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2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2      字数:4688
  我为什么选择在摄影棚面对著摄影机来讲经?什么原因?没有学生。李老师在七十岁的时候遇到我,我是百分之百的服从,尊师重道,所以能传他的法。我今天,今年七十七岁了,一个也没有遇到。如果没有现在科技设备,你们晓得我选择是什么路?往生,不要住这个世间。但是今天有这个设备,好!我对著摄影机来讲经,把这个东西留下去。或者我死了以后,几十年当中,或者一、两百年当中,以后遇到真正的知音,他拿到这个东西,他会成就。他怎么成就?只要他真正听得懂,真正相信,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他能成就。所以我今天的寄托,传人不在面前,传人不在此时此地,传人可能在他方,传人可能跟我隔几十年,甚至於隔一、两百年。有这一套科技设备,我留下来了,我不著急走;没有这套设备,我就走了。
  学生求一个好老师,难,古人常说可遇不可求。好老师想找一个真正传法的学生,更难!到哪里去找?这桩事情,所谓缘分,多生多劫的缘分。所以师徒的敬爱,超过父子。这个里头有恩有德、有情有义,绝对不是偶然的。
  所以,这些道理我们明白了,事实真相也搞清楚了,能不能成就不在别人在自己。自己肯不肯发心,肯不肯约束自己,也就是肯不肯把自己这些毛病习气止住!能不能依圣教、依经典真正来改正自己的毛病习气,从起心动念到言语造作,那你就是真的拿到了「栏楯」,你有了保障,你知道防范。如果不知道,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要广学多闻;什么人讲法都喜欢听,什么书都可以看,看到满脑袋的杂乱无章,真的把自己大好前途毁掉,你这是不如法、不如理。如理如法,哪一个不能成就?再笨的人都能成就。这个例子,自古以来很多。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继续看下面这一节经文:
  【於其山上有一大林。名摩尼华枝轮。无量华楼阁。无量宝台观。周回布列。无量妙香幢。无量宝山幢。迥极庄严。无量宝芬陀利华。处处敷荣。无量香摩尼莲华网。周匝垂布。乐音和悦。香云照曜。数各无量。不可纪极。有百万亿那由他城。周匝围绕。种种众生。於中止住。】
  这一段经文表法的义趣很深、很广,我们要细细的来观察。首先我们看到这『山上』有一个『大林』,「林」就像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原始的森林。森林里面有道场,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他说这一段文说明山顶上丛林。说「林」是「佛於中现」。末后一句说很多众生在那边住,那是佛教化的对象。
  我们从这个提示,细心的来观察这一段经文,这个「林」有名字,叫『摩尼华枝轮』。这一句里头很重要的一个字眼,「枝」。为什么?这是胜音世界。胜音世界,「清净光明香水海」是这个世界里头的一部分,不是这个世界的全体,是一枝。就好像我们今天讲佛教,佛教在中国有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派就是「枝」。像一个大学,这个大学有很多院系,我们今天讲一个文学院,这一个院是这个大学里头的一枝。诸位要懂这个意思,这是「枝」!从一枝就能够了解它的全体。会看的人,佛法十个宗派,无论从哪一宗、哪一派都能看到全部的佛法,这你会看。
  『无量华楼阁,无量宝台观,周回布列』,这一句说的是什么?说的是它在教学里面所开的课程,「华」偏重在行门,因华;「宝」偏重在理论,有解有行,解行都与性德相应,所以称之为宝华。法门再多,宗派再多,目标是一个,方向是一致,决定没有违背。
  总的目标方向是什么?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你说这一首偈是不是总的原则、总的方向!不是一尊佛说,不是一尊佛这样教人,是诸佛教,「诸」是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都不离这三个原则。你看看,教一切众生断恶,教一切众生行善,教一切众生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纯净,断恶修善就是纯善,我们把这一首偈再归纳为四个字,就是「纯净纯善」。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没有别的!纯净纯善是你自己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头来的。
