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节
作者:吻火      更新:2021-02-20 04:17      字数:4886
  似平淡不动声色的铺叙反衬出一场生死搏斗的悲壮,使作品更具真实性,正
  是《鼠疫》艺术风格的独到之处。而深入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浓郁清晰的
  生活气息,色彩奇幻的滨海画面更时时透露出其现实主义手法的特色,此外,
  象征、寓意、隐喻等笔法的大量运用亦使作品增添了特有的韵味,这一切都
  使《鼠疫》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李惠芬)
  莫里斯·德吕翁大家族(1948)
  作者简介莫里斯·德吕翁(1918—)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
  他出生于巴黎,曾在大学里攻读政治学,后又在索米尔骑兵学校肄业,二次
  大战爆发时参加过著名的卢瓦尔河战役,后来在伦敦参加戴高乐领导的自由
  法国部队,先在BBC 电台与他舅舅、著名作家约瑟夫·凯塞尔一起参加“荣
  誉与祖国”节目的广播,后又任战地记者,1946 年出版长篇通讯《最后一个
  旅》。从此以后他便投身文学生涯,同时也对政治感兴趣,写过许多政治文
  章。他于1966 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1968 年他在一篇题为《混乱的未来》
  的文章中,诋毁学生运动。他曾在1973—1974 年间任文化部长1978—1981
  年任巴黎保卫共和联盟的议员。德吕翁政治观点趋于保守,常招致多方面的
  批评。然而,使他名扬天下的却是他的三部曲长篇小说《人的结局》和7 卷
  历史小说《被诅咒的国王》(自1955 年开始发表,1965 年重写,1977 年始
  告完工)。《人的结局》第一部《大家族》获1948 年龚古尔奖,第二和第三
  部《肉体的堕落》、《地狱里的约会》分别发表于1950 年和1951 年。此外
  他的文学作品还有小说《生存的快乐》(1954),两卷本神话小说《宙斯回
  忆录》(1963 和1968),短篇小说集《一些人的幸福》(1967),还有童话
  《绿拇指蒂斯图》(1968)。德吕翁是一个充满激情,笔锋犀利,贴近生活
  的小说家,他继承了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的传统,以上流社会为背景,深入细
  致地刻画了现代法国社会里那些俊彦名流们的种种“不平凡的”和富有典型
  意义的经历,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德吕翁的小说经常被改编成电影或戏剧
  上演,许多作品亦被泽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内容概要西蒙·拉肖姆把他的乡下老母亲送上离开巴黎的火车后,不
  等火车开车,便回到了卢贝克大街拉莫纳里小公馆。著名诗人、法兰西学院
  院上让·德·拉莫纳里躺在书房隔壁的卧室里奄奄一息。拉肖姆写了一篇研
  究拉莫纳里的论文,带了校样来看望诗人。论文的标题是:《让·德·拉莫
  纳里,或第四代浪漫主义》。季死的诗人翻阅着那篇沦文,埋箴在深邃的生
  活沉渣中的住事便再度一幕幕闪现在他的记忆之中。蓦地,他的喉头发出一
  声水泵阀门关闭的响声,头随即向后倒下,诗人死了。西蒙回到他那简陋的
  家,躺在妻子身边那半边冰凉的被褥里,在黑暗中闭起眼睛,身子挺得笔直,
  仰着头,竭力摆出一副身着院土礼服在灵床上安息的漠样。西蒙为《晨声报》
  写了一篇描述拉莫纳里临终情况的文章,由此结识了有望进入学士院的拉尔
  社瓦医生、《晨声报》老板、银行家、工业家诺埃尔·舒德雷男爵,在诗人
  的隆重作礼之后又偶然坐上了国民教育和艺术部长阿纳托尔·卢梭的汽车,
  从此他飞黄腾达,由一个寒酸的中学教师而进入了上流社会,接着池便与拉
  莫纳里生前的情妇鬼混,还与诗人的外甥女伊莎贝尔私通,使她怀孕。拉尔
  社瓦教授在他的诊所里为伊莎贝尔检查,企图强奸她,但未得逞。为了掩饰
  丑闻,德·拉莫呐里夫人让伊莎贝尔嫁给了苦苦追求她30 年而不得的老单身
  汉、68 岁的奥利维埃·梅涅雷。伊莎贝尔在瑞士小产,丢了孩子。回巴黎后
  她又去找西蒙,希望重叙旧好。然而短短几个月时间,西蒙的变化令人难以
  相信,他现在是升任为陆军部长的阿纳托尔·卢梭的助手,每日代表部长神
  色匆匆地出席一些微不足道的仪式,将军们对他很是尊重,大腹便便的参议
