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大刀阔斧      更新:2021-02-20 04:07      字数:4699
  5蔽野旌糜泄厥中胗锥暗氖迨濉⒁探唤油旰螅远铀担骸澳阍谡饫锖托∨竺峭妫职滞砩侠纯茨悖迨濉⒁痰幕啊!倍涌戳丝次遥恢ㄉ换岫∽煲痪铮巴邸币簧挚蘖似鹄矗眯∈纸艚衾盼业囊路豢纤煽U馐保锥暗囊晃话⒁套吖捶挚颐牵槐吆搴⒆樱槐叨晕宜担骸懊扛鲂『⒍蓟嵊姓飧龉痰摹!笔疽馕依肟N铱戳丝炊樱套拍谛牡哪压趴谧呷ァN抑蛔吡思覆剑拥目奚嚼丛酱螅胰滩蛔∽骋豢矗患右恢皇直荒俏话⒁汤牛恢皇种赶蛭遥藓白庞冒谆敖校骸鞍职郑职帧闭馐保业慕挪铰醪欢耍缓猛O拢赝繁ё哦铀担骸鞍职植蛔吡恕!蔽掖哦痈姘⒁套呓怂堑目问遥媸峙┩婢吆投油妫睦锛弊派习嗟氖隆5倍油娴糜行┤朊允保腋⒁套龈鍪质疲闱那牡乩肟恕5蔽易叩接锥懊趴谑保痔蕉涌藓白沤邪职值纳簦馐蔽业男亩妓榱恕N也唤只厥锥阍诎荡戳丝矗涌薜孟窀隼崛怂频模艺嫦氚阉厮奚幔幌牖挂习喟。趺窗炷兀课艺驹诖翱谕猓醇⒁棠米乓患婢咴谀托牡睾遄哦樱涌奚兴汉停靡换岫孟裆粜×诵N铱瓷习嗟氖奔湟压砭昧耍囊缓峋屠肟耍睦镌谀厮担骸岸樱职侄圆蛔∧悖锌找欢ɡ唇幽恪!蹦翘焐习辔倚牟辉谘桑幌掳啵⒓锤先ビ锥埃阍诎荡鄄於拥那榭觥6铀淙徊豢蘖耍桓泵痪虿傻难尤梦夷压耍嫦胱呱锨叭ケ擞植荒艽撸缓们那睦肟恕5诙煳矣秩タ此认蛴锥巴玖私馇榭觯迨濉⒁谈医擦艘患梦揖拘牡氖虑椋河捎谒接镅圆煌ǎ又换峤舶谆埃凳裁矗迨濉⒁烫幻靼祝皇迨濉⒁桃仓换崴灯胀ɑ埃凳裁矗右蔡欢峁拥谝惶焱砩习汛蟊憷娇泷衫铮迨濉⒁涛诺匠粑恫欧⑾帧?br />
  就这样,儿子艰难地度过了五天半,星期六上午一下班,我就匆忙赶去接他回家。说来也难以置信,自此以后,儿子的适应能力一天天飞快地进步,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经过短短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儿子居然学会了普通话,也结识了不少新伙伴,从 不想去幼儿园转为要去幼儿园。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让儿子一天天长进,学到了不少东西。说话多了新词语,走路多了舞蹈姿,有时还把叔叔、阿姨给他讲的故事讲给我听,把教给他的舞蹈跳给我看。每当我看到儿子天真烂漫的笑容,就好像掉进了蜜糖里,如和暖的春风,把我心中的愁云吹散。
  无论小孩多么喜欢去幼儿园,但千好万好也比不过家里好。每到节假日到来的时候,都盼望着父母接他们回家,带他们到公园或者游乐场所去玩。因此,每到星期六或节假日,幼儿园的小孩就早早站在门口等待自己父母的到来。一双双小眼睛充满着期待,就好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我观察过星期六幼儿园接小孩的场景。父母们一个接一个来到,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奔跑着走向自己的父母,孩子喊父母、父母叫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汇成一曲交响在幼儿园里回荡。抱的,牵手的,用自行车搭载的,一个个将自己的孩子接走,一派欢天喜地的气氛。但随着接走的孩子越来越多,幼儿园慢慢安静下来,到最后没有父母接的小孩的脸由晴转阴,有的甚至哭了起来。这些带着失望和无奈的小孩由值班的叔叔、阿姨带回宿舍里单独安排过周末。
  那时部队要求非常严格,白天上八小时班,晚上还要上两小时夜班,假日有时还要加班加点,因此我常常因工作忙而失约。有几次,我因为星期六和星期天要下部队调研,没能按时接儿子,儿子只好和三两个小孩在幼儿园过周末,那种孤单和寂寞可想而知。
  每当我回想起这段生活,心里就很内疚,总觉得对不起儿子。儿子而立之年,我问他在幼儿园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他说:“幼儿园做的炸鱼最好吃。”这可能是儿子对幼儿园最美好的印象了。
  '2'生活花絮生活花絮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人生也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爱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情操与健康。本人来到这精彩的大千世界,好是惊喜,想看、想做的事太多,什么洋的、土的,唱的、跳的,吃的、玩的,天上的、地上的都跃跃欲试,参与其中。可惜精力有限,只能东摸摸,西试试,没有精通的,但有几样略知一二。特别是小时候我们玩的一些游戏,如今城里的小孩是没有机会享受得到的,每每想起,记忆犹新。这些生活的浪花,给人生增添了不少色彩,使生活变得充实、快乐、和谐、精彩、甜蜜、温馨。
  赶狗
  “赶狗”,这是农村小孩十分喜爱的游戏之一。一般男孩子玩得多些,现在看来有点像高尔夫球的玩法,或许这是高尔夫的鼻祖呢!
