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节
作者:吻火      更新:2021-02-20 04:16      字数:4893
  母亲,那么乌拉尔山是俄罗斯的父亲。巍然屹立的巨型企业为国家不断提供
  着优质钢铁。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庭,想起了在故乡斯摩棱斯克白桦树林中
  的铁炉,那风箱的吼声,仿佛是屈辱和痛苦的呻吟;炉中的火苗,映出了父
  亲的希望。半辈子已经过去,命运给了我一个机会,使我看到了这乌拉尔老
  爹,这个国家的主要大锤。它力大无比,每打一下,大地都要颤抖!大地上
  的点点灯火如同银河,在我前进的路旁流动。列车走了一天一夜,仍然奔驰
  在西伯利亚的原野上。好一片广阔无际的土地,它足足可以铺开五个欧洲,
  连同欧洲的那一套花花绿绿。安加拉河上正在建设大型水电站,火热的工地,
  好象是在过节,人们正在为这古老的河流梳妆打扮。建设者们的英雄气概,
  永远鼓舞人民走向自由,走向世世代代向往的美好未来。祖国大地上的沸腾
  生活,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一个诗人,我深切地体会到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方法,保险主义的编辑们,烦琐主义的批评家们,只
  能制造一些谎话,使艺术品变成了模塑品、赝制品。真正的艺术家,应该用
  烈火点燃自己的灵魂,永远使用热情、生动、真诚的话语。面对着祖国辽阔
  的大地,列车上的旅伴们又谈起了关于前方和后方的话题。战争期间在前方
  的人说打仗更容易些,战争期间在后方的人说生产更轻松些。谁也没有怨言,
  谁也没有责难,谁都认为自己最幸福,我倒认为,前方和后方,是祖国的一
  对亲兄弟,谁大谁小,谁长谁幼,其实这并不重要。在西伯利亚一个小小城
  镇泰谢特的火车站上,我突然遇到了童年的最好朋友。我正在往东,而他却
  在西行的列车上。17 年的长久分离,仅仅五分钟的邂逅相遇!简短的相互问
  候,包含着极丰富的生活内容,这当中有高山、森林、海洋,还有战争、劳
  动、死亡。童年的朋友曾经和我一起在田野放牧,一起在森林中燃起篝火,
  一起上学,一起加入共青团。岁月筑成的大墙并没有把我和他从精神上割开,
  因为我们友谊深厚,心心相印。他为崇高的理想生活、永远热爱着自己的祖
  国。然而不幸的是,他竟然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无罪的罪人,被流放到西伯利
  亚这远方中的远方,至今才解脱重负,乘上西去的列车、返回自己的故乡。
  车站上的这一次邂逅相遇,引起了我的无限感慨。这一沉痛的悲剧,怎能归
  咎于人民自身呢?这是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斯大林的名字,象雷神一
  样轰响在我们的上空。人被迫象祈祷一样,对他无休无止地反复赞扬。这个
  名字曾一度代表了祖国,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中变成了战争与劳动的召
  唤。克里姆林宫的高大围墙使他和实际生活隔离,他透过烟斗的缕缕烟雾,
  俯瞰着这世界上的一切,俨然象一个全能的上帝,无所不管。和他一起共事
  的人们,有的被他送进了监狱,有的已经不在人世,我回想起了光脚的童年
  时代,惊慌不安的少年时代,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我和响着钟声的远方融
  为一体,我到处可以见到我们故乡的达丽娅大婶与你同在。达丽娅大婶无望
  地忍受着一切,她的茅屋挡不住风寒,张罗一整天,只留下一场虚空;忙碌
  一整夜,还是凄凄惨惨。苦难没有尽头,昨日在战争里备受折磨,今天又在
  为生活而四处奔波。这一切我们都经历过。事情的真相不容回避,我们大家
  都在真相面前接受考验,即使保持沉默,即使轻信谎言,但是对于诗人来说,
  后代不允许他莫然置之,特别的历史的法庭要求诗人提供严肃的回答,我不
  害怕这种法庭,我深深地知道,说出真相,高于一切,因为这是为了我亲爱
  的祖国的幸福。在这艰难的新的转折关头,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祖国
  的胜利,就是我的胜利;祖国的忧愁,就是我的忧愁。生活正象这东去的列
  车一样,依然向前行进。一年又一年,一程又一程,一个远方接着一个远方,
  路途遥远而艰难,但是世纪的风啊,鼓吹着我们的帆,经过漫长的10 昼夜的
  旅途,我终于来到了浩渺天涯的太平洋边。我们曾在一起,等待着生活的尽
  头,然而人生总是没有空闲,因为前面总有崭新的天地,总有遥遥的远方。
