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旅游巴士      更新:2021-02-20 08:22      字数:4816
  在一篇以评说(谩骂?)刘嘉俊的评论为主题的帖子后面,跟着这样一句回复:〃小四(编者注:郭敬明)写什么东西是他自己的事,有什么必要非要你们(编者注:刘嘉俊等)来说三道四呢?〃之后跟着数十个帖子纷纷为此论点撑腰叫好。
  这句话的主人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所说的字面意思和含义形成了一个绝妙的自相矛盾,在逻辑上荒谬得令人发笑。权且不论〃任何人写什么东西都不需要别人来说三道四〃是不是对,假使它是一条真理,那么刘嘉俊作为一个自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他通过一篇评论写出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又惹来那么多非议,惹来那么多人叫他〃SHUT UP〃?
  说这句话的人,举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象是在空旷的过道里说:〃他(郭敬明)大喊大叫是他的自由,你(刘嘉俊)有什么资格对着他瞎嚷嚷!〃哦,还不是轻轻地说,而是嚷嚷着说的。
  然而遗憾的是,那个帖子中绝大多数跟贴的人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矛盾。人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提出一些主张和理论总是好事,不管它是对是错,总证明了一种年轻的力量在思考,但这有个前提,就是提出主张的人不管多年轻,都应该知道自己到底主张了什么。而现在这伙孩子们的状况远非如此,他们提出〃任何人写什么东西都不需要别人来说三道四〃,貌似一条理论,然而实际上它却不是一条〃公理〃,而是只符合一个人,只为一个人服务的〃私理〃,他们只在自己的偶像郭敬明身上适用这条理论:有人说郭敬明,就是多事,就是干涉自由言论,就是〃不许〃;而至于那个说的人是不是也不该被人这样说,他们根本不管,也根本没意识他们提出的主张必须经过这样的类比考验。
  独一代的孩子在有关权责方面的知识有多贫乏,我们可以以后再探讨,现在仅仅看到他们在思维逻辑方面,把双重标准这套运用得如此纯熟,就已经足以让人寒心。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将心比心的能力,如此自觉地在和他人的沟通中运用起了双重标准呢?
  应该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这里所说的榜样当然不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什么超级大国,那只是玩笑话。这里所说的榜样是那些被我们宠坏,以为自己理所当然地高人一等,自然可以使用和他人不同的标准的明星们。他们中的有些人在面对国家的税收体系时运用了双重标准,有些人在面对两性关系时运用了双重标准,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都运用着双重标准……很遗憾地我们看到他们中最年轻的一辈也继承了这一恶习。
  郭敬明曾经不止一次地在采访中提到:他不想当个文学家;他写的东西不能代表他的艺术。
  这些话单独地看也许会被人错以为是谦虚,然而实际上它们却起到了挡箭牌的作用作者都对自己如此宽容了,别人还能说什么?
  按照郭敬明的逻辑,一个写作者,不管他的作品是否被归为〃文艺类书籍〃在卖,不管他的作品是否被评价为〃青春派奇幻文学代表作〃,不管他的作品是否被印了上百万册,被数十万青少年当作优秀的小说阅读着,只要作者本人不承认自己是个〃作家〃,就可以免去文学义务。
  且把这种逻辑是否有道理的问题放在一边,我们先来看看〃双重标准〃的运用吧。
  郭敬明在看到萌芽杂志之后张贴在萌芽杂志的帖子《郭敬明回复10关于惊奇的关于我的专题》中这样写道:
  我先来说这个专题的内容吧,是专业的评论吗?好象不是。因为其中任何一个人都没达到专业评论家的身份,哪怕是别人口中思想性文学性高得一塌糊涂的的某某某我也觉得毕竟也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人。
  开门见山地,他在质疑评论者的〃评论身份〃。他的潜台词是:要对他评价,必须是〃专业评论家〃,否则免开尊口。这对一个不承认自己是作家的人来说,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啊。
  刘嘉俊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写有关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正是他的专业,应该说他正是为这个目的而被学校加以系统的训练着。然而有人质疑他的〃评论身份〃。且不论对一篇文学作品给出自己的评价,是否需要一个什么〃身份〃,假使这种要求真的成立,也只可能是一位对文学有着极高要求的,近乎洁癖的人提出来的。然而事实是,提出这种要求的人,自己正在身体力行地证明着近几年来被媒体灌输给大众的理论:〃任何人都可以写小说〃。
  在郭敬明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近乎小孩撒泼耍赖景象:我可以做得不好,因为我本来就没说我是专家;但是你不能批评我,除非你是专家。
  看到这里,我想我们已经能够明白双重标准的真正原因:对自己的极度宽容和对他人的严苛无比。
  而这一切又是出现得如此自然,并且自然而然地被一群孩子接受了。这究竟是谁的错呢?是郭敬明一个人的,抑或是这些孩子的?
