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节
作者:
无边的寒冷 更新:2021-02-21 07:01 字数:4764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177'
建文的忧虑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21岁的少年惊奇的发现,他仍然看不到太阳,因为有九个人的身影又笼罩到了他的头上。
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
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上面那句话的关键所在就是不等,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伍万七千人,而在实践中,藩王们都倾向于选择后一个数字,枪杆子里出政权,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按说这个数字其实也不多,区区五万多人,自然干不过中央。可见朱元璋在安排军队建制时是有所考虑的,但事情往往坏就坏在例外这个词上。
可以例外的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九个人的某几个。他们之所以可以例外,是因为他们负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守护边界。
他们的防区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九个武装地主就如同九大军区,分别负担着不同的任务,其中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队,可谓兵势强大,但这二位还不是九王中最生猛的,公认的打仗第一强人是宁王,此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但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
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可以说是明军中的国际纵队,全部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极强。可能有人要问,为何这些蒙古人甘心给明朝打工。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明朝按时发放工资,这些外援们吃饱饭还能去娱乐场所休闲一下,而北元却是经常打白条,打仗前许愿抢到的战利品归个人所有,结果往往抢回来就要先交集体,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这就是明显的赔本买卖了,拼死抢了点东西回来,还要交公,万一死掉了估计还没有人管埋。确实不如给明朝当公务员,按月拿钱还有福利保障,无数的蒙古人就是被这种政策吸引过来的。
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宁王本人也是极为凶横,据说他每次打仗都领头冲锋,活像第一滴血里的兰博,杀人不眨眼,砍头如切菜,连燕王这样的狠角色看到他都要让三分。
这几位镇守边界的武装地主还经常搞联合军事演习,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人在边界动刀动枪,喊杀冲天,一旦有这样的动静,北元游击队就会立刻转入地下斗争。
其实这些喊杀声惊动的不只是北元,还有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示威。
该采取点措施了。
'178'
朱允炆是一个好人,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朱标患重病,朱允炆尽心伺候。他的孝顺并没有感动上天,挽留住朱标的性命。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他的三个年级还小的弟弟接来和自己一起住,目的很简单,他不想这些年幼的弟弟和自己一样去承受失去父亲的痛苦,他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亲情。
那年,他才十五岁。
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朱元璋的护理工作,由于朱元璋脾气本来就不好,伺候他的人总是担心掉脑袋,朱允炆主动承担了责任,他亲自服侍朱元璋,直到朱元璋离开这个世界。他尽到了一个好儿子和好孙子的责任。
他也是一个早熟的少年,当然促使他早熟的并不只是父亲的早逝,还有他的那些叔叔们
让朱允炆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两件事:
一次,朱元璋老师出了一道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求学生们对出下联,学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好学生朱允炆,另一个是社会青年朱棣。
朱允炆先对,却对得很不高明,他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勉强对得上,却是不雅,而此时社会青年朱棣却灵感突发,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句不但对得工整,还突出了一个龙字,确是绝对。朱元璋很高兴,表扬了朱棣,而朱棣也不失时机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似乎是你也就这能耐而已。
朱允炆虽然还小,但却明白那个眼神的意义。
另一次就严重得多了,朱允炆放学后,正巧遇上社会青年朱棣,朱棣一看四下无人,就露出了流氓相,居然用手拍他的后背,说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
朱棣的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是大不敬,大概类似今天学校门口的不良少年堵住学生抢劫。
朱允炆也没有想到朱棣居然敢如此放肆,一时不知所措,慌了手脚,正在这时,朱元璋老师过来了,他看见如此情景,勃然大怒,狠狠地骂了朱棣一顿,此时朱允炆的反应却十分耐人寻味。
他不但没有向朱元璋告状,反而帮朱棣说话,向朱元璋表示这是他们叔侄俩闹着玩的。朱元璋这才没有追究。
你不得不佩服朱允炆的反应。这是皇室子孙在复杂环境下的一种天赋,但在我看来,这种天赋似乎是一种悲哀。
在朱元璋的眼里,朱棣是一个好儿子,可是在朱允炆的眼里,朱棣是一个坏叔叔。这倒也不矛盾,就如我们前面所说,朱棣本来就有两张脸,一张是给父亲看的,一张是给侄子看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那次历史上有名的对话。
'179'
第一个人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带着几分神秘感,告诉已经被确认为继承人的朱允炆,自己已为他选择了一个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但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过于傲气,所以现在还不能用他,要压制他一下,将来才能够成大气。然后他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方孝孺。