  员也纷纷同他握手。伊莎贝尔现在对于他来说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来自那
  个被死亡了的爱情阴影笼罩着的国度。给他生个孩子本可以满足他的虚荣
  心,现在孩子没有了,她再也没有什么可让他留恋的了。失望的伊莎贝尔转
  而狂热地爱她那年近古稀的丈夫,结果老迈的臭利维埃终于在一天夜里口鼻
  流血而死,他死的时候正趴在伊莎贝尔身上,搂得她喘不过气来。舒德雷家
  族是个四世同堂的家族,94 岁的老男爵谢格弗里德早上领着他6 岁的曾孙子
  让·诺埃尔在府邸大门外向乞丐们布施面包和硬币。管理这个家族巨大产业
  的是年过60 的诺埃尔男爵和刚刚30 出头的年轻男爵弗朗索瓦。可是当诺埃
  尔到“新大陆”美国旅行两个月回来之后,发现《晨声报》在版面安排、评
  论专栏的布局和广告设计方面,都由弗朗索瓦作了改革。为此,父子俩发生
  口角,诺埃尔不愿意就这样把权力让给儿子,他把松谢尔糖厂的经营权交给
  儿子,不许他插手报社的事情。然而这却是一个阴谋,诺埃尔想让儿子吃点
  苦头。弗朗索瓦接任松谢尔糖厂总经理之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他准
  备建立一个包括将原料加工为成品的所有生产程序的托拉斯,买一家造纸厂
  加工纸箱和纸盒,办一家印刷厂,出版他的周报。。可是当他提出要父亲增
  加资本的时侯,诺埃尔却毫不隐晦他说他无力资助。弗朗索瓦惊呆了,因为
  工程已经上马,而松谢尔搪厂目下拥有的资金只够应付日常开支。诺埃尔在
  想教训儿子的同时,还想搞垮他的死对头、他妻子的前夫吕西安·莫勃朗。
  他假意求吕西安帮忙,购买讼谢尔股票,而后者也正因夺妻之痛而一直寻找
  机会给舒德雷家族捅上一刀。事情完全是依照诺埃尔的设想发展的。松谢尔
  股票在交易所大量抛售,价格猛跌。弗朗索瓦大惑不解,诺埃尔说:“是你
  把我们的松谢尔股票弄成这个样子。”并且告诉他是莫勃朗在背后捣鬼。诺
  埃尔以为只要一个星期他便能恢复松谢尔股票的正常牌价,把那个鼠目寸光
  的莫勃朗击垮。可他万万设想到,弗朗索瓦却去跟莫勃朗面谈了一次。莫勃
  朗得意洋洋,宣告说:“你们完蛋啦,垮台啦,破产啦,这已成定局了。”
  弗朗索瓦感到万念俱灰,认为舒德雷家族的即将破产全是他的责任,于是便
  饮弹自杀。诺埃尔后悔不迭,亲自到交易所与莫勃朗决战,使莫勃朗遭到惨
  败。可是莫勃朗认为他逼死了舒德雪家族年轻有为的儿子,他取得了胜利。
  痛心至极的诺埃尔决心要将莫勃朗置于死地而后快。莫勃朗患有严重的阳疾
  病,他的妻子正是因此离开他嫁给诺埃尔的,他最忌讳人家说他没儿子。他
  霸占了一个名叫西尔薇娜的女演员,立下字据,说如果她为他生下一个儿子,
  就给她100 万法郎。西尔薇娜背着他与许多男人睡觉,总也怀不了孕,原来
  她患有不育症。为了得到100 万法郎,她求人找到一个未婚有孕的姑娘,和
  她一起到南方一个小村住下,把她生的孩子说成是西尔藏娜的,事成后给她
  5 万法郎。那姑娘生了双胞胎,西尔薇娜向莫勃朗敲诈了200 万法郎,而他
  却蒙在鼓里,反而喜出望外。诺埃尔雇人把此事的前因后果调查得一清二楚,
  策划召开了一个家族会议,把吕西安的丑行揭露出来,用法律手段将他置于
  自己的监护之下,把他的所有财产都冻结,他每花一分钱都要向诺埃尔请示,
  而诺埃尔利用这一点百般折磨他,弄得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最后流落街
  头,发疯了,被送进收容院。当伊莎贝尔去看望他时,他拉着伊莎贝尔的衣
  袖,悄声说:“告诉我的哥哥让,说我就要去见妈妈了,她不会训斥我们的。”
  半个月后,的短讯拦里发了一条不引人注目的讣闻。德·拉
  《费加罗报》福维尔·
  莫纳里、勒卢瓦一莫勃朗、莫勃朗一卢吉埃和舒德雷各家都发表了吕西安·莫
  勃朗突然逝世的消息,终年63 岁。葬礼规模极小,只有少数亲友参加,而护
  灵前往墓地的只有家族委托的一个代表:波朗夫人。
  作品鉴赏《大家族》是一部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长篇小说。它为读者
  展示出一幅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上层社会的讽刺画卷,着重揭露了文艺
  界、金融界和报界的黑暗内幕以及淫乱无耻的生活场景,显示出大资产者及
  所谓社会名流对权力、金钱和名誉的追求是如何摧残人性、达到了怎样骇人
  听闻的程度。首先,作者以戏谑的笔法描写上流社会的淫靡之风。著名诗人
  让·德·拉莫纳里临终前留下的最后几行字是给他的情妇埃戴尔兰夫人的,
