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2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0      字数:4684
  德。你看,见思烦恼断了是功,证阿罗汉果这是德;尘沙烦恼断了是功,证权教菩萨这是德;无明烦恼破了,证法身菩萨是德,这是真实功德。
  在我们六道里头,断恶是功,得善报是果德。你真的是下了功夫,这个功夫一定有结果,果德皆是人天福报,果德有多大,那看你修功有多么大,因跟果一定是相应的。《了凡四训》里头把这个道理讲得很透彻,希求世间福报的人不能不知道。常言说得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人天福报,佛法里头有这些理论、有这些方法,你要是根据这些理论,依照这个方法修行,人天的富贵垂手可得。在中国历朝历代,依照这些方法修行而得功名富贵的人不知道有多少!非常可惜的,这些人心量不大,眼光不远,他得一点人天富贵,他就很满足了。我们想想谚语里头常讲的「量大福大」,有道理。人天福报不究竟,享福的时候总不能够避免造业,享福的时候不造业那要真功夫;说实话,那个人不是凡人,肯定佛菩萨示现的。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应以帝王身而为说法,佛菩萨就现帝王身;应以宰官身而为说法,菩萨就现宰官身。佛菩萨有能力,无处不现身。
  像在中国历史上,印光大师常常赞叹的范仲淹,菩萨!他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到。官做到宰相,做到元帅,那真叫文武全才。国家给他俸禄非常丰厚,朝廷一品官,他把他的俸禄救济贫寒苦难的众生。我们在《义田记》里面看到,他以他的俸禄养三百多家,这像我们现在讲的弥陀村一样。办很多义学,看到贫苦人家的儿女,有些长得很清秀、很聪明的,可以读书的,他请老师来教,替国家、替社会培养人才,那属於法布施。救济贫困是财布施、是无畏布施。我们看到范先生的果报非常殊胜,难怪印祖那么样的赞叹。印祖不轻易赞叹人,他对於中国历史人物最佩服的,孔老夫子,其次就是范仲淹。苏州灵岩山寺离范家很近,可以说他们是邻居、是老乡。他所修的,功德。范先生一生过清贫的生活,那么样的富贵,还过清贫的生活,把他的富贵与一切众生共享,他做到了。他不是说,他是真做到了,做给大家看。这里面含的密义我们清楚,希望做大官、大富大贵的人家要以他为榜样,你看看富贵怎么学佛。范仲淹是佛教徒。无论在社会上你是什么样的身分,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做最好的形象。这是教化众生,这是佛陀教育。所以我们对於一切功德要常常放在心上,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最胜心王』,「胜」是殊胜,我们对这桩事情要以最殊胜的心去做。「王」在此地是比喻,比喻你做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换句话说,这个境界里面,福、智都圆满,你才能做得到。智慧跟福德常常是不分的。智,有智慧当然积功累德,真正积功累德的人,中国古人常讲「福至心灵」,他福报现前,人忽然聪明了,智慧也现前了。那什么?心地真诚、慈悲,清净、平等。你想想看,这样的心怎么不生智慧!这样的心天天做好事,天天帮助苦难众生,福慧都现前了。这个种子『莲华光明幢』,这是世界名,果报,果报现前。「莲华」是清净,「光明」是智慧。佛在此地教化众生重视积功累德,积功累德之前必然是断恶修善,这个世界才清净光明。他不用清净用莲花,显示莲花的功德。再看底下这一段:
  【此上过三佛刹微尘数世界,与娑婆世界齐等。】
  这就是第十三层。
  【有世界名十力庄严,佛号善出现无量功德王。】
  这紧接著又看到『无量功德』,前面佛号里头有「一切功德」。世界名号叫『十力庄严』,好!这个「十力」,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证的。可是经论上也告诉我们菩萨也有,没有如来那么样的殊胜,这是当然之理。『佛号善出现』,这个名号里头最重要还是这个「善」字。在如来果地或者是法身菩萨,出现「无量功德」,那不是难事,自自然然,佛法里面讲法尔如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这个善字,善学,佛菩萨善教!一个会教,学生要会学,不会学就难了。什么叫不会学?著相,就不会学;起心动念,你就不会学,学佛菩萨永远学不像。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知道,诸佛菩萨於世出世间法,从来就没有起心动念过。