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6 节
作者:低诉      更新:2021-02-20 04:50      字数:4753
  略诔@碇狻K砸膊荒苡贸@砝唇型贫虾土啃蹋谑墙飧鏊蓝椿畹呐嗄昱懈送诳啬沟哪星嗄辍?br />
  宜阳女子
  晋永嘉之乱,郡县无定主,强弱相暴。宜阳县有女子,姓彭名娥。父母昆弟十余口,为长沙贼所杀。时娥负器出汲于溪间,贼至走还,正见墙壁已破,不胜其哀,与贼相格。贼缚娥,驱出溪边,将杀之。溪际有大山,石壁高数十丈。仰呼曰:“皇天宁有神否?我为何罪,而当如此。”因奔走向山,山立开广数丈,平路如砥,群贼亦逐娥入山,山遂崩合,泯然如初。贼皆压死,娥遂隐不复出。娥所舍汲器,化为石,形似鸡。土人因号曰石鸡山女娥潭。(出《幽冥录》)
  【译文】
  晋朝怀帝永嘉年间,天下大乱,郡县没有固定的官员进行管理,盗贼四起,恃强凌弱。宜阳县有个少女叫彭娥,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十多口人,全都被长沙的强盗给杀了。当时彭娥正背着取水的器物到溪边取水,回到家里看见房屋被强盗毁坏了,非常生气,便与强盗搏斗起来,被强盗抓住了。强盗将她带到溪边,准备杀害她。溪边就是大山,山崖的石壁有十多丈高。彭娥抬头喊到:“天上难道没有神仙吗!我有什么罪?却要被杀害!”喊完就向石壁跑去。山崖立刻裂开几丈宽的一条平坦的道路,强盗们也追赶彭娥跑进山中。山崖突然合拢,变得跟当初一样,强盗们都被挤压死了,彭娥也隐没在山崖里再也没有出来。彭娥丢下的取水的器物变成了石头,形状像是一只鸡。当地人便将这座山叫做石鸡山,将这条溪流的水潭叫做女娥潭。
  张应
  晋历阳郡张应,先奉魔,娶佛家女为妇。咸和八年,移居芜湖。妻病,因为魔事,家财略尽,而病不瘥。妻曰:“我本佛家女,为我作佛事。”应即往精舍中,见竺昙镜。镜曰:“普济众生,但君当一心受持耳。”昙镜期明,当向其家。应夕梦一人,长五六尺,趋步入门曰:“此家寂寂,乃尔不净。”见镜随此人后,白曰:“此家始欲发意,未可责之。”应眠觉,便把火作高座及鬼子母座。镜食时往,高座之属,具足已成,应具向说梦,遂夫妻受五戒,病亦得瘥。(出《辩正论》)
  【译文】
  晋朝历阳郡的张应,一开始信奉魔教,娶的媳妇却是信奉佛教人家的姑娘。咸和八年,他搬到芜湖居住,妻子生病了,因为请求魔神消灾治病,将家里的钱财花光了,可是病仍然没有治好。妻子说:“我本是信奉佛教人家的女儿,为我求神治病,应该到寺庙里去。”张应来到庙里,见到了竺昙镜和尚,和尚对他说:“佛教拯救一切生灵,但是你必须一心一意地拜佛修行。昙镜明天可以到你家去。”陈应回到家里,当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身高有五六尺,快步走进门来对他说:“这户人家冷落寂寞,就是因为你的心灵不干净。”看见昙镜跟在这个人的身后,于是又说:“这户人家就要走上正路并恢复兴旺,不应该再受到责备了。”张应睡醒了以后,便点燃火把连夜赶制高座及鬼子母座。昙镜在吃早饭时来到。佛龛已经做成。张应将所做的梦说了出来,于是夫妻俩人开始遵守佛教的五种戒律,诚心拜佛,妻子的病很快就好了。
  南郡掾
  晋南郡议曹掾姓欧,得病经年,骨消肉尽,巫医备至,无复方计。其子夜如得睡眠,梦见数沙门来视其父。明旦,便往诣佛图。见诸沙门。问佛为何神?沙门为说事状。便将诸道人(“人”原作“何”,据明钞本改)归,请读经。再宿,病人自觉病如轻。昼得小眠,如举头,见门中有数十小儿,皆五彩衣,手中有持幡杖者,持刀矛者,于门走入。有两小儿在前,径至帘前。忽便还走,语后众小人云:“住居中总是道人。”遂不复来前。自此后病渐渐得差。(出《灵鬼志》)
  【译文】
  晋朝南郡的议曹掾姓欧,得病一年了,被折磨得只剩下皮包着骨头,求医求神多方治疗无效,再也想不出办法了。他的儿子夜如睡觉,梦见许多和尚来看望他的父亲,第二天,他到庙里问和尚说:“佛是什么神?”和尚便把佛教的简单知识讲给他听,他便将和尚们请回家中,为父亲诵经消灾。晚上病人就感觉病症减轻了。第二天白天睡了一会儿。夜如一抬头,看见门外有几十个小孩,全都穿着五彩衣服,有的手中拿着幡,有的拿着杖,有的拿着刀,有的拿着矛,从大门走进来。有两个小孩走在前面,走到门帘前面,忽然又往回走,并对后面的小孩说:“住的都是和尚,以后不要来了。”从这以后他的病便逐渐好了。
