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节
作者:
吻火 更新:2021-02-20 04:17 字数:4882
1967 年发表的《金色的耶路撒冷》获布莱克纪念奖,奠定了作者的地位。在
此后的10 年内她又写了《瀑布》(1969),《针眼》(1972)《金的王国》
(1975)和《冰的时代》。其中《针眼》通过罗斯和她丈夫的冲突表现了作
者的伦理道德观。小说尤受美国读者的喜爱。此后她的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学
在世界各地出版。1975 年,德拉布尔与丈夫离婚。《人到中年》(1980)是
她至今完成的第9 部,也是最后一部小说。此后她至力于《英国文学剑桥指
南》的编写工作。1980 年秋,她被英国女王授与“不列颠帝国mandel”
的荣誉称号。
内容概要凯特想得很周到,她帮助雨果切开牛徘,涂上芥末。雨果曾
是驻中东的记者,因受伤失去了一条胳膊。凯特边吃边和他谈,告诉他最近
她家来了一个伊拉克学生,她和他语言不通,希望雨果去和他聊聊。凯特是
写妇女问题的记者,她告诉雨果,早上收到一大包邮件,全是向她反映妇女
问题的,她看着就烦。雨果说她的厌烦是因为一切对她来说都来得太容易了,
凯特似乎同意他这种分析。她说:“你是否在说我不喜欢大家都同意我的看
法?”“你不喜欢别人假装同意你的看法,你应该写点新的东西。”雨果说。
吃完饭他们一起向办公室走去。在10 月的阳光下,人群熙熙攘攘。凯特吃惊
地意识到她对雨果失去了一条胳膊竟觉得暗自高兴。现在她可以照顾他,让
他产生感激之情而又不便他觉得这是她强加于他的。雨果呢,想着凯特和他
的友谊,她最近遇到的不幸,想着她会如何渡过这难关重新开始。雨果心里
也暗自庆幸,他不必装着喜欢枪炮声,不必再去当什么战地记者了。他不想
装假肢,这样他还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照顾。凯特总也弄不清自己是否与一
般女人不同。有时她觉得她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经历过恋爱、结婚、生孩子、
有年迈的父母要照顾,离婚、失去爱情,等等。有时她又觉得自己很孤独。
她倒并不是担心自己精神上的失落感,而是担心自己是不是到了象雨果说的
那种“中年危机”期了。她第一次感到不知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凯特·弗
莱彻出生于1937 年2 月7 日,当时她家住伦敦东区。她的妈妈长得胖而高大,
爸爸则是个小个子。他在抽水站工作,凭着自学他对排污有一定研究。凯特
一方面佩服父亲对工作的热爱,敬佩他对工运的热心。在1970 年的罢工中,
他的辞职演讲感动了不少人。她赞成他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女孩
子,她更觉得父亲可笑的一面。凯特和她哥哥皮特的童年并不幸福,她俩常
生病。后来皮特长得越来越胖,常被人讥笑,使他变得神经过敏,常常躲在
屋里看书,做些坦克和飞机模型。凯特则喜欢和别的孩子玩。1947 年她的父
亲被提升,她家搬到了另一个区,新家与原来的家仅隔2 英里,但环境大不
相同,又安静又整洁。凯特仍然留恋过去住的地方,那里才有真正的生活,
凯特因数学不好未能考上高中,于是她上了一所女子专业学校。在那里她显
示出讲故事的才华,常获大家的好评,唯独老师不喜欢她,说她不用功,喜
欢耍小聪明。16 岁她离开了那所女子学校。她不知该做什么,在社会上游逛。
她曾与16 岁的卖旧货的旦尼有过一段交往,他又介绍她认识了亨特。亨特见
多识广,有各式各样的朋友,常在一起聚会。在亨特那里,她认识了她的前
夫斯图亚特·阿姆斯特朗。不久他俩相爱了。阿姆斯特朗的父母都是画家,
他们很喜欢凯特,她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评论画的知识。在斯图亚特哥哥
的帮助下,凯特去IPC 公司作了一名秘书,后又当了一名编辑。她和斯图亚
特结婚不久就怀了孕,因而中断了工作。而斯图亚特是个爱幻想的人,他的
画却总是不能受欢迎。他们的生活很艰难,常常没有钱,他就常常借钱。凯
特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终因贫困而离婚,她在有了第3 个孩子后离
