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风雅颂      更新:2021-02-20 16:28      字数:5071
  让我们更真诚地对待妻子或丈夫,回为百年后就不能携手散步了。
  让我们更珍惜儿女的成长,因为百年后要拥抱他们就不可得了。
  让我们在每一个相会,每一个因缘里,都能全心地付出与融人,都能无私地感谢和
  奉献。
  每一刻相待都是最真诚的相待。
  因为,因为,百年后,这些都不可得了!
  纯善的心
  我每一次去买花,并不会先看花,而是先看卖花的人,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
  把自己打扮得与花相衬,是不应该来卖花的。
  惟有像花的人,才有资格卖花。
  像花的人指的不是美丽的少女,而是有活力,有风采的人。
  所以,每次我看到俗人卖花,一脸的庸俗或势利,就会感到同情,想到我国民间有
  一种说法,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福报,就是卖花、卖伞和卖香。那是因为这三种行
  业是纯善的行业,对众生只有利益,没有伤害,可以一直和人结善缘。
  可叹的是,有的人是以痛苦埋怨的心在经营这纯善的行业。
  我经常去买花的花店,卖花的是一位中年妇人,永远笑着,很有活力;永远穿着干
  净而朴素,却很有风采。
  当我对她说起民间的说法,赞美她说:“老板娘一定是前世修来的福报,才能经营
  这纯善的行业呀!”
  她笑得很灿烂,就像一朵花,不疾不徐地说:“其实,只要有纯善的心,和人结善
  缘,所有的行业都是前世修来的。”
  吝啬的人
  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他从头上的每一根头发到脚上的每一个脚趾头都很吝啬,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东西,连别人叫他讲“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讲不出口,只会
  “布、布、布……”个半天,好像一讲出这两个字,自己就会有所损失。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后,就想去教化他,于是到了他住的城镇去开示。佛陀就告诉大
  家布施的功德: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比别人长得高、长得帅,所有一切美好的事
  物,都跟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这个吝啬的人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很感动,可是他仍然布施不出去,他为此深感烦
  恼,便跑去找佛陀,对佛说:“世尊呀!我很想布施,但是做不到。”佛陀从地上抓了
  一把草,把草放在他的右手,然后要他张开左手,佛陀说:“你把右手想成是自己,把
  左手想成是别人,然后把这把草交给别人。”这个吝啬的人一想到要把这把草给别人,
  就呆住了,想得满头大汗,仍然舍不得给出去,最后,他突然开悟:“原来左手也是我
  自己的手。”就赶紧把草给出去,自己也为此深感欣慰。第二次他只约花了一分钟,就
  把草给出去。后来,他只要很简单地就可以把草给出去。佛陀又说:“现在你把草放在
  左手,把右手张开,将草交给别人。”第一次他也是想了半天才给出去,第二次他很容
  易就交出去。最后,佛陀对他说:“你现在把这把草给别人。”他便把这把草给了别人。
  经过不断的练习,这个有钱人便把财物布施给别人,最后把身体也布施给了别人,
  结果证得了菩提。
  这个故事令我非常感动,认识到菩提的追求没有资格的限制,再吝啬、再坏的人,
  只要发心想追求菩提,就可以透过训练开启菩提心。训练开启菩提心最简单的方法只有
  一个,就是时时让自己往美好、光明、良善的地方走。
  重新生长的花草
  出了一趟远门回来,才知道台北很久没有下雨,使我种在阳台上的花草枯萎了大半。
  “好可惜呀!爸爸!你种的花草都死了。”儿子说。
  我把植物的茎折一节来看,对儿子说:“这茎中还有水分,只是枯萎,还没死哩!”
