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作者:青涩春天      更新:2021-02-21 07:31      字数:4846
  子这也限制,那也不允许,孩子不能说他想说的话、不能做他想做的事,就得不到或少得到新知识、新经验、新体会,就会磨灭从娘胎里带来的这些特质,使其退化。这就是为什么把“少给限制多让试试”作为家庭教育方略的原因。
  第四章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二、少给限制多让试试(3)
  有人说我的说法过于武断。他们说,孩子刚生出来那么小,有什么创新精神呢?我说,孩子具有创新精神就是因为他们小,****为什么不如孩子呢?就是因为****比孩子大、比孩子懂得多、比孩子成熟。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下面具体讲讲孩子的特点。
  1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
  孩子从母体生出来,来到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与他们曾经生活过的母体内完全不同的陌生世界。他们一方面感到这个世界处处新鲜,另一方面又必须适应这个世界,必须付诸行动来探求他们的生存之路。这就使得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孩子做事没有框框
  孩子从母体生出来,什么都不懂,不懂自然规律,不懂法律条文,不懂道德规范,因此,做事没有框框。其实,成年人认可的条文、规矩、规范有不少是不完善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只是习惯了、见怪不怪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久闻不知其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他们年纪小,做过的事情少,阅历浅,知识少,不懂章法,对许多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形成习惯。他们对有臭味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久闻,所以一闻就知其臭。孩子的一些行为在成年人看来可能是啼笑皆非的。但是,有时就是这些看似“啼笑皆非”的东西,却是正确的。
  3孩子不知道困难和失败,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孩子从母体生出来,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什么是失败,不知道失败了不好意思和丢面子。孩子做事凭天性,想做就做,而且百折不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是有句话叫“无知者无畏”吗?孩子就是“无知者无畏”的人。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走不稳,一迈步就摔倒了,但他对此却毫不在意,会爬起来再走。不知道困难和失败,勇往直前是孩子的天性。
  “求是”是问为什么、研究为什么、解决为什么。要研究为什么、解决为什么就得做试验,就得试试。家长对孩子“少给限制多让试试”就是尽量多地让孩子做没有做过的事。这样孩子就会通过做没有做过的事研究新问题,探索解新方法,增长新知识、新经验、新体会,就会培养孩子的求是品质。
  对孩子“少给限制多让试试”,孩子通过试做成一件事就会增加一份自信、增强一份自尊。不让孩子多试,就减少了孩子做成事情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孩子增加自信和自尊的机会。
  为了便于家长记住对孩子“少给限制多让试试”的重要作用,我编了几句三字经:人之初,善创新。长大后,有区分。缘何故,父母亲。多试试,善求是;善求是,会创新。不让试,少自信;少自信,缺自尊。
  (二)存在的问题
  在“少给限制多让试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①家长过度呵护孩子,怕不安全,怕出事,对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不让试那也不让试;②过多地按****规范要求孩子,限制孩子的行动。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使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按社会道德、法律、法规规范孩子言行的过程。但是,道德、法律、法规有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地方,还有许多是道德、法规、规范之外的事。道德、法律、法规不完善或错误的地方,往往由有创新精神的人发现或提出来。许多是道德、法规、规范之外的事,在大人看来是不能做的,孩子确很乐于做。如夏天下雨在路上或院子里留下的积水,大人见了都会绕开走,而孩子却愿意趟水玩一下。如果水不是太凉,又不太脏,就不要按成年人的规范要求孩子,可以让孩子下水去趟一趟、玩一玩,对孩子有好处。
