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节
作者:插翅难飞      更新:2021-02-19 21:26      字数:4910
  命。
  《十月》一直办得很好。中篇小说都比较精采。尤其是近期蒋子龙同志
  的《开拓者》,更为出色。车篷宽继乔光朴之后,是又一个风流形象,写得
  丰满有力。作者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刻画出车篷宽这位不计个人得失,为四
  化竭尽全力的老干部的胸襟,跃然纸上。车篷宽的见识、远虑、勇敢与乐观
  精神,鼓舞了我,也必然鼓舞读者的志气。它反映了我们时代的风貌。
  《开拓者》描写了国民经济调整改革中所进行的斗争。在这场斗争里,
  通过人物、语言和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深刻揭示了人的灵魂的美与丑,善
  与恶的本质。作者没有图解政策。人物不是苍白无力,而是活生生的魂灵。
  一个经过十年浩劫的前省委书记,有能力,有魄力。经过那样酷烈摧残,他
  的革命感情毫不消失,满腔热情,深入基层,领导四化建设。作者批评了我
  们常见的丑恶,但又给我们一片壮丽豪迈的景象。它给人以力量、信心、光
  明。处处都见出作者观察时代的深刻性。
  我庆贺蒋子龙同志又写出一篇赋有浓烈的新时代气息的好作品。我庆贺
  《十月》独具这样的“慧眼”,立刻识出这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的“真龙”。
  当然,我这样讲,是有些夸张的,但不这样说,又怎么讲出我这一腔喜悦之
  情呢?
  我从不喜欢“抬轿子”,更不喜欢“打棍子”。我主张文艺评论经常化、
  群众化,平等待人,以理服人。您说对吗?
  请代问蒋子龙同志好,祝《十月》各位编辑们好!
  曹禺
  一九八一年一月六日
  (原载《新港》1981年第。。 7期)。。
  ① Groundlings指当时看莎氏剧,贱价买票,站着看戏的人们。
  赞维吾尔族歌剧《艾里甫——赛乃姆》
  我看了维吾尔族歌剧《艾里甫——赛乃姆》,它使我陶醉,使我忘记我
  是在北京的民族宫里,我又看见了美丽的天山,碧绿的天池、翠蓝色的赛里
  木湖和湖边草地上的夏夜。。
  这部维吾尔族古典歌剧,反映了维吾尔族高度的民族文化,反映了纯朴、
  正直、勇敢、热情的民族性格。它歌颂了遥远的年代,一对坚贞不渝的爱人,
  英雄艾里甫与赛乃姆公主。它告诉人们,邪恶、阴谋终敌不住善良和忠诚。
  维吾尔族人民和祖国各民族人民一样,是永远爱真理,爱正义的。这个
  戏以感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美妙的歌声和浓郁的民族色彩深深打动了首
  都观众的心。这部歌剧是我们共同的骄傲,表明了维吾尔族艺术家们无比美
  好的创造精神。
  在新疆,我听到过许多撼人心灵的音乐,其中就有维吾尔族古典的“木
  卡姆”。我虽然不懂维吾尔语,但是我情不自禁地随着那真切、悠扬的曲调,
  打起拍子。
  今天,《艾里甫——赛乃姆》又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千
  千万万的维吾尔族兄弟,男女老少欣喜若狂地欢迎它,热爱它,这种真挚的
  感情使我深深地激动。
  这个戏中的演员,不仅唱得情深感人,高歌入云,他们的表演也是惊人
  的。他们很有激情,同时又十分自然,不见夸张。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真实的
  情感。我不能忘记艾里甫带着镣铐与城头上的赛乃姆“生离死别”一段的动
  人场面。我看见我身边的维吾尔族老人流出了眼泪。当这一对情人欢聚在花
  园中,我也欣喜地笑了。身边的老人也流出了欢喜的泪水。
  艾里甫在戈壁滩渺无人烟的古堡中,他悲哀,但不绝望,他痛苦,但绝
  不乞求。尤其是他和母亲见面的那一场。母子间那种刻骨的深情与对灾难不
  屈的态度,使我感动。母亲悲痛而庄严的形象,是非常出色的。
  看戏后的第二天上午,我参加了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为这
  个戏举行的座谈会。会上请来了首都艺术界的各方面的专家。大家都发自内
  心地赞扬,同时又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为了使这个戏更加紧凑,更加完
  美。上海的一位歌剧专家表示,希望这个戏不断地加工,登上世界的歌剧舞
  台。
  当天下午,我又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为自己的维吾尔族校友返校举办的
  联欢会。那真是热烈、激情的聚会。《艾里甫——赛乃姆》一剧中的很多演
  员都曾在中央戏剧学院度过自己的少年和青年时光。在我的记忆中,他们是
  那么天真、纯洁,有的还戴着红领巾。如今,都成了高大、俊美的艺术家了。
  他们当年的勤奋精神是学院所有的人都不能忘记的。他们曾使整个校园荡漾
  着欢笑。在最后赠送礼物时,有一个极其动人的场面,那就是学院将当年他
  们入学时的照片送给他们。那照片上是一张张娃娃脸,他们大笑起来,有的
