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7:53      字数:4700
  ε拢胗桓遥馐撬裁捶⒉黄鹄吹脑颉K荡┝耍滤琅驴啵圆桓摇U飧鲅痈鹌腥歉龅胤接涝队幸恢卣习飧稣习荒芡黄啤<甘毕胪耍慌滤馈⒉慌驴啵飧稣习拍芡黄啤K蓝疾慌拢嗨闶裁矗克啦慌铝耍闼瞪谰土肆恕U飧隼妫翟诮彩悄阕髅味济挥邢氲降模湃怂健甘剂纤患啊埂2慌驴嗔耍愕囊嫡舷耍1ㄏ智傲耍悴耪嬲髁朔鹌腥亩鞯拢耪嬲馈!斗ɑ防锩娴娜当扔鳎阶詈蠓鹌腥愕牟皇茄虺怠⒙钩担谴蟀着3怠U馐侨昵暗谋扔鳎笔比硕茫鹨谙执蔷筒皇钦飧霰扔髁恕4蟀着3凳锹沓担诠攀焙蚵沓凳亲罡呒兜慕煌üぞ摺⒆羁焖俚慕煌üぞ摺?br />
  所以你要想到,任何一个建树永远在那个地方示现,在那个地方表演,帮助我觉悟。我们举一个例子,佛像面前供的这杯水,这杯水是一一树中的一个树,树就是树立、建立。这杯水永远在那个地方提醒我,用心要像水一样干净,要像水一样平等,干净没有染污,平等没有高下。它什么时候停止过给我的启示?它没有。佛前面供的花,那又是一个建树,花永远提醒我们种善因得善果。花是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好果就好。教导我们,提醒我们,永远的你要种善因,你后来必定得善果。哪一样不是建树?所以建树无量无边,确实「恒出诸庄严云」。善因善果是庄严,清净平等是庄严,一切人事物都在那里表演、都在那里示现,无量无边的庄严。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一五卷)  2002/08/12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815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藏海安布庄严,第五段河间华林。这一段比较特殊一点,不像前面经文都举十个例子。这一段它是举两桩事情,一个是莲华,一个是宝树。我们前面讲到宝树的业用,宝树的作用一共有五句,「一一树中,恒出一切诸庄严云」这是第一句,「出庄严云」。接著我们看第二句:
  【摩尼宝王,照耀其间。】
  宝树的意思非常的深广,前面跟各位交代过,它是指一切世间,不仅是我们人世间,这一点同学们一定要晓得,比较扩大一点,我们讲的十法界;实际上此地所讲的是无量无边诸佛刹海里面的十法界,范围太大太大了。尤其我们在前面读到世界是重重无尽的,是重叠立体的,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宝树次第行列,就是指世出世间种种的建立。中国古人说得很好,说人生在世短短的几十年间,不能让它空过,要有意义,要有价值,生活要充实。用什么来充实?古人讲的立功、立德、立言,这个「立」就是树的意思,树立,这是三个目标。
  你看看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在全世界可以说是最完整的历史,差不多是三千年记载没有中断。历史上的人物,每一个人都有建树。换句话说,不是在功,就是在德;不是在德,就是在言。言是文章,流传后世,这个叫「三不朽」。古人如是,现代人又何尝不如是?总想有一点建树给后人做纪念。后人何以要纪念你?你一定是对社会、对后人有利益,人家才会纪念你。佛经里面讲的宝树行列,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出去观光旅游,特别是澳洲原始的森林还保持著很多,你们时间短,没有时间去欣赏、去游玩,原始森林里面走走,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树立,要树立正面的好榜样,不要做负面的。负面的树立,历史上还是有记载。为什么要记载它?那是错误的教训,错误的因造成错误的果报,使许许多多众生受害,这是值得警惕的。应当记住历史的教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用意在此地。所以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纵然不能够流芳百世,也应当遗臭万年。遗臭万年就是你做了很多坏事,历史上也会记载的。当中,不是太善,也没有太恶,就没有记载了。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但是你要晓得,因果上有记载,种善因一定得善果。所以小恶要知道避免,小善不要疏忽,而以为小善可以不做了,不可以。积小善就成大善,积大善那就有很殊胜的善果,种善因得善果。小恶要谨慎,为什么?积小恶就变成大恶,积大恶是三途苦报,我们不能不知道。
  尤其是在这个乱世,伦常道德在这个社会上几乎消失殆尽。佛的弟子、圣贤的传人,在这个世间所为何事?我们要明了。综观古今中外大圣大贤,他们从哪里来的?许多人问这个问题。我们在大乘经里面受过这么多年的薰习,略知一二。这些大圣大贤,包括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创始人、宗教里面传道的人,都是性德般若一分流露出来的。这是佛在大乘经里面讲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是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世间许许多多造作恶业的人,三途苦报里面的众生,他们从哪里来的?这个世间人为什么要造恶业?我们晓得他是迷失自性,所以他的思想、见解、言行违背了自性,把一真法界、把华藏世界转变成十法界、六道三途,这么来的。
