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节
作者:吻火      更新:2021-02-20 04:17      字数:4875
  的她,诱人的她,/那驱逐一切恶意的黑色的,邪恶的阴影的人儿,/把晕头
  转向的乌倾泻于太阳胸脯上的人儿,/告诉我,在万物怀里,在我们最深沉的
  梦乡里,/展开翅膀的她,就是那疯狂的石榴树吗?(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
  得者诗选》)
  作品鉴赏欣赏一首诗,会有许多难以言传,难以表达的感受,反复玩
  味,你或许会发现无数的意蕴和哲理内涵,但一首诗给你印象最强烈最深刻
  的恐怕要致第一次读她时的直觉感受了。在审美判断中,直觉第一次展示给
  人的感受往往也是最可靠的。第一次读埃利蒂斯的《疯狂的石榴树》,我的
  感觉获得了一种近平疯狂的张力。这种疯狂的张力与其说它来自于视觉形象
  和感宫意象的奇异组合,倒莫如说它渊源于诗中洋溢的原始生命力。这是一
  支生命的赞歌。全诗运用意象组合的方式,赋予石榴树以生命的象征,把生
  命内在的原始冲动和无限的力度,提升到一种疯狂的境界。主命是一种奇异
  的存在,由于技术理性的浸染,生命的奇异性几乎完全被理性逻辑程序所控
  制所操纵。理性固然是生命得以得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理性的单向度片面
  化发展,往往导致生命的异化,使生命变得越未越苍白无力。在泛理性主义
  的时代,一切主命都被舒舒服服规规矩矩地编织进逻辑的网络之中。生命似
  乎可以躺在逻辑的床褥上安然入睡了,那神奇的相遇,那偶然的欣悦,那秘
  而不宣的迷狂以及那不可遏止的神秘冲动似乎都已成了昔日的神话。而对生
  命的如此境况,诗人何为?埃利蒂斯与很多现代诗人一样,努力用诗的光芒
  去照彻生命,让生命力在诗境之中得以极度的高扬和升腾,恢复待所固有的
  那种生命本体意义。荷尔德林曾追问过,“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有什
  么用呢?他所捐的贫瘠并不是指技术科学或物质的贫瘠,而是物的增值与人
  的生命的贬值的贫瘠。在这种贫瘠和苍白中,只有诗是富有的和充满活力的。
  正如埃利蒂斯所说的那样:“诗即站上理性主义弃械的地方,继续朝禁地向
  前推进;证明是它最不为磨损所挫败,它尽职地捍卫使生命成为一件看得见
  的作品的永久据点。”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至于对全诗给予我们的疯狂感
  感到无所适从或恐慌。诗中所表现的疯狂,是对于泛理性主义的帚有力冲撞,
  是对于生命的神异的召唤。生命置身干这种召唤中,才能从沉睡的黑暗走向
  无限敞开的世界。
  埃利蒂斯是一位运用语词的大师。他在复归语词的感性本源的过程中,
  赋予语词一种神奇的魔力。在他的诗中,我们看到那些抽象的指称符号已从
  干瘪苍白的逻辑之网中挣脱出来,带着挣脱后的狂喜和原始的魅力,以抵挡
  不住的诱惑和迷狂,召唤着沉睡在生命深处的冲动。《疯狂的石榴树》调动
  了语词的全部感性魅力。全诗自始至终不离开具象的融汇重叠,并运用了通
  感等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词的感宫张力和跳跃感。你看那疯狂的石榴树“撒
  落她果实累累的欢笑”,在“衣领绣满了黎明的歌声”,“把晕头转向的鸟
  倾泻干太阳胸脯上”。读这些诗句,你恨难再用惯常的逻辑语式或语法规则
  去衡量它。诗在这里重新获得了另外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是一种无规则的规
  则,正象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说的那样,它是无法之法,因而乃是至法。艺术
  的规则显然活存于这种无法之法之中。如果我们只知刻板的按科学逻辑的程
  序:让诗去规规矩矩地缚手就范,就无法感受诗,从而也就无法感受生命。
  细细体味此诗,我们发现全诗的构成是基建在两个希腊文化的原型之上
  的。这两个基本原型就是日神和酒神。尼采曾认为正是日神和酒神构成了希
  腊相文化艺术的基本原型。日神阿波罗是光明的象征,它支配着人们内在的
  梦幻世界,是智慧之光源,具有形上学的象征意义;而酒神狄奥尼索斯则是
  生命之流的象征,它使人进入一种沉醉迷狂的状态,代表弄放不羁的原始生
  命冲动,具有形下学的感性特征。在《疯狂的石榴树》中,日神那种睿智的
