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节
作者:吻火      更新:2021-02-20 04:16      字数:4876
  他是捷克最富有的工业家之一,到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后,经过党卫队的三
  天拆磨,马上从一开始“顽强地干活到后来动作越来越慢,越来越不协调”,
  党卫队员借故猛击他的腰部,将他打得鲜血淋漓,倒毙在地。然后又用一根
  木棍横在他的脖子上,木棍的一边站一个人,像翘翘板似地晃动了一会儿,
  直到棍子发出吱喀吱喀的响声。“这一下再也没有人怀疑这个犹太人还会有
  气了”。这一切还不算,他们还将那具胖胖的犹太人尸体送焚尸场的解剖台,
  根据党卫队医生的指令将他的旺脏特地制成标本。“这个肝特别大,颜色发
  黑”。
  犹太人之所以最终逃不脱彼惨杀的命运,是因为党卫队员把他的身体定
  为研究的目标。他们想了解,经过三天酷刑后,这个巨大的肝脏将会变得如
  何。当然,犹太人从各个地方成批地运到奥斯威辛,列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进
  月台。不过,这些犹太人中往往只有微不足道的少数人进了集中营,其余的
  都径直地进了林间的焚尸场,在那里完成他们人生旅程的终点。最后,关押
  犹太人的“加拿大”营不复存在,随之而消灭的却是五十万个血肉之躯。女
  囚也逃不脱魔掌的厄运。有时候,奥斯威辛集中营内关押几千名妇女,绝大
  多数是波兰人,有一部分是斯洛伐克的犹太妇女。陷入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后,
  囚犯们的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党卫队官兵的情绪好坏,而党工队官兵本来就
  是一批杀人不眨眼的职业刽子手。他们靠杀人取乐,靠杀人致富,靠杀人发
  泄。击毙一个逃犯享有三天的假期,难怪他们四处打枪,撞在他们枪下丧生
  的人都是“逃犯”。除了这种零星杀害以外,大批处决关押囚犯也是集中营
  的既定方针。处决的办法一是用毒气毒死,以至装尸工打开禁闭室的大门,
  能从里面一下子拖出一千具尸体。处决的办法之二是枪毙囚犯,那时执行枪
  决的小队常常换了一班又一班,枪内的子弹打出一排又一排,面前的囚犯倒
  下一个又一个,以至于搬运工累得差点晕过去。不知究竟抬了多少人。装尸
  体的汽车也超载了,车轮深深地陷进石子之中。而装卸尸体的劳动则是奥斯
  威辛集中营中最为频繁的工作。装尸工在死者的胸脯上写上一个数码,然后
  抓住死者的手脚,将尸体一倒一顺地放在担架上,以求得份量均衡。装尸工
  用被子将四具尸体裹住,扣上固定在担架把手上的皮带,然后将它套到脖子
  上,哼唷哼唷地抬起来,扛抬的尸体不少已经完全腐烂。腐尸臭味和成团的
  苍蝇让人窒息。事情做完,搬尸工也早已臭气熏天,不知自己倒底属于死人
  还是活人了。有时候,打开毒气室,成团的尸体扭在一起,似乎还保持着死
  前站立的姿式。它们的脸呈兰色,带点紫黑,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几乎要
  从眼眶里暴出来,嘴巴张开,舌头拖出长长的一截,龇牙咧嘴的样子甚为恐
  怖。装尸工觉得最困难的是在楼梯上拖尸体。尸体沉重的头撞击在楼梯上,
  已经变软的四肢不时勾住楼梯和门槛,这给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装尸体
  的车子就在门外。尸体一个挨一个地紧靠在一起,就象收割下来的禾把一样。
  人们在下面扔,装尸的盖内克在上面接,他叉开的两脚已陷进尸体堆里,盖
  内克动足脑筋将尸体一层层排上去,尽可能多装些。而党卫队员正在趁机大
  发横财,他们检查死者的嘴巴,发现金牙套,金牙齿或金颔骨时,就用钳子
  把他们弄出来。他们在衣服和破烂堆里翻来倒去,一旦发现比较贵重的表,
  戒指和金项链之类,便毫不犹豫地塞进自己的腰包,有时甚至剁下死者的手
