年,这个世间瑞相就不一样,你看感应的力量多大!实在讲,这跟我们人情都相通。如果我们要欢迎一个贵宾,跟他约好,这个贵宾什么时候来,还没有来。没有来之前,我们这边一定就做很多欢迎的准备。同样的道理,佛要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这个世间的天人、八部鬼神都在这里做准备迎接的事情。人反而茫然无知,天人知道,九法界的神灵知道,佛要出世了。山神、土地神、花神、树神,他们都知道,他们要准备来欢迎。我们看下面讲的瑞相:
【此摩尼华枝轮大林中,一切庄严周遍清净。】
这一句是总说。瑞相一共有十种,这是第一种,『摩尼华枝轮大林中,一切庄严周遍清净』。这个一定是不同於往常,往常这种清净庄严当然也有,没有这一段时间那么殊胜。这一百年特别殊胜,一定是有不平常的事情发生。我们中国人一般讲预兆,好的预兆,瑞应,祥瑞的感应。下面一句:
【所谓出不思议宝焰云。】
这些我们都是讲的自然现象。『宝焰』,我们今天讲的彩云,云霞,不可思议,美不胜收。平常很不容易见到,在这一段时期常常见到,这是瑞相。这个地方有圣人将要出现。第三句:
【发叹佛功德音。】
会听到赞叹佛陀功德的音声,很不可思议。第四句:
【演无数佛音声。】
这是大乘法里头常说「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尊佛他的缘成熟了,示现到这个地区来教化众生。在这边我们看到,无量无边诸佛拥护、赞叹,来帮助他,成就他的殊胜功德。中国古人常讲,成人之美,欢喜赞叹,前来祝喜。释迦牟尼佛到我们这个世间来成佛,感动著千佛拥护,许许多多的古佛同时来出现。或者现出家相,或者现在家相,像我们《华严经》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帮助佛陀教化众生。佛陀说法,他们做种种示现,就是说表演的。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帮助观众觉悟,这个世间的众生是观众,是来接受教化的。所以这个地方,这是依报里面发赞佛的声音,演无数佛音声。第五句:
【舒光布网弥覆十方。】
这一句,我们一看就懂得它的意思,这是讲的影响。他影响深远、影响广大。
【宫殿楼阁互相照曜。】
这都是瑞相,这第六句。
【宝华光明腾聚成云。】
第八句:
【复出妙音,说一切众生前世所行广大善根。】
都是在佛没有出现之前,『宝华光明腾聚成云』,从这里面出『妙音』。这个「妙音」,一直到这段末后一共有四句,这四句都是说的妙音。在这里我们很清楚、很明显的看出来,『一切众生前世所行广大善根』,才能感动在「最初劫有十须弥山微尘数诸佛出兴於世」。这是什么样的善根?何以有如此殊胜的善根?为什么我们这个地方没有?
我这几个问题这样一问,诸位有没有明了?善根要靠教学!一切众生既然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哪里会没有善根?善根埋在土底下,没被发现。确实,那个土底下是什么?烦恼习气。我们这个世界众生有没有如此广大善根?有,各个人具足。非常可惜,我们的善根深深的埋在烦恼习气的下面,透不出来,不起作用。那要怎么办?得要有人去帮助、指点,告诉他:你有善根!帮助他开发他的善根,去除他的障碍,他善根就现前了。这个事情就是今天讲的弘法利生。我们今天世界众生为什么迷到这个程度?弘扬圣教的人太少!甚至於弘扬圣教的人本身就迷惑颠倒。怎么样?他自私自利,他贪著名闻利养,他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他还有贪瞋痴慢。这样的人让他去修学讲经说法,怎么能够把一切众生的障碍去除?怎么能够把一切众生的善根发起?难了。所以,弘法的人,自古以来是修行成就的人。
早年李老师常常跟我说,在中国古代,讲经说法的这些人都是修行证果之人,他不是普通人!至少(这讲到最低的限度)都证得初果、二果,这讲小乘;菩萨里面,最低限度信位菩萨。我们晓得初果跟初信位的菩萨,他们的标准是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这是德。有这种德慧,他自己修行,弘法利生,福慧双修,真正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们懂得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自他不二,凡圣一体,他懂这个,这前面李长者讲的。他不但懂,他如是行。所以他讲经说法,诸佛护念,三宝加持,能令众生解悟,能令众生恢复信心,令众生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实实在在讲,是恢复信心、恢复性德。我们在此地看的,这佛还没出世,现在是什么?现在等於说是替佛准备到这个地方来出世做预备功夫。「宝华光明腾聚成云」里面出声音,头一个就说「一切众生前世所行广大善根」,唤醒他。让这些众生善根成熟,来迎接佛陀,来接受佛陀教化,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妙音」说的有四句,这第一句,我把大意说出来了。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二九卷) 2003/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29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的第二段「先瑞熟机」,从第七句看起,这是一个段落,从第七句:
【宝华光明腾聚成云。复出妙音。说一切众生前世所行广大善根。】
