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节
作者:爱之冰点      更新:2021-02-20 16:24      字数:4750
  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他的肩上,有些喘不上气来。李翰祥记得那一年临近年关,为了能将年货置办齐全,让全家欢欢乐乐过一个好年,他决计将那只多年来视若珍宝的明代官窑彩碟,让妻子张翠英拿到(口摩)啰街的古董店里出手,不料张翠英却百般不肯。张翠英苦苦地哀求他去邵氏拍片,李翰祥却百般不肯,他说:“翠英,我们这一辈子。什么样的困难没有经受过呢?当初我俩在‘乐宫楼’里结婚的时候,因为没有钱摆酒席,不是也过来了吗?现在我们总要比那个时候强得多,总不致于让你把结婚的被子也拿到当铺里去当掉吧?一只碟子有什么大惊小怪!”
  张翠英知道李翰祥又提起她当年为了让丈夫在家里安下心来写电影剧本,独自偷偷地把他们结婚时买的一床新被子拿去当掉的往事。张翠英却执意不肯将碟子当掉,她说:“翰祥,如果现在家里困难,再当掉几床被子我也是不心疼的,只是这只明代的彩碟,是一件你十分珍爱的古董,即便我们到朋友的家里去借贷,甚至是去讨饭吃,我也绝不让你当掉的!……”
  “唉……”李翰祥见夫人张翠英说得诚恳动情,他的心也觉得软了。急忙将那只他收存多年的古董碟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上,反复把玩。忽然又心生恋意,对夫人说:“翠英,不卖就不卖吧!咱们索性就将裤腰带勒紧一下,天下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啊!……”
  那只明代古董终于没卖。
  春节也咬牙挨了过去。可是转眼间冬去春来,生活的重担再次沉重地压在李翰祥的肩头上,使他有些喘不上气来。
  桌子上有一封邵氏公司寄来的请求李翰祥拍片的函件。
  李翰祥面对那信函愁肠百结。
  “翰祥,你还是去拍片子吧。”李翰祥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使得张翠英忧心如焚,她苦口婆心地劝道:“如今既然回到了邵氏公司,就要听从公司的主意去拍片子。自然,任何人做邵氏公司的老板,首先都要先想到票房价值的。有谁会去考虑什么艺术不艺术的呢!在台湾的时候你不是一度也在追求电影的艺术品位吗?到头来又如何呢?你和胡金铨他们共同拍成的《喜怒哀乐》,当然可以说是一部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喜剧片,可是拍出来却无人问津呀!后来你们才把成本勉强收回来,莫非还不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吗?……”
  李翰祥有心反驳,又无言以对。因为张翠英所说的确是事实。当年在台北拍成《喜怒哀乐》,不能不说是一种纯艺术的追求,影片的质量趋于高雅。然而在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放映时,却出现了观众寥寥的冷落的局面。他想到这件得不偿失的揪心事,便情不自禁地暗自叹道:“唉,阳春白雪,当真是和者盖寡呀!在这片文化的沙漠中,当真非让我去执导那些男欢女爱,卿卿我我的风月片才能维持生活吗?”
  翠英说:“翰祥,你有了在台湾办‘国联’的教训,总不该再去重蹈覆辙吧?你天生就只能当艺术家,当电影的编剧和导演,而不可能去当老板!而且你即便再当老板,也必须进乡随俗,你不拍那些招人看的风月片,你就不可能收回成本,更不能赚钱!翰祥,现在摆在你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必须回邵氏公司拍片子了!你想一想,如果你在家里赋闲一天,就一天没有收入。家里的生活靠什么来维持呢?……”
  李翰祥痛苦至极,沉痛地说:“翠英,莫非真的只有这一条路了吗?我李翰祥这一辈子是因为追求艺术,才投身到银海来的。如果让我去拍那些庸俗的、色情的风月片,我是宁死也不想干的!因为那样做有违一个电影导演的良心!……”
  “人在屋檐下,怎好不低头呢?”张翠英苦苦地相劝说:“翰祥,我很能理解你的艺术道德和艺术良心。我也知道一个电影导演应该多拍一些给人以启迪,对后人有影响的电影。可是,在目前的香港只能拍风月片的情况下,你是无法顶得住的。但是,我相信你会拍出好的风月片……”
  李翰祥眼睛一亮,夫人的话使他顿开茅塞。他说:“翠英,你的意思是我可以在所拍的风月片中另树新帜?或者别开生面?……”
  “对对!”张翠英说:“依你的才华,依你多年执导的丰富经验,莫非不能拍出一些好的风月片吗?譬如说你完全可以让那些色情的内容变得含而不露嘛!如果摒弃了影片中的色情渲染,再多加一些艺术品位,你的风花雪月片,也同样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呀!
