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
作者:
知恩报恩 更新:2021-02-20 20:20 字数:4947
混;清青、盐凡相混;元韵归山摄。
发现韩书隐含的第二语音系统,是宁忌浮的一大贡献,第二语音系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北方汉语的声韵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金元北方汉语提供了资料。
研究金元词曲用韵并取得较大成绩的是鲁国尧等。其成果为:鲁国尧《元遗山诗词用韵考》(《南京大学学报》,1986。1)、《白朴的词韵和曲韵及其同异》(《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白朴曲韵与〈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此外还有:廖英《关汉卿戏曲的用韵》(《中国语文》1963。4)、《诸宫调的用韵》(《中国语文》1964。1),周大璞《〈董西厢〉用韵考》(《武汉大学学报》19632),曹正义《元代山东人戏曲用韵析略》(《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2),姜聿华《黄公绍词韵与〈古今韵会举要〉》(《吉林师院学报》1984。3),李爱平《金元山东词人用韵考》(《语言研究》1985。2),刘青松《王恽诗词用韵研究》(《古汉语研究》1996。4),徐健《刘知远诸宫调残卷用韵考》(《古汉语研究》,1997。2)。
鲁国尧将元遗山词韵归纳为18部。遗山词的韵系正处于《中原音韵》韵系的前期阶段,二者十分接近。他们的异同,可看出语音演变之迹。
白朴及元代曲家的用韵研究,可与《中原音韵》的韵系相互参证,很有参考价值。这类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深入。
2《中原音韵》的研究
研究《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课题。自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史语所集刊》2本2分,1932)发表以来,研究者代有其人。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陆志韦《释中原音韵》(《燕京学报》31期,1946)是其翘楚。五十年代以后,对《中原音韵》的一些问题进行过讨论。文章有:赵遐秋、曾庆瑞《中原音韵音系的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中国语文》1962。7),李新魁《关于〈中原音韵〉音系的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与赵遐秋、曾庆瑞同志商榷》(《中国语文》1963。4),《〈中原音韵〉的性质及其代表的音系》(《江汉学报》1962。8)等。八十年代,出版了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李新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堪称一时之盛。此外,台湾陈新雄有《中原音韵概要》(1976),1991年北大出版社出版了论文集《中原音韵新论》,薛凤生有《中原音韵音位系统》(鲁国尧、侍建国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对《中原音韵》的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
(1)《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诸家的分歧在于:①中古知章庄三组在《中原音韵》中是合一还是二分?②中古见组细音在《中原音韵》中是否独立?③母是否存在以及一部分中古“疑”母字的变音要不要另立一类。
第2、第3个问题目前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即见系细音不应另为一类,“疑”母在少数韵中还存在。而第1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有待进一步研究。
(2)《中原音韵》有无入声。陆志韦、杨耐思、李新魁认为《中原音韵》入声还存在,“入派三声”并非“入变三声”,只是因为当时的入声韵尾弱化或者消失,而入声声调近于三声,故作曲时入声可以与三声相押。周德清将派入的入声列在三声的“本声”之后,说明入声与三声还有区别。赵荫棠、王力、董同、宁继福、薛凤生认为“入派三声”就是“入变三声”,《中原音韵》中入声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还可继续研究。
(3)《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论者有三种意见:①王力、宁继福认为《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是大都话;②李新魁认为《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是河南洛阳音。③蒋冀骋认为《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是一个片,不是一个点,有可能是河北话(见其著作《近代汉语音韵研究》)。目前仍无统一意见,还可再讨论。
3《蒙古字韵》和八思巴字的研究
研究八思巴字和《蒙古音韵》的主要成果有:[苏]龙果夫《八思巴字和古汉语》(唐虞译、罗常培校订,科学出版社,1959),罗常培《论龙果夫的〈八思巴字和古官话〉》(《中国语文》1959,12),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资料汇编〕》(科学出版社1959),照那斯图《论八思巴字》(《民族语文》1980。1)、《八思巴字篆体字母研究》(《中国语文》1980。4),杨耐思、照那斯图《八思巴字研究概述》(《民族语文》1983。6)、张卫东《试论八思巴字的冠h韵母》(《民族语文》1983。6),杨耐思《汉语影、幺、鱼、喻的八思巴字译音》(《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照那斯图、杨耐思《蒙古字韵校本》(民族出版社,1987),蒋冀骋《近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近代汉语音韵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也有专门章节论述。
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是:①章知庄是否合流。目前的看法是:三系在《蒙古字韵》已合一。②冠h韵母的音值问题。③匣、影、喻分为二的区别问题。④《蒙古字韵》的基础方言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些已取得一致的意见,有些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4《中原雅音》的研究
《中原雅音》作为一部韵书被发现和肯定,是七十年代末期近代汉语研究的一件大事。钱玄同、赵荫棠都认为“中原雅音”是“中原地区的雅音”的意义,不认为是一部书。蒋希文《中原雅音记略》、杨耐思《韵学集成所传中原雅音》(《中国语文》1978。4)首先肯定《中原雅音》是一部韵书。
