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节
作者:
白寒 更新:2021-02-21 07:53 字数:4684
鞠值囊灰欢加胄缘孪嘤Γ蔷褪恰钢诒κ髁帧埂N艺飧龌八档么蠹乙且谰刹蝗菀滋寤幔颐蔷倮咏玻痘暇纺┖笠黄罚撇仆游迨危馕迨簧浦叮阆胂肟词遣皇恰钢诒κ髁郑蔚谛辛小梗肯瘛痘暇飞辖驳恼馕迨簧浦叮颐鞘兰溆校残砟闼担何艺庖簧济挥杏龅健2皇悄忝挥杏龅剑阌龅搅瞬蝗鲜丁U馐钦娴模挠杏霾坏降牡览恚?br />
为什么说遇到了你不认识?你的心里头有障碍,心理有障碍!什么障碍?迷而不觉,所以你见不到。假如你转过来是觉而不迷,你就会发现到统统在我的四周围,我眼所见的、耳所听的、鼻所嗅的、身体所接触的,无一不是「众宝树林,次第行列」;换句话说,无一不是诸佛菩萨在为我示现。我有那么一点点体会,我不吝法,我没有丝毫隐瞒,点点滴滴真的所谓是和盘托出,供养大众。没有一点点隐瞒,知道多少,我都把它全部拿出来供养大家。我们生活在世间,总而言之,这一生遭遇到的不外乎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的一生的遭遇统统都包括了。顺境,好环境,一切感觉得很舒适、很满意;逆境是很不好的环境,不如意,非常困苦,难以煎熬。善缘是你所遇到的都是好人,都对你有所帮助;恶缘,你所遭遇到都是恶人,欺骗你,陷害你,遇到是这样的人事环境。佛菩萨在哪里?佛菩萨就在其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要是把它归纳起来,总而言之,也就是这四种缘,顺境、逆境、善缘、恶缘。
为什么善财处这个环境,他一生能圆满成佛,我们不能?这个地方你得要细心去观察,他成就的原因在哪里?我们不能成就的原因在哪里?善财修的是净行,纯净纯善,我们所修的可以说是纯染纯恶,跟他完全颠倒。我们在善缘里头忘恩负义,在逆缘里头怨天尤人,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再回头看看善财童子他是怎么成就的?无论是逆境顺境、善缘恶缘,他只用一个清净心,用一个真诚心,一丝毫都不染著,顺境善缘不生贪恋,逆境恶缘不生瞋恚,他贪瞋痴断了。不在境界里头磨炼,你怎么能断得了?清凉大师跟我们讲五十三参叫「历事练心」,你不经历这些事,你怎么能够练清净平等心?那叫真修行,那叫真功夫。不是言说,不是文字,不是讨论,是完全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所以善财自始至终一个感恩的心,感谢境缘成就自己的道业,消弭自己的业障。
你要是能把这个意思参透,五十三参圆满了。五十三参,四十卷《华严》就讲完了。四十卷经就讲这么一回事情,就讲这个道理。你在这个地方真的要体会得,恍然悟过来,这四十卷经你就学圆满了。你肯定从今而后你会学善财童子,你会学得很像;顺境善缘不起贪恋,逆境恶缘不起瞋恚。不起贪瞋痴是消业障,增长戒定慧是成就道业,他怎么不感恩!他怎么不欢喜!所以善财参访善知识,离开善知识的时候,「恋德礼辞」,恋德是感恩,礼是恭敬,辞是一丝毫都不染著。我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智慧开了嘛!辞是永远保持清净心,清净平等觉一丝毫没有被外面境界影响,没有被外面境界动摇,他怎么会不感恩!
