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0 节
作者:
低诉 更新:2021-02-20 04:54 字数:4773
:〃向南走几里,就是我家,可以和家属暂住。〃冀就和老翁一同到他家。进入林子里,看见一大宅院。老翁把他们安排在一屋内,摆设饭食赠送衣服。到了深夜,亲自与冀谈话,又准备了酒菜。说:〃我家只有老母,你如果不能携带妻子离去,要暂且留下她,等到任再来迎接,也是可以的。我看你贫穷,一定不适合携带家眷呀。〃冀想了很久,于是拜谢说道:〃丈人既然如此怜悯我,我就诚心诚意托付于丈人。我妻本来出自官宦人家,能歌,还略微有些文艺才能,可是喜欢酒,放荡成性,留下她以后,希望丈人约束她。〃老翁说:〃不用担心,你自管去赴任。〃第二天,冀就留下妻子而离开。临分别时,妻子拉着冀的手说道:〃我本来与你远涉水陆,奔赴一小官,现在没想到又留我在这里。你如果不来接我,我一定私奔离开,一定有要我的人。〃哭泣洒泪而别。冀到任,正想远道去接他的妻子,忽然一天,来了一个传达信的人,接受了,是他妻子的信。那信中说:〃我现在亲自写这封信,来表达我的心绪,希望你慢慢地看。我本来是个歌妓的女儿,幼时进入宫廷,凭着清歌妙舞而出名,本来就没有妇德妇容,直到宫中有了命令,选入宫中旁舍,才得以放出回家。那时,你正年少,喝酒纵情写诗豪放,在我的邻舍,我既然不拘谨,你也放荡不羁。你不因为我不会做家务,就按照礼仪娶我。我与你成为配偶,各位邻里都认为是才子佳人。每当想起在花间共同散步,月下相对,红楼戏笑,锦闱中发誓,就没想到今天的事情,可悲呀!因何情义绝断,你把我的身体象鞋一样抛弃,留在荒郊野外,不考虑我孤独。从你上任,眼泪流的不能制止,想到你的薄情,我又为什么坚守贞洁呢?老父家有一个少年儿子,很爱慕我,我已经归他了,现在让你了解这一切。〃冀看完信扔掉信,无比愤怒。于是弃官到泗水,本来想看见老翁和他的妻子,都杀掉,却寻找不着,只见一个大坟,林木繁密。冀毁掉那坟,看见他的妻子已死在坟中,就取出尸体祭奠,另外安葬而离开。
安凤
安凤,寿春人,少与乡里徐侃友善,俱有才学。本约同游宦长安,侃性纯孝,别其母时,见母泣涕不止,乃不忍离。凤至长安,十年不达,耻不归。后忽逢侃,携手叙阔别,话乡里之事,悲喜俱不自胜。同寓旅舍数日,忽侃谓凤曰:〃我离乡一载,我母必念我,我当归。君离乡亦久,能同归乎?〃凤曰:〃我本不勤耕凿,而志切於名宦。今日远离乡国,索米於长安,无一公卿知。十年之漂荡,大丈夫之气概,焉能以面目回见故乡之人也?〃因泣谓侃曰:〃君自当宁亲,我誓不达不归矣!〃侃留诗曰:〃君寄长安久,耻不还故乡。我别长安去,切在慰高堂。不意与离恨,泉下亦难忘。〃凤亦以诗赠别曰:〃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凤犹客长安。因夜梦侃,遂寄一书达寿春。首叙长安再相见,话幽抱之事。侃母得凤书,泣谓附书之人曰:〃侃死已三年。〃却到长安,告凤,凤垂泣叹曰:〃我今日始悟侃别中'泉下亦难忘'之句。〃(出《潇泪录》)。
【译文】
安凤是寿春人,年少时与乡里徐侃友好,都有才学。本来约定一起到长安去做官,徐侃本性非常孝顺,告别他母亲时,看见他母亲泣涕不止,就不忍心离开。凤到了长安,十年未得通达,认为耻辱不回家。后来忽然遇见徐侃,携手共叙阔别之情,谈论乡里的事情,一同住在旅馆里多日。忽然徐侃对安凤说:〃我离开家乡一年了,我母亲一定想念我,我应该回去了。你离开故乡也很久了,能和我一起回去吗?〃凤说:〃我本来就不勤于耕作,却志向恳切于功名官位,现在远离故乡,求富贵于长安,没有一个公卿了解,十年的漂泊流荡,大丈夫的气概,怎么能凭这面目回去见故乡的人呢?〃于是哭泣对侃说:〃你自己应该回去看望亲人,我发誓不达目的决不回去!〃徐侃留诗道:〃君寄长安久,耻不还故乡。我别长安去,切在慰高堂。不意与离恨,泉下亦难忘。〃安凤也以诗赠别道:〃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凤还客居长安。因为夜梦徐侃,于是寄一封信送到寿春,先叙述了长安再次相见,谈论远大抱负的事情。徐侃的母亲得到安凤的信,哭着对寄递书信的人说,徐侃已死三年了。送信人回到长安,告诉安凤,凤垂泪叹道:〃我今天才明白徐侃赠诗中'泉下亦难忘'这句话。〃