开了斯图亚特。六十年代,她边工作边抚养孩子。她写的文章人们很喜欢看,
她就很快出了名,而且也有钱,凯特和斯图亚特离婚后,她和台德有了恋情。
他俩是在孩子的家长会上认识的。几次交谈很投机。他的太太伊文琳常常邀
请凯待去坐坐。她们在一起谈孩子、淡台德。台德是个地方病专家,常去非
洲等地考察,太太是个社会工作者。她工作负责,家务也治理得井井有条,
是个一见就让人喜欢的女人。不幸的是他们的长子是个弱智儿。凯特和伊文
琳一家的关系处得不错。可有一个时期她发觉台德好象不爱她了。不久她发
现她怀孕了。她不想把这事告诉台德,心里却为是否要这个孩子而苦恼,夜
里常作恶梦。最后她决心要生下这个孩子,她感到满足踏实了。但医生告诉
她孩子已得了脊柱裂的毛病,劝她做流产。她的大儿子马克也劝她不要这个
孩子。她去医院做了流产。后来伊文琳来告诉她,台德又有了一个新的女人。
凯特断然中止了与台德的关系。她又象以前那样地工作了。但是伊拉克大学
生慕扎备的来临又打乱了她的生活。她不能不收留他。他女友的母亲曾是凯
特的老朋友。她和慕扎备语言不通,交谈困难,因此她请雨果到她家来和他
谈谈。雨果来的那晚,凯待显特得别忙,总有电话打来找她。凯特喜欢在别
人面前显得很忙。不久,一家电视台约她去制作一部有关她中学同学的电视
片。她又回到了她过去的中专学校,回到了她幼时居住的地方。她采访了她
的同学、老师。她发现她的同学和以前大不相同,喜欢交谈、喜欢炫耀。她
觉得她没有灵感再写那种文章了,虽然她过去写得很好。她觉得很可悲,她
曾觉得生活很有意思,但观在这种感觉没有了。而且近来她发现她的父母越
来越老,哥哥也变得心理变态,常写信骂她,一天她吃惊地听说伊文琳被人
打伤了。眼睛差点儿被打瞎。凯特毫不犹豫又去了台德的家帮助照理家务和
孩子。台德也为这次事故而深感内疚。他对自己混乱的生活感到厌倦。凯特
要办一个晚会,她邀请了她的亲戚朋友,甚至也邀请了斯图亚特和他父母。
晚会上她看见雨果。雨果告诉她,他就要去巴尔各答,他还要装上假肢。他
俩谈了很多。儿子马克要过19 岁生日。慕扎备也要去巴黎念书。她这时已把
他当作家庭的一员,很舍不得他走。儿子开着车带她去买东西准备一个晚会。
她发现儿子长大了,心情无比高兴。她买了花,还买了一棵月桂树,她打算
开始新的生活。
作品鉴赏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至力于表现60 年代以来中产阶
级知识妇女的生后。她们是普通人,但又是幸运的人,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就象德拉布尔本人一样。她小说里的女主人公,经历过婚姻、生孩子、工作、
离婚等大多数西方妇女经历过的事,但在这平凡的生活中充满着辛酸苦乐。
她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她们信奉与人为善的处世观,就
象凯特一样,希望能有一个“人人平等的太平盛世”。她们工富有女性特征,
而这突出地由“母爱”体现出来。没有人家德拉布尔那样深刻而细腻地展现
出女人在怀孕、生孩子、做流产时的微妙心情。而且,母爱之情往往成为拯
救她处于困境的女主人公的重要因素。当凯特处于“中年危机”时,是儿子,
长大成人的儿子给了他信心和希望。德拉布尔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第三个特点
是,她们不能安于家务琐事,而有自己的追求、敢于追求。凯特从16 岁就走
出家庭,凭着一腔热情踏进社会的大门。她回想起来,虽然也看到自己当时
恋爱的盲目和太早的婚姻,但她并不后悔。在丈夫不能维持家庭生活的情况
下,她边工作、边抚养孩子,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当然她并不是一个女强人,
她的家里常常是乱糟糟的,不象伊文琳,既干社会工作,又把家务安排得井
井有条。而且,她的善良也使凯特不能拒绝那些她不喜欢的男人,她常为此
而苦恼。《人到中年》与德拉布尔以前的小说又有很大不同。首先,它的内
容更深厚了。它反映了中年妇女的思想危机。14 岁的凯特,作为一名成功的
妇女问题专栏记者,回顾自己所做的事,除了写妇女问题还是妇女问题,她
感到那些受人吹棒的文章观点浅显毫无意义。她为之感到厌烦,甚至她开始
厌倦女权主义。“她觉得自己落入了一个老套子。她为大家都在对女权主义