  而当他的学生西蒙拿着这个字条去拜访那位夫人时,徐娘半老、刚刚失去忠
  诚的情夫的埃戴尔兰夫人却露骨地勾引那年轻人。渴望进入法兰西学士院的
  医学教授在汽车里奸污妇女,甚至在诊所里企图占有女病人。。在这里,上
  流社会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腐化堕落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接下来小说
  中塑造了一个野心家的典型,西蒙·拉肖姆本是个农家出身的中学语文教师,
  他以一篇给让·德·拉莫纳里树碑立传的论文为敲门砖,挤进上流社会,在
  陆军部部长办公室工作,他先勾引贵族小姐伊莎贝尔,并使她怀孕,后为了
  避免影响他的政治主涯,将伊莎贝尔一脚踢开,当他看到曾提携他的陆军部
  长阿纳托尔·卢梭在政界失势后,他又一头钻进银行家、报界巨头舒德雷的
  怀抱,进而试图成为舒德雷家的乘龙快婿。活脱脱是一个不择手段、拼命往
  上爬的投机钻营分子的形象,使人不禁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小说
  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描写是舒德雷家族内部的一场斗争。父亲诺埃尔眼见踌躇
  满志、年轻有为的儿子弗朗索瓦对他在家族中的权力、地位形成威胁,便与
  94 岁的老父亲合谋,设下一个阴谋,既要教训教训儿子,同时又可整垮仇敌
  吕西安·莫勃朗。他虽取得了绝对胜利,但却逼得独生儿子自杀身亡。接着
  他买通官府,胁迫法官,在精心策划的家族会议上对吕西安·莫勃朗发动突
  然袭击,不仅当上了他的财产监护人,还对他竭尽析磨、刁难之能事,致使
  他惨死在精神病人收容院里,终于达到了夺取他全部财产的目的。由此可以
  看出,大资产者们的人性已经被追逐权力和金钱的欲望泯灭治尽了。在这本
  书中,德吕翁对上流社会的揭露毫不留情,触目惊心,用的是自然主义的手
  法,但是却远没有左拉那样深刻和富有批判性,他的描写比左拉还要更犬儒
  主义一些,有时候也要更尖锐一些,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有些暧昧,甚至
  表示出对他详细描述其丑行的那个阶层、那个圈子怀有眷恋之情的立场。自
  然主义的描写手法在这里并没有达到批判的目的,而仅仅是展示出上流社会
  的生活方式而已。舒德雷家的老男爵每天还为穷人布施,西蒙、拉肖姆向上
  爬的野心似乎也不那么可憎,诺埃尔对莫勃朗的报复似乎带有惩罚坏蛋的意
  味,而莫勃朗的潦倒惨死也颇可引人怜悯。再比如,拉尔社瓦教授被选入学
  士院的当夜,他与一班朋友在夜总会狂欢,出尽丑态,当他向埃戴尔兰夫人
  求欢不果的时候,作者写他在夜深人静时回到他开的儿童医院,去照顾一个
  已进入弥留状态的孩子,以减轻孩子死去时的痛苦。作者在这里似乎想要表
  现出一个卑鄙无耻之徒身上的某些闪光之点。毫无疑问,这样的写法大大减
  轻了作品的批判份量和思想深度,但《大家族》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一部优秀
  的揭露资本主义黑暗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德吕翁完全遵循传统,故事发
  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前进,结构布局也与巴尔扎克、左拉时代的小说毫无二
  致,时间、情节脉络清晰,流畅自然,浑然一体。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
  小说中各种类型的主人公栩栩如主,跃然纸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
  本书中的讽刺笔法,描写上流社会的丑态时尖刻辛辣,鞭辟入里。比如在嘲
  弄年迈色衰的公爵夫人借浓妆艳抹来掩饰其老态时,作者写道:“脸上的脂
  粉在裂开,沿着皱纹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还有在拉尔社瓦的学上院就职
  典礼上,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刻画那些“弯腰驼背,行将就木”的名流的惧怕
  死亡的心理活动,可谓一针见血,精彩至极。《大家族》在法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