明白这个道理,你再看这一句经文的味道,你才能看得出来。「各有四天下微尘数」,这个数字不大,我的体会是世尊最保守的说法,这个数字是什么?我们六根所缘的境界,你说有多少?你眼见的、耳闻的、鼻嗅的、舌尝的,起心动念所想的,克实而论,何止四天下微尘数!要说一句老实话,说个真话,这个数量应当要像前面所讲的「一切世界海微尘数」,不是「一四天下」。回过头来,就看我们现前身边,我们现在这个身,明显所接触到的是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上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我们六根所接触到的这些事相有多少?没法子计算。这些是什么?这些就是像树林次第行列。觉悟了,那就是众宝;不觉悟,那就叫五浊恶世。
所以佛境界跟六道境界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总要懂得。你的心是佛心,你的境界就是佛境界,境随心转。你的心是轮回心,你所现的境界就是六道轮回。真正境界跟你说,没有华藏,也没有六道,这是跟你说真的。华藏跟六道都是「唯识所现」的,离开了心识,才能够真正回归到自性,圆满的性德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前面讲的大世界,这在前一品讲的,「世界成就品」里讲的,华藏世界是「世界成就品」里面的一小部分。从这里才知道,诸佛如来、八地以上的菩萨是深位菩萨,他们证的位次深,那个境界不仅是华藏世界。华藏世界够大了,我们没有法子想像,没有法子思议,但是它并不圆满。法身菩萨修学的道场,他们生活的环境可以说是相当的清净、善良,但是还没有达到极、没有达到纯。极净纯净,极善纯善,这是经上讲的八地以上的菩萨。
我们要学,要认真努力的修学,知道这个世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没有一样不是诸佛如来示现的。我们这个念头一转,真的,确确实实诸佛如来示现的。示现做什么?示现来度我的。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无量无边法身菩萨,照顾我一个人,成就我一个人,你说这个恩德多大!天高地厚不能比喻,天高地厚有限,这个恩德无穷!几个人懂得?「知恩报恩」这四个字,《大智度论》上说得很清楚,二地菩萨所修的。这个意思就说明二地以下根本就不知道恩德,何况六道凡夫?六道凡夫讲恩德,沾一点皮毛,恩德到底有多大?没有人知道。二地菩萨才知道,摩诃萨!他们才晓得报恩,知恩报恩。不知恩怎么会报恩?知恩才会报恩,这是肯定的。你就晓得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也给我们显示出知难行易。
菩萨用什么方法来报恩?没有别的,为一切众生做种种示现,就跟诸佛如来给我做示现一样。做什么样子的示现?随众生的感,自自然然就应。你说:我不会。对,你是不会。为什么?你不是二地菩萨,你怎么会?那要问:现在我要怎么做?现在做的方法,有,佛菩萨教给我们依教奉行,就是这个。你没有在经上读到吗?佛常常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就是菩萨报佛恩的行动纲领。现在佛菩萨不在世间,在世间你也不认识,明显的住世那就是经论,经论是明显的住世。诸佛菩萨现身那是隐藏的住世,他不暴露身分,他跟凡夫完全一样,你认不出来。
经论你清楚,依照经论的理论修行。你看看《大藏经》,《大藏经》里头有多少种经?大小乘合起来几千种,加上历代祖师的著述,几万种。这是不是众宝树次第行列?是有这个意思。我们称经典称法宝,几千部的法宝,众宝!次第行列,现在编辑的《大藏经》,分门别类,有次第,有条理,一点都不乱,我们要发心努力去学习。上上根人阅藏,把全部《大藏经》看几遍。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时间。现在缘是具足,《大藏经》很多,缘不缺乏,善根福德不足。那怎么办?祖师大德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只要自己能够契入你所学习的经典,你真正入了,契入这个经典的境界,入的还要深,所谓深入经藏。《金刚经》上佛教导我们「深解义趣」,你解得浅不行,你要解得深。深解你才在经文里头字字句句你见到很多很多的意思,展开经卷字字句句无量义。这个里头趣味无穷,在佛法里面讲法味。
法味不好懂,我讲趣味,大家好懂。无量的欢喜,佛家讲法喜充满,这是佛学名词。到这样的程度,你再去阅《大藏经》,不一样了。为什么?障碍没有了,你都能够理解,都能通达。所以一经通则一切经通,你一经没有通,你就不要搞第二部。通了之后,你再涉猎,没有一样不通。不但是佛法通了,世间法也通了,一通一切通。这是我早年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传给我的。这个原理知道了,用什么方法?老师跟我说学是学不来的,即使有聪明智慧也相当困难。为什么?典籍太多了,就算你一天看八个小时,你看到一百岁,你都看不完;包括世出世间法,你哪有这个寿命?你哪有这个悟性?所以他教我一个方法,用感应!用什么感?用真诚心感。真诚就是至诚,真诚到极处,用这个心,一丝毫虚伪的心都不能有。用真诚心对佛,用真诚心对一切众生。不能说我对佛用真诚心,对人、对其他的那就可以马虎一点,你这个心是假的,你不是真诚心。你对佛那个真诚心,那是装模作样,是假装的,不是真的;真的,只有一没有二。我们能懂这个意思吗?
