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节
作者:敏儿不觉      更新:2021-02-20 12:16      字数:4732
  史氏笑道:“当然好了,你去看你大嫂子好不好,让她有什么不便的也不要强撑着,孩子最重要。”
  “是。”贾敏应道,目光流转间扫过屋子里的人,尤其没有错失唐嬷嬷表情间的变幻。
  唐嬷嬷想到大半年来周氏的行举,心中不安,还是出声道:“大太太晓得四姑娘过去看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贾敏笑着对史氏和王氏都行了礼,跟着唐嬷嬷一道离了西苑往荣禧堂去了。
  才进了正室东边的耳房里,她方才发觉里头的摆设和史氏住在这里的时候大不一样了——炕上的坐垫迎枕、长案上的石雕、小几上的花瓶等物都是色泽亮丽的,虽则不是金光闪闪的,却也都是价值不菲的。她心中一讪,大嫂子这性子,该说她和大哥还真是夫妻么?
  “姑娘先坐下,我进去禀了大太太姑娘来了。”唐嬷嬷又唤丫头去沏茶来,这才进了后头的内室。不多时,穿着玫瑰色小袄挽着妇人发式的红袖走了来笑道:“姑娘来了,大太太才躺下呢,我陪着姑娘吃茶说说话吧。”
  贾敏知道红袖这样说定是周氏的意思,她眼中闪过讽刺的光芒,周氏若是不清醒,还真是不值得自己再相帮了。
  贾敏也不客气,自顾在炕上坐了,待丫头上了茶才笑着红袖道:“说起来,我还不知道红袖姐姐你本姓什么呢,总不能称呼你为红姨娘吧?”
  红袖眼神一黯,心中又是羞恼又是黯然,很快又笑道:“我如今还是大太太的丫头,算那门子的姨娘?姑娘还是叫我红袖好了。说起来,这年一过了,离姑娘出门的日子就近了,这要做的针线不少,姑娘若是有什么忙不过来的,尽管来唤我,我的针线虽不是顶好的,却也还看得。”
  “多谢了。只是我屋子里丫头们的针线都还使得,再不济,让针线上的人来做也是行得。红袖姐姐是大太太身边得力的人,我如何敢使唤你呢?”贾敏端着温热的茶杯暖着手,看着红袖道:“方才在老太太屋子里,她嘱咐我跟着大嫂子学学管家之事呢,也不知道大嫂子有没有空来指点我。”
  红袖知道周氏将管家的权力看得极紧的,这话自己可不好接,便笑道:“一会儿大太太醒了,姑娘和大太太说说就是了。”
  “对了,说了这般天话,怎么不见大哥的人?说起来,有些天不见他了,他整日里忙着什么呢?”贾敏转开话题道。
  红袖脸一红,大老爷忙什么?不是出门去寻着老爷们喝酒逗趣,就是去逛古董字画铺子,再不是就在家中和丫头们玩笑了。忙道:“大老爷今日得了朋友的帖子,一早就出门会友去了呢。”
  贾敏眉头挑了下,抿了一口茶水,才看向软帘皱眉道:“怎么唐嬷嬷进去这么久还不见出来?大嫂子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红袖很是尴尬,心中暗自埋怨起周氏来,只得道:“许是唐嬷嬷心疼大太太,想让她多躺会儿。姑娘也知道的,大太太管着家中的大小事儿,没有一天不累的。”
  贾敏一笑,眼波粼粼:“大嫂子这般累啊?不过我看着她每日里都神采奕奕的呢,看来是她强撑着不想劳烦我们的,她一定是碰上了为难的事儿也独力想法子的,她这样不爱惜自个的身子怎么成呢?不说二太太了,只说老太太还老当益壮,有些事情让老太太来拿主意,大嫂子也轻松些不是?”
  如此一来,也是让老太太不会有被周氏抛置一边的感觉,她对着周氏动手也会迟疑两分的。
  “知道姑娘体谅大太太。但是老太太辛苦了大半辈子,如今好不容易享享清福,大太太怎么好去打搅她?再说了,两个哥儿养在老太太身边,事儿也多呢。”红袖忙道。
  贾敏不再说什么了,红袖这样说也带便着周氏是这样想的了,看来周氏势必要吃次大亏才知道她的短视了。
  后头内室里头,周氏一身金色描金的薄袄,额头上系着镶金点翠的抹额,斜靠在炕上,慢慢悠悠由丫头绿萝服侍她喝着燕窝粥,一边听着唐嬷嬷说着话。待绿萝放下小碗,她才捏着帕子擦着嘴角自得道:“老太太也就这些招数了。”
  唐嬷嬷一急道:“太太,姑娘眼看着要出门子了,这不学管家理事确实说不过去啊。”
  周氏沉思了片刻,才摸了摸腹部道:“谁叫这孩子这个时候来呢?让她帮着管家也行,正好,我们做一出戏,让知道咱们府里大不如从前了,她若是知事,也该为娘家着想想,那些嫁妆实在是太过了。”
  唐嬷嬷心一跳,太太还在打四姑娘嫁妆的主意?这若是让人知道了该怎么收场?四姑娘可不是软柿子啊!