  人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当年我才五十多岁,现在我已是七十一岁了。我望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
  孔,想到昨天舞台上的歌声,我为他们感到自豪,我为他们默默地祝福,也
  为所有的新疆歌剧团的弟兄们祝福。
  衷心祝愿你们将会得到崇高的幸福与快乐。因为祖国将会为你们日后更
  大的成功,得到世界的称赞。
  (原载《新疆日报》1981年
  1月
  25日)
  漫谈小剧本创作
  ——贺《小剧本》复刊
  小剧本是文艺武库中的小兵器,用得好,很犀利。小剧本反映得出当前
  社会的各种变化和历史发展。
  可能有人认为小剧本不大值得写。因为不能传之千古。也有人觉得小剧
  本很难写得淋漓尽致,也就难以舒展所长。
  然而,古往今来,多少艺术作品,正因其短小,便更精炼、更浓、更实、
  更有力量、更显作者的功力。
  王羲之的《兰亭序》,只其中的一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不知有多少后人引用。
  刘禹锡的《陋室铭》,文章不足百字,以往的文人学士,都奉为圭臬。
  再如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亡国的悲哀,眷念故土的热忱·初读时
  就使我落泪,至今仍不能忘怀。
  《放下你的鞭子》,激动了多少人走上抗日前线,恐怕谁也计算不出来
  的。那不过是一个广场小剧。
  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早期独幕剧,我甚至觉得比他晚期作品,更真实有
  力。
  我认为一个作品的价值,不在于长与短,大与小。小剧的特点恰恰是能
  够较快地反映社会的动向、变化、更接近群众。
  小剧本演起来容易,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达人民的思想、感
  情,又给人民以艺术享受。
  小剧本是充满活力的。因为它形式的短小,就更锻炼结构的谨严,文笔
  的洗练和强烈的感染力,更需要作者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与捕捉能力。
  中国有古话:“语简言奇,精炼扼要”。这是作文章的方法,写戏也如
  此。
  我们要生动的语言,深刻的人物,思想的锐利。写小剧本也要有真生活、
  真感情、深思想,不能因其小而轻视之。
  要一语中的,不要废话连篇。
  小剧本更忌讳直,平铺直叙。共合几千字的剧本,再一平铺,一览无余,
  还有什么看头。
  古代传说,主文艺的星宿是文曲星。它着重一个“曲”字。
  即使小戏,也要曲折有致,异峰突起,不要顺手拈来的陈词滥套。
  小剧本也可以作到“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小剧本也可以含蓄、可以抒
  情,可以有激烈的冲突,甚至也可以达到远若溪间鸟鸣,绿影微风等等,难
  尽描摹的情趣。这就要各展所长,更下功夫了。
  写好小戏,并非轻易。几句话就要写出人物性格、几十分钟的戏让人动
  情,悟出一点生活的哲理,提出一点使人深思的问题。这是非常考人的,也
  是锤炼写戏的一条途径。
  我们提倡独出心裁,要探索,要闯新。世界在前进,人类在前进,只有
  这样才能适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今天,我们写英雄是好事,但也不一定都去写英雄;写问题剧是好事,
  但也不一定都去写问题剧。生活是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内容都可以写。我们
  要有所追求,力求在短小的篇幅中,显示出长江大河的气魄,发挥深刻感染
  人的力量。
  切记,要独立思考,不要一听到提出什么问题,马上就写出个什么戏,
  “听喝”,而不是自己亲身去感受,去思想,那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不懂的和一知半解的人,不要瞎指挥,要遵重艺术规律。省得作者白费
  力气,观众也得不到好处。
  我相信,我们文艺工作者是热爱祖国的,是拥护党的领导的。
  我还想,写大剧本的人,最好也写写小剧本,可以使旁人、使自己都感
  到耳目一新。
  业余写作的同志更应该试写小剧本。不少有成就的作者都是从写小戏开
  始的。
  我赞成写各种格调的小戏,写讽刺剧、幽默剧,露出一种善意的微笑,
  也可能是嘲笑,如同《诗经》中说的:“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我们也可
  以抨击、批评,只要我们是为社会进步,使社会进步的。
  自然,还可以谈言微中,曲折委宛地击中要害,说出真理。
  是怎样的人,就会有怎样的风格。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特点。
  写出心中最真实,也许是最隐秘的话,为着中国人民和全人类。
  头难,头难,开始写总会有些困难。多写、多问、多投稿,甚至于多碰
  壁,就能把思想和语言越磨越成熟,文笔越磨越洗练。在小小的舞台上,摆
  出大千世界,摆出瞬息万变的人生。
  同志们,盍兴乎来!盍兴乎来!
