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节
作者:吻火      更新:2021-02-20 04:16      字数:4851
  作品鉴赏《一幅画》是一部立意新颖,富于哲理的长篇小说、探讨了
  美和生活、美和道德、人和历史等重要现实问题。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可以
  概括为:美是人类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美,生活将黯淡失色。与美紧密联系
  着的是善,它们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只有具有高尚情操和心灵美好的人才
  能感受和理解美,珍惜它的存在,而美将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更加完善和充
  实。功利主义只能使人失去美感,与美绝缘,导致精神贫乏,感情枯竭,人
  性扭曲和畸形变态。任何一种审美观念,对待美好事物的态度都将受到历史
  的检验,虽然囿于各个时代的不同条件,后人对前辈不必苛求,但部负有历
  史责任。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是从道德和历史的高度来审视美的。长篇小说以
  《河畔》这幅画为中心,从环绕这幅画的矛盾冲突,演变为维护一切美的斗
  争。《河畔》在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遭遇以及引起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小说
  的情节基础,在这幅画的周围聚合着不同的人物形象,交相烘托,互为对比。
  天才画家阿斯塔霍夫,怀着美好的理想,不断求索,终于在现实中发现了美,
  并把自己的纯真感情倾注在画笔上,创造出高于现实的艺术美——《河畔》
  这幅名画。他的悲剧是他的杰作没有被同时代人理解和承认。他虽然一时遭
  受挫折,但在道义上他是胜利者,他没有屈服于压力,放弃对美的追求。波
  利瓦诺夫以功利主义的眼光看待阿斯塔霍夫的创作,几乎扼杀了《河畔》这
  幅传世之作,使它长期埋没,也伤害了画家美好的感情。波利瓦诺夫的功利
  主义使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后来的转变是善的胜利,人性的回归。乌瓦
  洛夫是属于实干家一类的人物,他情明能干,善于管理,可以象机器一样操
  纵指挥。他对日穆尔津河湾景色的官僚主义态度反映了他性格的冷漠严酷、
  偏执狭隘以及思想上的僵化、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洛谢夫则不同,他感情
  丰富,热爱故土家园,对美有根强的感受力。他高度评价《河畔》,并为雷
  科夫市争取到了这幅画。在保护日穆尔津河湾的问题上虽育动摇,但在图奇
  科洼的美好感情的影响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历史责任感和道义的力量
  终于在他身上占了上风,在保护日穆尔津河湾的斗争中经受住了考验,虽然
  他在官场上是失败者。阿斯塔霍夫和波利瓦诺夫、乌瓦洛夫和洛谢夫的矛盾
  冲突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为追求美,保护美,保护人性的完美发展而进行的
  斗争。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当代生活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穿插交叉,结合为
  一个整体,使作品对现实的反映达到了新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说,在30 年代
  争取美的斗争还主要局限于对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的理解和保护,那么,在七
  十年代它已发展为对自然的保护,提出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和自
  然的关系、生态平衡的问题。现实与历史的结合不仅扩大了小说的容量,还
  深入探讨了问题的历史渊源,把各个时代人物的命运、性格、心理放在历史
  发展的背景上,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剖析,使事件的描绘
  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相结合,为保护体现美的名胜古绩、艺术品而进行的
  斗争和因此而引起的道德冲突,突兀起伏,构成了一幅波谰壮阔的画卷。在