一味真诚,这个感应就很明显,感应那个力量不可思议。我们平常讲你得诸佛如来威神加持,就跟普贤菩萨每一个段落说偈「承佛神力」。怎么样才能承佛神力?真诚到极处!对佛是这个心,对人是这个心,对一切众生都是这个心,决定没有第二个心,才能起感应道交作用。所以求佛的人很多,为什么没有显著的感应,道理在此地。你没有真诚心。记住,要学!对任何一个人,对一切动物、花草树木、天地鬼神,跟对一切诸佛如来同一个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决定没有二心,你感应就现前了。你就能得一切诸佛加持,你展开经卷就能看无量义。不是你读得多、学得多,不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听你念经,他一听就晓得这个经里面讲的是什么道理、什么意思。念的人、学的人不懂,他明白了,他能开导你,他能帮助你,他能成就你。凭什么?真诚。真诚是宝,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是众宝。
树是树立,林是许许多多的建树,无量无边的建树,无一不是出於真诚。宝不是物质,物质的宝没有什么多大用处,佛在经上常常用它做比喻,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为人说四句偈的福德。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讲的,我们常常读到的,所以物质的珍宝有什么希奇!珍宝是什么?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宝,戒定慧三学是宝,六度、十波罗蜜是宝,诸佛菩萨、圣贤教诲是宝。你要从这地方去认知,从这个地方去学习。只要你认真努力,学了你能够落实,也就是学了你能够做到;你做不到没有用处。学了都能做到,宝你就得到了。这个宝是真的,不是假的,破迷开悟,了生死出三界、出十法界。
下面有五句,这五句是说明宝的用途。当然佛在此地讲的都是原理原则,用途是无量无边,略举五端。第一:
【一一树中,恒出一切诸庄严云。】
这是第一句。『一一树中』,我们懂得每一种的建树,『恒』是永远不间断,『出一切诸庄严云』。我们能不能见得到?见不到。为什么见不到?迷而不觉。谁见到?法身菩萨见到了,这个经的对象是法身菩萨。在我们这个世间,佛在经上也说大心凡夫见到了。大心没有私心,私心是小心量;换句话说,心量小的人见不到,心量大的人见到了。要大到什么程度?大乘教的标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样的人也能见到;虽然不是法身菩萨,他也能体会得到,我们要懂。何谓大心菩萨?起心动念一定是想到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他心里头常常念的是这个。绝对不是只念自己、只是想著我这一家,我们出家人想到我这一个学院、我这个道场,你的心量太小了。这个心量是轮回的心量,见不到大境界,深广的境界你没有分。你能懂这个道理吗?你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吗?确实我们不了解,不是我们境界。
我们要想得少分大经的利益,你不能不把心量拓开。从今而后不再想自己,不再想家庭,不再想我这个道场,你的智慧开了,你的思想、你的见解自自然然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你有非常浓厚的分别执著,这个时候你的分别执著愈来愈淡,你的想法、看法逐渐逐渐跟佛菩萨接轨了,在佛法里面讲相应了。虽然还没有入佛菩萨境界,气氛已经感受到了。古人比喻,那边烧火,火我还没有看到、还没有见到,暖气感受到了。量大真的是福大,量小不行!许多同学知道这个道理,听到时也欢喜,心量就是拓不开。什么原因?恐惧,怕心量拓开之后,对我自己个人的利益有很大的损害。念念自私,没有能把自私舍掉;害怕自私舍掉,我明天生活怎么办?明天谁来照顾我?我替别人著想,别人不替我著想。他在这里妄想分别执著,愈想愈多,愈想愈害怕,愈想愈不敢,这是他为什么发不起来的原因。说穿了,怕死怕苦,所以不敢。这个样子跟佛菩萨那个地方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