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抵制日货      更新:2021-02-20 17:30      字数:4756
  本来宫闱之事,外人不可能知道,但是萧观音身边有个宫女叫做单登,也会弹琵琶,《续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一》中说:“重元家婢单登没为宫婢……辽主尝召登弹筝,后谏曰:‘此叛家婢女中独无豫让乎?安得亲近御前!’出遣外直,登深怨之。”也就是说这个叫单登的宫女本来是上面提到的叛臣耶律重元家的婢女,她也会弹筝,恐怕模样也长得不错。耶律洪基曾经召她弹奏,可能也想宠幸她吧,萧观音说:“她是叛臣的婢女,难保她不会像春秋时的豫让那样为主报仇”(当然这里不排除萧观音有吃醋的私心),于是耶律洪基就没有过于亲近她。
  这个单登因为此事,对萧观音恨得牙根痒痒。所以她得到萧观音手书的《十香词》及一首怀古诗后,就偷了出来,交给耶律乙辛。耶律乙辛马上写了个《奏懿德皇后私伶官疏》,揭发萧观音的“奸情”。并且人证物证俱全:单登来做人证,萧观音手书的《十香词》及那首怀古诗就是物证。那首怀古诗是:“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耶律洪基这个粗鲁武夫看不明白,说这是皇后骂赵飞燕啊,有什么问题?
  结果耶律乙辛这个奸臣和一个叫张孝杰的(可不是张孝祥啊,张孝祥是宋朝大词人)串通好了,解释说这正是萧观音喜欢赵惟一的证据,看诗句中就嵌着“赵惟一”三个字呢。耶律洪基一听勃然大怒,让耶律乙辛和张孝杰将赵惟一捉来痛打逼供,用铁钉烧红了烙赵惟一,在这种情况下,白脸小男生赵惟一就算没有此事,也吓得只想承认后以求速死。供状拿给耶律洪基一看,耶律洪基大怒,下令将赵惟一凌迟处死,全族满门抄斩,皇后萧观音赐死。
  萧观音死前要求见耶律洪基一面,说一句话再死,但是耶律洪基根本不见。萧观音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哭着求耶律洪基,并要求替母亲去死,耶律洪基不允。萧观音留下一首《绝命词》说:
  嗟薄祜兮多幸,羌做俪兮皇家。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分华。托后钩兮凝位,忽前星兮启耀。虽衅累兮黄床,庶无罪兮宗庙。欲贯鱼兮上进,乘阳德兮天飞。岂祸生兮无朕,蒙秽恶兮宫闱。将剖心兮自陈,冀回照兮白日。宁庶女兮多惭,遏飞霜兮下击。顾子女兮哀顿,对左右兮摧伤。共西曜兮将坠,忽吾去兮椒房。呼天地兮惨悴,恨今古兮安极?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日夕?
