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节
作者:
白寒 更新:2021-02-21 07:55 字数:4692
敲挥秀谖模嗟钡耐暾O衷谇肟醋钕旅嬲庖徊悖?br />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众生海宝光明,其状犹如真珠之藏。】
就像一团真珠一样,我们能够想像得到。这个世界是星球,许许多多星球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星团。我们现在在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许许多多的天体有这样的形状。我们要想一想,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望远镜没有发明,他就能够知道这个太虚空当中星球星系的状况。由此我们能够肯定,佛的眼跟我们确实不一样,佛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五眼圆明。
【依一切摩尼璎珞海旋住。】
这是说它的依住,这个世界的依住。
【水光明摩尼云而覆其上。】
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大世界,一个佛的教区,三千大千世界上空的庄严。
【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
一个大千世界,世尊常常在大乘经上给我们介绍的三千大千世界。
【纯一清净。佛号不思议功德遍照月。】
这个世界里面没有六道,这是我们能够肯定的,『纯一清净』。能不能想像到,它有没有四圣法界?六道肯定没有,四圣有没有?可能有,可能也没有。
我们看这个世界的名号,『众生海宝光明』。众生,六道里面是众生,十法界里面是众生,一真法界里头还是众生。众生这个名词,把宇宙之间一切理事、万事万物全都包括了。这个名词的含义,我们要清楚要明了,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做众生。我们这个世间,人、一切动物,众缘和合而生,绝对不是单纯的;就是一个单细胞的微生物,它还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再看植物、矿物、山河大地、星球星系,太空当中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无一不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都叫众生。有许多人对这个名相,只知道有个狭义的概念:众生,大概是很多人,顶多包括动物也算是众生,植物矿物、所有一切自然现象没有包括在里头;应当统统包含在其中。所以「众生海」,海是比喻多、广大、无量无数,取这个意思。
下面这三个字就好了,「宝光明」。它的宝之多,就像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众生一样。我们在这里渐渐就能有一点体会,这个宝是性德的流露。智慧放光明,德能放光明,相好放光明,无一不放光明。我们知道佛菩萨放光明,天人放光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有没有光明?有,不是没有。练气功的人,他能见到每一个人周边这个气的颜色、大小,这光明!外国人称为磁场,中国人常讲的气氛。植物也有气氛,矿物也有气氛,我们讲磁场。凡是物质,没有不放光的。我们见不到,是因为烦恼习气障碍了我们六根的本能,真的叫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接触不到。如果我们有这个能力,能力恢复了,我们看这个世界跟现前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佛教导我们没有别的,无非是教导我们恢复本能而已。这一桩事情从理论上来讲不难,为什么?是你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有什么难处?难在哪里?现在我们自性透不出来是因为有障碍,把这个障碍除掉好像是很困难。障碍自己造成的,障碍怎么形成的?妄想形成的。佛在经上常讲坚固妄想,不容易放下。什么时候你才会真正放下?开悟了,知道这是虚妄的。什么时候真正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放下了,不再执著。我们现在不知道所有一切现象是虚妄的,把虚妄当作真实,所以在虚妄相上生起坚固执著,这是我们不能恢复性德的真正因素。