  十法界、六道三途确确实实没有。你说没有,我们明明生活在这个境界里头,怎么能说没有?佛讲这个境界是梦幻泡影。你做过梦没有?做过梦。梦有没有?你想想有没有?没有!但是在做梦的时候好像是真有。永嘉禅师讲「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个就说明白了,我们现前的境界是梦境,是梦幻泡影。正在做梦的这些人他不觉悟,他还继续在做他的大梦。梦中醒过来的人就叫做圣贤,许多宗教里面称之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他是来示现的,他跟那些真正迷惑颠倒的人不一样,他来示现。示现的目的何在?帮助这些没有觉悟的人;帮助什么?帮助他觉悟,这个重要。
  解决问题,你要知道问题的根本是在迷悟。从迷悟上解决,那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但不难,而且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佛门四众弟子,我们要追随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间来,不就是解决这个事情吗?你看看他用什么方法,我们今天要效法的、要学习的。他不仅是用言教,他用身教,本身做出模范给大家看,「你看看我这个样子好不好?你们喜不喜欢?」你们说:「好,喜欢!」「那你就跟我学习。」释迦牟尼佛的心行就是《大藏经》。
  所以古大德常讲:禅是佛心。什么是禅?你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禅是智慧,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叫做禅。你要不相信,你去看《六祖坛经》。《六祖坛经》开宗明义第一句,能大师就教大众: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那是禅宗。所以禅宗不是讲禅定,禅宗是般若波罗蜜多,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是佛心。真正智慧是我们这么多年来总结佛教学的纲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是般若波罗蜜多,这是佛心。戒是佛行。三藏经典里面有律藏,戒律是佛行。佛要不要持戒?佛没有持戒,不持戒的。佛的一举一动你把它记录下来,就是戒律。戒是佛行。教是佛言,佛所说的话你把它记录下来,就叫做经典,经论是佛的言语。佛没有废话,字字句句都是利益众生,都是帮助众生觉悟,这是我们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的。
  所以学佛,我们是佛弟子,受了三皈,在佛门里学什么总得要知道,我们学佛的行为、学佛的言语、学佛的存心。佛的心量大,没有不能包容的,能够欢欢喜喜包容误会我的人、毁谤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你想想看,还有什么不能包容?忍辱仙人能包容歌利王,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之前修菩萨道的前身,我们要学习能够包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众生,欢欢喜喜跟他们相处,这就是佛、就是菩萨。如果说这个人我还讨厌,那个我还不喜欢,你是六道凡夫,你没有学佛,你不知道学佛学什么。
  这些话我们要时时记在心里,这些事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那就是『摩尼宝王,照耀其间』。「照耀」就是觉,「摩尼宝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心行、言语,这是摩尼宝王。我这样的说法你好懂,如果我说摩尼宝王就是三藏经论,你了解得很模糊;我换句话说,是释迦牟尼佛的心行,你就好懂了。释迦牟尼佛的心是般若,释迦牟尼佛的行是戒律。我们要不要学戒律?要不要遵守戒律?不守戒律跟释迦牟尼佛的行就不一样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游化世间,这个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的。前面的偈颂我们读过,「悉往广大刹土中」,不是住在一个地方。游化在世间,走过许许多多国家地区。每一个国家地区的法律制度不相同、生活习惯不相同、言语文化不相同、宗教信仰不相同,释迦牟尼佛统统能适应,都能够随喜,欢喜赞叹。跟一切众生相处那么样的融洽、那样的和乐,释迦牟尼佛所在之处都得到一切众生的欢喜爱戴,我们得学这个本事!
