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旅游巴士      更新:2021-02-20 08:22      字数:4775
  当独一代第一遍看《幻城》,也许纯粹是像看故事书一样地读了一遍,并没有思考,或者说并没有太多的思考。第二遍再读时,才觉得这本书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地方有很多很多。那些被神话的主人公的名字:樱空释、梨落、蝶散、月神……这些名字听起来好像有些玄虚和空灵,但仔细想想,其背后隐藏了每个人物独特的才情、智慧、情趣和创造力。更吸引人的就是它充满曲折、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有种族之间无情的厮杀,有家族之间的无限亲情,更有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的令人震惊的结局。不可不提的是,故事的许多情节中,都穿插着一个个充满神奇诱惑和悬机的梦境,这些梦境为小说增加了浓郁温馨的人情味,可以说是整本书的点睛之笔。
  有人说,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人。《幻城》这一部长篇科幻推理小说,并没有过多深奥的哲理,但它给80独一代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尤其是中学生。这本书很煽情,但80独一代的眼泪没有白流,它让独一代深刻地体会出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是如此重要,忧伤也很美好。笔者认为,也许这是《幻城》能深受80独一代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独一代忧郁的反思
  反思〃忧郁〃可能令我们严肃起来,为什么忧郁会这么吸引人?胜过了〃叛逆〃(以韩寒为代表),胜过了〃颓废〃(以安妮宝贝为代表),成为了中国最有号召力的气质。毫无疑问,郭敬明的读者群正是中国第一批独身子女。心灵的脆弱、无助,精神的匮乏,信仰的缺失都造就了这些读者的〃忧郁〃。而此时出现了郭敬明,恰好填补了脆弱、无助的心灵,匮乏的精神,成为了这些年轻人的信仰和追求。郭敬明的作品至少能够给他们最后的支撑和感情的宣泄之处,他们看郭敬明的作品,仿佛是在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
  忧郁原本应该是人类几种基本的情感之一,但究竟是什么使得忧郁超过人类其他的情感而越来越成为占领市场的一个卖点?在《幻城》中,忧郁好像成了一种郭敬明特有的东西,使得无数人看了他的作品以后忧郁的情愫缠身。在郭敬明之前,不是没有人利用过忧郁,当然这种忧郁的利用也许并不符合作者本意。村上春树的一本《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大卖200万册,那舒缓的,忧伤的BEATLES的老歌让人渐渐地迷失在斯堪第那维亚半岛的森林里。
  《挪威的森林》绝对不是村上春树最好的一部作品,但《挪威的森林》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郭敬明奇迹般的成功。《挪威的森林》中人物的浑浑噩噩、迷惘以及盲目在无意识间透露出战后日本广大青年精神上的悬浮感。他们毫无方向,犹如徘徊在街头的小孩,无所依归。那种深入脊髓的忧伤使得日本青年感同身受。
  而同样以忧郁风格为特色的安妮宝贝也是如此。只是安妮宝贝仍然把忧郁的对象锁定在白领层,她笔下许多得了忧郁症的人物,有的因为寂寞,有的因为爱情或是性,有的因为赚钱或者谋生,她的忧郁更多是成人式的。
  那么有谁的忧郁可以是〃孩子式〃的呢?于是郭敬明应运而生了。也许郭敬明的走红并非是郭敬明个人的成功,而是这个时代的孩子需要一个自己心声的代言人,于是郭敬明来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烙印。而每一代人的烙印又是独特的。80年代出生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大陆第一批独生子女,而郭敬明作品的大部分读者也集中在这一年龄段中。这确实耐人寻味。这两者究竟是谁成全了谁也很难预说。郭敬明的忧郁是完全个人式的,而恰恰整个80年代出生的人往往因为远离公共生活,使他们以一种十分个体的姿态生存着,没有特殊的历史事件让他们有一种集体的制约感甚至荣誉感,而这样的一种个人化的存在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可能被强调而不是减弱。郭敬明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因此这样的群体特征他也有,也许更厉害,他把这样一种心情用个人化写作的方式传递出来,却没想到引起的是一大批读者的追随。
  那么这样一种个人化的存在究竟造成了何种结果?