这一桩事情只有佛说得出来。佛为什么说得出来?佛是过来人,他放下了,他恢复了。回头再看看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依然坚固执著,不肯放下。只要你不肯放下,你对於事实真相当然就不明了,这个不明了就是你看不破;看破就是明了,彻底究竟明了叫看破。所以看不破不明了,那你自自然然会随顺你的烦恼习气执著,自以为是,这是你思想错了。思想错了,接著你的作法就会错,你会做错,你会说错。你会用错误影响你周边的人物,这是佛经里面常讲的造业。业,一定招来果报,这个果报不好,恶业感恶果,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在六道里头不知道回头,不知道断恶修善;六道里面又造成严重的错误。像我们现在,出现在浊恶的世界,浊是染污,恶是恶业,佛常讲的十恶业;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冷静想想看,是不是跟十恶业相应?念头才起,你要是回光返照一下,你这个念头跟这十条,哪些条相应?这样的业果就是灾难,自己的灾难,不是别人的灾难。
凡夫修行之所以感到非常困难,他不会修。怎么说不会修?会修的人是修自己,凡夫修行都是修别人,都是看到别人错,要修理别人。修理别人,造业!那些佛菩萨们,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佛菩萨?他不知道修理别人,他知道修理自己。所以佛家常说「回头是岸」。回头修理自己,不能修理别人,别人没有过失!别人做种种示现,是帮助我修理自己的,这叫修行。我们许多同修也曾经听古人用比喻讲人生如戏、人生如梦。如戏,一切众生在演戏!看戏的,我一个人,我一个人看,大众都在演。他们表演给我看,叫我学习。他表演正面的,表演善的,我要认真努力跟他学,要反省检点自己有没有善心善行?有,很好,保持,不要失掉;没有,赶紧学,希望自己也跟他一样。他表演是负面的,表演是个恶相恶行,我们看到了,反省,我有没有?如果有,赶快改!这种心行,我看了不舒服,我看了不满意,那我有这个心行,别人看到会满意吗?会欢喜吗?赶紧改过,改恶。如果看到人家的恶心恶行,回头想想我自己没有?没有,好,勉励自己不要犯这个过失。你要能这样用心,祖师大德就是说:你会了!会,不会,关键就在此地。你会了没有?我们要在这里学习,要会修,要会学,六根,眼会看,耳会听,这六根逐渐聪明伶俐、管用,逐渐逐渐恢复到本能。
一切善恶是非邪正都要以经论做标准。具体的标准,我们净宗同学天天遵守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是我们在经教里面选出来的标准;适合我们现前的生活,我们学习不困难。果然认真学习,你肯定会得到法喜充满,佛在经上常讲的烦恼轻智慧长,这是你修学的成绩。烦恼轻智慧长,不知不觉的你就在转变;最明显的转变,你的相貌转变了,自己看得到。你天天早晚洗脸照镜子,你看到相貌转变,体质转变。为什么?三毒烦恼逐渐逐渐减轻。里面的病毒减轻,外面的感染你就有抵抗力。现在医学里面讲,你有很好的免疫系统,无需要藉助外面药物的帮助,不需要,自己本身具足。我们一般世间人讲学佛有什么好处?这现前的好处,健康长寿!我们不能讲青春永驻,那是什么?那是明心见性,大菩萨,法身菩萨,行,真的,青春永驻,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六道凡夫做不到,但是可以做到一点,你的老化缓慢。那个烦恼忧虑多的人,老化得很快,五十、六十就是老人了,六根的能力都退化。眼根退化,看东西模糊;耳根退化,重听,要戴助听器。身体的机能衰退。
真正学佛的人当然也衰退,衰退得很缓慢,八十、九十、一百多岁,身体还很灵活,耳目聪明。我们看到虚云老和尚很多照片,很多照片里面都是一百岁以后照的。他一百二十岁的照片,我们没有看到他戴眼镜。这些地方我们要留意。说明什么?说明他眼根很利,不要戴眼镜;是老了,没退化。这些都是现身说法,做出学佛殊胜的形象来给我们看,让我们看了启发信心。世间什么都是假的,中年之后,健康长寿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如果中年以后很快的退化,你有再大的权势财富又有什么用?真正的享受是健康,是快乐,是身心没有压力,过真正的人生。
为一切众生服务,快乐,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一切众生,义务的,绝对没有一念希求众生报答,那就真快乐;做很多好事,希求报答,不快乐。会不会得福报?会得,福报肯定有,不快乐。我们今天看到这个世间,很多大富大贵的人,但是他并不快乐。这什么原因?过去生中喜欢帮助人,但是有求别人回报的意念,就得这样的果报,他不快乐。不希求任何果报,帮助别人种种善行善事,心里头痕迹都不著,那个果报殊胜,果报是佛菩萨,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这是「众生海宝光明」。
