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交通工具类:沧海一叶舟      更新:2021-02-20 16:51      字数:4818
  在这里,纯洁、真挚的爱情与为伟大理想壮烈牺牲的革命精神融合成一股浩然
  正气,一直铭刻在人们的心目里。这样的爱,不才应当是永远的,不能忘记的吗?
  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辞》中曾经说过:“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
  人们的劳动、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
  但对我们来说,也还是要注意到,反映这一切人们的“悲欢离合”都应当“能够使
  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并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鼓舞力量。
  我和黄秋耘同志有同样的愿望:“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我实在不忍想象,这
  位聪明纯洁富有才华的作者竟会成了悲剧人物。”但是,事情往往又是和我们的愿
  望相违背的,如果恰恰是我们“不忍想象”的那样,我们是否应当满腔热情地关怀
  这位富有才华的女作家,和她一起开阔一下我们的眼界呢?
  我们期待文艺评论家们,也能在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道路上和作家一起创造这
  样的范例,却不希望他们陪伴作家沉陷在“悲剧人物”的感情里,共同“呼唤”那
  不该呼唤的东西,迷失了革命的道德、革命的情谊!
  还记得鲁迅先生曾这样告诫过那些青年写作者:“一切作品,诚然大批很致力
  于优美,要舞得‘翩跹回翔’,唱得‘宛转抑扬’,然而所感觉的范围却颇为狭窄,
  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
  我想时时记取这些教益,对我们的创作能沿着革命的道路前进,总会有好处的。
  (原载《文艺报》1980年第5期)
  她捧出的是两颗纯洁的心
  ——谈怎样理解《爱,是不能忘记的》
  李贵仁
  列夫·托尔斯泰有言:“如果对我说,现在的孩子们在二十年之后,会因我写
  的小说而哭、而笑和热爱生活,那我愿以毕生精力来写它。”读了《爱,是不能忘
  记的》,我禁不住想:张洁这篇小说不正是许多年之后仍然使人因之而哭(可惜的
  是大概笑不出来)和热爱生活的么?这不只是因为它有着十分强烈的艺术魅力;更
  为深刻的原因在于:它提出了一个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的问题,需要经过许多世
  代的努力才能趋于解决,因而也必然在许多世代激动人心。
  《爱,是不能忘记的》所写的是爱情与婚姻的矛盾。它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
  但张洁以自己独特的功力把它写成了一幕凄楚动人的悲剧。作品中男女主人公都曾
  经有过婚姻,但并无爱情;他们之间虽然有爱情,却又不能结合。这种厄运是一种
  既有历史延续性,又有现实普遍性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张洁以饱蘸愤激之火而又
  蕴蓄哀伤之情的深沉笔触,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否定和
  批判了这种社会现象,告诫人们一定要真正找到爱情才结婚,以避免使婚姻成为痛
  苦的镣铐。这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作品中男女主人公所追求的爱情,不是出于动
  物本能的异性吸引,也不是在商品世界里的交换或买卖,而纯粹是理想一致、性格
  融合的结晶,集中而强烈地体现着人类的最高道德原则。而张洁向人们讴歌、为人
  们呼唤和要人们追求的正是这种爱情。很明显,小说中响彻全篇的主旋律是恩格斯
  那句名言:“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而现实中还无法避免地
  大量存在着的爱情与婚姻分离的状况,尽管合乎法律,却不合乎道德,必须逐步予
  以改变;那些阻碍着,扼杀着人的健全发展的东西,也都必须改变!小说的这个主
  题思想无疑是严肃而深刻的。它所揭露的爱情与婚姻的矛盾,实质上是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
  但是李希凡和肖林同志却不是这样理解这篇作品(他们的文章见《文艺报》19
  80年第5期和《光明日报》1980年5月14日第4版)。在他们看来,小说只不过写了个
  爱情与婚姻的三角关系,作者所歌颂的则是第三者插入的、破坏正常婚姻的、与道
  德相悻因而渺小可鄙的爱情。这是值得商榷的。
  应该指出,李希凡和肖林事实上也肯定了张洁在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李希凡
  说:“的确,资产阶级、特别是封建主义的精神文明,在我们的道德、舆论、社会
