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作者:旅游巴士      更新:2021-02-20 08:22      字数:4791
  独一代没有抄袭
  所谓抄袭,在独一代看来,那是个极其狭隘的概念,一字一句的抄,那无疑是抄了,同一个意思但用不同话来讲,那就不算抄。就好像在网络上支持郭的网友说的那样,他们并非没有意识到《圈》和《梦》在人物和情节上的不同,但在他们看来郭的语言要比庄优美,而且整体更煽情,最最关键最最重要的是,郭写林岚、闻婧那是从大学里写起的,是校园生活,而《圈》则明显的是娱乐圈的事情是社会背景,两者事件发生的大环境就不同,所以,怎么可能是抄袭呢?
  并非出于诡辩而是真心实意地,独一代认为郭的举动无论如何是不能构成抄袭一说的,他只不过是模仿了他喜欢的某个作品,而模仿哪怕是像《梦》这样,连带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皆有雷同也不能算抄,不应该受到责问和质疑。甚至有的读者还认为是郭对庄的小说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把它写的如此感人至深,因此庄应该感谢郭才对。
  同样的事情实际上还发生在郭的前几部作品里,《幻城》曾一度被人指责抄袭了日本漫画《圣传》,而郭在当时的态度几乎和现在一模一样,他真诚地承认自己的确是受到了漫画《圣传》的影响,但坚决否认有任何抄袭的动作。但是实际上,我们从《幻城》的中短篇小说中就几乎找不到属于郭本人的大规模创作,虽然他的确是创造了幻雪国、王子与人鱼家族的奇怪婚姻等等,但从几个主要人物、人物关系、语言风格来看,《幻城》里充满了《圣传》的影子,例如占星师的预言、索卡与樱空释那看似敌对实则亲密的关系、与帝释天则对应着阿修罗王那离奇的仇杀和报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由于无法进行有力的创作,过于被原著感动与困缚,《幻城》甚至存在着与《圣传》一样的弊病,即故事结构明显虎头蛇尾、故事情节自相矛盾。但是就如同CLMAP很好的运用其唯美精致的中性化画风、佛家典籍里神秘主义色彩浓郁的名字来掩盖其故事编排上的不足一样,郭也极其聪明的运用其柔美的语言和爱情故事,让他的读者将对故事本身的判断力转移到了细节与忧郁情调上。而帮助他完成这一转移的关键因素恰恰是独一代的读者本身所提供的那就是对何为创作何为模仿何为抄袭本身的概念模糊。
  可以这样说,除非一篇文章本身是全盘一字不动(或者仅仅是微弱改动)地照搬了另一篇文章,否则,对独一代的读者来说,抄袭这回事情是不存在的。
  对于抄袭概念的模糊直接影响了对于抄袭事件极为模糊的立场。
  如果稍加注意,我们不难发现,在网络上由官司本身引发的〃郭FANS〃与〃非郭FANS〃之间的唇枪舌战,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并非在讨论抄袭的是非观,为数不少的郭FANS甚至表示,即使郭的文真的是抄的,他们也坚决拥戴到底。对文章而言,抄袭意味着什么,恐怕独一代中的很大部分都没有清楚的至少是全面的认识。他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到底是谁进行了抄袭,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那抄了又怎么样呢?
  例如在网络上类似以下的跟贴就占了大多数:
  黑名单上的人 发表于 2004…3…19 8:24:57:两本书,看过之后我承认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同样都给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喜悦和悲伤,我想对于作为读者的我来说,谁抄谁都无所谓,只要是好书。
  天涯 发表于 2004…2…28 21:01:06:其实作为一个作家要追求的高一些,如果你的作品的情节经人之手就上一层次的话还要感谢那人呢,现在的社会就这样优胜劣汰,想开些,毕竟几个情节并不能决定整本书!
  风中百合 发表于 2004…2…25 17:22:27:这个什么庄羽,胡说什么!我们亲爱的小四同志,怎么可能抄你的,人家写的好,就说是抄的!想炒作早点说,我出钱!