成叔弁
元和十三年,江陵编户成叔弁有女曰兴娘,年十七。忽有媒氏诣门云:〃有田家郎君,愿结姻媛,见在门。〃叔弁召其妻共窥之,人质颇不惬,即辞曰:〃兴娘年小,未办资装。〃门外闻之,即趋入曰:〃拟田郎参丈人丈母。〃叔弁不顾,遽与妻避之。田奴曰:〃田四郎上界香郎,索尔女不得耶?〃即笑一声,便有二人自空而下,曰:〃相呼何事?〃田曰:〃成家见有一女,某今商量,确然不可。二郎以为何如?〃二人曰:〃彼固不知,安有不可?幸容言议。况小郎娘子魂识已随足下,慕足下深矣。黎庶(〃庶〃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何知?不用苦怪。〃言讫,而兴娘大叫于房中曰:〃嫁与田四郎去。〃叔弁既觉非人,即下阶辞曰:〃贫家养女,不喜观瞩。四郎意旨,敢不从命。但且坐,与媒氏商量,无太匆匆也。〃四人相顾大笑曰:〃定矣。〃叔弁即令市果实,(〃实〃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备茶饼,就堂垂帘而坐。媒氏曰:〃田家意不美满,四郎亦太匆匆。今三郎君总是词人,请联句一篇然后定。〃众皆大笑乐曰:〃老妪但作媒,何必议他联句事。〃媒氏固请,田郎良久乃吟曰:〃一点红裳出。秋天云静月离离。〃田请叔弁继之,叔弁素不知书,固辞,往复再四。食顷,忽闻堂上有人语曰:〃何不云:'天曹使者徒回首,何不从他九族卑?〃言讫,媒与三人绝倒大笑曰:〃向道魔语,今欲何如?〃四人一时趋出,不复更来。其女若醉人狂言,四人去后,亦遂醒矣。(出《河东记》)
【译文】
元和十三年。江陵普通百姓成叔弁有个女儿叫兴娘。十七岁。忽然有个媒人进门说:〃有个田家公子,愿与你家结成姻缘。现在门外。〃叔弁召呼他的妻子一起看他,长相很不满意,就推辞说:〃兴娘年龄小,没有备办资产嫁妆。〃门外听说了,就急忙走进屋说:〃田郎参拜丈人丈母。〃叔弁不看,就与妻回避他。田奴说:〃田四郎是上界香郎,要你的女儿还不行吗?〃就笑了一声,便有两个人,从空中落下来,说:〃招呼我们有什么事?〃田说:〃成家现有一女儿,我现在和他们商量,确实不愿意,二位公子认为如何?〃二人说:〃他本来不知道,怎么能不可以,希望让我和他们谈谈。况且小公子和小娘子灵魂已相识,已经跟随了你,深深地爱慕你,黎民百姓怎么能明白,不要太责备他。〃说完,兴娘在房中大叫道:〃嫁给田四郎去!。〃叔弁已经感觉到不是正常人,就下阶辞谢道:〃贫家养活的小女儿,不喜欢观看,四公子的旨意,怎敢不从命?只是暂且坐下,和媒人商量商量,不要太匆忙。〃四人相看大笑道:〃定了。〃叔弁就让人去买果品,准备茶饭,在堂上垂帘而坐。媒人说:〃田家认为也不美满,四公子也太匆忙,现在三公子毕竟是个词人,请联句一篇然后再定。〃众人都大笑乐道:〃老太婆只是作媒何必说让他联句的事。〃媒人坚持请联句,田公子过了很久才吟道:〃一点红裳出,秋天云静月离离。〃田请叔弁接着联。叔弁本来不知书,坚决推辞,往复再三,一顿饭的工夫,忽然听到堂上有人说道:〃为什么不说,天曹使者徒回首,何不从他九族卑。〃说完,媒婆与三人笑得前仰后合道:〃才刚说鬼话,现在要怎么办?〃四人同时急忙走出。没有再来,他女儿象醉人说胡话。四人离开后,也就醒了。
襄阳选人
于頔镇襄阳时,选人刘某入京,逢一举人,年二十许,言语明朗,同行数里,意甚相得,因籍草。刘有酒,倾数杯。日暮,举人指歧径曰:〃某弊止从此数里,能左顾乎?〃刘辞以程期,举人因赋诗曰:〃流水涓涓长芹牙,织乌双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至明,刘归襄阳州,因往寻访举人,惟有殡宫存焉。(出《酉阳杂俎》)。
