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作者:
换裁判 更新:2021-02-20 18:18 字数:4779
近几年我拍戏,灌唱片、登台,不断有工作涌来,有几天假期已很满足,所以想环游世界,现在来说是一种奢望,要实现这个心愿,相信要等退休之后了。
不过由于一段时间来几部戏都未开镜,所经比较清闲,于是大量补充睡眠,因为一开镜,可能会连续十几天无觉好睡。那时我每天都睡十个钟头,真是十分舒服,这种并非被闹钟吵醒,也不必担心明天工作的睡眠是最快意的。我拍通宵戏时,很多人都赞我精神体力好,因为我从不睡觉,也不打瞌睡,有时打灯、换布景,或是导演先拍其他演员,明知有几个钟头的空档时,换了发仔或其他演员,必然会睡得鼾声大作,我却不会睡觉,宁愿抽烟提神,或与一些工作人员闲谈,有时虽然强烈的睡意侵袭,也会死顶下去。
有人笑我自找辛苦,不会适应环境,其实我另有苦衷。因为我有一个毛病,就是睡醒之后,整个人便会浑浑噩噩,双眼发红,很久都不能集中精神演戏。
谈到拍《倩》片续集,由于之后有很多跟风之作,所以拍下集便要寻求新突破,无论在造型或布景方面要创新,而且还要加入很多特技打斗的大场面,此外还有很多骑马奔驰剑击的镜头,所以我们一班演员,包括王祖贤、关之琳等都被徐克招去集训,每周安排几天在沙田骑马练剑。
这种集训对我也有好处,因为那段期间就算不练剑,也要为自己的演唱会作体能训练,练剑骑马都有助我的身手敏捷和灵巧,可谓一举两得。所以我对这类集训一直以来十分热心,每堂课都很少缺席呢!
…
哥哥自述(4)
…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这句不知谁说的名言,对我也颇适合。虽然我并不算有什么成就,但多年努力总算做出一点点成绩,而我的背后也有一个对我的事业有很大帮助的女人,这便是我的经理人陈淑芬。
谈到我这个经理人,不能不佩服她的精力充沛。她不但照顾得我无微不至,还要兼顾恒星公司的业务,而且每件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从不显慌乱。有她在身边,我便特别放心,因为我知道她会妥善为我安排一切,为我解决一切困难。
除了为我安排工作外,有关合约签定,片酬歌酬,都是由她负责。作为一个经理人,凭着她八面玲珑的的手腕,伶俐的口才及敏捷的思考,通常都可以为我争取到较佳的条件。
梅艳芳是过去几年和我合作最多的女星,所以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便成为深交,遇到什么心事、难题我都会找她倾诉。虽然她的年纪比我轻,但是人生经验丰富,而且懂得体谅别人,以致我对她无话不谈,简直就如两兄妹般。梅艳芳是一个很讲义气的女孩子,在乐坛很少见。在任何情形下她都会站在朋友一边,在圈中连男的都难找,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竟然有此性格,实在难得。
一度因为和她来往密切,曾给人错觉以为我们“拍拖”。其实我和她熟得象兄弟一般,完全没有异性的感觉,更遑论擦出爱的火花来?梅艳芳是一个永不言败的女孩子,她的信心强,野心也大,所以她会用尽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应得的一切,无疑这点令我十分佩服。
***************
*人生如戏
***************
20世纪80年代,人们思想刚刚解冻,当时内地歌迷、影迷的词典里还没有“偶像明星”这个词汇。这时,张国荣出现了。俊朗的外表、潇洒的气质、忧郁的眼神、鲜亮的装扮……无一不触动着内地歌迷,尤其震撼了一批张国荣的绝对支持者——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作为一个长期红透半边天的艺人、张国荣给70年代出生的人带来的是美好的青春时光。不论是在歌坛还是影视界,张国荣的成功给“荣迷”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享受。“我的偶像是张国荣!”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泛起甜美的回忆。
…
孤独寂寞的童年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童年都是一段金黄色的温暖愉快的记忆,然而张国荣却是个例外。即使隔着一段长长的岁月去回顾,童年让张国荣感到的仍是难以释怀的孤独与失落。张国荣出生于一个大家庭。在家里的十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尾,按他自己的话说,他们家的故事,就如一部粤语长片。
