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节
作者:吻火      更新:2021-02-20 04:16      字数:4940
  部队第15 部分师撤退,从而包围了他们。但团队没有动摇,坚守着环形防御。
  过了二天,他们终于弹尽粮绝,德军坦克突破连的阵地,四周站满了端着冲
  锋枪的法西斯分子。双腿受伤的克拉瓦穿着破烂的军便服和男人的长裤,被
  德国人拖起来,用枪托打着,往前线的相反方向走去。她被带到教堂门前的
  台阶上,当着她的学员的面被脱光衣服受审。她忍着辱骂、毒打和伤腿的剧
  烈疼痛,咬紧牙关,竭尽全力不使自己哭出来,不在法西斯面前低头,她应
  该给学员们作出榜样,就象她曾经教育过他们的那样。晚上,所有战俘被赶
  进教堂,人挤得满满的,谁也不能躺下。当克拉瓦被推进那里时,她呻吟起
  来,遭到毒打的身体,只要稍微碰一下,就会疼得十分可伯。学员们挪动地
  方,为了让克拉瓦能够躺下。整个晚上,几百个男人在她的周围站着,地上
  躺着铺上军大衣的一名女政委,一站又一站的集中营,一次又一次的威胁、
  辱骂、毒打和审讯,有人被枪毙了,有人当了叛徒,维洛尔忍受着,坚持着,
  她想到死,只有死才能摆脱这无法忍受的苦难。她责骂法西斯。为什么不把
  她枪毙。德国人折磨她,侮辱她,但不想让她死去,她的女政委身份使他们
  感兴趣,要加以利用。维洛尔开始唱歌,在押送车上唱,在集中营里唱,她
  用歌曲支持自己,支持周围的人,用歌声给自己创造光明。1943 年1 月26
  日在斯大林诺的集中营里,她利用帮厨的机会,在战友们的掩护和帮助下成
  功地逃出了集中营。她从一家到另一家,从一个村转到另一个村,不是进行
  宣传鼓动,也不是布道,而是为了生存下去。人们帮助她,给她吃的,但谁
  也不同意收留她。人们害怕德国人,也害怕村里丧失良知的人。到了6 月,
  她的身体终于恢复过来,也不再象流浪汉似的到处漂迫寻找栖身之地。她—
  —一个无家可归、残废、被追捕的人,坚定地朝前线方向前进,一路上与人
  们交谈,讲斯大林格勒,讲法西斯集中营,安慰大家,安定人们的心灵,唤
  起人们的良心。她也不再躲避不可靠的、胆怯的人们。她警告他们,不要帮
  助德国人,她使他们感到羞愧。她渐渐地接近前线。在马尔芬卡村她住下了,
  这完全是偶然的。穆拉托娃同三个孩子住在烧毁的农舍里。因为隐藏战俘,
  德国人烧了她的房子。没有吃的,孩子们十分孱弱,走路都得拄着棍子。克
  拉瓦同穆拉托娃商量后,决定自己到当地医院去找工作。医院同意接收她当
  护士,但不付给工资,只给些面包、鸡蛋和黄瓜。条件只有一个:不准在病
  人中间进行宣传。克拉瓦很乐意地答应下来,只要孩子们有吃的就成。通过
  穆拉托娃她认识了一个叫德米特里的坦克手,并从他那里领受任务,搞清马
  尔芬卡和斯尼亚米卡村弹药库的位置。获取的情报他通过无线电发出去。克
  拉瓦完成了任务。苏联飞机轰炸了马尔芬卡和斯尼亚米卡,轰炸了克拉瓦侦
  察到的弹药库。弹药猛烈爆炸,车辆和房屋都被烧毁。克拉瓦看着这一切,
  高兴得跳起来。1943 年8 月红军解放了这个地区。苏军继续进攻,而克拉芙
  季娅·维洛尔则留在兵役局,做收客被解放的战俘的工作。战后,由于她曾
  被捕过,又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无法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审讯,并
  被开除党籍。所有接触过她的上级领导,目睹她在集中营的表现的生还者,
  受到过她鼓舞的普通村民。。都纷纷投书给她作证,证明她的一切行动无愧
  于祖国、无愧于人民。1956 年她终于被恢复名誉,重新入党。
  作品鉴赏格拉宁在苏联文坛上是以写科技题村作品著称的作家。由于
  经历和工作关系,他对科学技术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熟悉科学界人士,并
  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素材,所以他创作的主题多描写当代科学界和工程技术人
  员,以及他们的精神道德探索。然而作家也曾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参加
  过保卫列宁格勒的战斗,经历过战争的硝烟和厮杀。但他一直没有写战争题
  材的小说,按作者自己的解释,这是因为:“战后,我不想更多地考虑战争。
  经受了这么多的损失和悲剧,就想把它们忘掉,不再多回忆。。”。三十余
