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节
作者:插翅难飞      更新:2021-02-19 21:26      字数:4891
  两条路:一条路,彻底毁灭;另一条路,改过自新。只要你能走上自新之路,
  我们方家的大门还是为你敞开的!”但得到的回声,是庄济生因空虚、孤立
  而发出的歇斯底里的“笑”,这些都是对于人物内心世界很好的披露!试看,
  如若没有这些笔墨,人物无力,那么再曲折、离奇的情节,也难以触动观众
  的心。
  《丹心谱》一剧中,人物是有力的!除了方凌轩和庄济生之外,其他人
  物也十分生动。
  其中方凌轩的至友,对当时的政治情势爱发个“牢骚”的老中医丁文中,
  就很有独特的个性。他有一副锐目,看人入骨三分,又有尖利的喉舌,与“风
  派”人物每见必战,击中要害!人物的语言痛快、淋漓,令人不忘!
  再有,方老的学生郑松年,我觉得他像一株质朴的树木,根扎得深,因
  而立得牢,邪风不染,污泥不沾,可亲而又可爱!
  方老的家人,妻子吴愫心,女儿方静淑,也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她们母
  女二人,一个爱丈夫,一个爱父亲。然而她们不仅是作妻子的爱,作女儿的
  爱,她们是爱方凌轩的心,这样一颗火热的心。所以她们患难与共。在方静
  淑与她的丈夫庄济生关系的处理上,毫不生硬。人们完全能够理解这样一对
  夫妇决裂的结局。并且为方静淑离开了耻辱而宽慰!
  院党委书记李光,这个人物我也认为是成功的。他的每段戏,都不妨称
  之为恰到好处。他没有慷慨陈词,也没有绵绵话语,然而作为一个党的工作
  者的形象,是感人的!他不以激昂、强勇而耀人耳目,而是以平静、沉着、
  真诚而动人肺腑,正是他引导方凌轩认识了斗争的实质,并吸取了力量!剧
  中其他的人物,报社记者梁晨,方凌轩的侄孙女吴丽芳及退休工人老赵等等,
  都是活生生的,各有特色。甚至连没露几次面的那位“贾宝玉”陈新生,也
  如同小火花,闪出了亮光!
  我对这些人物很有兴趣。正是因为作者成功地通过这些人物的刻画及他
  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揭示作品的思想意义,满腔热情地歌颂周总理,歌颂忠
  心耿耿为人民、坚持科学研究的医务工作者,无情地鞭挞“四人帮”及其亲
  信。写戏在塑造人物上,是要下功夫、费心思的。因为剧本的成功与失败,
  思想、内容表达的深刻与肤浅,我认为是取决于人物刻画。
  必须说,在《丹心谱》这个戏中,还有一位没有出面的人物,那就是我
  们最敬爱的周总理。他没有走上舞台与我们相见,然而,他是深深地走进了
  我们的心中。在方凌轩的身上,在李光的身上,在郑松年等等的身上,我们
  都看到了周总理教诲的力量!“○三”新药的试制是一场激烈的斗争,然而
  以死相争,保卫周总理,这才是最最激动着我们的!在那些冰封雪冻的时辰
  中,正是周总理的心,温暖着我们的心!深夜,周总理给方凌轩老夫妻打来
  电话,关心“○三”新药的试验,关怀他们一家,让人万万也想不到。然而,
  再一深思,总理正是这样的啊!我们有这样的总理是多么、多么的幸福!当
  方凌轩的医案印得,新药试验成功,准备向周总理汇报喜讯的时候,哀乐传
  来!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他的理想,他的一片丹心,永远鼓舞我
  们去生活、斗争。
  《丹心谱》的意义正在于此。
  最后,我想提一下,《丹心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恢复名称后的第一
  个戏,如果说《丹心谱》还有另一层的意义,我的感觉就是,她焕发了这个
  剧院的青春!周总理曾亲切地关怀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许多演出,和同志
  们促膝交谈,谆谆教诲。今天,在党中央领导下,被“四人帮”压制的话剧
  事业又挺起了胸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丹心谱》,就是要继承毛主席
  和周总理的遗志,加倍努力地工作。这是又一个长征的新的起点。让我们为
  这伟大的时代放声歌唱,让我们为人民贡献出艺术生命,让我们为实现祖国
  的四个现代化用尽心力,让敬爱的周总理望着我们前进吧!