【译文】
于頔镇襄阳时,选人刘某进京,遇到一个举人,年龄二十岁左右,言谈明了响亮。一起走了几里,想法很合得来,于是坐在草地上。刘有酒,倒了几杯。天黑,举人指着岔道说:〃我的住处距离这里只有几里,能够光顾吗?〃刘推辞要赶路。举人于是赋诗道:〃流水涓涓长芹牙,织鸟双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到天亮,刘回襄阳州,就去寻找举人,只有殡宫在那里。
祖价
进士祖价,詠之孙也。落第后,尝游商山中,行李危困。夕至一孤驿,去驿半里已来,有一空佛寺,无僧居,价与仆夫投之而宿。秋月甚明,价独玩月,来去而行。忽有一人,自寺殿后出,揖价共坐,语笑说经史,时时自吟。价烹茶待之,此人独吟不已。又云:〃夫人为诗,述怀讽物。若不精不切,即不能动人。今夕偶相遇,后会难期,辄赋三两篇,以述怀也。〃遂朗吟云:〃家住驿北路,百里无四邻。往来不相问,寂寂山家春。〃又吟:〃南冈夜萧萧,青松与白杨。家人应有梦,远客已无肠。〃又吟:〃白草寒路里,乱山明月中。是夕苦吟罢,寒烛与君同。〃诗讫,再三吟之。夜久,遂揖而退。至明日,问邻人,此前后数里,并无人居,但有书生客死者,葬在佛殿后南冈上。价度其诗,乃知是鬼。为文吊之而去。(出《会昌解颐录》)
【译文】
进士祖价。是祖詠的孙子。落第后。尝游览到商山里。行囊窘困,晚上来到一个驿馆。距离驿站半里左右,有一空佛寺。无僧居。祖价与补人投奔去住宿。秋月很明亮,祖价独自欣赏月光,来回地走动。忽然有一个人,从寺殿后面出来,与价作揖共同坐下。谈笑说经史,时时自己吟诵。祖价煮茶招待他。这人独自吟诵不停,又说:〃人作诗,抒发情怀讽喻时物,如果不精粹不确切,就不能感动人。今晚偶然相遇,以后相会就很有日子了,就赋三两篇,用来表达我的胸怀。〃于是朗颂道:〃家住驿北路,百里无四邻。往来不相问,寂寂山家春。〃又吟道:〃南冈夜萧萧,青松与白杨。家人应有梦,远客已无肠。〃又吟:〃白草寒路里,乱山明月中。是夕苦吟罢,寒烛与君同。〃诗吟完,又再三吟诵。夜深,于是作揖而退去。到了第二天,寻问邻居,回答说:〃这前后几里,并没有人住,只有一个客死的书生,葬在佛殿后边的南冈上。〃祖价猜度他的诗,才知道是鬼,写了祭文吊唁后离去。
卷第三百四十五 鬼三十
郭承嘏 张庾 刘方玄 光宅坊民 淮西军将 郭翥 裴通远 郑绍 孟氏
郭承嘏
郭承嘏,尝宝惜法书一卷,每携随身。初应举,就杂文试。写(〃写〃原作〃驾〃,据明抄本改。)毕,夜犹早。缄置箧中,及纳试而误纳所宝书贴。却归铺,于烛笼下取书贴观览,则程氏宛在箧中。计无所出,来往于棘闱门外。见一老吏,询其试事,具以实告。吏曰:〃某能换之。然某家贫,居兴道里,倘换得,愿以钱三万见酬。〃承嘏许之。逡巡,赍程试入,而书贴出,授承嘏。明日归亲仁里,自以钱送诣兴道里。疑问久之,吏家人出。以姓氏质之,对曰:〃主父死三月,力贫,未办周身之具。〃承嘏惊叹久之,方知棘围所见,乃鬼也。遂以钱赠其家。(出《尚书谈寻》。)
【译文】
郭承嘏,曾经把法书一卷当作宝贝一样珍惜,常常随身携带。当初应举考试,应考杂文,写完,夜还早,封闭放到箱中。到了交卷时而错交了所珍藏的书贴。回归到住处,在灯烛下取书贴观看,那试卷完整地放在箱中。实在想不出办法。在棘闱门外徘徊。看见一老吏。询问他考试的事情,他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他。老吏说:〃我能换它,可是我家贫穷,住在兴道里,如果能给你换成,希望你给三万钱作为酬劳。〃承嘏答应了他。不一会儿,把试卷放入,把书贴拿出,交给承嘏。第二天回到亲仁里,亲自把钱送到兴道里。打听了很久,老吏的家人出来,按姓氏问他,回答说:〃主人父亲死了三月,家里很贫穷,没有办理全身的安葬用品。〃承嘏惊讶叹息了很久,才知道在棘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