  心灵的脆弱,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孤单感的无法排遣,精神的匮乏……难以列数。
  80年代出生的人都没有吃过什么苦头,他们没有经过什么大波大浪,生活通常都被安排得很好。小学,中学,大学,工作,一切按照既定规则一步一步履行下来,他们不用〃十八岁出门远行〃,也不用在〃四点零八分〃离开北京。他们是幸运的一代,也许正是因为生活的波澜不惊,他们往往养成了敏感、脆弱的内心。因为被保护的太好,一点点的磕磕碰碰都容易成为受伤的理由。心灵的脆弱是忧郁的导火线。
  疏远是生存姿态造成的,而这种疏远也许更多时候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他们两两走在一起,或者成群结队,表面上相距的如此之近,但事实上不了解对方,沟通的困难重重,甚至屏障的无法打破,都成为彼此疏远的理由。语言被传达了却无法抵达,这确实是个可悲至极的问题啊。为什么不了解对方,为什么无法沟通,为什么有屏障的存在,就如同是谈恋爱一样,有时无法了解并不是没有了解的能力或是不存在了解的可能,而只是因为彼此没有互相了解的意愿。这批独生子女人人认为自己最大,他们对于自己身份的骄傲使得他们常常谁也看不见谁,交往变得仪式化了,点头微笑蜻蜓点水。疏远就这样产生了,孤独感也这样产生了,而他们共同的产物忧郁也开始跟随他们左右。
  他们会这样觉得:〃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我?〃、〃为什么要找到一个可以懂得自己的人那样难?〃这个问题困绕着他们却无法解决,他们不知道这种解决常常是鉴于他们自己。于是他们开始把这样一种烦恼归为长大。郭敬明在《幻城》的自我介绍中说:〃以前总喜欢叫自己孩子,喜欢彼得·潘因为他可以不长大。〃事实上,郭敬明经常性地认为自己是个孩子。这个对于自己的定义也恰恰很巧妙,这样一个身份定位恰巧让那些涉世未深的读者感到很满意,因为他们同样也不愿意长大,他们觉得长大令人忧郁,而永远保持孩子一样的心,就可以永远保持纯洁和幸福。这当然只是一种臆想,但臆想与否并不是那样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样一种臆想中获得了快乐并且郭把这种臆想给纸化了。当一群觉得不被了解的孩子在为自己生活愁苦时,有一个人却在诉说着他们的心事,虽然这个人事实上目的仅仅在于叙说自己的心事郭一直都把自己的写作认为是日记式的记录。这无疑给了他们某种精神上的快慰以及感情上的宣泄之处。他们看郭敬明的作品,仿佛是在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
  精神的匮乏也是让他们忧郁不安的理由。大人们在谈论8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总是会摇摇头,摇头并非是叹息80年代的孩子,而是对80年代孩子所生存的背景的叹息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在此达到了一个巅峰,以至于这批孩子往往在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迷宫中迷失方向,他们进入的是一个〃读图时代〃,〃快餐文化时代〃。在信息爆炸的同时却也失足落入了信息的陷阱里。他们无法辨别哪些东西对他们是有用的,哪些东西对他们是没有用的,或者说他们更容易被那些易于吸收的东西所吸引。正因为他们无法选择正确有效的信息,使他们无法更好的理解和认知世界,于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了解永远多于对于周围事物的了解,而他们对于周围事物的了解又远远多于对于外部事物的了解,知识的贫乏导致了精神的悬浮。精神的悬浮容易造成信仰的暧昧。他们不知道相信什么了,什么东西才使最真实的?只有自己才是最真实的。
  他们从郭敬明的作品中了解到了自己,并且相信郭敬明了解自己。于是他们对郭敬明顶礼膜拜,并且在举首投足之间把他作为了自己灵魂最后的支撑。
  那么独一代的忧郁之路能走多远呢?