  “太太,四姑娘的嫁妆在老国公去世之前便定下的,您若是想动这个,还真是要三思啊!”
  周氏冷哼了一声道:“我当然知道那些东西是老国公和老太太从前就定下的。只是想到些东西,两万两的陪嫁银子,四个田庄,成套的金银玉器……折算起来,只怕值十几万两银子呢。你说,满京城里,除了公主娘娘,哪家的姑娘有咱们家姑娘的嫁妆重?这是要将贾家搬去林家呢。”
  唐嬷嬷动了动嘴皮子,还是将相劝的话吞了下去。心中暗自犹疑着,要不要将这事儿告诉周家大奶奶,让她来劝太太呢?
  周氏睇了唐嬷嬷一眼道:“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我并不是贪图银子的人,也不想姑娘带着寒酸的嫁妆出门去,这样做不过是为咱们府里头打算。这四姑娘一嫁出去,咱们府里头婚嫁之事暂时是没了,但是十几年后呢?瑚哥儿娶妻,我肚子里孩子,以后还有其他的哥儿姐儿。而且大房和二房还没分家,还养着二老爷一大家子呢。他一个小小的工部主事,一年的俸禄都不够他一个人一个月的花销,他还好附庸风雅,养着好几个吃闲饭的清客相公……还有咱们的老太太,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精致的,一个月花的银子都是成百上千的。咱们家就是再大的家底也坐吃山空了。”
  唐嬷嬷听得也是直叹气,大太太也是不容易,但是这打姑娘嫁妆的主意真的可行吗?
  “好了,扶我出去见四姑娘吧,晾了她这半天也够了。”周氏扶着唐嬷嬷起身,缓缓去了前面的屋子里,一进屋子就是满脸的笑,给了红袖一个眼神,拦着贾敏行礼,且挨着她也坐在炕上道:“姑娘久等了。”
  贾敏看着周氏满头华翠、红光满面的样子,微微笑道:“嫂子千万别这样说,打扰了你歇息才不成呢,毕竟你又怀了我们贾家的骨肉,若是是姐儿,嫂子也得想着为她攒嫁妆呢。我的嫁妆,听老太太说,是我一出生,老国公和她陆陆续续置办的呢。”
  周氏脸色一变,随即平静地道:“姑娘你的福气大,老国公和老太太最疼的就是你了,不但挑了个好女婿,这嫁妆也是羡煞人呢。我肚子里的若是个姐儿,她可没有姑娘你的好福气,少不得要东拼西凑的,只怕到时候还要你这个做姑姑多帮衬才成呢。只是希望她莫要埋怨我和她老子偏心,只疼她的兄弟不疼她。都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自是一般疼爱的,只是我和你大哥还得为这一大家子着想的。”
  贾敏暗哼一声,周氏这话里化外不外乎是刺自己带出门子的嫁妆太厚了,得多为贾府想想了?她也好意思说?
  “我今日才知道,嫂子的娘家兄弟这般有福气了,有嫂子这心心念念帮衬兄弟的姐妹。只是我没嫂子这般宽厚,只想着哥哥多疼爱我呢。”贾敏故作钦叹道。
  周氏气得差点岔气,脸色当即变了,冷冷看着贾敏道:“姑娘纵使出了门子也是贾家的女儿,而我,也始终是你的嫂子,姑娘在婆家立不立得稳,可还是依靠咱们家呢。”
  贾敏起身,直言对着周氏道:“这娘家自是姑娘的后盾,不过呢,到底立不立得住却是看那姑娘自己的本事了,就像大嫂子你进了我们家一样,靠的可不是周家。好了,我也不多叨扰嫂子了,嫂子为了瑚哥儿和肚子里的孩子,凡事三思而行才好。”说着,自取了挂在架子上斗篷披上便走,到了门口之时,突地回头对着脸色极为难看的周氏笑道:“方才嫂子有句话说得其实不对,就算我嫁人了,还是贾家的女儿,但是嫂子你,却未必一直是我的嫂子呢。”
  贾敏说完深深看了周氏一眼,甩袖子便出了门,独留下神色大变的周氏。
  第36章落定(一)
  “嫂子未必一直是她的嫂子……唐嬷嬷;四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她这是吓唬我吗?”周氏怒气腾腾地道。猜测着贾敏话中的意思;休了自己?自己有儿子傍身;还为老国公送终守了孝;贾家是不可能休弃自己的。那么是说自己将会出什么意外而去了,然后有人取代自己的位子么?