  (原载《光明日报》1978年
  4月
  19日)
  看《最后一幕》
  闭幕了,掌声渐渐平息。从剧场走出来,观众都兴奋而活跃。我也是同
  样的激动。我要说《最后一幕》确是一出好戏。
  《最后一幕》,歌颂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他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白区
  的革命工作,亲自建立了十个抗敌演剧队,宣传抗日主张,宣传团结进步,
  唤起民众,打击反动势力。演剧队热情地为人民大众演出,他们是一支不拿
  枪的战斗队伍。
  在这支队伍里,有我们党的地下工作者,有进步的青年们,有多少人在
  这场斗争中成长起来,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又有多少人在他们的影响下,
  加入革命的行列。
  正因为如此,小小的演剧队,才被国民党视为洪水猛兽,派来“向世仁”
  之流,妄图控制演剧队,围剿革命力量。
  对于这样的一支队伍,国民党恨得要死,江青也恨得要死。她污蔑说,
  演剧队是国民党的别动队,在与一个外国记者的谈话中,她特别提到《最后
  一幕》,她大打出手,将这个剧定为“反动剧目”。并且迫害作者兰光及演
  剧队的同志。过去国民党迫害演剧队,江青竟继承了他们的衣钵。
  江青和国民党一样,这样仇恨演剧队,这是因为演剧队一直是在周总理
  的亲切关怀下成长、战斗的!周总理的教诲时时鼓舞着和温暖着演剧队同志
  们的心。他们努力工作,是我们党的一支得力的宣传队。
  正因为如此,多年来,《最后一幕》被“四人帮”列为“禁戏”、“反
  动戏”,不得见天日。粉碎“四人帮”后,砸碎了“四人帮”的桎梏,《最
  后一幕》才得以再次登上舞台,与观众见面!这个戏也是一枚炮弹,有力地
  轰击了“四人帮”及他们的“黑线专政”论。
  广大工农兵群众欢迎这个戏的演出,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戏的政治意义,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戏是真正的话剧,一反“四人帮”所谓“三突出”的原则,
  向我们展现了活生生的人物和他们的斗争生活。
  江青无耻地说:要救活死了的话剧。历史告诉我们:话剧从不曾死过。
  《最后一幕》就是话剧的历史生命中一个健康、美好的细胞。这样的好戏多
  得很,举不胜举。
  反之,“四人帮”控制下的剧本创作,倒是僵死的,不可信的,脱离生
  活的!因为他们的那套创作原则,完全不从生活出发,不深人生活,而是主
  观臆想的,违背唯物辩证法的一派胡言。
  《最后一幕》的创作与演出是对“四人帮”的“三突出”原则的有力批
  判。
  剧中的正面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因为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当
  时的生活与斗争的产物。人们首先信任了他们,自然就关心他们的命运,而
  戏也就会引人入胜了。
  剧中的众多人物并非是来陪衬什么“一号英雄人物”的,他们都是在这
  场斗争中的各种不同身份、不同思想的人。他们之中并没有绝对的、“完美
  无缺”的所谓“一号英雄人物”,但是,我们却可以在那些热情、正直的革
  命青年身上,看到某些自己过去的影子。而青年人也会在他们的思想、感情
  中找到相近之处。因此当他们成长了,进步了,坚强了,我们也就受到了教
  育。当他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也感到由衷的喜悦。我想,剧本就是这样感
  动了观众,鼓舞了观众。
  “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阴谋,按他们的需要编他们的戏,什么“走
  资派”、“臭老九”,什么“反潮流的战士”、“高大的英雄”,对这一套,
  人民早已反感万分,厌恶万分!那时人们不能多讲,便说:这样的戏,看了
  前便知道后,实在不用看了。可见,人们不光对“四人帮”的反动本性看透
  了,而且对于他们公式化的作品,也早已看够了。
  《最后一幕》,写的是演剧队在一九四八年斗争的一幕。这斗争正是由
  许多的人物来组成的!在这之中,每个人物都展开了他的思想及活动。应放、
  大姐等党的工作者,用自己的革命热忱和党的原则,团结起演剧队的青年们,
  与国民党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为了坚持不演反共勘乱戏的政治原则,他们
  有勇有谋,利用合法斗争形式,进行抵抗,弄得国民党无所措手足。剧中蒋
  暇这样的专作上层工作的地下工作者,也利用演剧队的身份,积极活动,为