1956年9月12日,张国荣出生在香港一个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家庭。那时侯他常常帮父亲送货,出入一些高尚住宅区。“父亲真的很厉害,他为马龙白兰度那些人做衣服,我常进出父亲的公司,看见一些风度优雅的人,渐渐地开始喜欢上了优裕的生活。”张国荣相信自己的第六感,相信人的梦想,经过努力总可以实现。“以前帮父亲送衣服,觉得豪苑这个地方很美,还觉得自己和梅道有点缘分,就象浅水湾,是我非常中意的地方,那时侯我梦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开着敞蓬车在那里兜风。”后来他的梦想都一一实现了,但是当初那种怀着梦想的感觉却让他怀念至今。
尽管张国荣在物质上并不缺少什麽,但他的童年却没有任何幸福可言,张国荣的父亲“颇中意女人”。一年到头除了节假日,很少回家。母亲一方面须帮手照料家里的生意,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如意而心情不佳,很少有闲情顾及众多子女。从小,几个孩子都和父母分开住。一直关心和照顾张国荣生活的,只有家里的一个佣人——六姐。“小时候很寂寞,我是那种不爱吵闹的孩子,别人来我家感觉不到我的存在。大姐比我大18岁,就连八哥都和我相差了八年。”有一次张国荣在逛街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放映机玩具,卖8元钱一个,回家告诉家里人,却没有人同意给他买,他一直哭出病来。后来八哥出来做工领到第一份工钱后,带他去买了这个玩具,那是他第一次被别人疼,至今记忆犹新。
每年春节父亲回家与孩子们团聚,几杯酒后微醺的父亲和孩子们之间也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气氛。可惜这样偶然一现的家庭温暖只会持续一天多。节日一过父亲又会离去,他可能从来不曾注意,或者也不会在意,隐藏在孩子心里的期盼和失望。六岁的时候,有意无意间张国荣在父亲的面前对别人说“我和爹地都不熟悉”。也许他希望对父亲会有所触动,可惜父亲亦未体察小小的张国荣话里的弦外之音,依然故我。母亲和子女同样距离遥远,互相难得沟通,谈起话来如陌生人一般客气。张国荣笑言时至今日,母亲到他家玩也还客气到会问“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洗手间啊?”这对他,实在可说是一个悲哀的讽刺。他自己说,和妈咪的关系甚至生疏过一般朋友。反而是从小照顾他的佣人六姐,在他心目中占更重要的地位。
家里虽还有众多哥哥姐姐,但都与张国荣年龄相差很大。因为年龄的差距,不能成为他的玩伴。幼小的他深为孤独所苦。有人说张国荣的性格中有强烈的“渴望溺爱”的成份,相信多少与幼时的缺乏关爱有关。
父母婚姻的不谐在张国荣心灵上留下了阴影。从小他已经深感婚姻不可信任,看见别人结婚反而伤心大哭。成年以后他更时时把“婚姻是一种无形的负累”一类的话挂在嘴边。“如果相爱,没有这一纸婚姻证明书,都可以过得很好。如果要分手,有这一纸婚约也改变不了什么。”这样彻底的怀疑论,很难说不是由于家庭的影响。
“回首童年,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得,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张国荣用这样的话作了总结。
13岁那年,家里决定送张国荣去英国读书。第一次离开香港和从小生长的环境,他竟然形容说“一点伤感也没有”。对送行的家人挥了一次手,就头也不回地走上舷梯,离开了他度过童年的城市和未曾给予他温暖的家庭。英国的寄宿生活严格而清苦,但张国荣自言最易适应环境,所以也还自得其乐。十几岁时的少年心性,回想起来记得的都是打球、吃饭的趣事,几年的时间很快溜走。中学毕业以后张国荣顺利被录取入LeedsUniversity,读纺织专业。选择这个方向,也许是出于子承父业的考虑。但是,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张国荣的整个生命轨迹。大学一年级时,父亲突然中风。如同多数传统的中国家长,父亲希望自己临终时儿女都在身边。张国荣被召回香港,学业就此中断。事实上在他回香港后父亲虽然瘫痪,病情并未恶化,然而张国荣却没有再回英国继续学业。是家里不允,还是自己的选择,亦或家里经济状况不如从前,答案不得而知。但是很快,他就与父母关系恶化,从家里搬出来自己居住。生平第一次,他必须独立谋生了。为了谋生他尝试各种职业,包括卖鞋和牛仔裤,不仅经济上压力重重前途更是一片渺茫。幸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个歌唱比赛,并由此踏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
