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
无边的寒冷 更新:2021-02-21 07:14 字数:4716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我认为就是技术应用型或者叫技术型教育里面的一个专科层次。而这个类型的本科层次就应该是技术应用型本科,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这一批学校的出路所在。
我再举一个例子,北京市最近有一个重大举措,在经济发展的这方面工作里面,有一个重大的举措,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这么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北京最近很多年,近些年来始终没有强调过的,现在根据新的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这个任务,在这个任务里面,举措里面有一项,跟韩国的现代企业合作。在北京郊区顺义,建一个汽车城,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就有同志提出置疑,北京市你为什么这么决策,问题在哪儿?你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国际上档次更高的一个生产汽车的企业来进行合作,而选择了属于中档水平的韩国的这个企业。那么北京市分析这个原因,明确告诉大家这个原因在哪里,北京市缺乏足够的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那么这些人员的培养,我认为就是咱们这一批学校的培养的目标。
关于技术型人才概念我想应该外延扩大一点。一个就是说,我们只能说这种新建高校可能现在留给你的,从教育的原有结构上,留给你一个比较巨大的发展空间。恐怕就是这样一个技术层面的东西,或者我们说是实践层面,操作层面的这种知识。那么如果我们新建高校选择这样的一个定位的话,我们可能会发展好一些,发展相对来说,在这样一个比较大的空间里,我们发展得可能会容易一些。但是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方面,就是说应该以这个为主,但是你真正做到技术方面要有比较好的发展的话,你还得相应地有一部分基本理论或者说基本知识方面的支持才能使你的技术,这个技术本身也是要不断地提高,要纯搞成操作性的东西很细致,很具体化的东西。这个学科,包括你学校的发展,可能相对来说,发展后劲就有问题了,所以我觉得要把它相应扩大一下,就是说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但是和我技术层面有关的这些东西,我以它为主。但是和它有关的,能够支持它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东西,都是应该纳入到我的这样一个特点中来考虑。还有就是说关于我们国家分类的,说专业技术教育这样一个概念,可能原来也太窄了,只是把属于那种比如说属于加工业需要的操作知识,算作专业技术知识。其实要按照现在这样一个劳动分工这样一个大的概念来看,只要你是某一个专门领域的跟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相关的,它都是属于那种实践性的操作性的知识。这样呢,外延就要大得多,管理它也可以是操作性的,你这个面可能要扩宽一点,就关于操作性的这个知识的问题。
在这些新建高校当中,它们在走这个改革创新的道路当中,有哪些共性问题是值得大家拿出来一起来探讨的,我们现在应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请四位嘉宾畅所欲言一下。
现在新建高校所面临着一个共性问题,实际上主要是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也就是说,你新建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适合社会的需求。那么这就是我们要改革,要创新的目的所在。那么从改革的内容来看,还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新建高校的学科结构的调整问题,要增强适应性,就必然涉及到学科结构的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因为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加入世贸组织也好,无论是对国家也好,对地方也好,这个我们都需要这方面的适用性。刚才张教授说的技术应用层次这些人才,我们不用先来界定它技术层面到底包含哪些?它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我们主要增强这个社会的适应性,要调整学科的专业结构。比如说,根据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发展的要求,比如说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刚才提到汽车,比如说长春,比如说上海,我们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在某些:比如说电子,汽车制造,机械制造这个专业,要上哪些专业。还比如说,要改造环境,环境工程,比如说我刚才举的民族院校,它也有,要上旅游管理专业,这个旅游呢!民族地区呢!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旅游资源非常地丰富。上旅游专业,发挥民族地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旅游景点众多,名胜古迹和少数民族风情这种优势,上这种旅游专业,那直接可以为民族地区服务。还比如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所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方面的这些专业,这就是我们不是说要急功近利,而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既要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按照高等教育内在的规律来把握,更好地把学科和专业设置这个问题搞好,这是我觉得是我们新建高校所面临的一个共性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创新。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实质是人的精神和能力的创新。那么作为高等学校来说,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我觉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重要一条。那么在于人才的培养的模式上面,作为地方高校来说,我们的定位主要来说是围绕地方经济服务。那么在人才模式的创新当中,我觉得现在也是我们改革创新当中的有一些探索的一些途径。比如说,产、学、研、这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产学研结合的含义,从它的目的来说,我估计有这么几个,一个是学校企业,科研、研究产品开发相结合,那么这是一个三者合并的一个目的。另外一个,这三者合并也是一个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那么这个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以往我们的毕业生,所注重的可能是知识和能力。