  于是,我像平常一样,每天晨昏为花草浇水一次,一星期后枯萎的花草开始抽芽,
  三个星期之后,已经绿意盎然了。
  这时我才把枯萎的枝叶剪除,使得院子里的花草比原来的还要青翠。
  我和孩子一起浇水的时候,告诉他:“在太阳暴热、环境不好、没有雨水滋润的时
  候,我们也要学习花草,休养生息,保持生机。”
  在顺境之时,要使生活有风采。
  在逆境之时,要不散乱,保持静心。
  更恒久的价值
  我有一个皮包用了二十年,每次我向年轻人说起,他们都张着难以相信的眼神看我
  的皮包。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二十年实在太长了,几乎没有东西能用二十年,甚至连世上
  极珍贵的友谊、爱情。对生命的向往,也没有人能维持二十年了。
  其实,在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一件东西用二十年是很平常的,巾婚二十年是很平常
  的,有相交二十年的朋友也是平常的,甚至一件衣服穿二十年也是平常的……只可惜现
  代社会都反常了,才把那些平常的事看成奇特。
  在我的衣柜里,还有一件父亲生前送我的毛衣,这毛衣已经穿了五十年,更可贵的
  是,这毛衣乃是我母亲新婚不久亲手织给父亲的。
  这世界虽然浮华短暂,但只要我们愿意坚持一些更恒久的价值,就会发现还是有许
  多事物愈久愈醇、愈陈愈香。
  可惜的是,生命里恒久香醇的滋味,很少人愿意去品尝了。
  两个汤圆
  朋友请我到餐厅吃饭,是现在最流行的“吃到饱”餐厅,每个人一百九十九元,任
  人吃到饱为止。
  由于算起来便宜,餐厅内人声鼎沸,有许多场面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东西拿太多
  掉在地上的有之,剩下一大盘吃不完的有之,还有一些人吃得太饱,而抚着肚于叹气。
  一般最能自我节制的人,也免不了吃下比平常食量更多的东西。
  我对朋友说:“这种吃到饱的餐厅真是赤裸裸地表现了人的贪欲,也正是文明粗俗
  的表征呀!”
  更有趣的事情是,当我们走出一九九元吃到饱的餐厅,才发现透明的窗玻璃上贴了
  许多减肥瘦身的广告。
  朋友开玩笑地说:“减肥的美容院开的速度大概与吃到饱的餐厅是成正比的。”
  我说:“如果大家每餐都不吃到饱,也就不需要减肥了。”
  接着,我与朋友在公园散步,以消耗我们吃得过多的食物,边走就想起民间一个关
  于贪欲的寓言。
  话说八仙之一吕洞宾刚成仙的时候,很想找一个弟子传授仙术,他想到:作为我的
  弟子,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不贪心呀!
  于是,吕洞宾心生一计,变成一个卖汤圆的老人,在摊子上贴了一张纸:“汤圆一
  文钱吃一个,两文钱吃到饱。”
  从早到晚,许多人都跑来吃汤圆,却没有一个是吃一文钱的,全都是两文钱吃到饱。
  眼见黄昏来临了,吕洞宾心想收徒无望了。
  突然有一个青年付了一文钱,吃一个汤圆就走了。
  吕洞宾大喜过望,追上去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两文钱吃到饱呢?”
  那年轻人无奈地说:“可恨我身上只剩一文钱,真可恨呀!”
  吕洞宾长叹一声,纵身飞上天去,终生都没有收徒弟。
  我讲这个故事给朋友听,我说贪心是人的天性,也是正常的习性,只是很少人看见
  自己的贪心罢了。
  朋友说:“我们以后还是少去这种吃到饱的餐厅了。”
  沟坪与草花庄
  回家乡居住,要离家了,妈妈说:“多住两天吧!明天你三姑要嫁孙女,你和我一
  起去沟坪吃酒席。”
  我听到“三姑”与“沟坪”,从心里冒出一股暖流,就留下来了。
  我有五位姑妈,其中二姑和三姑是最亲近的,二姑嫁去的地方叫“草花庄”,三姑
  嫁去的地方叫“沟坪”。
  为什么与二姑三姑最亲近呢?原因是,二姑三姑和爸爸长得很像,简直就是同一个
  模子印出来,我长得又像爸爸,从小就有很多人说我像二站三姑。其次,这两位姑妈嫁
  得很远,家里又有广大的庄园,我们如果去姑妈家就可以住在那里,备受疼爱,几乎没
  有任何“法律”的制裁。
  另外还有一个秘密的原因,沟坪与草花庄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是美得不得了的地方,
  用人间仙境来形容也不为过。
