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节
作者:
知恩报恩 更新:2021-02-20 20:20 字数:4754
俳朔辞械男纬捎敕⒄梗旧鲜窃诤河铩胺獗铡钡姆段谧晕曳⒄沟模胂@蔼猜蘼泶趁挥腥魏瘟怠Q黄秸院螅餮Фィ∨酚锏难芯看城每撕河镅芯康摹胺獗铡贝竺牛笥胫敖岷稀保欢河锏难芯浚捎诰窒抻谖淖质槊娌牧希悸繁冉舷琳丫鱿帜岩陨钊敕⒄沟奈;蚨舱枰行吕砺邸⑿路椒ǖ牟钩洹A街盅芯看常挥兴瑁挥兴螅蚨小⑼庥镅匝Ъ叶荚谔剿鳌敖岷稀钡耐揪叮渥钪匾谋曛揪褪?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和诞生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的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马氏文通》的出版至今正好一百年。这一百年的中国语言学,可以说是探索汉语的研究传统与印欧语的研究传统相结合的一百年,而在语言学的各个领域中,历史语言学的“结合”的成效又是最为显著的一个部门,因而借此纪念《马氏文通》出版百年之际,回顾一下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语言学的发展,总结相应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语言学今后的发展来说,不是没有意义的。
一、两大传统的碰撞和古音研究的一场大辩论
汉语和印欧系语言是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语言,以此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两大传统的理论和方法自然也大相径庭,因而要实现两大传统的“结合”也就不能不是一种艰苦的历程。“文化交流并不总是在平静祥和的气氛中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撞击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季羡林,1997),汉语研究与印欧语的理论、方法的结合过程,情况正是那样,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撞击,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伴随着“五·四”运动而发生的“整理国故”和由此而展开的一场古音研究的大辩论。
“整理国故”或“整理国学”是以胡适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发起的一次颇有规模的学术活动,其目的是“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蔡元培,1919),“应该尽量指导‘国故家’用科学的方法去做国故的研究”(胡适,1919)。这种“科学的方法”与中国传统的小学、特别是乾嘉学派的研究方法有重大的差异,前者讲系统、讲演绎推理,而后者重实证、重一字一义的解释。反映胡适“整理国故”思想的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刊词,认为旧方法“研究的范围太狭窄”“太注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缺乏参考比较的材料”,因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要“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国学研究的材料”“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发刊词还以音韵的研究为例具体说明比较方法的效用,认为“在音韵学上,比较的研究最有功效。用广东音可以考侵覃各韵的古音,可以考古代入声的区别。近时西洋学者如Karlgren,如BaronvonStalHolstein,用梵文原本来对照汉文译音的文字,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古音学上的许多困难问题。不但如此,日本语里,朝鲜语里,安南语里,都保存有中国古音可以供我们的参考比较。西藏文自唐朝以来,音读虽然变了,而文字的拼法不曾变,更可以供我们的参考比较,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中国古音里有许多奇怪的复辅音呢”。与发刊词一起,《国学季刊》还发表了钢和泰(1923)的《音译梵书与中国古音》。