  第四章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二、少给限制多让试试(4)
  “少给限制多让试试”是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至于哪些能试,哪些不能试,如何试,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说法,就看家长的了,就看家长的水平了。为了让读者对“如何少给限制多让试试”有较为具体的认识,下面举几个事例。
  事例1:别跑,摔着了
  有一位爷爷,已经退休。一天,这位爷爷带着他两周岁零两个月的孙女来看火车。常启先生也带着他三岁零一个月的孙子常贺来这里看火车。两个孩子一见如故,就一起玩了起来。玩了一会儿,常贺和小女孩儿在铁道护网外面沿着护网跑了起来。爷爷见状,在后面大喊:“别跑,摔着了!”小女孩听到爷爷的喊声,放慢了速度。爷爷又喊:“快回来!”小女孩回到了爷爷的身边。
  没待多一会儿,小女孩看见常贺蹬在高桩上很好玩,就去蹬高桩。说是高桩,其实并不高,也就20多公分。铁道部门为了不让行人靠近和横穿铁道,在铁道两侧加了护网,这高桩是固定护网的钢柱子用的,是水泥做成的。小女孩跑到高桩旁边,还没有蹬上去,爷爷又喊:“别上,摔着了!”小女孩没有听爷爷的话,自作主张地蹬了上去。为了能够站稳,小女孩用手抓住了护网和护网的柱子。爷爷见了喊道:“别摸!脏,快下来!”结果小女孩被爷爷从高桩上拉了下来。小女孩站在爷爷身旁,觉得很没趣。常贺看小女孩挺可怜的,就跑过去找小女孩玩。玩得高兴了,两个孩子又跑了起来。常贺在前面跑,小女孩在后面追。这下爷爷真的生气了,追上去一把拉住小女孩,训斥道:“不叫你跑,你非跑,摔倒了怎么办?不听话!”小女孩被爷爷拉到了一旁静静地等着看火车。
  时间长了,又没有火车路过,小女孩就开始动起来,不仅蹦跳,还有旋转,样子看起来还是挺潇洒的。不料,转得正起劲的时候,小女孩摔倒了,摔得两只手和两个膝盖上都是土。两岁多的孩子摔跤是正常的事,小女孩也没在意,爬起来拍了拍手上的土,没事了。正当小女孩准备再转的时候,爷爷一把拉住了孙女,帮孙女擦手上和膝盖上的土,边擦边说:“磕疼了吧,摔破了吧!”常启先生一直看着这祖孙俩,虽然觉得这位爷爷的做法不大合适,但因为不认识不便贸然说话。后来常启先生实在忍不住了,就过去对爷爷说:“没事的,这不也没有摔坏吗,叫她和我的孙子去玩吧!”爷爷根本听不进常启先生的话,一边给孙女擦土,一边责怪孙女:“不小心,不听话!”结果小女孩哭了。
  过分呵护孩子已经成了不少家庭的通病。前面说的这位爷爷就不让孙女跑、不让孙女蹬高桩、不让孙女摸护网,只允许静静地等着看火车。跑步、蹬高桩、把住护网掌握平衡,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对于一个两岁零两个月的孩子来说,是要付出的。这些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非常有好处,尤其是对孩子大脑的发育和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让孩子活动,就剥夺了孩子身心经受锻炼的机会,就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尤其对0~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剥夺了他们大脑发育的机会。对孩子限制得越多,这种剥夺就越严重。家长希望孩子聪明,结果却没有聪明起来。这其中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对孩子限制过多肯定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第四章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二、少给限制多让试试(5)
  另外,对孩子过分呵护,就会减少孩子的经历。孩子经历得少,长大后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如何是好。“摔一下”对孩子来说应该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孩子年纪小,身子矮,重量轻,加上骨骼柔性好,一般来说,摔一跤是无妨碍的。孩子摔跤不但没有什么妨害,而且对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是很有帮助的。同样是摔倒了,家长的态度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小女孩摔倒了,本来没什么事,爷爷却说:“磕疼了吧,摔破了吧!”还责怪孩子“不小心,不听话!”结果把孩子说哭了。这样的次数多了,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如果换一种态度会怎样呢?爷爷说:“没事儿,勇敢,快起来!”孩子不但不会哭,而且会继续玩。这样会培养孩子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常听家长抱怨:“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又说,他怎么就不听呢?”其实,不是孩子不听,是听不懂,听不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经历得太少,对家长说的事情缺乏切身体验。