  至于另外一些对郭历来作品存有疑惑的读者,也并非基于对抄袭本身有多精准的认识,有些网友的观点虽然站在庄羽一边但却着实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有网友就表示,知道从前小四的《幻城》有抄袭《圣传》的嫌疑,但抄小日本的怎么啦?他们活该被抄,至于这次抄袭了《圈》那就太不应该了……
  模糊的不明确的是非观念,即是这个时代赋予独一代的特性与表征,因为无论是概念不明或者观念不清,开放的时代无疑是一切的铸就者。
  独一代只能模仿
  请将目光聚拢在这个独特而庞杂的时代大背景。
  80年后出生的独一代无疑是这个衣食无忧、科技发达、各种文化艺术形式芜杂昌盛的时代的享用者。综合来说,平安时代对于成长起来的独一代具有最大影响力的主要包括:电视、网络与通俗读物几大部分。
  首先,电视的独特功效是在独一代成长起来的几乎全部年月里,强化了情节却淡化了情节的雷同。风靡一时的港台言情剧无疑启蒙了独一代对曲折情节、离奇故事和豪门恩怨的向往,对缺乏现实生活历练的他们而言,生活中最有姿彩的部分都是电视剧里演绎的。
  其次,在信息接受方面,互联网的庞大优势几乎冲垮了前几代人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传统渠道,即书本、报纸、杂志等等。无论如何由阅读印刷品而积累知识,总是一个缓慢并且相当有限的过程,传统的文化积累(例如书本阅读)不仅其(书本)来源受到相当限制(这种限制可能来自地域也可能来自年代),阅读者的年龄、阅读趣味甚至阅读习惯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而与之相对,互联网的存在则彻底打破了一切屏障。
  可以想像这样一个场景,打开IE,连上GOOGLE,然后输入任何一个你所需要或者感兴趣的词语,随后将极其轻易地获得与之有关的几百条甚至上千上万条信息,而读者要做的不过是对其进行简单的筛选而已。如此轻易的获得知识的捷径,一方面让独一代获得了前人所从没有过的宽广视野,他们的目光比以往望得更远,耳朵听的比以往听的更多。新鲜与陈旧、真实与虚假在一个网络的世界里纵横交错,对于生活学习经历过于平淡无奇无惊无险的独一代来说,它显得过于庞大和强盛,甚至让人迷失其中,难辨方位。
  而另一方面多方位多渠道的知识来源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独一代们对于知识以及其创造过程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现在的大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已经不再是需要大费周折跑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来完成的事情,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轻松搜索到有关课题的大部分资料,再进行一定的拼贴与整理,最后交出一份看起来煞有介事让人满意的〃论文〃作品。而这个作品中,究竟有多少属于自己创造, 有多少是〃拼贴〃前人智慧,结果可想而知。
  同样道理,郭的作品也有着相仿的性质,而独一代在否认郭的作品带有抄袭至少是明显的非少量的模仿的同时,也给〃创造〃赋予了全新的定义,一个属于独一代特有的定义:拿来主义也算创造。只要带上了个人色彩,合用于自己,拿来是正常并且合理的,剪辑和拼贴而非源于自身特有的经历或者想像力的创造同样值得肯定。
  最后,通俗读物的兴盛不可避免地造就了独一代的速食化特征。所谓通俗读物,在早先包括畅销的言情小说,琼瑶阿姨的时代过去以后,一度席卷大陆的台湾新言情小说,包括席娟、于晴等等,他们的言情小说几乎清一色张开〃乱想〃的翅膀,富人的生活、王子公主灰姑娘的情爱,名字在变换场景在变换但实质内容却始终是一尘不变的。随后,大陆的小资作品较前者又多出了那么一块层次与品味虽然究其根本依然是乏善可陈的感情纠葛,但生活则被具体的标识化了,ESPRIT的T恤、星巴克的咖啡、保时捷的车、酒吧里的烟雾和颓废,而这一切场景,很不幸的也是如此相象。
  第三同时也是正在对独一代造成最大影响的是铺天盖地的日式漫画,庞大华丽并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唯美中性的人物形象、曲折略带忧伤的爱情故事,日本中早期的少女漫画无疑是夺人眼球的最佳代表,若干帅哥以及若干美女的纠葛注定催人眼泪夺人魂魄的效果在情感脆弱易受感动的独一代身上发生。在质疑《幻城》以外,我们应该看到更广泛的事实:大量网络以及非正式出版物上刊载着各类漫画小说的同人作品,而《幻城》与他们的惟一区别是,前者给它故事的主角换了套戏装并且正式出现在各大新华书店的显眼位置上。
  畅销读物的巨大成功,只要稍具分析能力的人就能总结出一套简单容易操作的模式和内容,也因此,雷同的情节一再重复出现在独一代的面前,模糊了他们对于何为独创何为模仿的界限,抄袭又有什么关系?既然港台剧翻版日本偶像剧大陆市场狂卖蹩脚三角恋情书,为什么郭敬明在自己的小说里用了人家的情节就该受到责问?