  我们走到某个地方人家讨厌我们,这不是佛弟子,这肯定是六道里头三恶道的凡夫,才会让人讨厌;人天两道都会受到人的尊重欢喜,受到人的欢迎。要常常在这些地方想,我们才懂得在哪里学、学些什么。常常反省:我学到些什么?学会些什么?这个重要。这是业用的第二种。第三句,就是第三种业用:
  【种种华香,处处盈满。】
  花,我看看它后面有没有讲果?没有,没有说果。没有说果,我们就把花和果连在一起说。花是因,果是报。我们在世间事业的因与果,『处处盈满』。花之香,果之香,「处处盈满」。这一句是讲你事业的影响,影响的面很大。就像世尊当年到处说经讲道,说经讲道就是教学、上课。跟这些群众们教学、上课,帮助一切众生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事业上的问题,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这是大问题。世尊有圆满的智慧,教得好!让这些疑难杂症都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你看看每一部经的结束,这些听众都是「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个教学的效果多好!教学的成绩多么殊胜!声誉自自然然一个传一个,我们中国人讲的口碑。声誉传播,远方之人虽然没有接触到释迦牟尼佛,听说了;『华香』就是听说,没有见到花,闻到香。
  听说,当然就生起仰慕的心,生起向释迦牟尼佛学习的心,所以学生确实不远千里而来。诸位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千里的距离是非常遥远,没有交通工具,都是步行走路。你要走一千里路,一千里路大概要走多久?我年轻的时候走路,一千里路至少要走十五天到二十天,才能到佛讲经教学的处所,到这个地方来求学。你就能看到他好学的心真诚。凡是见释迦牟尼佛的,释迦牟尼佛没有不认真教导他。在中国有孔子,在印度有世尊,他们都是欢喜教人,学不厌,教不倦。学不厌还是教人,给一般大众做模范、做榜样。学问这一门,中国古人常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儒家只讲一世,有这种说法。佛法讲三世,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过去还有过去,未来还有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然后我们才能体会佛陀教学境界之广大,不可思议!无始无终的时间,佛为我们表现的学不厌、教不倦。
  大圣人示现在这个世间,多半都是从事於社会义务教育工作。你要想他为什么取这个行业?他为什么不搞别的行业?这个行业收的效果丰盛、快速、稳当,何以说呢?这个行业「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这个社会上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的都会欢喜接受。为什么?你跟他没有冲突,你对他只有利而没有害,所以他欢喜接受。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纷争,谚语里头有所谓「同行相嫉」,它有嫉妒障碍,唯独教学这一行没有嫉妒障碍的。但是从事实上来说,教学这一行也有嫉妒障碍。谁?还是同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同行里面修学不到家,他的烦恼习气没有断。什么烦恼习气?贪瞋痴慢。只要贪瞋痴慢没有断,他就有嫉妒。譬如教学,你教得比他好,他心里就很难过。你的学校比他大,你的学生比他多,他心里就很难过,他就得想方法来障碍,这是肯定的!所以我说修行不到家,功夫不到家。
  如果贪瞋痴慢断了,什么人?阿罗汉。阿罗汉以上,给诸位说,就没有嫉妒、没有障碍。所以阿弥陀佛在西方建立极乐世界,那也是「众宝树林次第行列」之一,十方诸佛嫉不嫉妒他、障不障碍他?没有!我们在经上看到,你看释迦牟尼佛就晓得,释迦牟尼佛不但不嫉妒,不但不障碍,反而赞叹,劝他自己的学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功夫到家了!我讲这个「到家」的水平不高,只是断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