  赶快动笔吧。
  (原载《小剧本》1981年第
  1期)
  一代名家,不同凡响
  ——在侯喜瑞先生舞台生活八十年纪念会上的祝词
  同志们:
  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万分高兴。我们是为年纪最长、功劳最多的
  当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侯喜瑞同志开一个盛大的庆祝会。我们庆祝他老人家舞
  台生活八十周年。
  经过十年浩劫,在党的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全国安定团结,我们
  正向新长征进军,正向四化进军。侯老以九十岁的高龄,志气昂扬,精神振
  奋,继续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人生七十古来稀,但他在中国京剧舞台上,
  奋斗了八十个年头。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啊!我们敬佩他这种精神,
  我们要学习他这样的精神。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剧协北京分会,
  向侯喜瑞先生表示衷心的祝贺。
  侯喜瑞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生在十九世纪。他在我们
  国家还有皇帝的时候,就投身于戏曲事业。他从小学戏,参加中国比较完善
  的京剧科班“喜连成”。侯老排行最早,属于“喜”字辈。因此中国出了这
  位赫赫有名的侯喜瑞,侯老先生。他从他的前辈黄润甫学花脸,是黄派花脸
  中学习得最好的一个继承人。出科后就成了一代名家。他和许多戏剧艺术家
  合作。同我国四大名旦:梅、程、尚、荀;四大须生:余叔岩、高庆奎、言
  菊朋、马连良合作;更应该提的是他同中国京剧一代宗师的杨小楼先生合作,
  他们二人的合作是京剧史册上光辉的一页。
  侯老先生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日伪、国民党各个时期。侯老为人刚
  止爽直,不怕强暴,有民族气节,有爱国精神,一向对同行艺人、对群众有
  侠气英风,扶困济贫,肝胆照人。无论内行外行,对他都非常尊重钦佩。同
  时,使我们十分敬重的是他一心钻研艺术的精神,根抵打得深,成了名家,
  还是日夜钻研,从不忘记他要对得起观众。看他一场戏,要观众得到美的享
  受,得到教益。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从历史资料和社会生活,琢磨研究,
  得到“活曹操”这样一个谁都赞赏的称号。他演的曹操,不只是一般的浅薄
  庸俗的表演,而比别人创造得丰富多采。比如《战宛城》演马踏青苗,割发
  代首,非常有个性,讽刺中含有赞赏,在演《长板坡》的曹操时,见到敌方
  赵云英勇无敌,爱将之心,油然而生。在《击鼓骂曹》中,不是把曹操当成
  一个草包、权臣来演,而是演出了曹操的气度,演出了曹操对祢衡既赞赏他
  的才华,又不容忍他的狂妄,展现出曹操有大志、有权术的雄才大略气概。
  总的来说,在侯老的表演里,渗透出这位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的书卷气;
  他有他的权欲、自私的毛病,但也有爱才爱将的优点。不是概念化、脸谱化
  的人物。这就是他“活曹操”的“活”的地方,是他刻画人物精妙之处。侯
  老是科班出身,从小武功底子好。他与杨小楼台演的传统戏《连环套》,他
  主演的《坐寨》《盗马》,那种工架,那种气魄,那种身段,那种做派,真
  给人以美的享受。除了曹操、窦尔墩这两个著名人物外,他演的《取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