  然后一条白练,抛于画梁之上,就此芳魂渺渺,长恨绵绵。此年,萧观音恰好三十六岁。
  《十香词》一案后的疑云
  耶律洪基在萧观音死后,竟“命裸后尸,以苇席裹还其家”。将她的尸身扒光衣服后用破席一裹,送回她娘家去,以示羞辱。萧观音一死,后来太子(其亲生儿子)也在耶律乙辛的诬陷迫害下死去。但耶律乙辛的下场也并不好,耶律洪基后来发觉了他的野心,杀了耶律乙辛。这是公元1081的事情,再过了十年,耶律洪基死了,他的孙子耶律延德继位,为了报父亲和他奶奶萧观音的仇,将耶律乙辛的子孙及亲旧,全部“咔嚓”了个精光。并把已死去的张孝杰剖棺戮尸。然后宣布,萧观音的死是出于耶律乙辛的诬陷,这件事也改成这样:
  耶律乙辛为了加害打击太子,于是暗中派人作了《十香词》,又联络好宫女单登,让她把《十香词》献给萧观音,就说是宋国皇后所作,她说皇后若能将之抄下来并为之谱曲,岂不是件佳话?于是萧观音就抄了一遍,然后在后边又写了那首怀古诗。所以从头到尾,萧观音纯属是被人陷害。
  对于此事,我的看法是,耶律乙辛想陷害萧观音不错,但《十香词》却并非假托,当是萧观音所作。依上面的说法,宫女单登本来就是萧观音讨厌的人,她让萧观音抄萧观音就抄吗?再说《十香词》的语句暖昧淫靡,萧观音是饱读汉家诗文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来?她会信是宋朝皇后作的诗吗?亲自抄一遍来做什么?这都是说不通的。
  当时萧观音在宫中寂寞难当,以三十多岁的青春年岁,怎么不可能有炽热的情欲呢?所以她和赵惟一有点什么事也不算稀奇。而且萧观音在上面的《绝命词》里曾说过“虽衅累兮黄床,庶无罪兮宗庙”,既然萧观音自己也承认了“衅累(祸患与事端的牵连)兮黄床”,好像萧观音确实有过出轨的行为。到了她的孙子继位后,一心为他奶奶翻案,当然把这一切都平反过来。在当时的气氛下,谁敢不听,所以国史就记载成后来这样,也未必就全是实情。
  不过不管此事是真是假,萧观音都是值得同情的,多情多才的女子总是命运坎坷。有人也归罪于萧观音的多才多艺,像最早记载此事的《焚椒录》的作者王鼎就说:“然懿德(萧观音)所以取祸者有三,曰好音乐与能诗、善书耳。假令不作《回心院》,则《十香》词安得诬出后手乎?”意思是说萧观音惹祸是因为喜欢音乐、诗词和书法,如果假设她根本不会作《回心院》那样的诗,那《十香词》也不会被诬蔑出于她手了。
  自古以来多情多才的女子多是磨难重重,倒是思想庸俗、头脑冬烘的傻大姐们活得挺滋润,这倒是实情。萧观音的悲剧到此却还没有结束,据说,萧观音死后,被草草下葬,到了她的孙子耶律延德继位后,为她进行了改葬。但后来大辽灭亡,金人又毁了她的墓,将她的尸骨挖出来,任由牛马践踏。可惜,一代艳骨芳容,零落成泥碾作尘。
  萧观音的生前身后虽然极为凄惨,但是她的才华在北国荒原之地显得极为出色,像《回心院》那样的诗,放在汉人诗篇中,也算得上一流的水准了。而且萧观音的才华很高,写起应制诗什么的也中规中矩,可以说是文备众体。所以她虽是北国契丹女子,但称之为才女是当之无愧的。后世的文学大家们也都为之同情惋惜,清代的朱彝尊写道:
  细草含茸,圆荷倚盖,犹与舞衫相似。回心院子,问殿脚香泥,可留萧字?怀古情深,焚椒寻梦纸。
  纳兰性德也叹道: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一镜空潆,鸳鸯拂破白萍去;
  看胭脂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自是花中第一流——千古明月李清照
  自是花中第一流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
  这首词是李清照吟咏桂花的,但是,用这首词来形容让我们无比佩服、千古独步的才女李清照,也是非常贴切的。正所谓“梅定妒,菊应羞”,其他的才女们和李清照一比,顿时像一轮朗月边的小星星,只能做个点缀罢了。
  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二中说:“若本朝妇人,(李清照)当推文采第一。”错!何止他宋朝,千载以前,千载以后,也是李清照是第一。我们不得不承认,女诗人们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制约,诗词的境界和艺术成就上往往不及男诗人,这也是无庸讳言的。但是李清照和一般的才女不同,她的文词“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明代杨慎也说:“使在衣冠,当与秦七(观)、黄九(庭坚)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这些评价大致还算公允。
  苏东坡、辛弃疾的词豪放有余,婉约不足,也有不及李清照词之处,至于秦观柳永虽然也是婉约派,但是这俩人一个词风靡弱,一个词风俚俗,都不如易安之词清丽自然。所以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这句话挺有道理的,豪放是不是辛比苏要强,不敢说,但婉约一派以李清照为首是不作他想的。
  笔者在大学时曾买过一本《重辑李清照集》,上面的词越看越爱,竟然全部都背了下来。当时读大学是在济南,李清照是济南人(当然也有人说实为章丘人,但章丘和济南很近,也差不了多少),我想李清照当年肯定也来过大明湖,登过历山(千佛山)。