  作品鉴赏《山外青山天外天》是战后特瓦尔多夫斯基最重要的作品。
  最初发表的时侯由11 章组成,苏共二十二大以后,作者进行了重大修改,增
  添了4 章,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长诗的社会背景和深化了长诗的思想意义。
  《山外青山天外灭》的俄文原名直译应为“远方后面的远方”,极言路途之
  远,以和自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近万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呼应。
  但是,读完整部长诗,我们至少可以领悟到在长诗中具有三个不同的远方:
  其一是俄罗斯大地一望无际的地理上的远方;其二是俄罗斯人民代代相传的
  历史上的远方,其三是俄罗斯诗人心灵净化的道德上的远方,伟大祖国的领
  土广袤无边,飞驰的列车日夜兼程,还是遥遥未见尽头,坦坦荡荡的俄罗斯
  太平原,汇集了7000 条河流的波澜壮阔的伏尔加母亲河,巍然屹立的乌拉尔
  山区,茂密浓郁的西伯利亚泰加原始森林,贝加尔湖一碧万顷的粼粼水面,
  以及外贝加尔直至太平洋的千里原野,这一幅幅雄伟壮丽的画卷就象电影一
  样,在诗人乘坐的列车车窗外不断映现。山外还有青山,天外还有蓝天,到
  了一个远方,方知前面还有远方,诗人炽热的爱国热情,正是通过地理上里
  程碑从不断更新来抒发的。而在慢漫旅途的任何地方,诗人都一意眷恋着斯
  摩棱斯克的故乡,并热切地向往着祖国的首都莫斯科。这既使诗人的爱国之
  情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又使它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和长诗中地理上的
  远方相并列的是历史上的远方。诗人在由衷赞叹俄罗斯大地壮阔无边的同
  时,自然想到了这片土地的过去,彼得大帝的名字虽然在长诗中一带而过,
  但却使长诗描述的年代延伸到数百年之前,而伟大的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揭开了俄罗斯历史的光辉篇章。就整本而言,长诗更多的是注意到刚刚结束
  的战争给人们心灵留下的创伤,刚刚过去的个人迷信时代给人们心灵留下的
  阴影,昔日的痛苦、忧虑、失望,如今乃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诗人面前,可
  见,诗人从历史角度的叙述、描写、抒情,并不是感伤主义的黯然怀古,而
  是基于一种时代的使命感,对过去的岁月进行的历史总结和历史评价,极富
  社会政治意义。在用历史的粗线条勾勒出国家发展抡廓的同时,诗人还以自
  传体写到了个人经历。诗人的童年时代的生活,在长诗中占有一席之地,而
  个人的经历,正是国家发展的缩影,它印证了社会前进的轨迹,大大增加了
  长诗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诗人把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作为一
  个契机,借以对过去的岁月进行紧张的哲理性思考。这是为了总结过去,以
  便开拓前途。诗人写到了后代,写到了未来,这样,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时间
  上的更为遥遥无期的远方。和时间空间上的两个远方相并列的是长诗中孕含
  的第三个远方,即诗人心灵深处道德上的远方。诗人在描绘祖国万里河山,
  回顾祖国悠悠历史时,并不是就物伏物、就事论事,而是注入了泾渭分明的
  道德感情。诗人出于一个艺术家的良心,坚持真诚第一,人民至上,对于文
  坛上公式化概念化的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庸俗现象,作了辛辣的讽刺和有
  力的鞭挞,并借长诗中《文学谈话》一章,提出了真善美一体的美学思想,
  长诗扬善抑恶,扶正祛邪,使诗人的心灵迈向新的道德远方,即升华到一个
  新的道德境界。长诗中的这三个远方从横向、纵向、竖向三个方面形成了无
  边无涯、无始无终的三维空间,使人从有限的诗行中领悟到了世界的无限。
  长诗中的这三个远方又有如三重合奏,相互呼应,融为一体,共同交织成了
  一首华美壮丽、激越深沉的乐章,在读者的心灵深处激起了阵阵的共鸣。
  (陈先元)
  弗·阿·柯切托夫茹尔宾一家(1952)
  作者简介弗谢沃洛德·阿“尼西莫维:奇·柯切托夫(1912—1973),
  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在诺夫戈罗德度过自己的童年和早期的