  形上学象征气酒神那种狂醉的生命感性冲动,本真的融汇为一体,结晶为一
  个意象——疯狂的石榴树。埃利蒂斯的一句诗,有助于我们解开石榴树这个
  意象的谜底:“由于你的反映、太阳在石榴中结晶了,并且感觉良好。”在
  石榴的结晶中凝结着太阳的形上学本源。通过石榴,形上学的本源又与那疯
  狂的生命冲动血肉般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绚烂光华、生机勃勃的
  世界。人类在这一世界中栖屠、升华或飞升,进入一个超凡入圣的境界。太
  阳或日神是埃利蒂斯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原型,他因此享有“饮日诗人”的
  美称。他认为太阳之神是美之神,具有形上学的启示和象征意义。埃利蒂斯
  在诺贝尔奖受奖演说中说:“双手捧着太阳而不炙伤,把它象火胆般地传给
  后继者,是一项艰苦,但我相信也是受祝福的任务,而我们正须如此做。有
  一日当意识浸澜于光明中,与太阳融为一体而泊于人性尊严与自由的理想汇
  流时,那些绊羁人类的教条就得屈膝让位了。”这段论述可以说是我们能读
  此诗的最好注释了。
  (宋炜王宁)
  埃及文学
  纳吉布·马哈福兹《宫间街》三部曲(1956—1957)
  作者简介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出生在开罗杰马耶勒老区一
  个中等家庭。父亲当过会计,退休后与朋友合伙经商。纳吉布是家中老小,
  在虔诚的伊斯兰信仰与充满爱国主义的家庭环境中长。从小聪慧好学,兴趣
  广泛,喜好读书,渐渐对文学发生兴趣。中学时代,为提高英语水平试泽《古
  埃及史》(1932)。1929 年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受埃及思想家文学家塔哈、
  侯赛因、阿高德和萨拉姆、穆萨的影响,立志作个社会改革家。干1930 年考
  人开罗大学哲学系。1944 年毕业后又攻读硕士学位。在文学强烈的诱惑下,
  1936 年放弃哲学,选择了称之谓“狡猾艺术”的文学。马哈福兹良朗在政府
  部门供职。1939 年从开罗大学转至宗教基金部。1955 年进入文化部,朱后在
  艺术局、电影公司任职,直至担任文化部顾问,1971 年退休,任《主字塔报》
  专职作家及理事会成员。马哈福兹的写作全部在业余时间进行。为了不受干
  扰,他不肯恋爱结婚,养成严格的生活秩序。1959 年才改变初衷,没征得母
  亲同意就与好友之妻妹结合。马哈福兹的创作以长篇为主、短篇几乎成为长
  篇创作的准备、补充和练兵场。在半个世纪的写作主侄中,他一共创作了17
  部短篇集和31 部中长篇。主要作品有三部曲、《我们街区的孩子们》、《尼
  罗河上的絮语》和《平民史诗》等。1957-1968 年先后两次获国家奖和一级
  国家勋章,1988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将阿拉伯文学推向世界。其作品译成
  英、法、德、俄、西等十几种文字。我国翻译出版了近十种,他是拥有中译
  本最多的阿拉伯作家。
  内容概要《宫间街》描写本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典型的埃及家庭。主妇
  艾米娜深夜等待丈夫消夜归来,回忆起进这家门从不习惯到驯服恭顺的经
  历。丈夫艾哈迈德·贾瓦德是位商人,他道貌岸然,成严可惧。5 个孩子对
  他必恭必敬,只有晚饭之后围坐在母亲身边,谈天说故事,他们才感受到家
  庭的温馨,乘父亲外出似生意,儿女怂恿,母亲走出家门,丢侯赛因清真寺
  朝拜,回程中不慎被车撞伤。父亲闻讯大怒,一俟母亲康复,便逐出家门。
  经多方解劝,方允许返家。儿女亲事是家庭大事,自然需家长做主,任何自
  由行为均被扼杀,二子法赫米与邻女玛丽娅相爱,欲谈婚嫁,被父亲斥为不
  守礼法,偷看女人。小女阿漪莎爱上青年警官,只能从窗户暗送秋波。父亲
  做主,将一双女儿先后嫁到邵凯特家。长子亚辛为前妻所生,游手好闲,以
  酒、女人填补空虚的生活。在妹妹婚礼上,他认识父亲纵情声色的另一面,
  变得更加放肆。父亲宽容了他企图强奸女仆的行为,并为他娶妻。他携新婚
  妻子外出看戏,遭父亲斥责。1918 年埃及诞生了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
  党,反帝战线形成并提出明确的独立要求。二子法赫米不顾父亲禁止,参加
  了反对英国殖民占领的学生运动,牺牲于反英游行示威的队伍中。他的死使
