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节
作者:缘圆      更新:2021-02-20 19:50      字数:4873
  宁速道:“主公,臣愿一死,率兵与狄寇决一死战!”
  懿公道:“不要再说了,寡人主意已决。寡人喜鹤误国,罪行深重,苍天如存寡人,那就打败狄兵;否则,寡人将无颜面回来了!”
  石祁子泪流满面,道:“主公,臣等盼望主公得胜回来!”
  懿公下令,大夫孔渠为将军,于伯为副将,黄夷为先锋,孔婴齐为后队,大军立即赶奔荣泽迎敌。
  卫军与狄兵一接战,便溃不成军。卫兵军心涣散,尽弃车仗而逃,懿公被狄兵团团包围起来。
  孔渠道:“事情紧急!主公可微服下车,混在士兵中脱身!”懿公叹道:“寡人今日唯有一死,算是向全国百姓谢罪!”
  结果,黄夷战死,孔婴齐自刎而亡,于伯中箭身死,懿公和孔渠被狄人砍作肉泥。卫军全军覆没。
  狄兵乘势进攻,兵临城下。
  宁速与石祁子见狄军强盛,如果抵敌,无异于坐待灭亡,二人商议,决定保护卫侯宫眷和公子申,趁夜乘小车出城,往东逃去。
  狄兵入城,见人就杀。顿时,百姓尸体成堆,血流成河。
  石祁子保护宫眷先行,宁速断后,见狄兵来追,宁速与之且战且走,到黄河边上,幸亏宋桓公派兵来迎。
  狄兵见宋军来到,退回城中,将卫国金银珠宝和粮食,洗劫一空,又把城墙拆毁,满载而归。
  石祁子与宁速商议,国不可一日无君,遂立公子申为君,是为戴公。不料戴公原先就有病,登上君位不几天,便一命呜呼,宁速急忙赶到齐国。
  宁速一见齐桓公,叩头大哭,把卫懿公如何被杀,百姓如何残遭屠戮,都城如何被毁,财产如何被洗劫一空,诉说了一遍。
  公子毁听了,顿时昏厥过去。
  桓公连声叹息道:“卫侯养鹤而亡国,太不应该了!石大夫,你等在何处立国呢?”
  石祁子道:“臣等在漕邑已创立庐舍,迎公子回去即位。”
  桓公道:“看来只好如此了。”
  桓公又对公子毁道:“公子回去吧,宗庙的所有器具,由寡人赠送,还有马匹、祭服、牛、羊、猪、鸡等,能带多少,就带多少,由公子无亏护送。”
  公子毁叩首称谢。
  公子毁回到漕邑,先派人到荣泽收懿公尸体,为懿公、戴公发丧,然后即位,是为卫文公,总共有兵车三十乘,百姓五千,甚是荒凉。文公布衣帛冠,吃粗饭,喝菜汤,早起夜息,安抚百姓,甚得人心。公子无亏恐狄兵再来侵扰,便留下三千兵马。
  听了公子无亏汇报卫文公草创之艰难,齐桓公连声叹息:“无道之君,害国害民,死有余辜!”
  管仲道:“卫侯实在可怜。与其留军队在那里,不如选择个好地方为卫国重新筑一座城,这样也象个国家样子,对齐国来说,也一劳永逸。”
  桓公道:“筑城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号令中原各诸侯国联合,一起来干。仲父,可令隰朋大夫修书各诸侯。”
  管仲笑道:“这个办法好。通过为卫国筑城,可以进一步增强各诸侯国之间的团结,对主公的霸业也大有好处。”
  这时,殿卫官进来禀报:“主公,邢侯派使者告急,狄兵又侵犯邢国,邢国招架不住,请求援救。”
  桓公一听大怒,道:“狄人太可恶了!看来,寡人非出兵不可了!”
  管仲道:“应该立即出兵救援邢国,诸侯各国之所以敬重主公,就是因为主公能帮助他们,卫国有难,主公来不及救,邢国再不救援,主公霸业损失可就大了!”
  桓公道:“现在,卫国急需筑城,邢国急需救援,寡人一身不能两全呀!”
  管仲道:“主公可先解邢国之难,把狄人赶走,再去为卫国筑城,这两件大事是主公的百世之大功。”
  桓公道:“好吧,立即令宋国、鲁国、曹国、邻国出兵救邢,五国兵马在聂北集合!”
  2.为邢、卫筑城
  齐桓公率领大军,不分昼夜,赶到聂北,宋国、曹国兵马也到了。
  桓公问管仲道:“仲父,鲁、邾两国兵马未到,邢国又危在旦夕,怎么办?”