  在中国,中国的圣贤也是这样教人,「人之初,性本善」;换句话说,肯定你、承认你,你的性本来清净、本来是善的。儒家讲「止於至善」,那是本善。为什么本净本善现在搞成了不净不善,这什么原因?这个原因是习性,不是本性;习性是你被污染,你被周边环境污染。环境里面有人事的环境、有物质的环境,你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你迷了,在境界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把自己的本净本善失掉了,你就变成不净不善,就这么回事情。自性里头本来有宝,这个宝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你自性里面的三宝。很可惜,你把这个三宝迷失了,现在你的习性变成了迷、邪、染。
  佛菩萨、圣贤人的教学,他教什么?首先就是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有本性,我们本性确实是觉正净,没有迷邪染。但是现在,我们确确实实把觉正净迷失了,现在所用的,现的这个相,确实完全是迷邪染。佛菩萨慈悲,教我们怎样把迷邪染离开,恢复自己的觉正净,这就是佛陀教育,这是圣贤的教诲。
  所以,这两句是所开的法门,「周回布列」,形容法门无量。为什么开那么多法门?众生根性不相同,迷惑的不一样。有人迷在事上,有人迷在理上,有人理事都迷,所迷还有轻重不相同。所以,佛教众生不能不因人而异,随机施教,法门就变成无量无边。
  接著讲『无量妙香幢,无量宝山幢,迥极庄严』,「迥」是讲深远之貌;「妙香」加上一个「幢」,这一句是显示德行。妙香是真有!老修行人身心清净一尘不染,他身放香,境界转了。没有修行的时候,我们这个身体肮脏,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流出来的味道很难闻。但是修行人不一样,他也不洗澡,他也不洗衣服,距离我们年代不远的,大家知道虚云老和尚,像虚云老和尚这样的人很多,不是他一个。一年剃一次头,洗一次澡,衣服从来不洗、从来不换的,衣服有莲花香味。领子的油垢,你看领子里面都是黑的,但是闻闻的时候,有莲花香味。不但这个香味很好闻,不难闻,那个香味还治病,妙了,宝香!
  身上常年不洗澡,手摸一摸,也很多脏东西,这垢污。你看济公这个法师,他身上摸一把,搓搓丸,你有病,他给你吃,挺好吃的,吃了什么病都能治好,这怪了,那是什么东西?「妙香幢」、「宝山幢」!这个地方,你相不相信佛法里面讲的境随心转?你闻这个香,济公搓的我们叫济公丸,你吃他这个丸,他是以清净光明加持你,你能懂吗?真有德行!真有智慧!那个身上点点滴滴都能加持。从这个地方证明了,佛讲的没错,境随心转。
  『无量宝芬陀利华,处处敷荣』,「芬陀利」是白莲花,《弥陀经》上跟我们讲四色莲花,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芬陀利」是白色的。经文千万不要疏忽,「宝芬陀利」、「处处敷荣」。接著『无量香摩尼莲华网,周匝垂布』,都是说这个世界(这是个小世界)依报的殊胜,无比的庄严。从依报庄严,我们一定要想到正报庄严。为什么?依报是随正报转的。
  正报是佛在这里头出现,佛住在这个地方,佛在这个地方教化,不但有情众生得利益,无情众生也得利益,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得利益。这个在前面「世主妙严品」里面跟诸位报告过。树木花草,树有树神,花有花神,草有草木神明,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土地有土地神、有地神。这些神众都是世主,世主要遇到佛,他也修行、也觉悟了,所以依报样样都殊胜,样样都美好。花处处都开得特别好,好像它欢迎佛在这个地方长住,欢迎佛在这个地方说法教化众生。无量无边的神灵,都以他们自己主持管辖的来做供养;花神用花来做供养,树神用树来做供养,山川草木之神,都以他们自己分内的管辖的来供养,美不胜收!「无量香摩尼莲华网,周匝垂布」。