该文认为,研究汉语音韵的材料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汉语方言,二是汉外语的对音与译音,三是反切与韵表,其中汉外语的对音与译音尤以梵汉对音最为重要,“梵咒的音读因为有宗教的性质,故在中国古音学上的价值比一切非宗教的译音格外重要”。紧接着这篇文章,第2期的《国学季刊》又发表了汪荣宝(1923,241,255)的《歌戈鱼虞模古读考》,认为汉语的“a”元音是自己固有的,不是像传统所说的那样,来自西域。他根据魏晋六朝的梵汉对音、日译汉音等材料,发现“同一语音,而在宋齐之后用歌戈韵字译对者,在魏晋以上多用鱼虞模韵字为之;因恍然于汉魏时代之鱼虞模即唐宋以上之歌戈麻,亦即收a而非收u、ü者也”。他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唐宋以上,凡歌戈韵之字皆读a音,不读o音;魏晋以上,凡鱼虞模之字亦皆读a音,不读u音或ü音”,认为“南山可移,此案必不可改”。这些文章开始用新的、比较的方法对汉语的音类进行语音学的考释和描写,探索汉语音韵历史研究的新途径。
汉语音韵的研究过去只局限于汉语自身的韵书、韵图、异文、诗韵、谐声等“死”的书面材料的分析,满足于音类的分合比较,既没有考虑如何利用广泛存在于汉梵、汉朝、汉越、汉藏等译音、对音中的资料,也没有考虑汉语方言、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语音演变的关系,用比较的方法对音类进行语音学的描写。这种以“死”材料的分析为基础的历史音韵研究,固然是语言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但进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难以深入,因为用方块汉字记载下来的书面“死”材料只能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比相关的资料,难以具体描述演变的规律;而且,“死材料”是“死”的,对它们的排比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出现“山穷水尽”的状态,因为材料用完了,排比也不可能出现新的花样。所以,汉语音韵经过清儒的研究,“古音二十二部之目遂令后世无可增损。故训诂名物文字之学有待于将来者甚多,至古韵之学,谓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也”(王国维,1940)。“等韵图的绘制,至劳乃宣已走到穷途,宋元等韵的解释,至黄季刚亦陷入于绝境”(赵荫棠,1957,315)。面对这样的情况,汉语音韵的历史研究需要寻找新的途径。潘尊行(1923,422)清楚地意识到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认为它“只能使我们约略地知道古今变迁的大齐,不能使我们明白声韵发展的程序。这实由于他们所根据的材料,读音不能古于广韵,参证不外乎谐声,音训,韵文,异文等类的缘故。讲到这里,我们可要感着比较语言学的需要了”。这一呼声代表了汉语历史语言学家寻找新的研究途径的心声。《国学季刊》的发刊词和钢和泰、汪荣宝的文章就是想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改进汉语音韵的历史研究,由于它符合语言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钱玄同在《古读考》一文之后写了附记,认为“汪衮甫君考明唐宋以上歌戈部读a音,魏晋以上鱼虞模部也读a音,证据确凿,我极相信”。林玉堂(1923)、李思纯(1924)也充分肯定《古读考》一文的价值,并提出一些补正性的意见。这些研究虽然还不是历史比较法,但无疑会对传统的研究方法形成冲击,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相应的反驳。当时的国学大师是章炳麟,他看了《古读考》一文后马上著文反对,认为译音、对音不可靠,无法据此考订古音。此文一发表,徐震附和此说,但引起林玉堂、唐钺、汪荣宝等人的反驳,形成古音研究方法的一场大辩论。魏建功还为这场辩论写了一篇叫做《古音学上的大辩论(〈歌戈鱼虞模古读考〉引起的问题)》的文章,进行总结性的讨论。