大家应该从朱元璋的话中吸取教训,一般领导提拔你之前总是要打压一下的,所谓磨练就是这样来的,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就真有可能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说来倒也滑稽,这位方孝孺就是在空印案中被错杀的方克勤之子,杀其父而用其子,不知这算不算也是对方孝孺的一种压制。
方孝孺自小熟读经书,为人称道,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而他自己也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但让他莫名其妙的是,自己名声很大,老师又在朝中为官,洪武十五年、二十五年,地方政府两次向朱元璋推荐自己,却一直没有得到任用。
我们知道原因,但当时的方孝孺是不知道原因的,他就这样等了十年之久,由此可见,领导的想法确实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
朱元璋告诉朱允炆,方孝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他的一生都会效忠于你,并能为你治理国家,开创太平盛世。
这话他只说对了一半。
'180'
第二个人
洪武年间,京城里的谨身殿由于没有安装避雷针,被雷给劈了,如果是今天大概是要搞个安全宣传的,教育一下大家注意天气变化,修好完事,但在当年,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朱元璋认为是上天发怒了,便决定去祷庙祭祀,他大概是认为自己确实干了不少错事,所以这次祭祀他挑选了一批人和他一起去
挑选条件是极为苛刻的,那就是在九年之内(含九年)没有过任何过失的,这在洪武朝可真是难过登天了。那个时候,官员能保住脑袋就不错了,你就是没错,说不准老朱也能给你挑出错来。这么看来,能符合要求者还真是需要一颗纯洁的心灵,至少对老朱纯洁。
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齐德就是其中一个,他因为这件事被朱元璋留意,并记在心中,祭祀完毕后,朱元璋亲自为齐德改名为泰,从此齐泰这个名字成为了他一生的代号。
此人是个文人,虽未带兵,却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朱元璋也曾放心不下,为他举行了一场单独面试,询问边界将领的名字,齐泰不慌不忙,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毫无遗漏,得了满分。之后又问各地的形势,齐泰这次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册,上面的记载十分详细。朱元璋十分惊讶,大为欣赏。
要知道,这次面试是突然性的,齐泰并未预先做准备,说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把这些玩意当书来背的,还写成小册子,随走随看,其用功之热情胜似今日在公交车上背单词的四级考生。
他也将成为建文帝的重臣。
'181'
第三个人
这个人比较特殊,他从入朝为官时起就是朱允炆的死党,此人就是黄子澄。
黄子澄是江西人,洪武十八年,他一鸣惊人,在当年的高考中以最高分获得会元的称号,后被选拔为东宫伴读,这是一个前途远大的工作,因为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可见其学问之深。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他一直陪伴在旁,而一件事情的发生更是加深了他与朱允炆之间的感情。
有一次,朱允炆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正好被经过此地的黄子澄看见,他便上前问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说了实话,他担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们,万一将来要造反可怎么办才好。没想到黄子澄听后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担心,他说:〃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胜!〃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乱一定会被平定。
朱允炆听见这些话,顿时大感安慰,他把这些话记在心中,并感谢黄子澄为他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脱离实际以古论今的例子,试问周亚夫在何处,你黄子澄能带兵打仗吗?
总结以上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并非虚言啊!
建文帝登基后,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这三个书生就此成为建文帝的智囊团。
当朱允炆正式成为皇帝后,他找到了黄子澄,问了他一个问题:〃先生,你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的话吗?〃
黄子澄肃然回答道:〃从不敢忘记!〃
那就动手吧,朱棣迟早要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定会造反的!
'182'
朱棣的痛苦
朱棣其实并不像造反,他想当皇帝,但他不想造反。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矛盾的命题,其实并不矛盾。从权利义务的关系来看,当皇帝是权利,而造反则是义务,因为对于那些投错了胎或者是投晚了胎的人来说,要想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
从经济学上来说,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亏本,根据以往数据显示,亏本者的结局一般都是死。相信朱棣在造反前还是仔细读过历史书的,古往今来,把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这些小朝代也算在内,王爷能够造反成功的,扳指头就可以数得出来,估计还不用脚趾。
如果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只统计类似明朝这样的大一统时代,朱棣就会惊喜地发现,目前的记录还是零。而朱棣对打破这个记录似乎也不太有信心。如果有人告诉朱棣,出一笔钱,就可以让他造一把反,造反失败赔钱就行,估计朱棣就算是找银行贷款也会把钱凑足的。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担保者。对于朱棣而言,造反的成本实在太大了,当年的朱重八,烂命一条、父母双亡、身无长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正当工作,也没有银行存款,简直就是天生的造反苗子。可就是这样,他在造反前还左思右想,犹豫不定。
朱棣就不同了,他出生皇族,有自己的房子和老婆孩子,手下有十几万人,随时听从他的指挥。王府休闲娱乐一应俱全,如果想找点刺激,出门左转不远就能碰到邻居蒙古人,顺便过过打仗的瘾。可万一造反失败,房子女人孩子部下都没了,自己的小命也必然不保。
做这样的一笔生意实在是要经过仔细考虑的。
因为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