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节
作者:
白寒 更新:2021-02-21 07:55 字数:4699
所以凡是圣贤的教诲,宗旨没有别的,都是帮助我们提升境界。我们从人道提升到欲界天,升级了;从欲界天提升到色界天,一层一层往上升,这是正确的,不能往下坠落。修善,善因这是上升的条件;造恶,往下坠落的因缘。人生在世为什么要去作恶?为什么不知道修善?应当积功累德,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世尊常常教导我们随缘,不要计较。尤其真正懂得因果道理的人,只知道修自己的德行,其他的都不放在心上。果报是自然的,何必要去追求?再看第二段,第二段讲第十层,二十层佛刹,在第二段讲十层,超越了,意思前面讲过。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与金刚幢世界齐等。】
这个都不必说了。
【有世界名出生宝,佛号师子力宝云。】
这个世界的名号也好,『出生宝』!在事相上讲,这个世界众生有福,珍宝众多。佛经里头常常举比喻来讲,用七宝。这个世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矿产非常丰富。『佛号师子力宝云』,「师子力」是形容佛的威德,佛的智慧、佛的德能、佛的相好像狮子一样,教化众生。这个世界宝藏资源丰富,从哪里来的?这个道理知道的人不多。科学家说,这是(以地球来说)亿万年矿物的结晶,他们是这样解释的。佛法不是这个解释,佛法的解释是众生业力变现的。如果这个地球上居民心地善良,履行道德,真的是以仁义待人接物,这个依报(就是居住的环境)就转了,自自然然许许多多的宝藏出现了。佛在经上给我们这样说的。如果这个世界的人不行道德,无有仁义,自私自利,起心动念损人利己,我们居住的环境起了变化,所有这些珍宝都变成泥沙,都变成石块,宝藏没有了。我们对佛的讲法相信、肯定,为什么?有事实可以证明。众生没有福了,七宝都变成泥沙石块,这岂不是佛在经上常讲,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人心,人心要善良。
佛讲的话是对的,你要想发财,发财哪有那么容易?发财的因是财布施。现在人不懂,「我财布施,布施我怎么能发得了财?我的财布施光了,我就没有了!」他不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财布施得财富,布施得愈多,你得到的就愈多。你这一生所得到的财富,一般讲,过去生中所修的因。「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有多大的聪明智慧,是你过去生中法布施的因。你这一生能够活多少寿命,是你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因,这一生是果报。你在享受果报的时候,如果说不种这些因,我也不修财布施,我也不修法布施,我也不修无畏布施,你这一生完全就照你的命运度日子了,一点都不能够改变。
就像袁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那个十几年,每年状况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所以了凡先生什么念头都没有了,为什么?起念头是妄想,没用,真的「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他每天静坐,连书都不想看,没意思!遇到云谷禅师之后,云谷禅师把佛法里头讲的道理说给他听,你这一生的命运是你前生造的因注定的,你怎么能改得了?但是命运能不能改?能改!你现在再造因。你过去有一点善因,现在把善因增加,那你果报就变了。这个道理了凡先生听了,相信了,所以他就改过修善,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果然没错,他每年收入超过孔先生算的,收入增加了。他命里头只能做到秀才,举人、进士没有,这是讲智慧。他能够修法布施,乐意的把这些善法劝他的朋友,亲朋好友,而且自己认真努力修行,改造命运,把这个成果给大家看,法布施。所以他考取举人,又考取进士,这都是命里没有的,他命里头读书取得的地位是贡生。寿命,命里注定的寿命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多岁。诸位想想看,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统统得到了。
