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4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2      字数:4696
  中国古代译的,中国古代的乐,五音,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一会合,我们今天讲交响乐,那个音声美不胜收!四色交杂,无量无边的色相,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体会。
  这些莲花「悉是众宝,处处分布」,它表什么?表佛菩萨的教学,表无量无边的法门,每一个法门都像莲花一样,都是出污泥而不染的。每一个法门都能帮助人破迷开悟,都能帮助人超凡入圣,哪一个法门不是成佛之道?门门皆是。佛为什么要说这么多法门?一个法门不好吗?这是因为众生根性不相同,嗜好不相同,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喜欢吃咸的,有人喜欢吃辣的;你知道吗?还有很多人喜欢吃苦的、吃臭的,佛都欢喜。你喜欢什么,我就给你做什么,只要你觉得好,都是好的,没有不好。八万四千法门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一个法门不能普度。
  所以一定要晓得,文化确确实实是多元的。我常常说,你要不相信,以自己的身体来说,我们身体这个结构就是多元的。怎么知道?许许多多不同器官组成的。眼是一个器官,耳又是一个器官,不一样!鼻、舌都不同!如果是一元的,好,只有一个眼睛,也没有耳朵,也没有鼻子,也没有嘴巴,那不是一个人。你再仔细观察所有一切动物,中国人常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五脏就是不同的器官,它怎么不是多元的?物质的身体是多元的,精神的心理更是多元的。所以多元文化是真理,单一不能存在。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见到真理。
  宇宙是多元的,一个大的星系,它不是单一的一个星球能够独立生存;许许多多星球组成一个星系,许许多多星系组成一个大星系,它怎么不是多元的!就是一般宗教里面讲神,神也不能够孤孤单单只有一个神,那神还有什么意思?神就像我们此地讲的主城,他还有「百万亿那由他」的人民围绕著他,还是个多元的,你们想想对不对?所以我们从这些细心去体会。再看底下一句:
  【宝多罗树。七重围绕。】
  『树』,种类之多、数量之多,也说不尽,举一个例子。佛当年讲经说法在印度,印度人喜欢『宝多罗树』,像中国人喜欢松树、柏树,松柏长青。佛要在中国讲经说法,肯定他用松柏,举这个例子,在印度他举「宝多罗树」。『七重』都是表法的意思,代表圆满,种类圆满的,一样都不缺乏;数量圆满的,让人看到心悦神怡。
  【宫殿楼阁。悉宝庄严。】
  『宫殿楼阁』是居住的所在、教学的所在,现在所说的学习的场所。
  『悉宝庄严』,「宝」就是我们平常讲的道德,与道相应、与德相应,这是真正庄严。这个里面所教的是些什么?所传的是些什么?大家在此地所学到的又是什么?宝!佛法在总纲领上来讲,觉、正、净三宝,你在这个地方所学到的是觉而不迷,是正而不邪,是净而不染,这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总纲领、总原则,称之为三宝。实在讲,就是自性本具的德行,大乘经上常说的智慧、德能、相好,这个场所里头佛所教的、大家所学习的。这是「悉宝庄严」所表的意思。
  【种种妙网。张施其上。】
  这是讲楼阁的上面有罗网,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帝释天的罗网、大梵天的罗网,佛常常用这个来做比喻。还有一部经经题就用这个比喻,《梵网经》,大梵天王的罗网,用这个比喻来做经题。『张施其上』。『网』,在现代这个时候好讲。这「网」是什么?是电波,我们今天讲电磁波。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诸位想想看,电视的频率、网路的频率、一般人常常用的手机的频率,这些频率在空中交互是不是像网一样?显示出资讯非常发达,虚空法界点点滴滴,他都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涂香散华。芬莹其中。】
  『涂香』是涂在身上的,香的种类很多,凡是可以涂抹在身上都叫做「涂香」,包括现在所讲的香粉、香末,可以涂的,香水也可以涂的。『散华』,「散」是散布,「华」是表菩萨的因行。因地的修行,我们在一般讲六度十波罗蜜,展开来就是佛菩萨所教导的无量无边的法门,杂华庄严!