  管仲道:“狄寇气焰正嚣张,而邢国未受到重创,还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如果齐军马上投入战斗,狄人气势正盛,征服它需加倍的力量才行。眼下邢国还有实力,还可以战斗,如果齐军助战得胜,邢国以为是邢军的功劳。鲁与邾两国军队还未到,不如等一等。邢国如果顶不住狄人的进攻,必然溃败,而狄寇战胜邢师,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个时候主公再出兵,消灭狄寇就容易得多,邢国必然感恩戴德,这样做既省力而功劳又大。”
  桓公笑道:“好,不过,要多派探子,随时打听消息,把握好时机。”
  邢国接连派人来求齐桓公出兵,桓公借口鲁、邾兵马未到,要邢军奋力抵抗,等候救援。在聂北一直住了一个多月。
  狄兵攻邢,昼夜不息。邢军终于抵挡不住,城被攻破。邢侯叔颜被众将护卫着突围赶到聂北,投奔齐军。
  邢侯叔颜一进桓公大帐,便哭倒在地,朝桓公纳头便拜道:“侯伯,快救救邢国吧!”
  桓公急忙扶起邢侯,安慰道:“寡人因为等鲁、邾两国兵马,没有及时救援,导致邢侯城破兵溃,这是寡人的错误啊!既然到了这个地步,那就不等鲁、邾两军了,寡人立即与宋公、曹伯共议,马上出兵驱逐狄寇。”
  邢侯泪流满面,感激不尽地说:“侯伯如此大义,救邢国于危难之时,叔颜代表邢国百姓向侯伯叩头!”
  桓公拉起邢侯道:“狄寇猖獗,使中原百姓涂炭,不除狄寇,寡人决不回齐国!立即拔寨,坚决消灭狄寇!”
  狄主瞍瞒闻听齐、宋、曹三国大军来到,急忙掳掠了大量财物,四处放火,然后逃遁而去。
  齐桓公率四国大军赶进城里,只见四处尽是火光,狄兵已无踪影。
  桓公冷笑道:“狄人乃鼠辈小人,传寡人令,立即将大火扑灭!”
  火扑灭了,可剩下的只是一片废墟了。
  邢侯看着破败不堪的惨象,长叹一声:“唉,寡人连安身之地也没有了!”
  桓公道:“邢侯可再建一座新城。”
  邢侯叹道:“百姓都逃走了,财物也被抢光了,要人无人,要力无力,新筑城谈何容易!”说罢,又流下泪来。
  桓公道:“邢侯不必悲伤,可选一个新址,寡人同宋伯、曹公一起帮助建城。”
  邢侯无限感激,说:“百姓逃难大都到夷仪去了,如在夷仪建都,可顺民意。”
  桓公道:“好,就在夷仪筑城。”
  不到一个月时间,在夷仪便筑起了一座新城。桓公还为邢国建了宗庙、朝堂,修建了庐舍,里面的用品,以及牛、马、粟、帛之类,全部从齐国运来。邢侯、众臣和百姓,无不欢声载道,感激桓公。
  宋伯、曹公筑新城完毕,想收兵回国。齐桓公对宋伯、曹公道:“现在,邢国已安定了,可卫国君臣连个立身之地还没有,咱们好事做到底,一起帮助卫国筑城好不好?”
  宋伯、曹公齐声道:“侯伯之意甚好,应当帮助卫国。”
  桓公、宋伯、曹公即日拜别了邢侯,率领大军向卫国进发。
  卫文公毁早已在国界等候。
  桓公见卫文公身穿粗布素服,头戴帛冠,十分怜惜,说:“寡人同宋公、曹伯,带领大军,想为君新建都城,不知选好了地方没有?”
  卫文公道:“十分感谢侯伯和宋公、曹伯,寡人已占卜过了,选吉地楚邱,可卫国太穷,无钱建城。”
  桓公道:“卫侯不必伤心,一切由寡人操办就是了。”
  桓公号令三军,选吉日开工筑城,所用木材、粮食等都是从齐国运来,不到一个月,新城巍然立于楚邱。
  卫文公亲笔写下了“再造之恩”四个大字,刻碑立于城东门,以感齐桓公之恩德。
  不到两年时间,齐桓公办了三件大事,一是立鲁僖公使鲁国安定;二是在夷仪为邢国筑城,三是在楚邱为卫国筑城,使邢、卫二国得以生存。齐桓公威望愈振,被诸侯各国尊为五霸之首。
  管子传第四章 降服蛮楚
  第四章 降服蛮楚
  1.伐楚之计
  公元前六五七年冬天,楚国讨伐郑国。郑国派特使星夜到齐国告急求救。
  齐桓公急忙请管仲进殿商议。
  桓公道:“郑伯派使者告急求救,寡人意欲前往,仲父之意如何?”