在嘘声中成长
…
1977年,丽的电视主办亚洲业余歌手大赛,Leslie被朋友拉去参加。本来只想玩玩,却凭一首《AmericanPie》获得了香港赛区第二名、亚洲赛区第五名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他由此得以被人注意,与丽的电视签下五年合约,成为一个综合性节目的主持人,从此正式进入娱乐圈。此时的张国荣尚不足21岁。此后的五年,可以说是张国荣“默默向上游”的阶段,娱乐圈对于陌生的新面孔往往是挑剔甚至残酷的,而当时的张国荣确实还很稚嫩且缺乏磨练。在电视主持方面,张国荣成绩平平,歌唱方面,虽然灌录了两张唱片,但也成绩不佳,那时他推出的首张唱片《ILikeDreaming》除了零星的一点批评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注意。由于当年从英国回来的张国荣较喜欢唱英文歌,加上打扮前卫,跟当年走红歌手如许冠杰及罗文的正统风格完全不同,故不被香港乐坛接受。
电影上张国荣也是乏善可陈。这个时期,娱乐圈给予张国荣的,不是掌声欢呼而是羞辱与考验。张国荣也许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的唱片曾被唱片铺以一块钱一张的低价抛售。一次在酒吧表演时,唱得兴奋的张国荣把帽子丢向台下的观众,没想到那帽子竟被扔回台上!在一片哄笑声中,他坚持唱完了这首歌,然后逃难似的冲回后台——那场面真叫人心酸。大家都以为他会放弃,可第二天他居然又准点到后台化妆。后来他也承认在当时一度灰心失意,因为自己永远在次要位置,别人不做的戏由他顶上,另人不唱的歌由他接唱,他曾经质问自己究竟为了什么,既然做得不开心,又为何还留在这个圈。从未受到什么重大挫折的他在那一段时间真是大受打击。不过因为生性好胜心强,加上对自己极具信心,张国荣没有因此气馁,他不相信就只得这样的成绩,他坚信有朝一日必定会在乐坛走红。所以才决定继续留在娱乐圈等机会,即使不被认可。
这个时期虽然在事业的记录上张国荣没有留下多少成就,但却是他人生中不能忘记的重要阶段。后来一直陪伴他走过十多年时光的唐先生,正是和他结识于那时。(不禁想起Leslie那首“全赖有你”)此外,他曾经提到在泡DISCO的生活中他也曾一度与一个不知名的女子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正当他真正为对方所倾心时,却发现这根本是一个只想图谋他钱财的骗局。这件事在感情上给张国荣很大伤害。在自传中,当时还是青春偶像的他以他一贯的口无遮拦的直率坦承:“这件事以后,我对女人几乎失去了兴趣。”
这段时期另一个对张国荣的生命有不小影响的人,可以说是陈百强。两人之间的恩怨纠缠随陈百强的去世也许已被逐渐淡忘。曾听说张国荣车上放的唱片中有陈百强的“今宵多重”,在旧日的旋律里,张国荣会不会想起古老的故事。
早在70年代张国荣就已经与陈百强相识。那时两人都还是籍籍无名的乐坛小辈。可以说他们俩的气质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有一种细致的敏感,对人对物苛求的完美主义,以及骨子里醉生梦死的颓废。不过陈百强性格里缺少了张国荣的飞扬的自信,多了几分阴郁和内敛。相识以后,两个失意的年轻人很快成为好朋友,常常在一起消磨时间,也曾一起拍戏,一起去外地登台。没有高下之分和利害冲突的时候,友情可以是很简单自然的一回事。但是幸运与不幸只有一线之差,很快陈百强以一曲“眼泪为你流”一夜成名。两人之间的均衡的局势被打破,友情就难以维持了,和陈百强在一起张国荣更多感到的是屈辱。“陈百强让我受了很多委屈。”张国荣如是说。
其实很难说是谁的错。人生的很多事原就是在人掌握以外的。一个得意的陈百强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