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9 节
作者:吻火      更新:2021-02-20 04:17      字数:4855
  们周期性地把城市中的变化讲给家乡人听,牧师们对他们是越来越难以控制
  了,眼睁睁地置着他们讨论政治,甚至到后来看到他们与一群群神秘的外乡
  人来往,分发宣传品和贩运武器弹药。外部力量无疑大大影响了这一向宁静
  的村庄,而村庄本身长年以来也积蓄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家庭权力和财产的
  纷争、爱情纠葛、为荣誉或全钱引起的流血事件,悭吝、自私和嫉妒不断地
  蚕食着人们的良知。因此,村中大小事件不断发生,这样人们可以发泄一下
  被过分压抑的情绪。教士们如十个指头捉跳蚤,竭尽全力压制人们的激情。
  实际上该村有如一座火药库。作品的主要人物有玛丽娅,父母双亡后被叔父
  迪奥尼修牧师收养,受着严格的宗教教育。但是玛丽娅不甘心像姐姐玛尔塔
  一样当一辈子老处女,为叔父当管家。她偷看一些禁书,如大仲马的《三个
  火枪手》,雨果的《悲惨世界》等。报刊上的奇闻轶事使她大开眼界,她关
  心世上和国内的最新消息,对外部世界充满渴望。她富有正义感,对穷人有
  同情心,她善于判断事物,而且敢做敢当。最后这位纯洁的姑娘毅然离开故
  土,投身到时代的潮流之中。玛丽娅的密友米卡艾拉是村中引人注目招人议
  论的姑娘。她曾和父母在首都墨西哥城和州府瓜达拉哈拉城居住过,见识过
  那里的豪华场面和考究生活,时髦眼饰和开放的社交。一回到家乡她便觉得
  乡村的闭塞生活简直是在扼杀她的青春,充满偏见的流言蜚语竟置她于死
  地。她仇恨这一切,从而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来报复,她挑逗起一些小伙子
  对她的追求。又置他们于不顾。她故意引起利蒙父子都对她有意,使他们反
  目成仇。维多利娅是来自省城的年轻有钱的漂亮寡妇,在省城时是沙尤女主
  人,到村中小住,使当地男人们神魂颠倒,“一半人对她有欲望”。她的第
  一个牺牲品路易斯·贡萨加落得进了疯人院,第二位便是敲钟人加夫列尔,
  对她的单相思也几近疯狂。男人中的反叛形象是利蒙家的达米扬。他曾在美
  国生活,回国后己不能适应家乡生活。他的行为举止被人们视为异端,家人
  把他母亲的死归咎于他。他要求父亲把自己应继承的那份母亲的遗产立即交
  给他,然后要永远离开故乡去往北方。在争执中父亲心脏病突发死去。达米
  扬仓促离村,临行前想带走米卡艾拉,后者未从,他便向她开枪。米卡艾拉
  临终前恳求人们:“放了他,他没有错,是我爱他。我从来没有像爱他那样
  爱过别人,放开他!”在那不祥之夜有两个人由于达米扬而死去,他的反叛
  行为大大震动了宁静的村庄,人们把他视为魔鬼的化身。但是由于证据不足,
  加上米卡艾拉那些有利于他的话,他仅被判六年徒刑,但是他越狱逃跑,在
  亡灵节潜回村子,拜倒在情人的墓前表示忏悔。这个村庄中的顽固势力就是
  这样不断地扼杀人性。然而,事情已开始发生变化,墨西哥全国局势已动荡
  不安,从首都及其他地区不断传来消息,人们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村
  里陌生人来来往往,以帕斯夸尔·阿基菜拉为代表的革命者秘密活动频繁,
  此人甚至到过圣路易斯·波多西会见革命领袖马德罗。地火在暗中涌流,革
  命在积蓄力量,革命军终于打到这个村庄,其实是路过此地,他们短时间停
  留,在村中筹集粮草、征用牲畜。保守落后的村民吓得要死,谣言不断。革
  命军开拔后,他们惊奇地发现没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也没有抢走姑娘。但
  是牧师迪奥尼修的侄女玛丽娅和另一名妇女不见了,原来是他们自觉自愿、
  毅然决然地参加了革命队伍,离开了禁锢着她们身心的村庄,投身到世界大
  舞台,牧师在危暮之年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心力交瘁,然而这位上帝的忠
  实奴仆,不得不强打精神去担负起为羔羊们指点迷津的天职。
  作品鉴赏《山雨欲来》是墨西哥革命小说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不同
  于早期正面描写革命的《底层的人们》,也不同于三,四十年代一大批小说
  家站在一定的时间距离丢回顾那场革命的细节,它写的是一个闭塞的村庄的
  生活,那里的阶级压迫和思想禁锢。写地主对农民的盘剥、灾害、瘟疫、宗