佛教人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在。他一切所获得的这些福德,是不是佛赐给他的?不是,他自己修的。佛对於一切众生的恩惠是开示、是教导。你自己真正得到,那是你自己修得的。但是我们修成了,修得了,我们感谢佛的指导。佛要不教给我,我怎么会懂得?我又不晓得这个道理,也不知道这个方法。我能够明白道理、知道方法,这从佛那里得来的,佛的恩德。我相信,我明了,我依教奉行,这是我自己得到的。
今天大家学佛,对佛法,说实在的话,不相信、不理解,所以你不能奉行。如果你真正的理解、相信,哪有不肯做的道理?那个做得快乐,享受!你不依照佛法这些理论道理去生活,那生活很苦!谁不愿意离苦得乐?圣贤教诲、佛菩萨经论里有大乐!我介绍给你,你不相信,我要做出样子来给你看。众生一定要看到成绩,他才觉得是有一点道理;拿不出成绩出来,谁相信你!说得再好,看你这个样子,他的信心就没有了。所以自己必须要依教奉行,拿出成绩来,才能够影响别人。再看底下一段,这又超越了: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
它说『此上』,「过三个佛刹微尘数世界」这句省掉了,前面第一海里头我们看到过,这个地方省掉了,句子愈来愈简单。『与娑婆世界等』,那我们就知道第十三层。
【有世界名衣服幢,佛号一切智海王。】
『衣服幢』,衣是日常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人要穿衣服。穿衣服里头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遮羞、忍辱,佛法披的这个衣,这个衣叫「忍辱衣」。懂得这个道理,所有一切衣服都有这个意思。第二个,衣服是礼。所以我们接待宾客,服装一定要整齐,叫礼服,这是代表对人事物的尊敬。我们拜佛,一定要穿袍搭衣。表什么?表对佛、圣之恭敬。佛菩萨、圣贤虽然他不在了,我们供他一个形像或者供他一个牌位,我们那个真诚恭敬心一丝毫没有改变。「衣服幢」,我们就要想到这两个意思。特别是遮羞,羞是什么?羞耻!人要到不知耻,那就不得了!为什么?什么样的坏事他都能做得出来。贤人君子,无论他处在什么样恶劣的境界,他不会做坏事,什么原因?他知耻。所以八德里头最后一个是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个字非常重要。纵然前面的德行他都没有,但是他还知耻,「知耻」我们一般世俗人讲,这人还有良心,做了坏事他心不安。凡是知耻的人都有回头的希望,能够回头是岸;人到不知耻,没法子回头。佛菩萨来,对他也无可奈何,为什么?他不相信,他不会接受,决定不会回头。所以我们穿这一件衣服,要知道衣服表法的义趣。
耻,什么是最大的耻辱?我还在六道当凡夫,这是最大的耻辱。为什么别人已经成佛,别人已经成菩萨了,别人心地、行为已经做到纯净纯善,我还夹杂著邪染?这是我的耻辱!绝对不是说我在这个世间,我的地位不如人,我的财富不如人,不是这些,这些无所谓的。颜回当年在世,他有什么地位?他有什么财富?孔老夫子赞叹他!道德不如人,智慧不如人,德行不如人,这是耻!现在社会已经不讲求这些了,这叫乱世。乱世里面自己不能够履行道德仁义,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怎么能对得起古圣先贤?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怎么能对得起眼前这些苦难众生,迷惑颠倒苦难众生?这是奇耻大辱!你不去观察,不去反省,完全不知道。细心观察、认真反省,你才能够觉察到,才知道自己自身真的是蒙受极大的耻辱。古人说得好「知耻近乎勇」,勇是什么?勇猛精进。什么人能勇猛精进?知耻的人发愿要雪耻,改过自新。别人迷惑,我觉悟了,别人恶作,我修善!这就是大慈大悲,给世间众生做一个好样子。什么样的好样子?觉悟的样子,正知正见的样子,清净无染的样子。