  指,强行给自己剥下一枚戒指来。这就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囚犯们在丑年时
  间里伴随着死亡和绝望,直到盟军的炮火才结束了他们的厄运,他们才明白:
  德国人已经签字无条件投降了!战争结束了!人们含着热泪呼喊着“和平万
  岁”,拥抱在一起。
  作品鉴赏“死亡的回忆”是一部带有世纪和世界影响的回忆录。原著
  为波兰文,初版于1972 年。原书名“世界的肛门——奥斯威辛五年”。该书
  用奥斯威辛集中营驻地医生海因茨·蒂洛的话,他称那个地方为“世界的肛
  门”,无疑表明了每个目击者对这个集中营的厌恶和恐惧。这部作品发表在
  20 世纪70 年代并非偶然。欧洲在七十隼代的文艺创作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倾
  向,即许多作家都发表了以写实为主的“照片文学”。诸如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的亨利希·伯尔的“与一个妇人的台影”、乌尔·费特莱的“1941—1945
  尔的家庭照”以及伽布里勒·沃曼的短篇“父亲之照”等等。这种倾向形成
  了一股颇有气势的“照片文学”。“照片文学”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是现实主义的深化和发展,它在一种更大的范围内强调作品的真实和客观。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说,这属于一种进步。虽然,照片文学都是带有回忆性的,
  其目的就在于如实地反映人类生活的社会、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类以及反映人
  类社会的生活。在“照片文学”的氛围熏陶下,维斯拉夫·基拉尔作为奥斯
  威辛集中营罪恶的受害者和见证人,他自然地把相机的镜头伸向历史的这一
  角落,用全景摄影的方式完成了这一部辛酸的回忆录。基拉尔把那些自知早
  晚都得被送上断头台的人再次“送往”奥斯威辛和比克瑙营地。在那里,囚
  犯们受到恣意折磨,党卫队杀人的规模越来越大。到处都是死人,到处都在
  死人。“焚烧尸体的甜丝丝的烟云带着成团的雾瘴,笼罩了整个地区。”那
  4 百万惨遭杀戮、继而化为浓烟和灰烬的生灵,在今天活着的人们看来也许
  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数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在当时却是4 百万
  个血肉之躯。现实生活一天天加深了昨天与今天之间的鸿沟,它使奥靳威辛
  集中营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遥远的记载。忘却,这一吞食人类生命的癌细胞,
  今天,它让人们模糊了对历史的认识。基拉尔的作品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五
  十年前这段腥凤血雨的记忆。这就是“死亡的回忆”这本书的历史和时代的
  价值。基拉尔在书中以寻常的素描手法多层次、全方位地揭露了奥斯威辛的
  罪恶。虱子,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种让人发痒的小虫子而已。手捏药除,人们
  应付虱子的办法该是不会少的。然而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这个特殊的环境下,
  虱子就成了吞吃囚犯的老虎,成了屠杀囚犯的刀枪,成了毒害囚犯的妖魔。
  患“虱子病”的囚犯会被送进“单间”治疗。最后连人带虱塞进焚尸炉,那
  末囚犯们就再也不敢欢迎控制虱子的命令了。于是“有一次,一个人伤口的
  绷带已经发臭,脓渗透出来。我用力扯下绷带,发现纸层下面有几千只虱子
  在攒动。它们象互相粘在一起的灰色整体而蠕动着。这块整体深深地嵌进伤
  口,伤口部位的肉都被它们啃光了,几乎能见到骨头。”这还能算是虱子吗?