  事例2:不要限制他
  前面讲过常贺玩滑梯的事。按常规,玩滑梯要从梯子上爬上去,然后从滑道上滑下来。常贺却不是这样。他要从滑道上爬上去,再从滑道上滑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常贺学会了踩着滑道往上走,走到上面再从滑道上滑下来。
  常贺这种玩滑梯的方式,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合章法的。那么,孩子提出来要尝试这种新的玩法,家长应该支持呢,还是制止?常启先生认为,孩子没必要事事都要按照成年人所设想的那样行事。对于玩滑梯这件事,只要不影响其他人玩(当时只有常贺一个人玩滑梯),不损坏设备,不出安全问题,就应该让孩子去试验他的新玩法,不要限制他。不影响他人玩是很重要的原则。要从小教育孩子,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安全也很重要,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不能出安全问题。
  保护与帮助是有区别的。帮助是对孩子的活动产生直接作用的行为,保护对孩子的活动不产生直接作用,只产生间接影响。拿孩子玩滑梯来说,家长扶着孩子,或牵着孩子的手,或帮着孩子往上爬,都会对孩子玩滑梯产生直接作用,属于帮助;如果家长只是在孩子旁边护着,而不接触孩子的身体,家长对孩子玩滑梯不产生直接作用,就属于保护。保护很重要,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常启先生主张,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能少给帮助的就少给帮助,能不帮助的就不帮助。这是因为孩子的许多优秀品质是通过实践历练出来的。给了帮助,就减少了孩子经受锻炼的强度;过分的帮助,甚至会使孩子得不到锻炼。
  我想指出一点,家长对孩子的能力往往估计不足。有报道说,新生儿能拉起与他的体重等重量的物体。实验是这样做的:给新生儿一个带子,带子下面做一个套,让他拽住套,然后往高处提带子,这时新生儿不会松手,而是拽住带子随着带子的提升一起被提了起来。所以,家长应该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
  事例3:头朝下上床
  常贺3岁多的时候想了一种新的上床方法。他先背朝着床,然后突然倒到床上,顺势把两条腿和两只脚抬起来和上身成一个角度,再把两条腿和两只脚往一边一歪就上床了。
  这种上床的方法熟练了,没过几天,他又想出了一种新的上床方法。他先把两只手拄在地毯上,把两条腿和两只脚放到床上,以大腿根为分界把身体弄成直角。然后,他把手掌按住床的侧面床的侧面有一层塑料布,他的手出汗了,手与塑料布之间有摩擦力,能使上一点劲。使劲,腿脚使劲踢蹬,上身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竭尽全身的力气往上。这些动作看起来是挺危险的,弄不好腿脚离开了床,两只手和胳膊撑在地毯上,成了不稳定的倒立,有可能摔到地毯上。常启先生说:“常贺,这样上床不行。”
  第四章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二、少给限制多让试试(6)
  常贺说:“行,我能行。”
  常启先生又说:“常贺,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你这样做不行!”
  常贺说:“我能行!”
  他一边说,一边做。常启先生没有强迫常贺停下来,由他去做,只是在一旁尽心地保护。弄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常贺累得浑身是汗,背心和裤衩(他只穿了这点衣服)全湿透了,累得实在没有力气了,不弄了。常启先生对常贺说:“常贺,不倒着上床了?”
  常贺说:“不上了。”
  常启先生说:“为什么不上了?”
  常贺说:“没劲了。”
  常启先生说:“有劲也上不去,因为这种方法不对!”
  常贺说:“我能上去,明天再上。”
  常贺这样上了好几天,也没上去,后来就不上了。
  在常启先生看来,常贺这种上床的方式是不行的。常启先生还亲自试过,也没有成功。既然知道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