  年后他才创作了《克拉芙季娅·维洛尔》这部中篇个说。格拉宁说,他与克
  拉芙季娅·维洛尔的会见,“增强了我创作的欲望,写共产党员,写战争中
  共产党员的党性意味着什么。我把中篇写成象自传一样:叙述克拉芙季娅·维
  洛尔的命运竭力做到最大限度的严格和客观,避免任何的艺术夸张。而安排
  这个命运,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她可以看到经过被俘悲剧,但在这样
  非人的、可怕的条件下保持和表现了英雄主义的千百万人的命运。”《克拉
  芙季娅·维洛尔》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纪实小说。苏联纪实小说的兴起,比起
  全景小说和战壕小说要晚一些,但是至今已成为苏联战争题材小说中一种“异
  军突起”的创作样式。纪实小说的最大特点是忠于事实,没有,也不允许有
  虚构、社撰的成份。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以各种真实可信的材料——日记、
  书信、电报、档案、文件、作战计划、审俘记录、被访者的谈话录、回忆录
  的摘引等——加以作者独具匠心的创造,就构成妙笔生花的作品。这些作品
  都朴实无华、真实感人,不施粉黛,却更加灿然主辉,别具一种催人泪下、
  夺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格拉宁的这部作品就是这些年来大量涌现的纪实作品
  中的优秀之作。苏联评论界对这部小说大加赞扬,说“年轻的社会主义和第
  一个五年计划浪漫主义年代所形成的苏维埃性格的力量和美在一个普《通妇
  女——克拉芙季娅·维洛尔身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沃洛诺夫,莫斯科)
  1979 年第1 期)“作家表现了这种思想,即苏联人在战争年代里所表现出来
  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的组织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并拯救了自己的祖国。”
  (佩特洛夫斯基,《星》1979 年第1 期)“克拉芙季娅·维洛尔的忘我牺牲
  精神,通过不可思议的艰苦考验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洁白无瑕的美德,军人的
  勇敢和党员的良心——这一切是联系各代人命运的桥梁。”(奥斯科茨基,
  《小说报》1979 年第10 期)确实,《克拉芙季娅·维洛尔》虽是部纪实小
  说,但作家写得细腻流畅,生动感人,毫不苦燥乏味。作品通过一个普通平
  凡的女政委的遭遇,反映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所经受的苦难和考验,她(他
  们)似乎并没有建树过什么特殊的功勋,然而在这些看似寻常的人物中,却
  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力量,成了他们战胜法西斯的巨大的力量源泉。作家们在
  创作这类小说时,事先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收集创作所需要的素
  材。格拉宁和阿达莫维亚为了创作《围困纪事》,自1975 年至1977 年遍访
  了列宁格勒几百家住户,作了几万米的录音。《克拉芙季娅·维洛尔》的创
  作,他除了访问维洛尔本人外,还阅读了大量的书信,并根据通信的线索找
  到有关各方人士进行调查和采访,掌握了大量确凿真实的材料。没有这番苦
  心孤脂的努力,想要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材料毕竟只是些“原
  材料”和“矿石”,必须加以提炼,才能变为“成品”。这个过程绝不是一
  种物理意义上的加工,而是精神意义上的升华和心灵的创造。作品的成功。
  关键在于作家的主体意识的创造性。格拉宁把调查与观察、感受与印象、文
  献资料和各种素材加以艺术编织,经过精心选材与筛选,赋予人与事以意义,
  使读者从一个普通妇女身上,从她一件件平凡的事件中,感受到她炽烈的爱
  国主义感情和纯洁的心灵,领略到“熠熠发光”的东西。于是他获得了成功,
  作品荣获1978 年的苏联国家奖金。《克拉芙季娅·维洛尔》中译本有选入河