  另外,基拉尔在书中以时间为线索,对奥斯成辛集中营的罪恶平铺宜叙,一
  一数尽。可是,就在这沉稳冷静的叙述声中,作者又满含着激情和愤恨,淋
  漓尽致地声讨了灭绝人性的法西斯罪行。这里,我们看到了党卫队员在焚尸
  场上“筛开了尸灰,在其中寻找未被烧熔的钻石,从牙齿上取下的金子被熔
  铸成金条,送往帝国的腹地,以充实正处于崩溃的国家银行。筛剩的灰,被
  撒入了田野和池塘,只是人油被浪费了,奥斯威辛不生产肥皂。”在这块“世
  界的肛门”之地,连横着的死尸有时也会少却“半爿屁股”,原来饿得发狂
  的人真的到了以人尸果腹的地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呵?!基拉尔在全
  书没有进行更多的政治说教。被历史的命运抛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囚犯们直
  到被盟军的炮火拯救出来,他们始终只是一批平干常常的人。他们从一开始
  就处于德国刑事犯的掌管之中。然而平平常常的人们却不能安然度过1940
  到1945 年的这道夫口,他们必须拿出4 百万条生命来祭奠这一历史悲剧。在
  人们欢庆20 世纪科技成就、在人们津津乐道20 世纪世界文明的乐曲声中,
  基拉尔透过作品所传来的声音将会引起读者多么深刻的思考。而这一雄浑的
  心声今天又必然铸成了震撼世界的长鸣警钟。
  (曹乃云)
  切斯瓦夫·米沃什鱼
  作者简介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波兰裔美籍作家、翻译家和评
  论家,198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从小喜爱诗歌,1933 年发表了第
  一部诗集《关于凝冻时代的诗篇》。1934 年到巴黎留学。两庄后回国在波兰
  电台文学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加入抵抗组织,继续从事写恫秘
  密编辑出版丫反法西斯诗集《独立之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工作,先后任
  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的文化参赞扣一等秘书。1951 年在法国要求政治避
  难,留屠巴黎。1960 庄移居美国,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后人美国
  籍。米沃什在国外发表了二十多部诗集和小说,主要有《白昼之光,(1953)、
  《诗的论文》(1957)、《波别尔王和其它的诗》(1962)、《中了魔的古
  乔》(1964)、《没有名字的城市》(1969)、《太阳从何方升起,在何他
  下沉》(1974)、《诗歌集》(1977)及长篇小说《权力的攫取》(1955)、
  《伊斯塞谷》(1955)等。米沃什的创作经历同他的生活道路一样是曲折的。
  早期作品具有象征主义特点,常常流露出悲观的情绪。战争期间的诗歌表现
  了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后期作品则深入到政治、哲学、历史、文
  化等各个方面,以冷静的笔触揭露现实生活的虚伪和丑陋,真实地展现了人
  类生存的荒诞境况。米沃什的诗歌富于哲理,风格自然流畅,善用典故、神
  话、传说等作比喻,冷竣而幽默。他正写过散文、随笔、文艺理论和文学史
  等著作。
  内容概要鱼在狂呼乱叫之中,在神魂颠倒的吃语里,在喇叭尖叫、锣
  鼓喧闹的场合保持分寸便是最有力的抗议。/普通人已经失去了说话的权利,
  /象鱼张着嘴巴在养鱼缸中默默地游览。/我对命运的安排逆来顺受。毕竟我
  只不过是人。/然而我感到痛苦,渴望变成跟鱼一样的生命。(选自《诺贝尔
  文学奖获得者诗选》)
  作品鉴赏现代人最为困惑的大概莫过于人类自身的困惑了。“我是
  谁?”这一追问,恐伯是人类所有追问中,最简明最直接因而也是最惊心动
  魄的追问了。历史把现代人抛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窘迫的境地。曾几何时,人
  类一直陶醉于对自然界征服改造所取得的累累战绩,认为凭着技术理性,人
  类便可以认识自然宇宙,并驾驭它,使之为自己服务。但是,世界充满了复
  杂的奥妙,人类在忙于征服外界自然的时候,却忘记了对自身的认识。不知
  从哪一天开始,现代人突然发觉人类自己已置身于一种边缘的境地。技术理
  性及不节制的物的增值,反而带来了人的贬值。人在外物中丧失了自身,处
  在一种异化的状态之中。人类越来越对自己感到陌生和疏远了。这疏远和陌
  生实质上是人自己对自己的一次放逐。在这放逐中,人成了异己的存在。可
  以说,此种放逐与异化的感觉已构成了现代艺术精神的深层结构。米沃什同
  众多现代艺术家一样,对人类的生存境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用诗的形式
  描绘着人的异化,“以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激烈冲突世界中
  的赤裸状态。”(获诺贝尔奖得奖理由)。《鱼》便是这样一首描述人类生
  命存在异已化的力作之一。全诗通过对人的生存境况与鱼的存活境况的对
  比,揭示了人的异化存在无异于鱼甚至不如鱼的存活,把人的生命状态赤裸
  裸的凸显出来。诗的开篇便直截了当地把人类存在的境况突出地显露出来。
  人置身的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呢?人置身“在汪叫乱叫之中,在神魂颠倒的
  吃语里,在喇叭尖叫、锣鼓喧闹的场合”。这是一个表面上热热闹闹、冠冕
  堂皇的世界。它以神圣正义的名义遮掩黑暗中的狡诈的血腥,用虚假的正义
  迎台大众的媚俗心态,显然,诗人对这样的世界是不满的,但又是无可奈何
  的。诗人的无可奈何并不在于他畏惧强权的血腥镇压,他真正畏惧的是众多
  的人已被虚假的正义所欺骗、所蒙蔽,甚至已被其所同化。他们对命运逆来
  顺受,如同养在鱼缸中的鱼。“海阔凭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