  蒲坂精舍
  宋元嘉八年,河东蒲坂城大失火,不可救。惟精舍大小俨然,及白衣家经像,皆不损坠。百姓惊异,倍共发心。(出《辩正论》)
  【译文】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黄河东岸的蒲坂城发生特大火灾,无法扑灭。只有大小寺庙没有倒塌,佛像也没有烧毁,老百姓都非常惊奇,更加从心里信奉佛教。
  吴兴经堂
  宋元嘉中,吴兴郡内尝失火,烧数百家荡尽。惟有经堂草舍,俨然不烧。时以为神。(出《宣验记》)
  【译文】
  宋元嘉年间,吴兴郡发生火灾,将几百户的房屋烧成平地,只有寺庙的草房,完好无损,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是有神灵保佑。
  南徐士人
  宋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从华山往云阳。见客舍中有一女子,年可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成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往至华山云阳,寻见女子,具说之。女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藏于席下,卧之当愈。数日果瘥。忽举席,见蔽膝,持而泣之,气欲绝,谓母曰:“葬时从华山过。”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打不行,且待须臾。女妆点沐浴竟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君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言讫,棺木开,女遂透棺中。因合葬,呼曰神士冢。(出《系蒙》)
  【译文】
  南朝宋少帝时期,南徐有一个青年男子,从华山去云阳,在旅店中看到一个女子,年龄十八九岁,男子对这女子非常爱慕但没有办法相互交往,相思成病。他母亲问他,他将生病的原因告诉了母亲。他母亲前往华山云阳找到了那个女子,将男子的相思和病情告诉了女子。女子听了很受感动,将自己围裙解下来交给男子的母亲,叫她偷偷地放在男子睡觉的席子底下,可以医治男子的病。男子的母亲回家后按照女子所说的做了,过了一些日子,男子的病果然好了。一次男子偶然掀开席子,看到了女子的围裙,捧在手里,哭得就要昏死过去。他对母亲说:“埋葬我的时候,要从华山经过。”他死后,他的母亲按照他的意愿办理丧事,走到女子的门前,拉车的牛怎么打也不往前走了。等了一会儿,女子沐浴梳妆完毕走了出来,哀婉地唱道:“华山连绵千里,你既然为我而死,我还活着是为了谁呢?如果你真的怜爱我,请为我打开棺材。”唱完,棺材果然开了,女子跳进棺材。于是便将两个人合葬在一起,人们都叫做“神士冢”。
  徐祖
  嘉兴徐祖,幼孤,叔隗养之如所生。隗病,祖营侍甚勤。是夜,梦一神人告云:“汝叔应合死也。”祖扣头祈请哀愍,二神人云:“念汝如此,为汝活。”祖觉,叔乃瘥。(出《搜神记》)
  【译文】
  嘉兴的徐祖,从小失去父母,叔叔隗抚养他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一天他叔叔病了,他非常勤快周到地侍候他叔叔。当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神仙对他说:“你叔叔应该死了。”徐祖叩头祈求不让叔叔死,两个神仙说:“看在你如此孝顺的份上,让他继续为你活着吧。”徐祖睡醒了,叔叔的病果然好了。
  刘京
  临江郡民刘京,孝行乡里推敬。时江水暴溢,居者皆漂溺。京负其母号泣。忽有大龟至其前,举家七口,俱上龟背。然行十许里,及一高岸,龟遂失之。(出《九江记》)
  【译文】
  临江郡的居民刘京,孝顺老人被乡里的乡亲们所称赞。一次江水暴涨,不少居民都淹死在水里,刘京背着母亲大哭起来。忽然来了一只巨大的乌龟,他们全家七口人都爬到乌龟的背上,游了十多里地,将他们送到一个高地上,乌龟就没了。
  何敬叔