  她贾敏这是威胁自己了?周氏冷哼一声;若是之前她只是对贾敏的嫁妆有些不甘;那么现在是打定主意要克扣一部分了——自己现在是荣国府的管家太太;就算是老太太都不能将自己怎么样,又子么会怕她一个将嫁的小姑子?
  “绿萝;去,喊邹嬷嬷来;把库房里的管事也喊来。”周氏冷声吩咐道;心里头盘算着要将那盆翡翠石雕换成普通的云英石雕;还有那架鹅黄缂丝十二扇的山水图屏风换成玻璃的……
  唐嬷嬷看着周氏抹额下微微鼓起的青筋,知道大太太这是气糊涂了,心里头越发担忧起来了。
  却说贾敏离了荣禧堂后,心情糟糕得很,周氏可真是应了一句话,得意便张狂了。既然如此,那接下来得事儿就怨不得她贾敏袖手旁观了。
  贾敏立在东西穿堂里,被冷风一吹,人便清醒了些,叫过丫头吩咐道:“芳草,你去老太太屋里告诉老太太,就说大太太心情不舒畅,我还没来得及和她提及跟着一道学习管家的事儿,这事儿还是先放放,我先赶着要紧的针线做吧。”
  芳草去了,贾敏才拉了拉帽檐快步回了自己的院子,便有小丫头和婆子迎了上来。
  “钱嬷嬷,这好人还真是做不得啊!”贾敏喝了一口热奶/子,轻叹了一句,“自今日起,大太太那的事且冷眼瞧着,你们言行间也莫要冲撞了谁。”
  钱嬷嬷心里头好奇,也没有多问,将这话吩咐下去了,又让丫头们都出去了,才小声道:“姑娘,方才东府里头过去老太太那里报喜,说是珍大奶奶和珩奶奶都诊出喜脉来了,老太太说这是贾家认定兴旺之兆,要选个日子两府里一起请了师傅来府里做法事酬谢菩萨呢。”
  贾敏放下手中的碗碟,先是皱眉后又笑道:“是吗?原来是从那天开始动手啊!”
  “姑娘,她们这次酬神您不好跟着,要是真如你猜测的,那可怎么得了?大太太岂不是要恨上你了?”钱默默担心地道。
  “不怕,将年历拿来。”贾敏接过册子,仔细翻了下,年里的日子还真是不多,也就腊月初十这日合适。
  “昨日里镇国公牛家的姑娘不是送帖子来邀我去做客吗?你明日就回了帖子,说我初十那日得空,能去他们家玩儿。”贾敏淡道。
  转眼进了腊月,贾府里头也是张灯结彩地,年节的喜气愈发地浓了,小丫头婆子们大多是欢欢喜喜地,只在几个主子们身边伺候的丫头婆子,心里都有压不住的忧虑。她们虽然不知到底是怎么了,却感受到风雨欲来之感。
  “老太太,初十那日里家里酬拜的菩萨肯定是送子观音的,我一个未嫁的姑娘在家里头总有些尴尬。牛家四姑娘给我送了赏梅的帖子,您就答应我那日出门玩儿吧。”贾敏磨着贾母道。
  贾母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看着身姿已然娉婷曼妙的女儿,心里头终究还有贾敏这个女儿的,叹道:“也罢了,年后林家孝满回京必定会来敲定婚期,最迟也是明年年底。这嫁了人就没有在家里头做姑娘松快了,现在出门去玩玩也好。只是镇国公牛家虽然同我们家是世交,但也不可太过忘形了,反倒让人笑话了。”
  贾敏心里一松,对着贾母和王氏行了礼便回房去准备出门做客要备的东西去了。
  初十这日,牛家来接的婆子一到,贾敏就带着钱嬷嬷和几个丫头坐车出了府,且不说这一日里在牛家玩乐的如何,一直到下午申时末天色渐暗了,她才离了牛家回了荣国府。她一路上都在府里的事儿,该发生的都发生了吧。
  她说不出心里头是什么感觉,对贾瑚的抱歉?还是对周氏的失望?当她才入了内仪门,看见来往的仆妇们脸色没有了早上的欢喜,她就知道,事儿已经出了。
  才进了西苑的院子里,看见院子里被绑起来血迹斑斑的几个婆子和丫头,都是伺候贾瑚的人,上了台阶,她便听见了张氏的大哭声,脚步顿了顿,还是进了屋。
  贾瑚脸色青白的躺在临窗的大炕上,唐嬷嬷端着碗喂药,周氏坐在炕边大哭,贾母、王氏以及东府里头的两个奶奶卫氏和文氏都在抹眼泪,贾赦和贾政坐在另一边的椅子上。
  贾敏悄声地走到贾母身边,小声道:“瑚哥儿这是怎么了?”
  “还不是那些个刁奴不仔细?竟然带着丁点的瑚哥儿偷偷去看放炮仗。谁知道几个炮仗突然响了,小丫头们也吓傻了,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