  理顺了逻辑,我们就能轻易读解为郭辩护的独一代的困惑和心声。对原创能力的麻木与轻视已经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成为集体的严重问题。
  或者这是个让人痛心疾首的话题,在取得知识(这种知识是包含生活知识在内的各类信息)如此便捷的现代社会,在一个已经无法分辨彼此,明确创造与拿来的独特背景下,我们发现,即将要担负起接踵而来的社会责任的独一代正在丧失的不仅是最基本的概念定义、是非判断能力,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对一切的习以为常,他们正在丧失着创作的意识与能力。尽管俗气的古语早就说明了一个事实: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想必不会再有哪个年代的创作观比如今更合适用这句话来概括。
  的确,人们一直受困于语言文字本身的开放与局限性,母题将是被不断重复的,各类题材也在前人的笔下渐渐被写尽,法律不保护情节是因为同样的情节的确可能被不同的作品运用,但只要作者不同,他们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应该也是不同的。
  而对独一代来说,这样细微的差别是不存在的,毫无道德负担的进行规模化的挪用与移植,正是由于独一代情感、生活的单一化,能够供他们表达的实在太少,而能让他们借鉴的又如此之多,犹如浸泡在温水中的青蛙,原先那强有力的弹跳天赋正在舒适的环境中逐渐丧失。独创,对于他们渐渐已经退化成为了一个空洞抽象的动词。
  时代是如此丰富多彩,而独一代无疑则是这一切的集大成者,他们迅速的崛起和消失可能导演一出疯狂的戏剧,同样也极有可能最终演变为一出没落的悲剧。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0世纪80-90年代香港肥皂剧开篇最为醒目的标识,片头曲终了,屏幕黑转,这八个大字就该粉墨登场了,在这一年代成长起来的独一代,在经受网络的洗礼以前看的最多的想必就是这一类对雷同惯以〃巧合〃之名的的电视连续剧,而事实上,这些不断滚动播出的电视剧与电视剧之间也经常存在着惊人的〃巧合〃:情节、演员以及对白。于是,独一代顺应着这八个大字的思路,对此几乎已经习以为常,泰然处之。由此,以郭敬明为代表的独一代否认搬动情节甚至是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就算抄袭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全民模仿之同人作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漫画在中国大陆迅速窜红,从最早的《圣斗士星矢》、《尼罗河女儿》到后来的《圣传》、《X战记》到最近的《棋魂》、《犬夜叉》,其中唯美曲折的情节、人物极大程度上的震撼了年轻读者的心。于是在网络上,在非公开发行的出版物里,不少具有一定写作与模仿能力的作者,开始创作所谓的同人作品,即根据漫画或动画原本的人物与设定,按照自己的喜好与思路来编排故事的发展,例如让原本的悲剧变成喜剧,让不能相爱的人相爱,让仇者痛亲者快等等。而更有相当一部分的同人作品几乎就是将原作品转换成文字形式保存下来。
  另外同人现在也暗指中性化的恋情。
  全民模仿之拼贴
  拼贴,原本是在西方,拼贴画的地位已上升到现代派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摄影更是被冠以〃拼贴性瞬间〃大加发展,用图像的频闪、交错和重叠为人们带来视觉信息的轰炸感。后现代主义作家以片断拼贴和意象零散化对抗现代主义对艺术形式的执著追求,把各种不相关的事物拼贴在一起。
  拼贴的要点在于不相类似的事物被粘在一起,在最佳的状况下,创造出一个新现实。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用在独一代身上的拼贴已经失去原先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