  小说中,作者以优美清新的笔调,描写了《河畔》这件艺术品和日穆尔津河
  湾的秀丽景色,景物的描绘一般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观赏景物时的情绪的刻
  画紧密相连,达到情景交融,富有抒情意味。小说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
  但又饱含深沉的感情。这些艺术手段成功的运用造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艺术
  魅力。
  (冯增义)
  弗·费·田德里亚科夫六十支蜡烛(1980)
  作者介绍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维奇·田德里亚科夫(1923—)出身
  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参加过卫国战争,受伤后复员,
  曾做过团的工作。50 年代初期,田德里亚科夫就开始创作。不过,当时评论
  界认为他受了“无冲突论”的影响,然而,他并不气馁,继续大胆地去开掘
  生活的底蕴。1954 年中篇小说《阴雨天》、《不称心的女婿》和1956 年《死
  结》、《路上的坑洼》的发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几部真实揭露50
  年代苏联农村矛盾的特写体小说,由于它们对社会中的消极现象采取了尖锐
  的批判态度,很快使田德里亚科夫得到社会的肯定,视誉为最早揭开农村“秘
  密”的作家之一。1959 年召开全苏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时,他已被公认为是
  一位“有胆量的艺术天才”了。到了70 年代,田德里亚科夫一方面仍保持了
  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一方面文加强了作品人物在道德上的内心反省,从而
  突出了道德主题。这不仅加强了小说的深度,而且也使作家的艺术才华驰骋
  于一个新的天地。他的《毕业典礼之夜》、《惩罚》、以及《六十支蜡烛》
  就是以道德和精神探索为特色的。作者强调了目前对青年教育的落后状态“,
  认为学校不能只限于传授书本知识,更要注意发扬学生身上的人性美。田德
  里亚科夫在谈到自己选取令人震惊的素材时,说到了他的创作思想:“艺术
  家应该比事实更真实,他不应该仅仅反映生活中具有特征性的事物,而且应
  该对它们加以夸大并推向极端。”然而,由于田德里亚科夫对社会问题所持
  的尖锐态度,他的作品在苏联评论界一直存在着评价上的分歧。
  内容概要老教师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叶切文60 岁了。为表彰他
  40 年来的努力工作和杰出贡献,卡拉西诺城的父母宫、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
  给他嘉奖,并在水晶饭店为他祝寿。当晚,叶切文坐在灯下,怀着兴奋而满
  足的心情拆阅来自全国各地的贺信与贺电。这中间,就有他英勇牺牲的学生
  格里沙·布哈洛夫生前的战友海军中校佩什涅夫寄来的感谢信和格里沙生前
  曾佩戴过的短剑。但有一封印有著名疗养地索契风光的信,却使老教师如坠
  云雾之中,甚至感到阵阵恐惧。写信人自称“是个酒徒”,“一个没有事业、
  没有家庭的人,甚至连个小偷、罪犯都算不上”,并强调他“之所以落到这
  种地步,都是由于您,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叶切文!”那人甚至扬言要
  杀掉叶切文,铲除他这个“多年来的社会传染病疫源地”。信的落款是“您
  从前的学生”。叶切文惊讶万分:自己一辈子勤勤恳恳工作,真心为学生着
  想,耗尽了毕生的心血,难道这样的老师还会招致学生的仇视乃致谋杀吗?!
  这是可笑的恶作剧呢,还是自己的一生中真有值得反省和检点的地方?叶切
  文开始回忆往事,对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进行总结。他出身穷苦,中学毕业
  后回到母这任教,至今已有40 余年。每天,他都是“7 点起床,不慌不忙地
  洗脸,仔细地修面”,当他迈进学校大门,从举手敬礼的少先队员石膏像旁
  穿过前厅时,“存衣室前的挂钟总是差7 分9 点”。他对学生要求严格,规
  定“每周交一篇作文”。他的学生在考试中也总是“以知识广博而令人惊讶”。
  列娜·肖洛霍娃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她有着“迷人的眉毛,生机勃然的体态”,
  学习成绩优秀,是“全班最好的学生”。她对任何课程都同样喜欢,同样感
  兴趣,对伊凡雷帝的评价也是那么冷静而客观:“伊凡雷帝反对世袭贵族的
  斗争具有进步性。。”总之,她永远是个按照“老师的意志”行事的学生,