  风习中还没有得到肃清,我们社会主义的法制也并不完善,都有可能在婚姻和爱情
  问题上,给人们的身心造成这样或那样的痛苦或创伤”;肖林说:“不错,‘只有
  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不应否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在我国
  已基本消灭私有制的条件下,由于经济尚不发达,由于物质生活的种种限制,也由
  于旧意识的深远影响,恩格斯所预言的那种最符合道德的婚姻——以爱情为基础的
  婚姻还没有完全实现。对于社会生活的不完善,对于人们心灵中旧意识的影响,作
  家完全应该进行批判。”
  这些活真是讲得精彩极了!然而今人大惑不解的是,他们又在自己的文章中,
  通过否定《爱,是不能忘记的》实现了对自己的否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问题出在对道德观念的理解上。李希几和肖林的共同基调是:男主人公有着一
  个患难与共几十年的妻子,因此,他和钟雨发生爱情就是不道德的。
  不错,男主人公有着一个“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的患难妻子。在正常情况
  下,他确实不应再产生别的爱情了。但他当年是“出于道义、责任、阶级情谊和对
  死者的感念”,而不是出于爱情娶那位工人的女儿的;因此。他的婚姻是无爱情的。
  这从本质上讲是不符合恩格斯所说的“道德”的。既然如此,他当然就有权去寻求
  和产生他所应有而未曾有过的爱情了,这不正是共产主义道德要求实现的、理想的、
  真正合乎人性的社会生活目标吗?怎能反而斥之为不道德呢?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断,李希凡和肖林极力否认男主人公的婚姻是无爱情的。肖
  林甚至说作者是“为了使老干部的无故变心能被读者接受”,才“解释说他和那工
  人的女儿结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正义感”。这种用臆测和杜撰代替事实的主
  观武断的评论作风,实在令人吃惊。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是否产生爱情,情
  况是相当复杂的。《二月》中的肖涧秋,明明深爱陶岚,却要和文嫂结婚,不就和
  张洁笔下这位男主人公一样,并非出于爱情而出于正义感、同情心或曰人道主义吗?
  那么,结婚时并无爱情。婚后几十年是否就一定会产生爱情呢?也不能一概而论。
  生活中就有不少人虽然结了婚,也过得和睦、融洽,却一辈子就没有爱情。所以,
  硬要说男主人公与他的妻子不可能没有爱情,不仅违背作品的实际,而且也不完全
  符合生活的逻辑。李希凡和肖林也承认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痛苦的无爱情的
  婚姻,并说对于这种“社会生活的不完善”之处,“作家完全应该进行批判”,可
  是具体谈到作品的男主人公时,却自食其言,硬是认定他的婚姻不可能无爱情。这
  显然是不妥的。
  其次,他们不知根据什么逻辑,一口咬定男主人公的婚姻即便是无爱情的,他
  和钟雨产生爱情也属于不道德的行为。肖林为了论证这一点,竟不惜歪曲恩格斯的
  话,说什么恩格斯指出“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就是没有
  第三者的男女两人而言,决不应理解为只要有爱情,第三者的插入也是道德的”。
  如此妙论,就是用形式逻辑也讲不通。仅就男女两人而言,如果他们的婚姻并无爱
  情,即并不合乎道德,却又硬要让这种不道德的无爱情的婚姻永远保持下去,那么,
  林道静不就得永远给余永泽当老婆了吗?我们的婚姻法中所规定的可以离婚的条款
  不就得废除,而代之以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从一而终”了吗?恩格斯那句话不就毫
  无意义了吗?肖林自己所说的“作家完全应该批判!”“社会生活的不完善”之处,
  不也同样毫无意义了吗?实际上,这是把婚姻当成了交换或者买卖的结果,把一方
  当成了另一方的不可变动的私有财产。这样,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平等关系,
  也就消失殆尽了。李希凡在讲到这一点时,来得更为彻底。他直言不讳地说:男女
  主人公既然有了或者有过家庭,那么;不管是否幸福,也只能“结成知音或者知心
  者的深挚友情”,而不能“是爱情上这样痛苦地‘占有’”。其理由是“我们不能
  背弃革命的道德,革命的情谊!”这同样是讲不通的。第一,“革命的情谊”和爱
  情是丙种不同的东西,既不能互相代替,又不会互相损害,怎能说一有爱情就是背
  弃“革命的情谊”呢?第二,强令人们死守那种无爱情的婚姻,不许纠正错误,不
  许寻找和产生应有而未有的爱情,这算什么?难道不正是西方在文艺复兴时代就己
  提出要反对的禁欲主义,中国在“五四”时代就已提出要打倒,李希凡自己也表示
  反对的封建礼教吗?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诚如李希凡所说,封建主义的余毒本来就
  多得很,清除犹恐不及,怎能再把这样的东西误认为革命的道德规范,要人们信守
  不渝呢?