  在表法里面,「宝芬陀利华」,这是代表佛菩萨的教诲,种种色的莲花,说实在讲,不止四色,种种色彩的莲花取白莲,白表示洁净,代表心意清净一尘不染。莲花代表纯善之法,「莲华网」代表教学的影响,我们今天讲影响之所及,横的,空间的影响;竖的,时间的影响。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三百余会就像莲华网一样,不是说一部经,说许许多多的经。《华严经》,总名称是《华严经》,这里头有许许多多品,每一品、每一章、每一节都是一部经,这是「莲华网」的意思。教学的当时,这是影响一个时代,我们讲的空间影响到十方,时间影响到后世。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两千年,他在时间上的影响是影响一万两千年,这是「周匝垂布」。
  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了凡先生讲,人做恶、做善,最重要的要看它的影响,这个论功的厚薄、罪的大小。它影响的范围很小,影响的范围时间很短,他行善,这个善小,不大;他做恶,恶也小,也不大。如果他做的事情影响的面很大,影响的时间很长,他这是好事,那是大善,他是做的恶事,那是大恶。要论影响,不论当时!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要晓得我们做这一桩事情对社会、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不孝顺父母,就现前而论,小事,这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从影响上来说,这是你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不孝顺父母,影响到许许多多年轻人看到的时候,看到我这个样子,我不孝顺,他跟我学,他也不孝顺。我背师叛道,那些人看到我也跟我学,他们也各个背师叛道,罪过从这个地方结罪。换句话说,你影响的人愈多,影响的时间愈久,你的罪就愈深。你堕落在地狱,什么时候能出地狱?你的影响力完全没有了,世间人把你遗忘掉,你就能出地狱。这个你要记住!如果你的毁谤、你的胡作妄为,你要是把它做成录音带、录相带,做成光碟,这是你的罪证,你堕地狱,什么时候能出来?你这些证据在这个世间统统消失了。还有一片在,你就没有办法脱离地狱,你说可怕不可怕?
  在古人的时候,没有这些东西,著书,你这个书流通在世间,只要有一本在,影响让别人读了这个起了邪思邪念,变成自己邪恶的行为,你不能离开地狱。这个世间,那些书一本都没有了,完全消失,你才能出离。现在印刷术方便,有没有想到这桩事情?言行不谨慎,产生负面的影响,这还得了,麻烦大了!有一个人效法你的邪知邪见,邪作邪行,你那个罪案立刻就发作,就好像病一样,又发作了。到那个时候后悔莫及,才知道造作的时候不以为意,以为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常说,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他们这些人示现在世间,都是给社会人做好榜样的,都是来帮助众生觉悟的,绝对不会让众生产生负面的想法、看法,不会。他可以做出负面的,但是众生的想法、看法是正面的;如果众生没有这个能力,他绝对不会示现负面的。可是这个示现,难知!为什么?菩萨度这一个人,要示现负面的,他会觉悟,这个人得度了。另外在旁边看的人,他看错了,他变成负面的;菩萨是度这个人。这是我们学佛最艰难的一个关卡,很不容易突破。就是在读经的时候我们也常常看到,所以你一定要前后仔细看清楚,这几句话佛是对什么人说的?这个人是代表世间哪一类的人,你得看清楚,给他讲的!哪些话是针对我讲的,哪些话是对你讲的,这是大学问,这个不简单。
  因此,佛在大经大论里面才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佛法要是没有人讲,即使世间最有聪明才智的人,他也没有办法理解,愿解如来真实义,他做不到。那要什么人来说?契入境界的人,不是契入境界的人,他不知道。今天契入境界的人有几个?你到哪里去找?这就变成可遇不可求。实在求不到,怎么办?这个世间人我找不到,找古人。古人,祖师大德,那是靠得住的,无论哪个宗派的祖师大德,你找一个跟他学,你会成功。
  我们净土宗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蕅益大师就是学莲池,那个时候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他也是找不到善知识,莲池大师的著作在,他是学一家之言,只读莲池大师的书,莲池大师之外的书他不读,他不接触。跟一个人学,学到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