章炳麟是国学权威,他反对《古读考》,无疑增加了辩论的重要性。辩论集中于三个问题:能不能根据译音、对音考订古音?如何对待例外?如何理解语音演变的音理?辩论的核心是第一个问题。章炳麟(1924,110,111)认为“内典译音,自隋以上,借略取相似,不求谐切。玄奘、窥基、义净之书,译音渐密,然亦有疏者,如宋明人书译金元音不能正确,盖不足为典要矣”,至于日译吴音、汉音,则“辗转侏离,尽失古读……或欲据此倒证中土唐音,甚谬”。汪荣宝、林玉堂、唐钺等人针对章的论点,逐一加以驳斥。汪荣宝(1925,131)认为隋以前的翻译经师多为印度人,精通梵语和“华言”,“观其文词之美,可以悟其语学之优,译音细事,稍识文字者能之,何至兼精华梵若彼,不求谐切若此”,至于“前后译音之歧,皆古今音异同,吾人正可据以考见历代音韵流变之迹,而决不能以时势之古近,判译事之短长也”。林玉堂(1924,158)又进了一步,认为“倘若日译、高译、梵译及安南音,歌韵俱读a,证据相符,我们总不能不承认a音为歌韵的正读,非出于传讹的了”。这一争论是新、旧两种方法论的冲突,预示着汉语音韵研究的方法将要发生重大的变化。国学派坚守旧日传统,而革新派也明显地带有“初出茅庐”的稚嫩的特点,对译音、对音的语言史价值作了绝对的肯定。固然,不同时期的译音和对音在拟测音类的具体音值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汪荣宝等人关于歌、戈韵的拟测也为此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例证,但译音、对音有其明显的局限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章炳麟等人指出它们不能作为拟测的可靠根据,虽然说理不清楚、不充分,但应该承认其中有合理的因素。根据当时的讨论和学术研究的发展状况,译音、对音在语言史研究中的局限性已有明显的表现。首先是关于译音、对音的“疏”与“密”的问题。章炳麟等人据此强调谐切的困难,而汪荣宝等则认为是语音发展的结果,“前后译音之歧”正可以“考见历代声韵流变之迹”。其实,这里的主要问题不是“疏”与“密”,而是材料的来源不同。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对我国新疆一带的古西域语进行考释,发现隋唐以前的中印文化交流不是直接的,而是经过西域诸国的中介;佛经也不是直接译自梵语,而是转译自吐火罗等语言,“盖后汉魏晋代中国所传之佛教,大抵由西域龟兹焉耆间接输入,其时所翻译之佛典,亦大抵由西域诸国语言如龟兹语焉耆语间接翻译而来。然西域诸国语言如龟兹焉耆等虽皆取法印度,然亦各有损益,与梵文原本不无异同,故南北朝隋唐高僧乃有直赴印度取经之事。因此等古西域语之发见,而后汉魏晋时代佛教由西域间接传入,乃得证明之”(方壮猷,1930)。季羡林(1956,306—307)也有进一步的分析,指出“最早的汉文里的印度文借字都不是直接从梵文译过来的,而是经过中亚古代语言,特别是吐火罗语的媒介……人们发现这些借字的音和梵文不相符合,于是就武断地说它是‘讹’或者是‘讹略’。事实上既不是‘讹’,也不‘略’,只是来源不同而已”。所以,隋以前译音的“疏”和隋以后译音的“密”,是音译材料的来源有别,不一定是“汉语音韵流变之迹”。汪荣宝等人没有注意到译音来源的差异固然情有可愿,因为有关问题的研究还刚刚开始,但译音、对音在语言史研究中有其局限性,这一点是难以否认的。
其次,译音、对音只能适用于所译、对时代的语音拟测,而不能广泛运用于其它时代的语言史的研究。这一点,汪荣宝等人暴露出一些明显的弱点。汉译梵音、日译吴音大体上在魏晋六朝,而日译汉音还要晚一些时候,大致在隋唐,用这些材料来考证歌戈鱼虞模的先秦古音,由于语言的演变,不可能完全适用。歌戈读a,革新派内部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而鱼虞模在先秦是不是读a,或什么时候开始读a,汪、钱、林、唐的拟测各不相同。钱玄同(1923)根据《诗经》用韵“鱼虞模部的字与歌戈部的字画然有别,不相通用”的情况,认为鱼虞模在周代读;林玉堂(1923,148)假定“鱼部普通读‘开o’[]音,有的时候因前音的影响或因方音的不同变为‘合o’音”;唐钺(1925)假定“自汉末至唐末普通读入开o[],有时候读u”。只有洪瑞钊(1925a、b)支持汪荣宝的拟测,认为“鱼模歌麻,在两汉以前,实属同部。宋郑庠古音辨首创此议。自有清声类之学大兴,於韵部辨析过当,乃分歌鱼为二”。他先是从通假、鱼阳对转、发音原理、楚辞鱼模多与麻为韵、《淮南子》的某些读若等方面来证明“鱼模古必同麻”,而后又“征之六书,形声假借之例,汉人传注读若声训之辞,与夫阴阳相转之理”,进一步证明“鱼之为侈,决无容疑”。这些考证固然可以弥补译音、对音分析之不足,但材料偏于零散,缺乏系统性,不足以否定“鱼虞模部的字与歌戈部的字画然有别,不相通用”的分部结论,“鱼之为侈”也不能否定钱、林、唐的拟测。为什么会有这些分歧的意见,依据的译音、对音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先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林玉堂(1923,152)想克服这种矛盾,提出方音分歧在考订古音中的重要性,认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