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里有分别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就善学了。或者有人要提出问题:我要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怎么个学法?世出世间任何一法,我要去学都要起心动念,都要分别执著。这个问得不错、问得很好,真正的难处就在此地。起心就是不起心,动念就是不动念,分别就是不分别,执著就是不执著。这愈说愈糊涂了,这是真正的般若智慧!《般若经》上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即相离相,离即同时,离即不二,这才叫善,这才叫慧。
  一切法我们要认识清楚,怎样才叫做认识清楚?一切法,任何一法,哪怕再小的微尘,它有体、它有相、它有作用,你能不能都把它看得清楚?你认不认识?从体相用上去看。李老师早年教我们观察一切法,他给我们讲了八条,体相用,这是三条。相怎么现的?从相上来讲,有因、有缘、有果,相有因缘果。作用呢?作用里头有理、有事。这个讲的是最少最少了。你要从八面观察,你才把这一法看清楚,这个清楚是非常粗浅的看法。世间聪明人心思细密,我们讲头脑冷静,看事、看物、看人看八面。人家真的比我们看得清楚,我们不知道从八面来观察。我说,这并没深入,要深入一层,这八条每一条都具足八条,八八六十四!体,体里头有体,体里面有相,体里头有用;体里头有因、有缘、有果;体里头有事、有理。相里头呢?相里头有体,相里头有相,相里头有用,每一条又是八条,所以八八六十四。这六十四条里头,每一条里头又有八条,其深无底!
  从这些地方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佛陀智慧,佛陀彻法底源,我们想不到,真的是不可思议!人家那叫做观察入微,所以他才真正能「善出现无量功德王」,这个德号如来当之无愧。我们凡夫真的望尘莫及。凡夫之人,李老师当年给我们讲,你能看八面就不错了!你就算是个明白人,不是个糊涂人!这一桩事情早年在慈光大专讲座,他老人家担任《佛学概要》这一门课,《佛学概要》一共是十四个单元,这头一个。确实不容易,善教要善学,学的人要细心、要体会、要契入,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有能力辨别真妄利害。
  回过头来,我们问问自己,为什么修学这么多年没进步?境界不能提升?不但不能提升,细心去观察、去反省,怕的是堕落!连学佛初发心那一天的境界都保不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道不例外。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的发生,实在讲,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真妄,往往搞错了;把邪误以为正,把正误以为邪,对人、对事、对物都在这个地方发生了错误。你再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错误?我在我自己修学过程当中,我把我的经验提出来供给大家做参考,为什么会有这个错误?我们亲近佛菩萨的时间太少,大概这是真正的原因。亲近恶知识的时间太长,亲近善知识的时间太短,可能根本就没有亲近善知识,日常生活当中所交往的全是恶知识。什么是恶知识?烦恼习气是恶知识。什么是善知识?如来教诲是善知识。诸位想想有没有道理?经读得太少,我们讲一门深入,一门深入,你读得太少了。
  净宗同学许许多多的人都读诵《无量寿经》,试问问你《无量寿经》一天念几遍?念一遍。一遍需要多少时间?初学的时候这个经文不熟、生疏,大概两个小时。念上半年之后经文念熟了,就一天念一遍,念熟了,一个小时。一年之后更熟,这一部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大概三、四十分钟。一天念一遍,三、四十分钟的时间,就算你一个小时!每天一个小时接受经教的薰陶,还有二十三个小时你所接受的是烦恼习气那个薰陶,你想想看,不成比例!自自然然起心动念是你的烦恼当家,你所学习的佛法做不了主,这就是亲近善知识的时间太少了。那要怎么办?至少每天要读十遍。换句话说,十遍念熟了之后,差不多应该是六个小时可以完成。每天有六个小时的薰陶,能够薰陶个十年、八年,这中间一天都不间断,你的气质不知不觉变了,就转变了。你自己会发现烦恼习气少了,很轻微了,真的,聪明智慧增长,以前对人事物不会看,现在会看了,真得受用,多清净!