  “好!你说得好,我又何必太固执呢?”李翰祥立刻从无以自拔的困境中挣脱了出来,他一扫满脸的沮丧之气,变得精神振奋起来,说:“我相信我李翰祥所拍成的风花雪月片,也应该是另外一种美的追求!……”
  自1973年以后,李翰祥果然又回到邵氏电影公司去拍片了。从此开始了他从影生涯中的第三个拍片高峰期,那就是以风花雪月片为主的高潮。在1973年至1979年的七年间,李翰祥执导了《北地胭脂》、《风流韵事》、《牛鬼蛇神》、《一乐也》、《金瓶双艳》、《声色犬马》、《捉奸趣事》、《洞房艳史》、《拈花惹草》、《骗财骗色》、《风花雪月》、《子曰食色性也》和《销魂王》等片。尽管在这些影片中,李翰祥竭尽全力地回避色情、回避庸俗、回避低级趣味,但是,那些看惯了李翰祥多年所导影片,深知他严肃的艺术风格的观众们,还是对李翰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大拍风月片,多有微词。现在,李翰祥出现在美国好莱坞影城中,面对着世界上那些荣获奥斯卡电影金奖的著名导演、演员、摄影、编剧……所在水泥地上的手印与足痕,他的心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与忏悔感。李翰祥动情地对卢燕说道:“卢燕,你应该是了解我艺术风格和艺术道德的。可是,那些善良的观众们是无法了解我的,他们不知道我为什么忽然热衷起风月片来。有些人甚至认为我李翰祥已经深深地堕落了,成了为金钱而不惜丢弃艺术良心的无聊家伙。报纸上甚至有人说我是‘屈从于金钱’或者‘自甘媚俗’。唉唉,卢燕,我真是那样的人吗?……”
  卢燕叹道:“我和熟悉你执导风格、人格的所有电影界人士,都了解你违心放弃历史影片的艺术追求,一部连接一部地去拍那些风月片,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当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发生尖锐的冲突时,任何艺术家也是别无选择的!……”
  “我很自疚,我很痛悔。”李翰祥双眼里凝望着水泥地上的那些手、足印痕,从内心里深深痛责地说:“我本来是很想超越世俗的,做一个天、地、人三不管的真正艺术家。就像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画家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郑板桥、李蝉、汪士慎这些扬州的画怪,本来他们都可以在官场上混得很好,但是他们为了追求真正的画品和人品,就情愿舍去了官家的俸禄,情愿落魄潦倒,也要去完成自己毕生追求的艺术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李翰祥不能不说是一种媚俗。可是,我也是无奈于艺术的环境太恶劣,否则,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以牺牲个人的风格、爱好和个性作为代价的!……”
  “爸爸,您别自责了,更多的观众都是理解和同情您的!”玛丽莎说。
  李翰祥在一只粗大的脚掌印前蹲下身来,他叹道:“当一个真正的电影导演实在太神圣了,可是有谁知道一个电影导演和艺术家心中的苦楚呢?”
  “李导,您知道格丽泰·嘉宝吗?这就是她的足痕。”许久不说话的旅美女明星卢燕在李翰祥的对面蹲下身来,她像在自言自语,又似在柔声发问。“她是30年代好莱坞最有知名度的影后啊!……”
  “就是那位演过《茶花女》的嘉宝吗?”
  “是的。这位瑞典姑娘出身贫寒,但是她的天资极高。嘉宝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大导演贝茨克勒的。贝氏慧眼识才女,他一眼就看出这个穷姑娘的天生丽质和艺术潜力。所以贝氏决心冒险,他把嘉宝推上了影坛,她十八岁那年就主演了《哥斯达·柏灵世家》,一颗出土的珍珠发出了异彩。这是嘉宝的幸福,也是贝氏的功绩!”卢燕以好莱坞知名演员与李翰祥多年友人的双重身份,娓娓地大谈嘉宝,以转移李翰祥内心中的痛楚与内疚。她的语气中也自然地充满着对这位昔日红极一时女影星的无限深情,卢燕说:“在短短十六年里,嘉宝一连在二十多部影片里担当主演。人生难得有闪光的一刹,在那一段时间里,她深感自己不虚度此生。《瑞典女王》和《安娜·卡列尼娜》,使世人都公认她为电影皇后!……”
  李翰祥默默地听着女演员卢燕的谈话,从前他执导由卢燕主演的影片时,大多都是由李翰祥来开导她,可是如今到了好莱坞,卢燕居然反过来对他进行劝导,这使李翰祥的心里很感动。
  玛丽莎却问卢燕说:“嘉宝与我爸爸有什么关系呢?”