『佛号一切智海王』,「一切智海」表现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久久,你周边的这些人总有看出来的,明白过来的。我在前面举过须菩提尊者的例子,这大家常念《金刚经》,须菩提跟释迦牟尼佛二十多年才看出来,原来究竟圆满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就在释迦牟尼佛生活里头,穿衣吃饭,每天都在做的;入舍卫大城托钵,托钵回来洗足,把脚洗洗干净,静坐、经行。佛所示现的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德相!你看看须菩提这样的人,还二十多年才看出来,我们用心不能著急。释迦牟尼佛示现二十多年,须菩提尊者看出来了,我们要示现多少年,才有几个人看出来?只管示现,不要问人家看得出看不出。为什么?要有一个希望有人看出来,你的示现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你里头有夹杂,不是真心,真心离念。我这样做就对了,不管人看得出看不出,我这样作法是我的本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我作法对了,感受有缘人。这个有缘是什么?是说那个看出来的人,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不熟看不出来,熟了自然就看出来了。看出来之后,他一定效法,他学著做。再看末后这一段:
【於此世界种最上方。】
这就第二十层。
【有世界名宝璎珞师子光明,佛号善变化莲华幢。】
这个世界名称好,『宝璎珞』,这一句是讲这个世界,用现在的话来讲,资源丰富,珍宝众多。『师子』是形容威德,『光明』是比喻智慧。换句话说,这个世界物资丰足,居住在这个世界的人民有智慧、有德能,我不说德行,说德能,因为他用「师子」在比喻的,狮子有威德,依正庄严。佛在此地教化众生,他教学的宗旨就是名号,『善变化莲华幢』,「善变化」是权智,佛经里面常讲的善巧方便。教化众生没有定法,应以什么身帮助他,佛就现什么身,佛没有一定的身相;应当教给他什么方法,就教给他什么方法,没一定的。
你看看《论语》里面,孔老夫子教学也是这么一个原则。夫子教「孝」,学生每一个人根性不一样,他跟每一个人讲孝都不相同。夫子讲「仁」,对每一个学生讲的也不一样,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学习。但是他有个不变的原则,对方他缺点在哪里,你能把他的缺陷改正过来,他得利益了,这个教学成果收到了。譬如来问「孝」的,这个问孝的人对父母他会供养,他没有恭敬心。你教导他的时候,一定是要劝他什么是孝,对父母有极尊敬是孝,他就明白了。另外一个人来,一问同样问题,你再观察他,他对於父母供养很薄,还有一点恭敬心,那你劝导他的时候,对父母要尽心尽力的来奉养。为什么说的不一样?是那个人他对於父母的态度不相同,要如何来纠正他!
佛教化众生是要观察众生的心行,众生的心行不相同。所以同样一桩事情,所教导的里头变化很大,教布施、教持戒、教忍辱,给每一个人讲的都不一样。「莲华幢」这是不变的,表清净,心地清净真诚,这是永远不变的,我们应当要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八三卷) 2002/10/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83
诸位同学,请看「十海所管之海」,请看第三海:
【诸佛子,彼金刚焰光明香水海外,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庄严具莹饰幢。世界种,名清净行庄严。】
这能管的是『金刚焰光明香水海』,它外面有九海,第一海名字叫『一切庄严具莹饰幢』。这个地方讲的都是大世界,是讲『世界种』,不是讲的一个佛刹。一个「世界种」我们在前面读过,是「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所组成的。这个大世界的名字好,「一切庄严具莹饰幢」,这个世界就像无量无边庄严具装饰起来一样,难得。但是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大世界里面好的多,不好的少。肯定也有像我们娑婆世界有三途六道的,不过在大世界里面少,所以无碍「一切庄严具莹饰幢」。
『世界种名清净行庄严』,《华严》在第一大段普贤菩萨所说的,诸菩萨真的是无数次的提醒我们,行为不能不清净。「清净」就是「庄严」,庄严用不著许许多多珍奇珠宝,贵重的这些宝物,不需要这些。诸佛菩萨世界确确实实众宝庄严,它不是人为的,它是自然的,决不是人有心在那个地方营造的,是性德自然的显现。从依报能看到正报,从正报也能看到依报,这里头有真实的、有虚幻的。凡是人为的都是虚幻不实,存在的时间很短暂,真的是所谓昙花一现。所以最真实的是清净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点点滴滴无一不清净。清净的标准是什么?离妄想、分别、执著,真清净!这三样东西夹杂不得。夹杂妄想,可以不夹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