  济南的趵突泉畔有个李清照纪念堂,这个名儿总觉得不是多好,不如叫“李清照祠”更顺耳些。门口的对联是郭沫若写的,联曰:“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要依我来看,仅仅用“有后主遗风”几个字来评价李清照的词未免不够。起码要改为“文采胜后主遗风”还差不多。不过堂里有一座李清照的石像,洁白如玉,当时虽然没有像段誉在大理无量山石洞里见到“神仙姐姐”的石像一样磕头千遍,但也是呆呆地出了好一会神。纪念堂附近就是漱玉泉,泉水极清,名从李清照《漱玉集》而来,独立泉边,不禁悠然神往。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神宗元丰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一个小女孩悄然诞生,当然谁也不会想到,她就是后来纵横文坛傲视须眉的李清照。和好多才女出身于风尘不一样的是,李清照的家世却是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书香门第。
  她的父亲是李格非,中过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郞,也师从苏轼,和廖正一、李禧、董荣并称为“后四学士”。虽然不如“前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有名,但也是学识广博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另外,李清照的母亲也不简单,李清照的母亲姓王,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19岁就中了状元,甚至契丹国主都知道他的大名,在他出使辽国时,契丹主亲自向王拱辰敬酒,并向契丹国的宰相介绍说:这是南朝少年状元,很了不起,所以如此厚待他。李清照的优秀基因有很大成份来自于她姥爷也未可知,所以李清照少女之时,受到的熏陶是极好的,而且眼界也极高。
  李格非见女儿十分聪颖,甚至远胜她的弟弟李迒,欣喜之余又不免心中遗憾。闲时和朋友们谈论时,就将小清照的诗文拿给他们看。当时颇有盛名的“前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对小清照就非常欣赏,称赞李清照的“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以及“少陵也自可怜人,更待来年试春草”等诗句写得好。可惜这两首的全诗已失传。
  在李清照16岁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写了篇《读中兴颂碑》一诗,其中有“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之类的句子,此诗一出,众皆惊叹,黄庭坚、潘大临等一些文坛大腕纷纷作了和诗。但最令人惊喜赞叹的却是李清照这样一个16岁的小女孩写的: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马多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大家看此诗的气势,直似李杜元白,哪里像个小女孩所写,又哪里像个按年纪算来在如今也就是个读初三或者高一的小女生所写?李清照年虽幼小,但此诗的境界和气度已不输于相当于其父辈的张耒。
  张诗中的“玉环妖血无人扫”一句其实并不当,且不说沿袭“红颜祸水”的陈腐之见,而且杨玉环是缢死的,又不是斩首,何来满地鲜血,不免有点不顾事实。而李清照此诗,气势笔力能扛鼎移山还算罢了,更难得的是见解不凡。明陈宏绪《寒夜录》中夸李清照的《和张文潜浯溪中兴碑》二篇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确实,我们只看以上这几句,就可领略到少女李清照卓而不凡的才气。
  李清照词集中有一首词可能就是写少女时候的她吧: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可见李清照并非只是矜持木讷的闺中少女,她性格活泼开朗,经常划着船在湖上游玩,以至于不知归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时的李清照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所谓“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还喜欢打马游戏(一种棋类,有人说是赌博游戏,玩法好像已失传。也有人说两宋之际的中国象棋名为打马),以李清照的聪明,自然常赢不输,她写过一篇《打马图序》,里面说:“慧则通,通则无所不达;专即精,精即无所不妙。”也是,以李清照的聪明,玩什么都能很快精通。
  李清照还有一个和一般小女子们不一样的特点就是喜欢喝酒,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