  孩子≠天使,成长≠堕落
  我知道我只要一出来说话就必然会有人说郭敬明气急败坏了,说郭敬明爱计较了,说郭敬明气量小了,这些我都知道,那么是不是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就是你们所谓的大家所谓的名人了呢?我说过,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特殊的人,我讨厌周围太多围绕着我的一切,所以我喜欢网络游戏,一群朋友不是因为我是某某某而对我另外对待,而是就因为我是我,大家开心地在一起,杀怪,被怪杀,死在地上都在笑。
  说了太多也没什么意思。
  希望大家一切都好。
  让成熟的人继续成熟,让幼稚的人继续幼稚。让喜欢回首的人继续回首,让喜欢展望的人继续展望。生活是自己的,与人无关。
  以上是郭敬明在当时的萌芽论坛留下的一段话,受到了无数拥护者的附和。看得出,他们真的很喜欢〃孩子〃这个身份,这种喜欢,很难想像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来源于某种矫情。
  应当说这是一种真正的认同和归属感。
  在我们大多数人心目中,想到孩子这个词语,最先浮现在脑海里的词语是:可爱、天真、纯洁无暇、易受伤害……
  这些特性的确是孩子所具有的,也的确被郭敬明在他的小说里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他的小说里,主人公都是孩子气的天使。
  然而,在面对一些有关写作者的问题时,我们往往忘记:自己不是生活在小说里。
  在现实中,孩子≠天使。
  我们往往说,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因为人身上同时存在着高尚和卑劣的天性。
  这种特性也同样适用于〃孩子〃〃孩子〃并不是一个幻想出来的、如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般抽象的完美概念,而是活生生的,幼年时期的〃人〃。
  一个笨拙地剥着糖果外衣,在阳光底下开心地朝你笑的孩子,很容易让你想到天使。
  然而如果你得知他拿着的糖果是抢夺自伙伴手里,那个被抢的孩子现在还在某个小角落里哭泣着的时候,你会不会重新审视那种天真的笑容,觉得里面透着某种邪恶呢?
  因为天真所以无知,因为无知所以容易受到伤害,孩子的确让人爱怜。然而,如果你曾经有过一个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曾经当过父母,你就会知道,在一个孩子成长懂事之前,他会多少次因为天真所以无知,因为无知所以伤害到别人!
  人出生时无知无识。纯洁善良并不是一种天赋。我们每个人生来并不具备任何美德。〃善〃之花不是经过母亲的子宫,而是经过儿时听过的童话、家人的温情呵护、父母的言行教导浇灌起来的。
  郭曾在贴子中提到了自己的母亲,充满爱意和尊重。而同样作为一名儿子,笔者认为,若是某个人狂妄地以为自己天生纯洁善良如同天使,而非母亲多少年含辛茹苦地教导让你知道是非善恶,那无论你在口头上表达出多少爱意和尊重,都已经对母亲作出了巨大的亵渎之举。
  然而遗憾的是〃孩子们〃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知道父母给了自己肉体,教了自己知识,他们不知道或者忘却了自己连灵魂都是由父母打造出第一层毛坯的。因为这种狂妄,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孩子〃的状态就是尽善尽美的,而任何形式的〃长大〃都意味着堕落。
  对这些孩子而言,成长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意味着一个人变得虚伪、狡诈和卑鄙;成长所意味着的智慧、稳固和负责,对他们来说不是闻所未闻,就是纯属虚构。
  他们生活在自己幻想的纯洁善良里扮演天使,想像着自己生活在一个脏污的世界中,丝毫不认为自己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以为任何对自己的改变都只意味着堕落!