我们上面一段讲到这个地方,接著看他所说的第二句:
【说三世一切诸佛名号。】
这是第二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特别是在《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的,这些重要的原则确实非常难懂,但是那是事实,诸佛果地上亲证的境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过去我们只说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是古大德常说的,这个说法当然是有根据的。古大德告诉我们,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实在讲,流传到现代,当中失去的很多。
过去书写很不方便,世尊当年在世,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笔、纸都没有发明。中国那个时候也是如此,用刀刻在竹简上,把字刻在竹简上,所以相当不容易。佛说了这么多,诸位想想,在集结的时候,我们想像当中应当就失去了一部分。写出来之后,只有一份,没有第二份,什么人需要,什么人是抄一份。这样我们就晓得流通的量非常少,所以很容易丢失掉了。
东汉初年,佛法刚刚传到中国来,印度的高僧到中国,以后中国也有不少人到印度去求经,那个时候还是贝叶写的。我们见过,贝多罗的树叶把它裁成长条,一面通常大概写四行到六行,这样一部大经,你就晓得它的分量是多大。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丢掉了一部分,何况世尊一生所说的。所以真正传到中国来的分量不多。到中国来,把它译成华文,我想像当中,不可能全部都译出来,总是精挑细选,选出它的精华优先翻译。这个翻译一定是最重要的、次要的、再次要的,一定是分很多等级,所以不可能完全翻出来。因此,今天我们华文的佛经,藏文的佛经,巴利文的佛经,都是世尊在一生当中讲学的部分而已,不是完全的。但是这个分量已经相当可观,世间任何一个人的著作,在分量上的丰富,实在没有人能跟释迦牟尼佛相比。
这么多经典里面,哪一部经第一?最殊胜、最重要、最圆满?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德,不分宗派,公认《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轮。早年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也特别说出《华严》是佛经的概论,佛学概论。一切经都是《华严》某一部分详细的讲解、研究讨论,《华严》是圆满的教学,公认《华严》第一。可是《华严经》最后,文殊、普贤这两大菩萨把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全体,华藏的全体)导归极乐,华藏全体到最后归依极乐世界。
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味道?极乐世界是华藏的归宿,《华严》的归宿,所以《无量寿经》就变成第一,这样把《无量寿经》烘托出来。《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分为四十八品,这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这个不必我们去猜测,古大德早就公认,「四十八愿」第一。四十八愿在现在这个经本里头第六品。这一品经是全经里头最重要的一部分,阿弥陀佛自己说的,这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四十八愿,我们再得要问,哪一愿第一?这也是隋唐时代古大德一般都公认的,第十八愿第一。十八愿是什么?十念必生。这就说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所以,四十八愿归到名号;换句话说,「名号」才是真正第一。四十八愿是解释名号的,《无量寿经》是解释四十八愿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解释《无量寿经》的,世尊一生所说的一切经典是解释《华严经》的。从这样显示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晓得弥陀名号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的佛号?佛佛道同,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都不可思议!又何况《华严》大教里面教导我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从这些地方我们细细去参究、去观察、去体会,才真正明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佛的名号不可思议,菩萨名号亦复如是,众生的名号,哪有例外的!没有例外。确确实实这里面只有迷、悟的差别,除了迷、悟差别之外,法界是平等的。生佛不二,性相一如,这些话佛菩萨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太多!无数次的重复。为什么要重复?无非是加深我们的印象而已。让我们牢牢的记住,在一切时一切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