  无论如何,80独一代还是要成长起来,要长大,进入社会,并将在十年二十年之后成为社会的主流力量。如果让他们一生都以〃忧郁〃相随,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担心。当然,这也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多虑,每一代人的成长之路都会很艰辛,磕磕绊绊,但是当一代人真面对了社会竞争的残酷,工作的艰辛,这种成长往往是飞快而稳固的。
  然而内心的真实情感也很可贵。如果有人看了笔者前面的讨论而认为忧郁会作为80独一代永远的主要精神气质,笔者则不能同意。但愿这成长之路越短越好,让独一代尽快的摆脱这种心理弱势,才是笔者真心的期望。
  独一代忧郁之校园民谣
  在一个叫做〃校园民谣〃的网站首页有这样一段话: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飘在岁月中的时代;乐与悲,爱与愁,都在歌声中被琴弦颤落;流下的仅仅是水晶般的眼泪和心情!
  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造就了〃校园民谣〃的鼎盛。校园民谣的代表歌手有老狼、叶蓓、卢庚戌、朴树等,而他们共同的精神教父则是高晓松。高晓松这个名字是与校园民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区别于〃魔岩三杰〃(何勇、窦唯、张楚)的声嘶力竭和悲叹,校园民谣歌手都比较安静祥和,似乎是以一种〃温柔的暴动〃来鼓舞年轻人,我们更可以把这种精神作用看作是〃陶冶性情〃。校园民谣歌手并没有像郑钧、许巍那么那么强有力,校园民谣与摇滚音乐的斗争,一直是中国90年代流行音乐的一道风景线,而在90年代后期校园民谣终于占得了上风,似乎就是武学上的〃以柔克刚〃。本书中所讨论的校园民谣,更强调的是这种音乐形式是如何给〃独一代〃塑造那么一颗〃柔软的心〃。校园民谣之〃轻〃如何令独一代的精神气质更加脆弱。
  校园民谣流传的形式是早期的卡带和后期的CD,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六张专辑,即《校园民谣1》,《校园民谣2》,《高晓松作品集》,以及麦田公司的红白蓝系列。
  独一代忧郁之早期少年作家
  与现在所流行的〃八零后作家〃、〃少年作家〃相比,这些少年作家并没有得到文化媒体的热烈追捧,他们完全是以作品说话,在那些可能被认为比较稚嫩的作品中,我们的的确确看到了少年作家的真实初出茅庐的信心和身为年轻写作者的勇气。早期少年作家的代表人物是春风文艺出版社热情推荐的许佳(后者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丛书中相继出版了《我爱阳光》、《最有意义的生活》等小说)和在网络上以〃紫霞〃混迹的顾湘(顾湘自称有上百个网名,而最近她以〃恐怖爱丽丝〃这个网名获得了民间文学网站黑蓝的首届黑蓝小说季度奖)
  。早期少年作家相比当下的少年作家,名声可能不大,但在写作圈子内的影响力也许是长远的。由于年纪稍长,眼下他们已经更加成熟。
  独一代忧郁之安妮宝贝
  安妮宝贝,7月出生的巨蟹座女子,从事过金融、广告、编辑等职业,是90年代末代表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名字,也是独一代最为欣赏的文学偶像。她和她的作品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走红的(这并不说明她的走红没有积累和没有理由,这里强调的是网络这股力量的强大),安妮宝贝也是从网络走向纸媒体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
  安妮宝贝最早在暗地病孩子等小型的文学论坛发表作品,之后在大型中文原创基地榕树下(rongshuxia)迅速窜红。安妮宝贝的作品大多以短篇的形式,描写都市男女故事。作家陈村积极评价安妮宝贝的作品,同时认为安妮宝贝勤奋可贵。安妮宝贝代表作品《七年》、《告别薇安》、《瞬间空白》、《暖暖》。出版有《告别薇安》、《瞬间空白》、《彼岸花》、《二三事》等作品。安妮宝贝的作品部部大卖,从而在青少年读者中影响也甚大。安妮宝贝的文字风格也成为了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竞相模仿的对象。
  独一代忧郁之新概念族群
  这里所包含的名字可能有很多,这些名字下面所包含的韵味也更复杂。但是,周嘉宁的温暖,乱世佳人的沧桑感,王越的温婉,宋静茹的童真,这些都是独一代热衷的话题。这些少年写手并没有安妮宝贝和郭敬明那么大红大紫,但是在萌芽杂志社和〃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双重照顾下,他们作为一个公众文化人物群体(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陈佳勇最早提出了〃新概念族群〃这一概念),对独一代的影响力也是非同寻常的。其实把这些人简单的称为〃新概念族群〃可能是有欠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