  全家包括不过问政治的母亲和两个女儿成为华夫脱党的支持者。父亲为哀悼
  儿子,停止寻欢作乐。阿漪莎生下千金。《思宫街》尽管父亲起初禁止儿子
  参与政治,但是儿子的勇敢和爱国主义令父亲引以自豪。他深感失子之痛。5
  年后,一场大病致使他体态衰老明显,他感到青春已逝,不久又开戒,恢复
  原来的生活,岁月流逝也同时动摇了父亲在家中的绝对权威。母亲已毫无顾
  忌地去候赛因清真寺钥拜或探望已婚儿女。亚辛公然违抗父亲,喜新厌旧,
  休了宰娜卜,娶了玛丽娅,离家独居。小儿子凯马勒已经长大,他热恋着同
  学侯赛因的姐姐阿漪黛,把她奉为美神。双方家庭社会地位悬殊,凯马勒欢
  下阵来。高中毕业后,他拒绝父亲要他学法律,走传统仕途之路,决心献身
  学术,报考了师范学院。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无神论哲学动摇了他从小热衷的
  宗教信仰。于是,凯马勒陷于感情与信仰为双重危机之中。因撰写介绍达尔
  文进化论的文章与父亲发生觊龉。在动荡的政局下,他找不到出路而刍干痛
  苦根迷惘之中,一个胡气蓬勃的年轻人变得抑郁寡欢,出嫁后的大女儿海迪
  法不习惯婆家开放的生活,看不惯妹妹入乡随俗,执意按传统方式生活,闹
  得家庭不和,亚辛夺去父亲的情人,不顾一切与之结婚。放荡生活使父亲心
  脏病发作,险些送命,民族领袖柴鲁尔逝世。身后留下一个危机四伏的华夫
  脱党,阿漪莎在一场瘟疫中失去丈夫和两个儿子,与女儿相依为命。亚辛妻
  子临产。《甘露街》三十年代,埃及社会已发生很大变化,开罗大学建立。
  男女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交往,电灯、收音机进入殷实人家,老一代专横的
  统治濒于崩溃,父亲已无法约束妻子儿女的活动,每周五家庭的大聚会给他
  老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凯马勒当上小学教师、虽然他并不喜欢这一职
  业,从小生性好强的他仍兢兢业业地干,博得他人的敬重。每月写一文稿促
  使他学习不断探索,既排遣内心的孤寂,也逃避了家庭中沉闷的空气。他依
  然徘徊不定,找不到归宿,怀疑自己的文章,甚至怀疑自我的价值。家庭中
  第三代人也已长大。亚辛的儿子里都万靠巴莎举荐,当上部长秘书。海迪去
  的两个儿子信仰不同,走上不同的道路。阿卜杜·蒙依姆进了法学院,成为
  穆斯林兄弟会的骨干,狂热的宗教分子。弟弟艾哈迈德大学毕业后进报社工
  作,结织了印刷工人的女儿、社会主义者苏珊。在舅父凯马勒和女友的影响
  下,艾哈迈德走上革命之路,成为马克思主义看。他不顾母亲反对,毅然与
  苏珊结合。两兄弟都把自己的住处作为宣传聚会的地方。均因宣传异端而被
  捕入狱。艾哈迈德在狱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信仰,使哥哥、舅舅受到鼓舞。
  继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也离开人世。分崩离析的家庭又迎来了新一代的诞主。
  作品鉴赏四十年代,马哈福兹被一种表现几代人生活为“家族小说”
  深深吸引。他明白写这种小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充裕的时间。尽管如此,
  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令他心神不安。于是他认真阅读了高尔斯华绥的《福尔
  赛世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托马斩·曼的《布登动洛哥一家》,
  从中找到了他的艺术感觉。在完成他著名的四部社会小说《新开罗》,《始
  未记》,《赫利利市场》,《米达格胡同》后,酝酿两年,开始了阿拉伯小
  说史上最重要的冲刺。他面壁4 年,倾注了全部心血,完成了他的家族小说,
  长达1500 页。由于篇幅过长,出版时一分为三,每部恰到好处地侧重描写一
  代人,并以所在的街区命名。一部作品拦腰截为三段且前后呼应,是见其布
  局谋篇之精细。小说以细腻的写实手法,描绘了开罗一个商人家庭三代人的
  不同命运。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的历史变迁,反映出埃及现代历史
  上最重要寸期的社会风云变幻,新与旧、黑暗与光明的搏斗。作者没有正面
  描绘1919—1946 年间埃及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