  说到这里,我不禁也想“顺便举一个例子”。李希凡和肖林不约而同,都举了
  保尔与丽达割舍爱情的例子,要大家奉为典范。这并不错。但是人的爱情是同自然
  界一样极为复杂多样的,似乎不能只用一个典范供人学习。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
  小说《怎么办?》中,女主人公薇拉同罗普霍夫结婚后,发现自己对罗普霍夫的感
  情不是爱情,她真正爱的是罗普霍夫的朋友吉乐沙诺夫。罗普霍夫看出了这一点,
  就伪装自杀,主动出走,让薇拉嫁给了吉尔沙诺夫。后来,罗普霍夫同卡杰琳娜结
  了婚,他们与吉尔沙诺夫家仍和从前一样友好往来。请问,这深受列宁赞赏的《怎
  么办?》是不是也足以成为学习的典范呢?它批判了旧社会个人主义的道德原则,
  在婚姻关系中反对一方把另一方当作私有财产占有和支配,坚持人与人要互相尊重,
  而且明确主张结束那种无爱情的婚姻,以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新的婚姻关系取而代
  之,这正好是恩格斯观点的具体化,不是很正确、很合乎道德、很值得提倡么?我
  想,如果这能成为一个原则普遍实行,那就标志着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人类有了长
  足进步。
  从共产主义的道德标准和社会生活的理想境界来要求,张洁的男女主人公无疑
  应效法《怎么办?》中的主人公们。这样,他们的命运就不会是悲剧而只能是喜剧
  了。然而张洁没有给他们以这种幸福。
  李希凡和肖林举出保尔和丽达的例子,是要以此否定张洁的男女主人公。其实,
  后者尽管和前者有许多区别,但在基本点上却是相同的。他们不是也割舍了自己的
  爱情吗?
  诚如人们所说,张洁的小说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彩;但她毕竟严守着现实主义
  的原则。她把握住了现实生活的逻辑,把握住了人物性格的逻辑,因此,既让自己
  的男女主人公去追求理想,又让他们服从现实。于是,这一对在精神上生死相依的
  情侣,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只是为了不“影响另一个人的生活”,就那么顽强地
  克制自己,那么残忍地割舍了自己的爱情!他们以“互相忘记”相约;他们互相躲
  避;他们连手也没有握过一次;甚至“把他们这一辈子接触过的时间累计起来计算,
  也不会超过廿四小时”!要讲舍己为人,这真应该算极限了!
  肖林为男主人公的妻子鸣不平,指责“作者每每忘了这个不幸妻子的存在。”
  这真是天大的冤屈!事实上,作者和她的男女主人公不仅每每惦记着那位妻子,而
  且把她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假如不是这样,作者何苦让男女主人公受那么大的罪,
  作出那么痛苦的自我牺牲?
  这里,值得我们思考的倒是:既然象《怎么办?》的主人公们那样解决爱情与
  婚姻的矛盾是最合乎道德的,既然张洁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同样可以而且应该那样做,
  他们又为什么不那样做,而是牺牲理想,屈从现实呢?从本质上看,这样的自我牺
  牲,不是既错误,又愚蠢么?
  确实如此;但在现实社会里,他们却非作出这样的自我牺牲不可;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为现行的道德、法律、舆论、社会风习等等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