『佛号不思议功德遍照月』,我们著重在「功德」,功德是自己成就的。不可思议的功德,那就是清净功德,离一切相的功德,「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遍照月」,是功德的回向。我的福德可以跟大家共享,可以布施供养大众;功德一般讲是自受用,持戒是功德,清净心是功德,生智慧是功德。我的清净心能不能给别人?没有法子,这个我想送给你,你也没有办法得到;我的智慧,我想分给你,你也得不到。那怎样与人共享?我用我的清净心,我用我的真实智慧,为社会大众造福,这大众就能分享。最明显的例子,像释迦牟尼佛、像孔老夫子,他们当年住世从事於教学工作,就是把自己修学的功德跟大众在一起分享。世尊四十九年如一日,热心教导,以身作则,他真做到;不是说给别人听的,劝别人做的,他自己真正做到了。我自己做到,我身心快乐,把这个喜悦的相、形象展示给大家看,这就是供众。用这个来做供养,让你接触看到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聪明的人看了之后,回光返照,他自己做一个反省;人家活得那么自在,那么样的轻松,那么样的愉快,我为什么活得这么辛苦?给人这个启示。有这种启示的人在佛法里面叫根熟众生。他看了,听了,他会想,想了之后,他会回头。回头之后,他也会学习,也会断恶修善,也会改往修来,这个人得度了,根熟的众生就得度。根没有熟的人,他看了之后,他怎么样?他不去想。看了之后,没有在意,看热闹的,很欢喜鼓鼓掌,好了,没事了。赞叹,不错,是很好。没有学习的心,没有对比的心。这什么?根没熟。善根福德没成熟,不够,佛随缘,不勉强。
至於那个善根福德将熟未熟,在这个境界里面,那佛菩萨是要帮忙。他的善根福德到这个程度,还差一点,要以增上缘帮助他,帮助他成熟,帮助他成就,这是教学。教学是身口意三轮教诲,身做样子,做给他看,口说给他听,意念加持他。看他根性,根性利的三年五年行了,他入境界;根性差一点的,十年二十年也入境界;还有三十年四十年入境界的,都是得度的,他能回头。下下根人,难!跟佛菩萨一生,世尊当年在世,跟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了,都没开悟,都不能够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样的人多,占大多数。真正得度百分比也不过是十之一、二,也就是百分之十跟百分之二十,还有百分之七、八十麻木不仁。佛对他有没有好处?有,阿赖耶里头种了善根。什么时候成熟?那难说!那就像善导大师所讲的「总在遇缘不同」,看他的缘分。
真正觉悟人,真正明白人,他在一生行业之中,他的行为,他的造作(业就是造作),总是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无论他是什么样的果报,什么样的身分,男女老少,富贵穷通,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肯定是给社会大众做模范的;决定是「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肯定如此表演,平平淡淡度过这一生,修养道德,须臾不离。决不求世间的功名富贵,绝对不会贪图物质的享受,他不要这些东西,为什么?大慈大悲!世间人哪一个不贪图功名富贵?觉悟的人也要这样子。他说:你看,他都这样子,那我们有什么过失?所以生活过得富裕是可以,但是那个富裕的生活会产生副作用。这个副作用让许许多多初学的人产生误会,迷失方向。他不是,他有福报!有福报,他不过富裕的生活。为什么?我在今天跟同学说,我可以能够过富裕一点的生活!我要建一个花园洋房,花个几百万,我能做得到。我在物质上的享受,我也能做得到,为什么不做?我那个享受,对我有没有妨碍?给诸位说,对我没有妨碍,我没有贪瞋痴慢!对谁有妨碍?对教学有妨碍。我所讲的,我所学的,展示给大众,大众摇头不相信。你说的是一套,你自己干的又是一套,不相应!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虽然出家了,他的护法,不说别的,父母总会护他的法,父母是国王。为什么他还要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天天到外面去托钵?你们想想,他这种示现为什么?为教学。没有一样不是帮助众生觉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