  记得草花庄的四周,在春天来的时候就会开满各种野花,穿过野草花的小径,就到
  二姑家的三合院,站在门口的时候,我总感觉全身染满了香气,感觉自己是从远地策马
  要去拜会“草花庄庄主”的快客。草花庄主出人意料的是一位胖胖的、慈和的中年妇女,
  那当然是我的二姑妈了。
  说二姑妈武功高强,一点也不夸张;他们有广大的田园,种着各种果树,还养了数
  十百只的鸡、猪什么的。有一段时间她热中养珠鸡和火鸡,每次有武林人物靠近,还会
  齐声高歌表示欢迎哩!姑妈最厉害的招数,就是她很会做粿她做的粿常用荷叶、芋叶、
  姑婆叶来包,常把庭前园于里的桂花、茉莉。丁香拿来人味。她蒸的粿不是夸张的,在
  一里之外就可以闻到香气。
  我时常和兄弟到二姑家,庄主有闲最好,庄主若是无闲,我们会自己到果园去饱餐
  一顿,然后躺在西厢房前的宽大条椅上睡午觉,一静下来,庄外草花全部话转来,蝴蝶
  四处飞,庄内盘旋着无以名状的香气。
  二姑丈热中于狩猎,时常天不亮就出门了,带着朝枝哥仔,阿泉、阿海、阿水哥去
  山里猎野兔,晚餐总是非常的丰盛。
  草花庄虽美,与沟坪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沟坪的三姑家正好建在河岸,是一长排
  的平房,屋前是果园,屋后是花园。三姑开了一家乡村典型的杂货铺,在那物资缺乏的
  年代,杂货店就像宝藏一样,糖果,饼干还有汽水,三姑为人宽厚慷慨,要吃什么就有
  什么,我们常常裤袋里塞得满满的,才到河里去玩。
  那河也不像河,所以日、“沟”,水深只到腰际,清澈可以见底,河里有泥鳅、土
  虱、大肚、虾于,偶尔还可以捞到大的蛇贝,最多的是蛤仔,我们日日都在河中“摸蛤
  兼洗裤”,玩得不亦乐乎。
  三姑最疼爱我,因为常有人
  宁愿作傻瓜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
  “修行就是要宁愿作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证悟,才有可能开悟。”
  因为常常讲,所有的弟子都已经记住了:“师父常常说宁作祎 瓜。”
  有一天突然下大雨,庙里漏雨漏得浙哩哗啦,大师大声叫弟子赶快来接雨,但是很
  多弟子不在,只剩两个,听到师父叫,赶快拿了桶子来接雨。
  一个弟子拿一个很小的桶子冲出来。无相大师看了就说:“雨下得那么厉害,漏了
  好几个地方,只拿了一个这么小的桶子,真是傻瓜。”这个弟子就很不高兴,心想:
  “匆匆忙忙跑出来接雨,结果师父还骂我傻瓜。”
  第二个徒弟因为太紧张了,拿了一个竹篓子冲出来,要接雨的时候呆住了。无相大
  师心里想:“怎么傻成这样?怎么有这么傻的徒弟?”就很不高兴骂他说:“你真的是
  个大傻瓜!”这个弟子一听,非常开心,心想:“师父一直都在鼓励我们要作傻瓜,现
  在竟然说我是个大傻瓜,这一定是在赞叹我了不起。”这样起了欢喜心,心开意解,得
  到了开悟。这个弟子究竟开悟到什么呢?
  大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打破分别心。当我们听到别人批评我们的语言的
  时候,我们可以生气、不开心,我们也可以不生气,宁可作傻瓜,很开心,就像我们看
  到一个碗,可以想:“这个碗很漂亮,可惜破了一个洞。”但也可以反过来想:“这个
  碗虽然破了一个洞,但还是很漂亮!”
  第二,从悟的境界来讲,傻瓜可能比较容易得到开悟,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在生
  活里面没有心机,保持在一种纯然的状态。
  我们不要对人生有那么多的计较,因为这个计较和分别,正好是阻碍我们开悟,或
  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学习赤子、宁作傻瓜,那么我们就会生起单纯
  的心。
  就像我们修行,每天都花时间在那儿叨叨念念,是在做什么?整天在那儿打坐,是
  要干什么?别人看起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你打坐一小时,给你一百元,你就觉得很有
  价值,但是不能用这样子来衡量,因为这世间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