  『芬莹其中』,「芬莹」就是香洁、洁净,没有一丝毫染污,这是形容这个城市里面的居民人人都具备戒定慧三学。佛陀在此地教学有不可思议的成就,在这个都城当中,我们看到了。
  【有百万亿那由他门。悉宝庄严。】
  这个城很大,城大城门就多。为什么?便利出入。这个城确实很大,所以城门也就多了,『百万亿那由他门』。我们不必执著它的数字,想到这一个大城,城门很多。「门」,在佛法里面常讲「方便门」!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佛的教学。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四弘誓愿里面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地方讲的「百万亿那由他」,要跟无量比,它还是个很小的数字。实际上,在此地所表的就是法门。「法」本身就是宝,法宝!所以这个门也是『宝庄严』,完全是「宝庄严」。
  【一一门前。各有四十九宝尸罗幢。次第行列。】
  这个『宝尸罗幢』,「幢」,我们一般讲的道具。是属於什么?属於旗帜一类的。你看大的庆典,诸位现在能够看到旗队,国旗队。旗队通常用一百面,有一百个人排成方阵,横的十个人,竖的也十个人,方阵;一个人拿一面旗子,很好看,旗队。幢是圆形的旗子,圆形的。诸位要是到大的寺庙里面,你留意去看,大殿上挂的,圆形的,像个长筒子一样,那叫幢;扁的叫幡,幡是扁形的、长的。幡幢。
  通常我们一般在习惯上讲,从前寺庙都有旗杆,它的旗杆不是挂国旗的,它的旗杆是挂幢幡的。它是一个讯号,告诉外面大众,今天我这个寺院道场有什么活动。如果悬挂的是幢,今天有讲经的活动,讲经说法的活动;如果挂的是幡,今天有法会的活动。让外面人看到,知道今天这个地方有什么活动,他喜欢来参加他就来了。没有邀请的,用这个讯息告诉大家。
  这个地方是『四十九宝尸罗幢』,我们晓得,他的方阵是七个人,七七四十九个,手上拿著「幢」,这个幢叫「宝尸罗」。「宝尸罗幢」是清凉宝玉,这个幢一定是悬著很多的玉的玉佩,像玉片一样,这是非常庄严。我们知道玉跟玉相击的时候有很美的音声,不但好看,那个音声像交响乐一样,也非常好听。『次第行列』,这个「次第行列」,我们就知道它排成方阵。这个方阵在法门之前,特别显示无量的门是法门,所以用「幢」来表法。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还接著看前面这段经文。我们讲到:
  【有百万亿那由他门。悉宝庄严。一一门前。各有四十九宝尸罗幢。次第行列。】
  讲到这一段。这一段里面意思很多,一定要细心去观察、去体会。它是极力的赞扬、形容佛菩萨为一切众生所开的无量法门。这些法门都像『尸罗幢』一样,「尸罗幢」是清凉宝玉;换句话说,门门都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世出世间一切法中,只有性是宝。所有一切万事万法,《金刚经》上讲的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不是真的,那不叫做宝。心性是宝、自性是宝、性德是宝。『四十九尸罗幢』表圆满的性德。一一法门无不是圆满的性德,这样才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佛在经教里面所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明白这些事实真相,那我们对於世尊传留下来的这些宗派、法门,我们自自然然会用清净心、平等心来看。
  纵然我们没有修学这些法门,我们对这些法门肯定是尊敬、称赞、供养,十大愿王里面的是「礼敬、称赞、供养」,全都能够落实。知道事实真相,不但对於佛法里面所有法门平等对待,佛法以外的,在这个世间许许多多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宗教,自然也会用清净平等心礼敬、称赞、供养。但是这个里面有邪正,这个世间法里头,确实。对於正法礼敬、称赞、供养具足。对於邪法,不是正法,这三样里头少一样,少一样什么?称赞。有礼敬,有供养,没有称赞。礼敬是圆满的,供养可能要打一点折扣。为什么?因为它是邪法,不是正法,所以供养里头不圆满,不是没有供养,不会全心全力的去供养,那是少分供养。称赞,决定没有!《华严》末后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了。