  无怪乎叶切文给她的评语是“天资异常聪明,品行无比端庄,待人热情诚恳”。
  而廖瓦·鲍恰罗夫就不怎么讨人喜欢了。这是个“天才出众,才能非凡,能
  独立思考的学生”,往往是“教师还在竭力启迪学生们理解,廖瓦已闲得难
  受了”。由于他太爱“独立思考”,有时甚至会提出“表面看来并无恶意”
  的问题难为老师,因此总不受老师喜爱,甚至差点被开除学籍。当然,叶切
  文也是他捉弄的对象。可是,不管廖瓦如何爱标新立异,谋杀老师的勾当他
  是无论如何不会干的。难道这个未露面的凶手会是安东·叶尔金吗?这个叶
  切文若干年前的学生,比起廖瓦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开学第一天,他
  便在老师坐的椅子上涂了一层柏油,使老师在学生面前出尽洋相,为阻止老
  师点名,他居然往老师的教学日志里撒一种刺激性的粉末,他往老师的提包
  里塞癞蛤蟆,甚至用砖头砸叶切文的脑袋。。由此看来,叶尔金有可能作案。
  可是,叶切文的这个猜测恨快被证实是错误的:叶尔金现在已成了一名6 级
  车工,有幸福的家庭美满的生活;当老师的寿辰时,他远道而来向老师祝贺,
  衷心地感谢老师把他这个当年无药可救的顽童培养教育成了今天的有用之
  人。那么,凶手会是谁呢?叶切文苦思冥想,甚至不放过自己最亲近的人。
  难道是塔季娅娜·伊凡诺夫娜·格劳——他45 年前的情人吗?记忆将叶切文
  带回到遥远的过去。那时,他还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整天忍受的不是父亲
  酒后的摔盘砸碗,便是母亲歇斯底里的恶声怒骂。是塔尼娅的父亲、俄罗斯
  有名的百万富翁、格劳贝学校的创始人伊凡·谢苗诺维奇,格劳贝第一次慈
  爱地抚摸他的脑袋,给他买了毡靴、短皮袄和书籍,并送他进学校念书,使
  他成了一个育文化的人。格劳贝的独生女儿塔尼娅“尽管不十分姣美,但也
  绝不是个丑姑娘”,她有一颗同她父亲一样的教育家和诗人的慷慨好施的心,
  在卡拉西诺城的众多小伙子中,她那双高傲的眼睛独独看上了“穿着粗布裤,
  长着大鼻头,笨手笨脚”的叶切文。可惜好景不长,正当青年人双双坠人情
  网时,伊凡。苏柯夫——格劳贝学校的新领导,“对资产阶级残渣余孽”恨
  之人骨的无产者,为了将叶切文培养成“无产阶级教师”,要求他“别为了
  一双漂亮眼睛而把与自己血肉相连的革命出卖了”,让他说服塔尼娅“站出
  来反对父亲”。塔尼娅断然拒绝了叶切文的好意:“要是孩子连这样的父亲
  都不认了,。。世界大概就要退化了。”在革命和恋情之间,叶切文终于选
  择了前者,就如同“斯捷潘·拉辛对待公爵小姐一样”,把塔尼娅“扔进了
  汹涌的波涛”。大会上,他公开站出来批判格劳贝,同他“划清界线”。而
  格劳贝,叶切文的思师,痛感自己“我曾教给他区别谎言和真理,但没有教
  会他,我曾教给他嫉恶和敬善,但也没有教会他”,从而觉得“没有你们我
  也已经受到了惩罚,不会有比这再严厉的惩罚了”。于是,在一个凄风苦雨
  之夜他含冤告别了人生。从此,塔尼娅也离开了格劳贝学校,离开了持不同
  信仰的情人,不知去向。。45 年过去了,叶切文早已悔悟,但一切为时已晚。
  是的,塔尼娅完全有理由恨他,也完全有权报复他,但他深知她的为人,因
  为她能够理解“即使我是凶手,也是由于无知,并非为了私利”。除了塔尼
  娅,叶切文还有一个最心爱的人:他的小女儿薇拉。薇拉没象大姐一样听凭
  父亲的摆布,成了庸庸碌碌的家庭妇女,也不同二姐般倔强,违背父亲的意
  志,走了条护士、医生、院长的成功之路。她“柔弱,娇嫩,棕黄色的头发,
  蔚蓝色的眼睛;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没有一点过分和不足之处”,她聪明好学,
  性格活泼,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可就是这么个姑娘却在16 岁时怀了孕!那个
  糟踏她的“无赖”甚至还是学校的体育教员!这真是奇耻大辱!叶切文觉得
  这个自己曾寄予厚望的小女儿,“爱和快乐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我再生的青
  春,永远不死的化身”在倾刻间“毁灭”了。昔日的薇拉也一下子变得“十
  分丑陋,毫无感情”。为了拯救女儿,他调离了那个教员,开除了薇拉的学
  籍,使薇拉在万般无奈之下去汽车队当了统计员,后又嫁给一个司机。生活
  的磨难、丈夫的拳脚使薇拉厌恶尘世,皈依宗教。而此举在叶切文看来简直
  又是道德堕落的表现,于是便千方百计争夺薇拉儿子廖尼卡的监护权,使外
  孙从酒鬼父亲和不可救药的母亲的毒害下“解救”出来。为此,薇拉乞求父
  亲:“你已经把我枪光了,别再抢我这最后一件东西了!”并威胁说,如有
  必要,她会以死相拼的,由此观之,薇拉和她那个醉鬼丈夫都有可能成为谋
  杀叶切文的凶手。。。正当叶切文神思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