  卢燕笑了笑,又说下去:“嘉宝是一个演员,她与香港的大导演李先生当然不会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嘉宝在好莱坞晚期拍片的经历,也是很耐人寻味的。格丽泰·嘉宝本来是一帆风顺的,可是她后来却因为受到意外的打击而断然息影了。那是因为嘉宝尽管出身低微,但是她对电影艺术的追求是真诚的。她拍的都是高雅的影片,如《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片子,却从来不肯媚俗。所以,当好莱坞的制片商们看中了美丽的嘉宝,情愿出一笔巨金逼她拍裸体写真片时,嘉宝情愿舍弃她所迷恋的影坛,也坚决不肯媚俗,结果她正值盛年就不得不退出了影坛!唉,很可惜呀!……”
  李翰祥“哦”了一声,恍然地意识到卢燕为什么要说这些故事。
  卢燕的话也使玛丽莎听懂了,她问:“后来……嘉宝就再也没上银幕吗?”
  卢燕深沉地点点头:“是的。人们都为这位杰出女演员的悲剧而愤慨!究竟是什么可怕的势力毁灭了一代有才华的影星呢?那当然是可怕的商业价值!商业化充塞了影坛,自然艺术才华会遭到冲击。数年以后,当一位记者在格丽泰·嘉宝孤寂的别墅里找到她时,当年风姿绰约的女影星,已经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老大婆了!当记者请她谈谈感想的时候,嘉宝什么也不讲。后来她只是叹了口气,说了一句话:‘我对自己的人生太遗憾了,因为我实在不该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牺牲了我毕生所酷爱的电影啊!……”
  李翰祥被女演员卢燕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他以手抚摸着水泥地上格丽泰·嘉宝留下的珍贵印痕,认真地咀嚼着卢燕的每一句话。他觉得她的那些话都是针对他说的,字字句句都触动了他的隐痛。曾经在他的麾下饰演过慈禧等角色的演员卢燕,原来是有意用格丽泰·嘉宝的悲剧来影响与启迪他!
  “好,你别说了。卢燕,我听懂了你的话,我李翰祥当然不会做嘉宝。我也决不可能因为拒拍风月片而断然息影的!我现在能拍《武松》,就是一种挑战与抗争!将来,我或许还会有一次更大的突破!我还是想利用有生之年,再为中国的电影闯一闯的!”卢燕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李翰祥心中一度熄灭了的艺术之火,这火越来越强烈地燃烧起来。
  1981年12月25日。
  圣诞节。女演员卢燕在大清早亲自驾驶一辆美国产新式白色跑车,来到距她家不远的瑞金西酒店,接上李翰祥导演和制片人蔡澜,然后驱车直奔出租老虎的虎场,准备让李翰祥先看过可以拍戏的老虎以后,以备在1982年元旦过后,正式投入《武松》镜头的补拍。
  “洛杉矶很美,没有半点冬天的样子!”李翰祥隔着车窗眺望着从车外飞掠过的一幢幢精巧别致的小洋房。洛杉矶居民区的最大特点就是房前的绿地面积较大。而且布局整齐划一。小轿车飞速地驶入闹市区后,可以见到畸型的繁华。店铺鳞次栉比,广告牌琳琅满目。到处是西班牙文招贴、地中海式的建筑和墨西哥饭店。新月街、阿莫尼及什大街和小径莫尼卡街,都从李翰祥的面前飞掠而过。李翰祥很激动,他对驾车的卢燕说:“人间的事真是很难预料呀!卢燕,从我1978年第一次在美国度过圣诞,到今年这一次已经是第三次了!如果不是我身临其境,如果是几年前有人给我算卦,说我会一连三次在美国过圣诞节的话,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可是,这确确实实是鬼使神差的现实啊!……”
  卢燕点点头,又笑了笑,她只顾将小轿车开得飞快。
  李翰祥说:“我第一次在洛杉矶过圣诞,就是前来这里开膛破肚做心脏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