  邪与正的标准,就是与性德相应的是正法;与性德相违背的,那是邪法。譬如孝顺父母,这与性德相应;奉事师长,尊师重道与性德相应,我们对他礼敬、赞叹、供养都是圆满的。如果这个人不孝父母,背师叛道,我们对他礼敬是圆满的,决定没有赞叹。供养,看到这个人,如果真的他没得吃、他挨饿,他没有衣服穿、他挨冻,这个我们要供养。不能说这个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活该,这个不可以,没有慈悲心。所以他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帮助他,要怜悯他,因为这种怜悯,布施是性德,与性德相应的。决定不会全心全力支持他去造恶,那就错了,差别在此地。所以经文字字句句里头有无量义,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再看下面经文:
  【复有百万亿园林。周匝围绕。其中皆有种种杂香。摩尼树香。周流普熏。】
  这一段很重要,为什么?『园林』就是佛居住的所在。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示现的,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佛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教我们对於世间一切法决定不能有贪恋。七宝宫殿,世间人之所爱,正因为他所爱,他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怎么来的?是从贪瞋痴来的。你对於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你有贪恋,这是轮回因;你有瞋恚,也是轮回因;你有愚痴,愚痴就是不能够、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这都是三途六道的业因。佛菩萨给我们的示现,统统放下,回归自然。他住在「园林」之中,教学也在这个地方,所以并没有讲堂。
  诸位有机会(我想这个机会很多),你们到印度去朝圣,看看释迦牟尼佛当年教化的那些场所。灵鹫山,佛在那里住的时间很长,讲了不少经,山上只有洞窟,有树木、有草坪。佛陀当年讲经说法,大树底下铺一个草座,铺个草垫,坐在那上面跟大家讲经说法。听众也都坐在地下,围绕著佛陀,过的是这个生活。吃饭,一天吃一餐,到附近城市、村庄里面去托钵。这个示现是告诉我们一切放下,恢复到身心清净,在这个世间真正做到一尘不染,像莲花一样,无比的高洁,清高、洁净,一尘不染。佛不但用言语来教导,还以身作则;我叫你放下,我先放下,我要放不下,我叫你放下,你不会相信。
  后世,人的根性比不上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的人在山林里面过原始生活,他身体健康,没有问题。我们现在这个人很糟糕,都是在房屋里面长大的,房屋像笼一样,像鸟笼,你是被喂养长大的,你的能力、本能丧失掉了。让你在外面旷野、树下过一天,大概第二天就要送急诊室,你受不了!这就是说,我们现在这身体、体能跟古人比,差太远了。他们赤脚能走路、能上山、能涉水;我们现在都穿鞋子,脱了鞋子,不会走路了。所以现代物质文明发达,把我们自己的本能丧失掉,细细想想,得不偿失。
  所以前年有一个同学送我一本书,《旷野的声音》,中文翻译本,讲的是澳洲土著。他们还过大自然的生活,一生不但不穿鞋,不穿衣服!我们现在晓得,澳洲阳光很强,紫外线很强,他们若无其事,风吹日晒雨打是他们正常的生活。从这个地方来看,他们身体比我们强壮多了,我们真的叫弱不禁风,哪能跟他们相比?
  佛陀在世,以及佛陀所带的这些学生,经典上我们常常看到,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是常随众。除了常随众之外,我们能想像得到,佛在哪个地方说法,我相信远近这些居民也会到僧团里面来参与,来做义工、来闻法,听佛的教诲、听佛弟子的教诲,肯定的,这个僧团庄严。这些人参与僧团,他虽然不是常随众,他可能在那里过几天,过几个月,他的生活跟僧团人一样,同样的生活。不过澳洲土著没有衣,他们只有一块兽皮,晚上睡觉一半是垫在底下,一半是盖在身上。而释迦牟尼佛制定的有三衣,三衣,还有一个具,具做什么用?晚上睡觉的时候铺在下面,一块布,垫在下面。三衣,晚上睡觉的时候盖在身上,白天的时候,披在身上的。
  这是我们在今天看到南传法师,诸位能看到。但是现在南传法师,里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