  教、偏见、迷信(对彗星的恐惧)和仇恨。一系列的人物之间的矛盾最后演
  变为社会冲突,而作为背景的则是全国各地的动荡。作者善于把小说情节与
  真实的历史事件交织在一起。他把作品分成两部分,以达米杨气死父亲、杀
  死米卡艾拉的那个夜晚为分界线,前半部以村中各种人物的冲突为主,后半
  部的注意力已集中在全国舞台,视野大大扩展了。总之,作品集中表现的是
  墨西哥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虽然几乎没有正面写到那场革命,惜墨如金。
  由于《山雨欲来》着力描写的是内部积蓄的矛盾,所以特别注意人物的心理
  描写,对于亚涅斯来说,最重要的是主观而不是客观,因此他并不注重从外
  部来措写人物和事件,认为心理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事件的发展是通过不同
  人物的不同意识的反映间接地表现出来朝。从这点来看,《山雨欲来》是一
  部成功的心理小说。亚涅斯捕捉住他的人物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紧紧追随人
  物心态的长期发展。他认为每个民族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语言,正如敲钟人
  加夫列尔对钟的语言的理解一样。在亚涅斯的笔下,孤独感强烈的墨西哥,
  它特有的语言就是沉默。背负着沉重精神枷锁的墨西哥人一言不发,但是在
  一片缄默的背后是紧张的心理活动、意识流、自言自语、内心独白、梦呓和
  昏热的谵语,表现出他们受到压抑的人性和不自主的反抗。亚涅斯善于塑造
  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村中保守势力的典型是清教徒式的迪奥尼修收师,他
  极尽全力控制人们的思想,劝人们清心寡欲,“如躺在坟墓中”,但是控制
  愈严反抗愈烈,正是他们造就了米卡艾拉达米扬等敢于向传统势力挑战的叛
  逆者,酿成了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当众人要抓注达米扬时,米卡艾拉公然
  为他辩护,向他表白爱情,爱情在向宗教宣战,打败了偏见,甚至战胜了死
  亡。这是亚涅斯对墨西哥小说为一大贡献,他止爱情从传统小说的次要应置
  走到重要位置来。作者的另一贡献还在于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的妇女形象:感
  情奔放、勇于向世俗扁见挑战的米卡艾拉,端庄秀丽、气宇不凡、心地善良
  的维多利娅,当然,最丰满的形象是玛丽娅,她正直、纯洁、善良,对新事
  物极为敏感,虽是叔父的掌上明珠,在物质上没有匮乏,但精神上缺少自由,
  她终于义无反顽地与旧势力彻底决裂,走上了革命道路。上面几个妇女形象
  准确、鲜明、生动、突出在书中众多人物之上,这在过去的墨西哥小说中是
  不多见的。在写作技巧上,亚涅斯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他一改墨西哥小说中
  传统的纪事式写法,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记述所发生的事情。比如,书中最
  重要的题材就是“山雨欲来”——那场即将到来的革命,但始终就没有一次
  正面地写过那场革命的起因、酝酿及发生过程,也没有正面写过一位革命者
  及其行踪。然而读者始终感到革命迫在眼前,定将爆发。与整个革命潮流相
  比,达米扬的那不祥之夜不尊重要,但它仍是全书第一部分的高潮和中心,
  也是最为悲壮的结局,然而作者也没有正面去描写它,只是通过不同的人转
  述,又在以后不同的章节中反复提及,读者根据这些片断渐渐编织出一幅惊
  心动魄的画图。人们认为亚涅斯的这部小说不仅为墨西哥革命小说画了个句
  号,而且为墨西哥传统小说画了个句号,从此开始了当代新小说的时代。《山
  雨欲来》就是划分墨西哥现代小说先后两个时期的分界线。亚涅斯还不愧为
  语言大师,作品中大量采用民间语言、谚语和俗语,语言优美,结构严谨。
  由于上述种种特点,《山雨欲来》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段若川)
  胡·鲁尔弗佩德罗·帕拉莫(1955)
  作者简介胡安·鲁尔弗,1918 年出生于墨西哥哈利斯科州萨尤拉的一
  个小村庄,在祖父的庄园阿布尔科度过童年。由于土地贫瘠干旱,加上连年