  一个孩子拒绝长大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一群孩子都拒绝长大则是可怕的。
  郭敬明可以毫不介意脱口说出:〃我不知道什么抄袭,那是你们大人的讲法。〃那些与他想法相同,并且受了他鼓励的孩子,一样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社会要他承担作为一个人必须承担的任何一项义务,或者要他遵守他必须遵守的任何一项准则时,说出〃因为我是孩子,所以……〃这样的话来。
  真正的邪恶不是认识到邪恶以后无法抵抗作恶的诱惑,真正的邪恶是根本拒绝认识善恶,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极度自私。这不是幼稚,是无耻。
  从这点上来说,自私的孩子=魔鬼都并不为过。
  那么,何以一个二十几岁的男人,还躲藏在〃孩子〃的防御盔甲里,逃避责任或社会规范所可能带来的任何压力,对〃孩子般的纯洁〃以外的一切品质没有丝毫兴趣呢?
  原因是他天性恶劣吗?
  显然不是。之前笔者已经说过,孩子天生并不具备天使的特征,当然也不会天生就是魔鬼。
  要怪,只能责怪成年人为在为其树立的榜样方面,做得实在差劲。
  〃个人〃≠〃我〃
  萌芽论坛上的这次事件,之所以闹到如此地步,孩子们表现出〃双重标准〃也好,对自己过度宽容也好,其实质全都是:独以自我为中心,和他人缺乏协调。
  在〃论坛论战〃中萌芽作者夜X曾写过这样的话给郭敬明:
  小郭,你既然也提到,你知道出版界的规矩道理。那么我问你,你知不知道老大是什么
  人,刘嘉俊是什么人?他们一个是编辑,一个是写文章的。谁和你有什么深仇大恨?大家不过是出来混口饭吃。你自己一个人捞得满钵满盆了,就不许人说你两句?
  且不论观点如何,这实际上是做了一种提醒,一种有关〃换位思考〃的提醒。
  一本杂志是一个公共媒体,不是某个人的私人后花园。在连续刊登一位作者的作品和有关他的好评之后,刊登一些批评的文字,指出其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是十分正常合理的事如果在这次论战中咒骂《萌芽》的那些孩子,能够设身处地地想像一下自己是《萌芽》的编辑,就绝不至于闹成这样。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应该说人与人之间绝大多数冲突都是由于没有换位思考造成的。我们经常会简单地以〃比较自私〃来形容这种倾向。然而〃没有〃和〃不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独一代的孩子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种对于换位思考的临时忘却,而是根本对于〃体谅他人〃这一能力的先天缺失。
  一个人在自己和他人身上不自觉地、习惯性地运用双重标准,比自觉的、出于某种目的去运用它更为可怕。原因在于后者仅仅是一种趋利避害,而前者包含着这样一种信息:他潜意识里没有把自己当作和他人是平等的,对周围的同类不具备一种群体意识。
  阅读郭敬明的小说和散文,可以看到一个被反复强调的词〃孤独〃。这种孤独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它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因为孩子一个人住在高楼大厦的独立单元里造成的,而是孩子在心理上没有把自己看作是群体中的一员。即使他们因为共同喜欢某个作者被吸引到了一起,这种〃孤独〃的状态也没有好转,他们惟一相似的地方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和别人很不相似。
  固然,〃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是一个人认识自己的开始,追求个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这种过去被斥之为〃个人主义〃的倾向在当下的时代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可说是自由精神的基础。我们的确看到过许多悲剧是因为不尊重个人而产生的。
  然而〃个人〃≠〃我〃。
  尊重〃个人〃和尊重〃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一种经过训练的素质,而后者仅仅来自动物本能。
  之所以没有用〃个人主义〃而是用〃自我主义〃去形容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