  管仲道:“楚国是齐国的劲敌,也是中原各国的威胁,其狼子野心是要图霸中原。郑国是中原防御楚国的前哨,不能不救。不过,楚国这些年任用令尹(相国)治理国家,很有章法,国力颇强。楚成王意与主公一比高低。因此,必须讨伐降服它,楚国降服了,郑国的事情也就解决了。”
  桓公道:“楚国兵强马壮,又有汉水险要屏障,伐楚有必胜的把握吗?”
  管仲道:“主公这些年来,救燕存鲁,城邢封卫,天下百姓深感主公的恩德,各路诸侯敬服主公的大义,如果联合诸侯讨伐楚国,没有不服从命令的。”
  桓公不无担心地说:“伐楚路途遥远,大军未到,楚国已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这一仗如果打不赢,寡人怎么向各路诸侯交待?”
  管仲笑道:“主公还记得蔡姬吗?”
  桓公一怔,恨恨连声道:“这个蔡侯,寡人非亲手杀了他不可!”
  原来,蔡姬因荡舟将桓公颠入水中,桓公怒气之下,将蔡姬逐回蔡国。蔡穆公一怒之下,逼追蔡姬嫁给了楚成王。
  管仲道:“这次伐楚要出其不意。蔡国与楚国接壤,大军以讨伐蔡国为名,一旦得手,立即向楚国发动进攻,可大获全胜。”
  桓公道:“好!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江国和黄国过去一向听楚国调遣,前天派使者来讨近乎,想与齐结盟,正好作为伐楚的内应。”
  管仲想了想,说:“江国和黄国是楚国的邻国,如果加盟齐国,楚国必然愤恨,很可能要讨伐他们。他们肯定不是楚国的对手,必然到齐国求救。要救,则道路太远,不等齐军赶到,就已亡国;如果不救,则丧失了同盟的大义。臣以为不结盟为好,可告诉使者,他们的心意主公收下就是了。”
  桓公思考了一阵子,说道:“仲父说的也是。不过,使者提到舒国助楚为虐,依仗楚国势力,屡屡侵犯邻国,不可不讨。”
  管仲道:“舒国是楚国的爪牙,主公可给徐国国君写一封密信,让徐国偷袭舒国,可作为伐楚的桥头堡。江、黄二君,各守本界,听候调遣。”
  桓公又道:“那郑国怎么办?”
  管仲道:“告诉郑国,全力防守,齐国大军已经出发,很快就到。等大军一到,郑伯要率军到上蔡会合,共同进攻蔡国。这样,郑国军心、民心安定,士气高扬,一定能顶住楚国的进攻。”
  桓公道:“仲父可立即修书,邀请宋、鲁、陈、卫、曹、许各君,定于明年春正月元旦出兵,到上蔡聚齐,名为讨蔡,实为伐楚!”
  2.兵临城下
  公元前六五六年春正月元旦,齐桓公命管仲为大将,率领隰朋、宾须无、鲍叔牙、开方、竖貂等,战车三百乘,出发讨伐蔡国。一路上,军纪肃整,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百姓的爱戴和赞誉。
  离蔡国还有一百里路时,已是夕阳落山,大军安下营寨。
  桓公刚刚用过晚膳,竖貂走进大帐。
  竖貂道:“主公,臣愿率一支兵马,偷袭蔡城,收蔡城,作为集合各诸侯兵马的地方。”
  桓公笑道:“爱卿想夺头功呀!”
  竖貂道:“臣跟随主公三十年了,这次想争个头功,给主公增添光彩。”
  桓公道:“好哇!爱卿可以向仲父讨领一支人马。”
  竖貂便到管仲大帐。管仲正在烛下弹琴。竖貂不敢惊动,立在帐外等候。
  管仲弹完一曲,喊道:“竖貂将军,进来吧。”
  竖貂进帐,还没开口,只听管仲说道:“竖貂将军,是不是要夺头功?”
  竖貂一惊:这管仲,真他娘神了!忙道:“正是,刚才已向主公……”
  不等竖貂说完,管仲打断了他的话道:“要多少兵马?”
  竖貂忙道:“须战车一百乘,甲士三千。”
  管仲笑道:“军令已写好,拿去吧。”
  竖貂又吃一惊。他接过军令,更是瞠目结舌,不多不少,正是战车百乘,甲士三千。他心里纳闷,管仲是神吗?
  管仲笑道:“竖貂将军,祝你旗开得胜。”
  竖貂忙道:“托仲父洪福!竖貂愿阵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