  游戏十分简便,一条长三四十公分、直径约一至一点五厘米的圆木棒作为“赶狗棍”,一条长约十公分的木棒作为被“赶”的“狗”(这两样玩具既可每人一套,也可共用),在晒谷场或开阔的坡地上都可以玩。玩法是:先用“赶狗棍”一头在地上凿一个斜窝,然后把“狗”斜放在“窝”中,参加游戏的的人轮流用“打狗棍”猛击“狗”的上方,“狗”飞起几十公分高,再用“打狗棍”猛击腾飞在空中的“狗”。被打中的“狗”凌空飞往远处,落地后,以“狗”的着地点为准(和标枪、铅球等运动一样),看谁的“狗”飞得远,谁就是胜利者。如果复杂一点,就是分组进行对抗赛。先把参加赶“狗”的人分成若干小组,一组将“狗”打出后,另一组在对面接“狗”,如果“狗”被对方接住,“狗”便“死”了,则换一方赶“狗”,依次进行,以每次“狗”飞的长度累计,哪一方把“狗”赶得远则为胜方。游戏虽然简单,但很迷人,经常从这座山坡“赶”到那座山坡,从小河的一边“赶”到小河的另一边。小时候为了赶“狗”,经常忘记饥饿,忘记疲劳,忘记回家,一玩就是大半天,有时直到太阳落山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烧窑
  “烧窑”即是用泥团垒窑,用柴火烧红后烧蕃莳。这是我小时候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因为既有玩的又有吃的。“烧窑”方法是在沙土地里(一般都是在蕃莳地里)找些大小不等的泥团,像土法烧石灰一样垒一个空心的土窑,在顺风的方向留个烧火的口子。窑的大小看烧的番薯多少而定。土窑垒好后,大家就分头拾柴火放入窑中烧。烧窑要特别小心,因为不小心就会把土窑碰垮。火要烧到泥团内壁通红时才能熄灭,然后掏出窑中的火灰,将番薯轻轻放入窑中,用木棍捅垮土窑,大家一齐用预先准备好的木棒将泥团砸碎,让烧红的泥粉把番薯盖住。如果想保蕃莳皮完好无损,则先将土窑捅垮,将泥团砸碎,从中间挖开,再将蕃莳放入中间埋好。等闻到番薯的香味时(约30至50分钟),便刨开泥土,找出番薯食之。这种用泥土烧熟的番薯热腾腾、香喷喷,味道比用其他方法烹调的番薯要好吃百倍。
  小时候,我们经常是几个放牛的孩子一起“烧窑”,每次都有个领头的小孩组织指挥,这样就常常出现一些有趣而又哭笑不得的事,比如“送鬼”就是这样。
  打窑后,“头儿”说要派人到某地“送鬼”番薯才会熟。“送鬼”的方法是:派一人拿一块从窑中掏出来的木炭和一块地里的小石头,到离烧番薯地点几百米外的一个偏僻有水的地方,把木炭和石头放入水中,然后不停地念:“火屎(木炭)沉,石头匍(浮)。”一直念到“木炭沉,石头浮”才能回到烧窑地点。这实际上是欺骗那些不谙世事,或第一次参加这项活动的小孩。有一次,一个叫亚波的小伙伴被派去“送鬼”。当他按规定到二里外的一颗大石后“送鬼”回来时,又累又饿,气喘吁吁,急着要吃番薯。经“头儿”同意,他忙挖开窑子的泥土找番薯吃,结果刨出一堆大便来。亚波在大伙的哄笑下,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
  唱歌
  人们说音乐是世界语言,每个人都喜爱。可以说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音乐。特别是卡拉OK出现在中国后,不少人都成了“歌星”。什么歌都敢唱,什么歌都会唱。我也一样,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不但学唱,还在舞台上表演过。我的唱歌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但也“敢”字当头,常常拿起麦克风,目中无人地南腔北调地唱起来。
  我觉得唱歌有益健康,它可以释放心中的压力,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宣泄心中的烦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句话:唱歌是娱乐身心有益健康的活动,是人生之必须。不敢想象,生活如果没有音乐将会怎样。我想,人生如果没有音乐,自己的世界将会是黑暗的。所以,有时我在办公室里开着电脑听音乐,在家里做着家务听音乐,开着车也听音乐,无人时自己“哼哼哈哈”的也是音乐。