  党工作。剧中还有另一条线,石秘书,他是我们党打入国民党军队中的地下
  党员。他不露声色,稳扎稳打,在关键时刻帮助演剧队顺利返回解放区,给
  人以很深的印象。
  国民党派来的队长向世仁,活灵活现!他是个愚昧自大的反动官员。剧
  本中以他的失败为结尾的写法确是巧妙、精彩!这个剧本是从生活中来的,
  从斗争中来的,所以生动真实。剧本的结构也很生动,一环扣一环。四幕的
  结尾都很有戏剧性,很有神采。
  作为话剧,语言十分重要。语言枯燥贫乏的话剧,一定不会是好的话剧。
  因为话剧重要的艺术手段是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及主题的,与电影、戏曲都
  有所不同。
  语言首先要是具有人物性格的语言。《最后一幕》正是如此。每个不同
  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剧中苏力与白灵虽
  然同是青年,又爱好艺术,而且在相互恋爱,但是他们的思想不同,所以说
  出的话也不尽相同!表现出他们以前各自不同的生活道路,及对面前所发生
  的一切的不同态度。
  语言的性格化在《最后一幕》中得到了体现!语言的性格化,来自于人
  物的性格化,而人物的性格化又来源于生活!演剧队中的众多青年,各有各
  的脾气、性格,也各有各的语言。他们有理想,有幻想;有志气,也有稚气。
  相形之下,“四人帮”的帮文艺,语言贫乏,人物苍白无力,标语口号充塞。
  仅仅是这种“手法”,就绝然没有艺术的感染力,只是艺术的僵尸。
  文学艺术要有热情,有理想,有感染力。又要忠实于生活,从生活出发,
  创造典型。毛主席早就指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这就是我们文艺创作要遵循的唯一正确的创作原则!
  十多年后又一次看了《最后一幕》,突出地感到“四人帮”的“三突出”
  原则实在是骗人的鬼话!人民对于这个戏的欢迎、喜爱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已有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革命文艺作品与群众见了面,还有许多正
  在创作之中。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日渐繁荣起来了!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不辜负毛主席、周总理生前对我们的关怀与期望,让我们祖国文坛更加放射
  光芒。
  (原载《人民戏剧》1978年第
  4期)
  话剧《杨开慧》座谈撷要
  我祝贺《杨开慧》的演出十分成功,看了很受鼓舞与教育。毛主席的形
  象既伟大又有生活。第四场站在窗前点烟的动作,反映出伟大领袖心中思潮
  汹涌澎湃,给我很深的印象。整个戏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的方法表现了主席的广阔胸怀和杨开慧平时稳重斯文,在暴风雨中又非常坚
  韧不拔的精神,真是难得,在狱中的形象,用了极生动的革命浪漫主义手法,
  尤其感人。妹子、方辉写得很有性格。但反面人物比较一般化。写反面人物,
  如何才能出新,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原载《人民戏剧》1978年第
  10期)
  一声惊雷
  ——赞话剧《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的作者宗福先同志十四日由沪抵京,晚上来我家探视。这
  时,正是首都观众望穿秋水,等待《于无声处》剧组来京演出。我和这位年
  轻的作者会见,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年近七十,他才三十一。
  写了那样一本十分勇敢而又比较成熟的剧本,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在这位剧
  作者身上,我看见了祖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灿烂文艺的面貌。我感到我的小房
  间忽然亮起来。我的面前突然有许多年轻有为的剧作者们,有的坐,有的立,
  有的激昂地踱着快步,大家都拿起自己的辉煌的剧作高声朗诵。那愉快的声
  音像无数的“惊雷”,从我这狭窄的房间里,冲破墙壁,向四面八方,闪电
  一般地发出去,震惊了中国。
  在宗福先同志来京之前,我读完了他的话剧剧本《于无声处》。我衷心
  地祝贺作者,这位勇敢的青年人,我的年轻的老师。
  我要称宗福先同志是我的老师。因为他写出了《于无声处》这样的好剧
  本;他说出了全国人民