  战争,那里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在那动乱的年代里鲁尔弗的童年非常不幸,
  双亲相继去世,他被约瑟芬派修女收养,跟她们学会了读书写字,家中的藏
  书使他有机会博览群书。十岁时姑妈送他到瓜达拉哈拉读书。由于入学考试
  时大学罢工,使他无缘上大学,他便当了会计。1935 年来到墨西哥城,在国
  家移民局及其他政府部门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旁听文学
  课程,并开始从事业余创作。他写的第一部小说《沮丧的儿子》长达三、四
  百页,但因不满其矫揉造作的风格,便把它扔进了垃圾堆。1939 年第二次世
  界大战爆发,正在移民局工作的鲁尔弗负责安置从欧洲来的难民。40 年代曾
  与几位朋友创办《面包》杂志,在该刊上发表自己的早期作品。1946 年他离
  开移民局到古德瑞奇公司工作,跑遍全国。1954 年他被提升到该公司出版部
  门。从1962 年起在全国印第安研究所工作。1953 年发表短篇小说集《烈火
  中的平原》,1955 年在墨西哥文化经济基金出版社发表第一部,也是最后一
  部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成就甚高,再版数十次,被称为墨西哥当
  代神话,从而鲁尔弗被称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先驱。曾获墨西哥国
  家文学奖和哈维尔·比利亚鲁蒂亚文学奖,1976 年成为墨西哥语言科学院院
  士。1980 年墨西哥为他举行全国性纪念活动,并授予他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荣誉博士称号。1983 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1985 年被任命为墨西
  哥国立自治大学名誉校长。1986 年1 月7 日病逝于墨西哥城。
  内容概要《佩德罗·帕拉莫》原名《喁喁私语》,或《月旁孤星》,
  讲的是一个名叫佩德罗·帕拉莫的庄园主的故事,但实际的主人公应当是万
  户萧疏鬼唱歌的墨西哥农村。佩德罗是庄园主卢卡斯的儿子。他小时候,父
  亲半夜被雇工杀死,一大早尸体拉回家来,他受到很大刺激。原先他光是傻
  头傻脑地追求姑娘,现在则变成一个地产不多、野心很大、仇恨周围一切人
  的家伙。他采取软硬兼施、巧取豪夺的手段,渐渐把科马拉村的土地全郎据
  为己有。他抵赖债务,偷移地界,谋财害命,无所不为。为了勾消欠账,吞
  并土地,他与自己最大的债主多洛雷斯·普雷西亚多结婚,尽管他从来不曾
  爱她。对妻子厌倦以后又将她抛弃,却扣留了她的地产。伤心的多洛雷斯只
  有出走,最后含恨死在他乡。佩德罗为抢夺阿尔特雷特的地产,与他发生争
  执,竟派人将他吊死在家中。佩德罗终于成为当地的恶霸,他心狠手辣,周
  围所有的人,无论是雇工、商人、律师或神父,对他全都望而生畏,敢怒而
  下敢言。1910 年墨西哥资产阶级大革命震撼世界,农民起义军所向披靡,顺
  我者昌,逆我着亡,但是,连农民军都被这奸诈狡猾的恶霸地主蒙蔽了。他
  假装拥护革命以保护自己,派心腹打入革命阵营,以便监视起义军行动,他
  还唆使起义队伍抢劫周围的村落,而自己反倒趁机扩大了地盘。但是,为所
  欲为的佩德罗也不可能处处顺手,事事如意,痛苦和不幸同样要降临到他头
  上。首先是他的爱子米格尔·帕拉莫之死。这个坏种17 岁时就行凶杀人,村
  中半数的姑娘都被他蹂躏,他却依仗父亲的权势逍遥法外。一次他夜晚出材
  去寻找女人,马失前蹄,他坠地身亡。佩德罗从儿子的暴死中预感自己该归
  还孽债了,便说,“最好早点开始,以便快些结束。”他从疯狂的复仇心理
  出发,追求无限的权力,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小王国,他在那里主宰一切,
  但是他无法逾越包围着自己的可怕孤独,他追求爱慕一生的苏珊娜——一个
  普通的穷苦女人,却被拒绝。他表面的残暴专横掩盖不了内心的痛苦。苏珊
  娜是佩德罗少年时代的女友,他们曾一起游泳,一道放风筝。苏珊娜象征着
  他那已经失去的,可贵的、天真无邪的往昔。苏珊娜是他渴望的幸福,唯有
  她才能把他从外表凶残、内心空虚的矛盾中解救出来。但是苏珊娜饱尝了人
  间的艰辛,她是不可能拯救佩德罗罪恶的灵魏的。小时候由于母亲患肺病,
  人们回避她和父亲,母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