那么随着现在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它更注重可能人才的实践技能和他的经历,比如说像有一些产业,它的知识更新很快,那么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可能它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到他工作以后,一到两年之间它可能要主动去适应。那么这种产、学、研结合以后,这种模式国内现在有很多,两年在学校里边教学,两年在比较特殊的行业。比如说我们说信息产业,IT产业,那么他们所追求的高新技术是非常快的,可能这些企业它是追踪这些前沿的科技的,那么学生如果有机会,后两年到这种企业去学习的话。那么他可能在既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追踪到学习掌握了一部分现在比较发达的,先进的一些技术。同时,可能的话,还参加这些企业的产品开发,那么这个产品开发,如果说作为创作人员,作为主要的研究人员参与了以后,那么他在就业的时候,可能他有这段经历,那么这段经历,可能是我们以后学生就业当中的附加值的一个增加。这个就比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简单的动作能力,可能要强,所以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来看,现在可能是一种发展趋势。
第二种人才模式,就是按照学科的一级学科,大类来招生。那么这个大类招生,我简单形容一下,就像一个大楼一样。同学们第一年,第二年进学校以后,在大厅里边。一层楼、二层楼还是大厅,那么到了三年、四年、五年,乃至于医学有五年,乃至于后面的三年,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学校以及社会的需要,它可能各上各的楼梯。这个在大厅里边大家是同样的积淀,知识的一样的掌握,那么随着你需要不同,你各上各的楼梯,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可能基础知识非常厚实,那么他的专业的分化,更适合学生的个人。这个个人,那么像这一类的,今年湖北省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医学方面的,临床医学以医学技术类招生进来,那么你可能后期分化,我往临床医学发展,我可能往医学检验这个方面发展,这是第二个人才创新的模式。
第三个模式就是现在除了企业以外,还跟有关的当地的主管的企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加强联合。还有跟特殊的行业,以及新型发展的一些企业,来加强合作。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江汉大学,和武汉女子足球俱乐部加强联系,加强合作办学。现在武汉的女子足球俱乐部,就是在我们和武汉证券公司联手的基础之上,办的这么一批学生。那么她进校以后,在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的学习上面,有所侧重以外,同时加强了足球的训练。那么它也采取俱乐部的管理形式,它也是中国足协的注册会员,那么去年2001年参加了国家的A级的女子足球的联赛,那么她毕业以后,她可能转制,可以转到其他的俱乐部。那么这种培养模式,得到了足协管理层的肯定,那么这一种也是新兴产业,或者是足球,我们把它称为产业,从它的某种意义上这种新型的东西,我们也在尝试,在尝试当中。
刚才朱所长给我们提供了他们学校包括他自己认为的一些改革创新的一些探索,包括一些方法,我不知道另外三位嘉宾你们觉得方法怎么样,或者说你们有什么意见。
刚才他们谈的我都很赞成,确实是在通过各种途径,在各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育环节里头采取走创新之路,采取很多的举措。我想因为从高校的功能来说,一共是三个方面,这个是通行的。所有的高校都具有这么三个功能,一个就是培养人才,一个就是科学研究,第三个就是服务社会。这三个职能,实际上在我们咱们这一批学校身上,同样要通过改革创新,能够让它体现出咱们这批学校,做这些工作,应该说更有特色,是跟那些其他的学校是不一样的。我想刚才几位实际上已经一这个意思在里面了,你比如说紧紧围绕着地方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同时,不断地进行教改里面的一些具体环节的改革,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想这个可能要走创新之路,从成效上来说,培养人是最大的一个成效。
那么刘教授您觉得改革创新应该主要集中在哪几方面,它和以前资深学校,老学校,改革创新有哪些不同。
我是想这样,就是说刚才各位老师谈到了,各个层面比如说教学呀,还有为地方服务的这样一个办学目标。我觉得这些理念都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为地方服务这样的一个定位,任何一个学校,可能你都脱离不开你的地方。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这个学校只要在这里,不论你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可能你要为这个地方服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你的职能或者说你的使命,你要是没有这一点,可能你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你的社会承认,你的社会作用,等等都会受到影响。但是我觉得,同样是为社会服务,可能也会有不同的定位。比如说层次上的定位,你为这个社会的哪一个层次服务。比如说各个不同领域,不同的方面。因为这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它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内部也有很复杂的分化,那么就说你在为地方服务的时候,我觉得这些新建学校,在你这样为地方服务的一个大前提之下,你还应该找清楚,我在这样一个地方服务的这样一个基础上,我的主打是什么?或者说我的主要的特色是什么,那么这个可能是你要形成你的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的战略,这个恐怕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你要在组织层面要有一个建设的规划。前面我们谈到的都是你如何去教学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对吧。还有学校定位,为地方服务,那么你现在学校定位成为地方服务以后,作为一个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部门,那么从我这个组织这个层次上,我应该如何去做。我怎么为地方服务,我为地方做哪些服务?这个恐怕你首先得有一个战略选择,你要确定目标,那么确定目标可能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你得对这个地方需求有所了解,然后你得对学生的需求,家长对学生发展的目标的这种需求可能也得有所了解。还有就是说你学校现有的这种情况来看,你能为我们地方的哪些方面提供出来比较好的这样一个贡献,那么这作为你的主打,你必须得有成果拿出来,你的目标或者说发展战略确定了以后,你如何实现这些东西,就涉及到你组织建设的第二个层次的东西,你必须拿出一套规则来。也就是你怎么样达到这个目标,你怎么样规范你内部的各个部门,各种各样的教学人员,能够大家都一致地向这个目标努力。跟这个目标有共识,同时从行为上能够协调一致,这可能就需要一些制度建设。我觉得,这制度建设呢,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教学制度,教师的管理制度等等。就是这样的一些内容,你从这样制度建设上,保证你的学校,能够有一定的能力,来实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