  北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的《苏联当代中篇小说选》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的《外国中篇小说》。
  (严永兴)
  鲍·安·莫扎耶夫庄稼汉和村妇(1976—1987)
  作者简介鲍里斯·安德烈耶维奇·莫扎耶夫(1923—)苏联俄罗斯作
  家,苏联作家协会理事。生于梁赞州皮捷利诺市。参加过卫国战争。1948 年
  毕业于列宁格勒的海军技校。后长期在远东工作,现定居莫斯科。1953 年开
  始发表作品,擅长写农村题材。作有中篇小说《冰泉》(1956)、《萨尼亚》
  (1959)、《精密计量仪表》(1959)、《可爱的田野》(1965)、《费奥
  多尔·库兹金生活片断》(1966)、《一个半平方米》(1982),中短篇小
  说集《泰加森林的权力》(1959)、《夏天的路》(1973)、《活着的人》
  (1977)、《古老的故事》(1980),短篇小说集《远方的路》(1970),
  特写集《在遥远的阿穆尔那方》(1963)、《远东的故事》(1970)、《独
  立自主》(1972),电影故事《无边无际的一天》(1973),民间故事集《乌
  德盖民间故事集》(1955)、《铁喙》(1959),政论集《薄荷的气味和糊
  口之粮》(1982)等。莫扎耶夫的作品中矛盾冲突夹杂幽默和讽刺,文笔生
  动。长篇小说《庄稼汉和村妇》的第1 卷发表于1976 年,第2 卷创作于1978—1980 年,直至1987 年才得以公开发表,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使作家成
  为1989 年苏联国家奖金的得主。
  内容概要1929 年夏,梁赞州季哈诺沃区州委为完不成余粮征购任务优
  心忡仲。州执委会主席沃兹维舍夫认为,是富农在捣乱,他们隐瞒余粮,却
  拿到市场上高价出售。他找来季哈诺沃村的党支部书记卡狄科夫,指责他阶
  级路线不清,要求他把会计乌斯宾斯基和搞承包工程的阿尔多宁从劳动组合
  中清除出去,理由是一个是神父的儿子,一个生活富裕,还有一台脱粒机。
  卡狄科夫认为这两人精明能干,工作出色,十月革命后曾为苏维埃政权战斗
  过,清除他们是不公正的,于是愤而辞职。同时,团的工作者玛丽娅和泽宁
  被派往戈尔捷耶沃村调查余粮情况。玛丽娅通过交谈、开会了解到农夫们不
  再交售余粮,是因为他们按规定指标交够余粮后,再无余粮可交。而由15
  户农夫自愿组织起来的蚂蚁合作社,因为收成好,除了按规定交售了余粮,
  确实到市场卖过一些余粮,那是为村妇们置点衣料。泽宁则通过“积极分子”
  搞了一份“有余粮”家庭为名单,要求按名单去搜缴余粮。泽宁的做去得到
  沃兹维舍夫的赞尝,被任命为季哈诺沃村党支部书记。泽宁受宠若惊,一下
  子把区里五千普特的征购余粮任务包了下来。他召开村积极分子大会,决定
  把交售余粮的任务分摊给富农和中农,并拟定了18 户富农的名单。许多人都
  对把自食其力的富裕劳动者划为富农的做法表示不满,征购余粮为工作进展
  缓慢,于是沃兹维舍夫亲率一个专门委员会下乡,决定对拒交余粮者加以罚
  款,如在24 小时内不交700 卢布罚金,全部财产没收。结果拒交罚金的克留
  耶大财产被没收,老婆被搜身,儿子因为同行动小组发生冲突而被捕。与此
  同时,沃兹维舍夫下令,对各家各户的猪加以登记,谁家有两头猪,大的交
  给国家。抗拒不交者,严厉制裁。蚂蚁合作社只有6 头猪,却要求交出5 头,
  社长米隆诺夫表示,如果这么干,他就把猪全宰掉。沃兹维舍夫当即命令把
  米隆诺夫逮捕。当天夜里各村出现了一个宰杀牲畜的浪潮,到处是猪的凄厉
  的惨叫声。光戈尔捷耶沃村一夜之间杀了70 头猪,而维列季耶村更甚,除杀
  了74 头猪外,还杀了12 头公牛,17 头牛犊和74 头羊,沃兹维舍夫大发雷
  霆,命令对所有宰杀牲畜的人处以重罚,不交者,便没收财产。沃兹维舍夫
  强行征集了4000 普特粮食,没收了8 户人家的则产,扣留了10 头奶牛和20
  头猪,关押了5 个人。他的行为得到了表扬。圣诞节前夜,开始了一场没收
  富农的财产运动,富衣名单由沃兹维舍夫亲自拟定,谁向他报的富农名单越
  多,功劳就越大。行动小组出其不意,同时行动。仅在季哈诺沃村就有26
  户富农和长子被逮捕,家人被扫地出门。玛丽娅绝参加这一行动,被指责为
  富农的走狗,开除了公职。这一运动刚结束,随着三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来
  临,全面实现农业集体化运动就开始了。梁赞州成立了作战部,作战部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