(1)关于《中原雅音》的成书时代。诸家意见不一致;杨耐思认为《中原雅音》是明初以前的一部韵书,蒋希文认为此书上限不超过元代黄公绍的《古今韵会》,下限不晚于《洪武正韵》。何九盈《中原雅音的时代》(《中国语文》1986。3)认为此书出于南宋遗民之手,邵荣芬《中原雅音研究》认为此书成书在朱权《琼林雅韵》(1398)之后,《韵学集成》(1460)之前。
(2)《中原雅音》的声韵系统。据邵荣芬《中原雅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中原雅音》的声母共20个,除无声母外,余皆与《中原音韵》相同。但部分影母字变成泥母,如“澳奥袄恶讴内爱恩谙俺”。韵母系统共分20部,41个韵母,与《中原音韵》相比,有如下不同:①寒桓合为一部,山删独立为一部。②鱼模两分。③“庚青”和“东钟”互见的字归入“东”韵。声调方面,《中原雅音韵》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并入平、上、去三声。
(四)明代语音的研究
研究明代的语音,主要依据兰茂《韵略易通》、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毕拱宸《韵略汇通》、金尼阁《西儒耳目资》和一些对音材料。
1、韵书的研究
三十年代开始,即有学者对《韵略易通》等韵书进行研究,论文有:赵荫棠《关于韵略易通》(《礼俗》6、7期合刊,1931),方国瑜《兰廷秀韵略易通跋》(《云南旅平学会会刊》7期,1932),陆志韦《记兰茂韵略易通》(《燕京学报》32期),赵荫棠《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述》(《北平晨报》,1932。9。2123),陆志韦《记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燕京学报》32期)、《记毕拱宸韵略汇通》(《燕京学报》33期,1947)、《金尼阁西儒耳目资所记的音》(《燕京学报》33期,1947)。八十年代以后,张玉来、龙庄伟、群一、郭力、曾晓渝对《韵略易通》《韵略汇通》《等韵图经》《西儒耳目资》进行过研究。张玉来的《韵略汇通音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是这方面的专著,对《韵略汇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耿振生的《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1992)、蒋冀骋的《近代汉语音韵研究》对这些韵书也有所评介、探讨。
《韵略易通》等四书代表的是明代官话。《韵略易通》的声母系统为一首五言“早梅诗”,即20个声母,陆志韦将“枝春上”拟为两套,不一定合乎语音实际,王力将它们拟为卷舌音,是对的。
《韵略易通》的声母是:p、p‘、m、f、v、t、t‘、n、l、t、t‘、、、ts、ts‘、s、k、k‘、x、o。
其余书的声母都在1921之间,减一v母,则为19,增一母,则为21。
《韵略易通》等书的韵母系统有较大的差别,《易通》为20部,“鱼模”分为二,故比《中原音韵》多一部。《汇通》的m韵尾变入n韵尾,“寒山”与“桓欢”合一,故为16部。徐孝《等韵图经》的韵母系统更简单,共为13摄,与现代曲艺13辙比较接近。没有入声,有“er”音,是此书的最大特点。《西儒耳目资》共分57摄,这57摄可归纳为16韵。它的特点是:①没有闭口韵;②有入声。
对《西资耳目资》的音系基础,诸家有不同的意见,陆志韦认为是山西方音,李新魁从之,鲁国尧认为是南京方音,耿振生从之。蒋冀骋在将《西儒耳目资》的声韵调系统与山西方言、南京方言比较后认为,《西儒耳目资》不是以山西方音为语音基础的,是否以南京方言的基础,不敢肯定。
诸家的研究是深入的,结论基本可信。但在与现代方言的比较研究方面尚有待加强。
2对音材料的研究
(1)汉朝对音材料。汉朝对音材料有《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谚解》的每个汉字下都有左右两种谚文注音。根据这些注音可以研究十五—十六世纪明代官话的语音。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胡明扬《〈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中国语文》1963。3)、《〈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所见的〈通考〉对音》(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编《语言论集》,1980),日人远藤光晓《〈翻译老乞大·朴通事〉里的汉语声调》(《语言学论丛》13辑,商务印书馆,1985),尉迟治平《老乞大·朴通事谚解汉字音的语音基础》(《语言研究》18期,1990),李钟九《〈老乞大·朴通事〉汉语语音研究》(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油印本,1996)。
胡氏研究崔音得声母19个,研究《通考》对音得声母24个,二者的区别在于:①卷舌音的有无。《通考》既有舌叶音,又有卷舌音,崔音只有舌叶音,没有卷舌音。②“v”声母的有无。《通考》有“v”声母,崔音无。二者相同之处在于:①没有疑母。②没有全浊声母。
韵母系统方面《通考》对音可归纳为16部,60个韵母,崔音大致相同。二者的共同点是:①uan与on有对立。②有入声。不同者是:崔音“二、儿、耳、西”读影母,为al、l,变成了与‘音相近的音,《通考》对音则仍读卷舌音,没有发生变化。
(2)琉汉对音材料。研究琉汉对音材料的主要成果有丁锋的《琉汉对音与明代官话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丁书分正文篇和资料篇。研究成果在正文篇。他的结论是:声母19个。特点是:没有全浊声母,没有疑母,没有微母,没有卷舌音。韵母系统为12摄,30个韵母。特点是:“寒山”、“桓欢”没有区别,没有入声。
(五)通论
讨论近代汉语标准音的有:李新魁《论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音》(《语文研究》1980。1),杨耐思《元代汉语的标准音》(《薪火编》,李文认为从宋至清代中叶,汉语共同语的标准音是以河南地区语音为代表的中原音,而北京音在清代中叶以后才逐渐上升到标准音的地位。杨文认为元代汉语存在着两个标准音,一个是书面语的标准音,如《蒙古字韵》所记录的,一个是口语的标准音,如《中原音韵》所记录的。
对近代汉语语音进行系统论述的有:王力《汉语语音史》部分章节,袁宾《近代汉语概论》语音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语音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蒋冀骋《近代汉语音韵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蒋绍愚较全面地介绍了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概况,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初学者有“导夫先路”之功。
蒋冀骋在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近代汉语的语音情况,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声母问题、资料反映的音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