  学生时代,后到列宁格勒读完中学。从事过多种体力劳动,在造船厂和列宁
  格勒船坞当过造船工人。1931 年毕业于农业技术学校,成了农技师。在莫斯
  科、列宁格勒的拖拉机站和国营农场工作过几年,敝过列宁格勒附近一个农
  业实验站的研究员。1934 年开始创作,经常向报刊投稿,1938 年到巴夫洛夫
  斯克一家报社工作。一年后担任《列宁格勒真理报》驻格多夫的记者。卫国
  战争时期任战地记者。战争的第一年,在列宁格勒被围困的极端艰难的日子
  里,他开始写作他的第一部热情歌颂列宁格勒保卫者英雄业绩的中篇小说《在
  涅瓦平原上》(1946)。他的另一部中篇小说《市郊》(1947)描与战区人
  民的生活。1944 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战后,柯切托夫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作
  品甚多,大多是描写他所熟悉的劳动和劳动者。中篇小说《太阳照耀着谁》
  (1949,1961 年改名为、《麦鲍罗多夫教授》)、《涅瓦河》和长篇个说《在
  祖国的天空下》(1950,1961 年改名为(衣艺师同志》)反映了战后的农村
  生活,短篇小说集育《性格的特征》(1949)、《十字街头的住宅》(1951)
  等。1952 年发表代表作长篇小说《茹尔宾一家》。长篇小说《青春常在》(1954)
  是以科学与生产、科学与人的关系为主题,表明了人最可宝贵的是青春的活
  力,写出了人应如何永葆革命青春。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1958)通
  过叶尔绍夫兄弟的不同遭遇,反映了五十年代中期苏联社会生活中的深刻矛
  盾和冲突,歌颂了苏联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长篇小说《州委书记》(1961)
  写的是党的领导作风问题,进一步反映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的变化。1964
  年,柯切托夫还写了长篇回忆录《战时札记》。长篇小说《落角》(1967)
  和《你到底要什么》(1969),被评论界认为是着眼现实带有强烈政治色彩
  的作品,但存在着概念化的缺陷。柯切托夫晚年致力于长篇小说《雷电击顶》
  的创作,描写苏联历史上的几次重大事件。柯切托夫曾当选为列宁格勒作协
  书记、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和苏联作协理事。先后主编过《文学报》(1955—1959)和《十月》杂志(1961—1973),担任《星》、《涅瓦》杂志的编
  委(1961—1973)。1957 年,曾率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柯切托夫一生
  荣获两枚列宁勋章、一枚十月革命勋章、一枚红星勋章。
  内容概要五·一节晚上,伊里亚·茹尔宾为庆祝孙子诞生,鸣放礼枪,
  邻居、朋友纷纷前来祝贺。大家兴高采烈,在茹尔宾家,没有比“工人”更
  值得骄傲的了。正当伊里亚鸣枪祝贺孙子诞生之际,他的父亲马特维和弟弟
  华西里在“老庄宅区”的小屋里下棋。马特维是这个世代工人之家的家长,
  已经78 岁了,曾在彼得堡造船厂当过钳工,在远洋轮船上当过伙夫,游历过
  很多国家。20 岁时当过骑兵,和一位波兰姑娘结婚,生了两个儿子——伊里
  亚和华西里,1941 年应征到舰队当水兵。十月革命改变了他的命运,他退伍
  后响应党的号召,带了两个成家的儿子离开彼得格勒到遥远的拉达河参加造
  船厂的重建工作。他和伊里亚在船锚街安家,华西里在“老住宅区”定居。
  伊里亚有4 个儿子、1 个女儿,大儿子维克托是模型工,由于发明万能机床
  而荣获斯大林奖金,但夫妻生活不美满,妻子对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满,离
  家参加地质勘探队;二儿子安东是工程师,与当演员的妻子住在莫斯科;三
  儿子柯斯加是电焊工,也就是新生婴儿的父亲;四儿子阿列克赛是个出色的
  铆工,爱着建筑局的绘图员卡嘉,小女儿托尼亚还在上学。茹尔宾一家有着
  共同的“茹尔宾性格”: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在
  造船厂不同的部门担任不同的工作,一家人简直可以造一艘船。就在茹尔宾
  一家庆祝一个“工人”诞生时,他们得到安东的消息,说他在战争中失去了
  一条腿,但他并没有灰心,战后考进造船学院,刻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