  音乐音乐,没有忧愁,尽是欢乐。
  跳舞
  唱歌、跳舞是一对孪生姐妹,爱唱歌的人常常也爱跳舞。我学跳舞是读初中的时候,虽然不会跳,但积极性还是有的。那时学习的都是一些革命歌曲的伴舞,实际上可以说是“象形舞”,就是顺着歌词的意境设计舞蹈动作,然后大家一齐跳的集体舞蹈。我参加并留下较深印象的舞蹈有《飞夺泸定桥》《洗衣歌》《红军想念毛主席》《红军不怕远征难》等。
  到部队后,参加了部队的演出队,跳舞的机会更多了。那时正值全国普及革命样板戏,平时除参加一些部队题材的生活舞蹈外,跳得最多的算是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唱腔伴舞《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了。其次就是少数民族的舞蹈,因为少数民族的舞蹈有特色,我们演出队经常选择这方面的歌曲编舞。
  转业回地方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掀起了跳交谊舞蹈的热潮,引起我一段回忆。六十年代我读中学时,在位于高州城东门的图书馆(原是一座古老的城楼,大概是九十年代因失火被烧掉)一楼西头有一交谊舞厅,每到周末就开舞会。我们学校有几位年轻的老师经常到舞厅跳舞。每当周末我们路过图书馆,听到管弦乐队奏起欢快的舞曲,我们就顿生好奇,常常爬到屋檐下,对着高高的窗口搭起人梯往里观望,对那若隐若现、五颜六色的灯光中翩翩起舞的人们出神,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交谊舞我是一窍不通的,加上认识上的差距,开始我是不大积极的。但“时来舞转”,有一次我随领导到基层调研,晚上和县团委联欢跳交谊舞,我因不会,准备约几个人打牌,但同行的一位女领导以前跳过交谊舞,她说跳交谊舞很容易,学半个钟就可以上场。我说不行,她说行,要教我,我只好“服从领导”,参加了这个交谊舞“速成班”。就这样那天我学习了半个小时就到舞场。“艺低人胆小”,我坐在舞场边一个较偏僻的椅子上观看,不敢像别的男士那样主动邀请女士跳舞。但主办单位的女士十分大方,有一位女士主动走到我的面前邀请我,客随主便,我只好硬着头皮上场。幸亏灯光较暗,没人发现我的窘态。说实在的,第一次和女同志跳舞,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结果音乐一响,手忙脚乱,把那位女士脚踩得哇哇直叫,一曲没完我就离开舞池回到了原来的座位上,直到舞会结束再不敢上场。后来,为了学习交谊舞,市人大机关工会专门请来了交谊舞老师辅导。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经典故事,比如“鬼子进村”式的动作就让大家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凡事功多手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己对交谊舞也领略一二了。虽然不精,但什么慢三、慢四、探戈、十四步、的士高、伦巴等都可以糊弄几下了,过去踩别人脚的现象再也不会发生了。
  当“演员”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是个“山娃子”,实在不敢做演员梦。但鬼使神差,弄得我十分爱好文艺,从小热衷参加那些吹拉弹唱的活动,故此曾充当过那些可以说属三教九流的“演员”。
  读中学时我参加了学校的歌咏队、演出队等文娱组织,这就为我充当“演员”造就了机会。但现在想起都有点奇怪,那时我充当的“演员”大都是反面角色,比如地主老财、狗腿子、美国总统麦克纳马拉等,直至如今,有的同学见面还叫我在中学时的“花名”(节目角色的名字)。我中学时的演出队曾经在高州24个公社演出过,还到过湛江海洋俱乐部演出,很受群众欢迎。后来当兵到了部队,又参加了部队演出队。演过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