感兴趣而她却反而感到心情沉重。”但她又干不了别的,她后悔当初没有读
大学,不象伊文琳、台德,都受过大学教育,而她似乎只会写那类文章。她
对今后应该怎么干,干什么而感到迷惘。实际上伊文琳也和她有同感。她对
那循环往复的填写表格感到厌倦,看不出意义和收获所在。41 岁的凯特还开
始为她那日渐衰老的父母而担心,他们和她那种快节奏的生活的距离越来越
远。她的哥也让她同情。作为母亲,凯特还要操心3 个孩子的生活。而在这
时她又怀孕,她的孩子会怎样想呢?作为一个41 岁的离婚女人,她不愿自己
在感情上越来越依赖孩子,同时她也希望有一个让她爱的男人来爱她。因此
在离婚后,她和台德有过一段恋清。台德之后她又有过阿德里安、凯文、马
修、科诺、派特里克。。,但是他们都不能让她产生爱情,而且要让这些男
朋友都满意,又令她有一种说不出的烦恼。最终在儿子的劝告下,她断然拒
绝了他们。甚至对她真的有些爱上的雨果,她也不愿放松自己的感情,而坚
守“再也不跟任何人走”的信条。德拉布尔在提到这本书时说:《人到中年》
是一本“记录”。她所追求的是“真实”。《人到中年》也许会被看作是一
部批评女权主义的书,但是“真实比思想要更加重要”。其次,《人到中年》
中人物的心路历程是在当今世界和英国社会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慕扎备的出
现,使读者想到动乱的中东战事,他对凯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一定的
代表性,表明了两个地区、两种世界思想认识上的隔膜和差距,也使读者对
繁华的伦敦生活打上问号,而伊文琳遭受的不幸事故,更揭示了当前英国社
会的不安定。凯特的父母,和以伊文琳、台德、雨果为代表的各种类型人物,
构成了英国中产阶级30 年来的生活历史图卷。社会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然而
人的信心却越发减少。但是德拉布尔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凯特通过制作
电视片,又看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小说的结尾,她举办了“黛洛维式”
的聚会,当她看到19 岁的儿子长大成人,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战胜了“中
年危机”。第三,《人到中年》也体现了德拉布尔对艺术手法的新的尝试。
心理描写是她的特长。而在这本小说中,她试图用一个中年人的眼光来看英
国的现状,看她的现在和过去。她把第三人称的叙述描写和第一人称的思考、
表白相结合。小说通过回忆、梦,以及雨果的一段自叙,描写了二战后的一
代中年知识分子的心态,虽然有的批评家认为德拉布尔在艺术上的尝试并不
成功,小说缺乏情节,节奏太慢,“每一件事都有太多的历史”,但是也有
德拉布尔的崇拜者赞扬这部小说的结构,成功地表现了凯特思想上经历的怀
疑的痛苦。认为这部小说是她艺术表现的顶峰。
(童燕萍)
萨尔曼·拉什迪午夜的孩子(1981)
作者简介萨尔曼·拉什迪(1947—)英籍印度作家。他出生在印度孟
买一个富有的穆斯林商人家庭,在孟买一个英国教会学校读小学,在乌尔都
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环境中长大,1964 年举家移居巴基斯坦,对此他是反对
的。他在英国中部城市拉格比的市立学校上中学,学校中的种族主义、排外
主义使他深恶痛绝,以致他一度中断学习返回巴基斯坦。后在父亲坚持下,
他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历史,其间热衷于戏剧艺术和西方现代文学。
毕业后他当过演员和广告作家。他与英国人克拉丽萨结婚,生有一子扎法尔。
他的第一部小说《格里姆斯》(1975)出版后反应平平。此后他以近6 年时
间两易书稿,写出了第二个长篇、他的代表作之一《午夜的孩子》(1981)。
此书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独特风格在英国文坛引起轰动,并在印巴次大陆和欧
美受到一致赞扬,获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