  何敬叔少奉佛法。作一檀像,未有木。先梦一沙门,衲衣杖锡来云:“县后何家桐甚惜,苦求遮可得。如梦求之,果获。(《梦隽》)
  【译文】
  何敬叔信奉佛教,想要刻一尊佛像,但是没有木头。他睡觉梦见一个和尚,披着袈裟,拄着锡杖对他说:“县衙后面的老何家有桐木但非常珍惜,你如果苦苦去哀求能够要到手。何敬叔按照梦中和尚的指点去找,果然要到了桐木。
  萧子懋
  齐晋安王萧子懋,字云昌,武帝之子也。始年七岁,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浸之,如此三日而花不萎。子懋流涕礼佛。誓曰:“若使阿姨因此胜缘,遂获冥祐,愿华竟斋如故。”七日斋华,色更鲜红。看视罂中,稍有根须。淑媛病寻瘥,当世称其孝感。(出《法苑珠林》)
  【译文】
  齐国的晋安王萧子懋,字叫云昌,是武帝的儿子,刚刚七岁,阮淑媛得病非常沉重危险,请来和尚诵经。有人献来莲花供佛,和尚用一种小口大肚子的铜瓶装上水,然后将莲花插在瓶里,三天以后花仍不枯萎。萧子懋哭着在佛像前敬礼发誓说:“如果能够使生病的阿姨痊愈,我祝愿莲花开放得与当初一样。”七天诵经结束,莲花的颜色更加鲜艳了,观察瓶子里,已经生出了一点根须。淑媛的病也好了。大家都称赞是萧子懋的孝顺感动了佛祖。
  萧睿明
  齐松滋令兰陵萧睿明,母患积年,睿明昼夜祈祷。时寒冻,睿明下泪,凝结如箸。额上扣血,成水不溜。忽有一人,以石函授之曰:“此能治太夫人病。”睿明跪而受之,忽然不见。以函奉母,中惟三寸绢,丹书为日月字。母病即愈。(出《谈薮》)
  【译文】
  北齐的松滋县令萧睿明是兰陵人,他的母亲患病多年,萧睿明日夜向神灵祈祷,以保佑母亲早日康复。当时天寒地冻,萧睿明流下的眼泪在脸颊上冻成的冰像筷子一样长,磕头把前额碰出了血,流出的血水冻成一个小冰柱。一天忽然来了一个人,给了他一个石匣,对他说:“这个石匣可以治你母亲的病。”萧睿明跪着接了过来,来人不见了。他将石匣拿给母亲,见里面只有一块三寸长的丝绢,上面写着两个红色的字“日月”,从此他母亲的病就好了。
  解叔谦
  齐雁门解叔谦,征为朝请,不赴。母疾,叔谦夜于庭中,稽颡祈福。闻空中云:“得丁公藤为酒便差。”访医及本草,无识者。乃崎岖求访,至宜都境,遥见山中老翁伐木,问其所用,答曰:“此丁公藤,治风尤验。”叔谦再拜流涕,具款行求之意。此翁怆然,以藤与之,并示其渍酒之法。叔谦受领,此人不复知处。依法为酒,母疾便愈。(出《谈薮》)
  【译文】
  齐朝雁门的解叔谦,朝廷要聘任他为朝请,他因为母亲有病没有去。夜晚他在院子里磕头,祈求神灵医治他母亲的病。忽然听到天空有人说:“用丁公藤泡酒便可以治好。”他查阅《本草》,向医生请教,都不知道什么是丁公藤。没有办法,他只好出门到各地去打听寻找。一天他来到宜都境内,远远看见一个老头在山上砍树。他去问老头砍树有什么用,老头说:“这是丁公藤,治疗风症非常有效。”解叔谦哭着请求老人将丁公藤给他为母亲治病。老头很同情他,将丁公藤送给他,并传授他泡酒的具体方法,解叔谦记在心里。说完老头就不知道哪里去了。解叔谦回家以后按照老头讲述的方法用丁公藤泡制药酒,为母亲治病,母亲的病很快就好了。
  宗元卿
  齐南阳宗元卿有至行,早孤,为母所养。母病,元卿在远,辄心痛:“大病则大痛,小病则小痛。以此为常则。乡里宗敬,率号宗曾子。(出《谈薮》)
  【译文】
  齐朝南阳的宗元卿有很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他从小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母亲生病了,他出门在很远的地方突然感到心痛,母亲病得严重,他疼得便厉害,母亲病得轻,他疼得也轻,从此形成了必然的规律。乡亲们非常尊敬他孝敬母亲的行为,认为他就像孔夫子的弟子曾子一样品德高尚,称他为“宗曾子”。
  匡昕
  齐庐陵匡昕隐金华山,服食不与常人交。母亡已经数日,昕奔还号叫,母便苏。孝感致也。(出《谈薮》)
  【译文】
  齐朝庐陵的匡昕隐居在金华山中,生活饮食都不同常人交往。他母亲死了已经有好几天了,他奔跑哭叫着回到母亲身边,他母亲突然苏醒过来。这是他孝敬母亲,母子间心灵互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