  现在世间真善知识少,你没有办法亲近这些人,唯一的办法,经典。我在年轻的时候受的苦难太多,真的是孤苦伶仃。所以自己逼著自己不能不好好的学习,我没有时间像一些年轻人一样,有空闲的时候、放假的时候,游乐场所里面去玩,我不敢!我前途很渺茫,我生存在这个世间没有依靠,只有自己努力去学习。所以只要有时间、有假期,我一定找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我去亲近他,我去看他,听他们的教诲。再有时间,图书馆里面去读书。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走动的地方哪里?一个图书馆,一个书店,再就是这些善知识的家里,我要去学东西。那个时候有些同学、朋友、同事都说我是书呆子,年纪轻轻的不知道去玩玩。我告诉他:我不呆,我也很想玩,我玩不起!我说:我现在年轻,我要努力认真的学,等我学成了,我晚年再玩。我把玩的时间跟你们颠倒一下,你们年轻玩,我老的时候玩。现在老了,还是没办法玩,为什么?学无止境!这一生能学得了吗?生生世世都学不了。可是愈学愈快乐,这是真的。
  《论语》头一句话讲的一点都不错,「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学而时习,不亦悦乎」,悦,这个快乐是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喜悦!佛家讲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是这个境界。有朋自远方来,现在真的常常有朋自远方来,络绎不绝。这些朋友来看我,志同道合,不亦乐乎!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善学、善教比什么都重要,如来、法身菩萨善教,我们要会学,才能真正学到东西,锲而不舍。再看后面这一段:
  【於此世界种最上方。】
  这是第二十层。
  【有世界名摩尼香山幢,佛号广大善眼净除疑。】
  世界『摩尼香山幢』,「摩尼」是如意自在;「香」是表三学、五分法身;「山」、「幢」都是高显之意。果,世界的名号是这个世界里面的居民他们所感得的果报,从果报上我们就知道他们的德行。再看佛的名号,是佛在这个世间,此时此处教学的纲领,『广大善眼净除疑』。「净除疑」我们在前面读过,第七海的第八条「世界种名净除疑」。这个地方佛号里头有「净除疑」。「广大」、「善眼」、「净除」,这个除是除疑,都是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
  头一个,「广大」,我们的心量实在讲太小了。从哪里学习?起心动念。我常常勉励同学们不要为自己想,起心动念为别人想、为社会想,这样子我们的心量慢慢拓开。我们活到这个世间来,既然是学佛了,那就不能随顺自己的意思;学佛!当然要随顺佛陀,你才能学得像。佛陀起心动念都为一切众生服务。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从来没有为自己起过一个念头,我们知不知道?我们今天不错,心量是扩大一点了,从前起心动念是根本不会为别人想的,现在能为别人想,能想多少?大概十分之九是为自己,有一分为别人,不错了!在从前那一分都没有。这叫什么?你开始觉悟了,你要保持、你要精进,希望明年能有两分,后年能有三分,十年之后起心动念都是为社会、为众生,不再为自己,你成就了。
  这是要相当长的时间,还要有毅力,要能克服自己的自私自利,克服自己的欲望,这个要靠三宝加持。三宝在哪里?经教!刚才讲了,还是要读经,还是要学教!学习经教最重要的关键是老师、同学。要有真的好老师指导你,你不会走错路,你能够收事半功倍之效,你不会走冤枉路,老师带领你。还要同学,同学怎么样?互相切蹉琢磨。好像旅行、远足,我们有几个同伴在路上互相照顾,要有师、要有友。有师没有友,很难;有友没有师,也很难。有好老师,又有好的同参道友,这是福分,这个事情可遇不可求。
  老师、同学真的志同道合,能成就自己「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